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角化症是以表皮角化过度为主药变化的一组皮肤病。可表现为局部皮肤角质增生、皮肤干燥、有鳞屑、皲裂。引起原因可能与遗传有关;也有可能是局部长期受摩擦和压迫导致角质层增生所致;也可能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通过皮肤微小的破损自身接种传染导致。
目前治疗角质增生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种,一种是涂抹外用药物,如维a酸乳膏、尿素霜和煤焦油类的制剂,用于缓解皮肤的干燥干硬,使用时采用温水浸泡皮肤角质部分,然后将肥厚的角质刮除,涂抹上药膏,这种治疗需要连续涂抹超过一个月以上,多数人坚持不下来,即使坚持下来也不一定能治疗,且这种方法对于轻度症状的皮肤角化症有效,但对于瘊子、跖疣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一种为采用内服药物,主要为胡萝卜素软胶囊和维a类,但这种治疗副作用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再一种是采用激光、液氮或化学酸碱腐蚀的方法去除,此类治疗为将病变皮肤灼烧、冷冻、腐蚀清除,在清除时患者需要忍受巨大的疼痛,且这类治疗受技师的水平影响,经常出现灼烧、冷冻和腐蚀不彻底,治疗后伤口久不愈合,流乳白色水,且易复发,往往需要多次治疗。
激光灼烧、液氮冷冻以及化学腐蚀后,伤口久不愈合,医师叮嘱伤口未愈合不能碰水,这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苦恼,目前尚未有不产生伤口,且针对皮肤角化症疗效好的药物,也未有针对液氮冷冻、激光灼烧以及化学腐蚀后,加速伤口愈合并防止角质复发的药物。申请人在同事的配合下,已研发出用于去除角质,不产生伤口,并能加速液氮冷冻、激光灼烧以及化学腐蚀后的伤口愈合的药物,并于2019年12月12日申请了专利,申请号为2019112762530,经实践应用客户对治疗效果比较满意,但是有客户反映,原申请不方便使用,由于皮肤角质如苔藓、刺猴、跖疣均高出于正常皮肤,使用本品时,药液顺着患处流到好的皮肤上,对患处周围皮肤造成腐蚀,引起瘙痒,甚至过敏,虽然我们在客户购买药品时,赠送了棉签,但依然不能达到患者满意,患者建议对产品进行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产品顺利推广,申请人与同事进一步研究,终于克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是1)有效去除角质,使用方便,治疗过程疼痛少,见效快;2)用于治疗激光、液氮和化学腐蚀后伤口久不愈合,并防止角质复发;3)使用不方便,不会引起瘙痒,甚至过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由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组成,其ph为2.5~4;所述a组分含有亚铁离子和水;所述b组分含有过氧化氢和水;所述c组分是气相二氧化硅;所述a组分中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005%~0.3%;所述b组分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0.02~2.5%。
所述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质量比为1:2~20:0.01~0.5。
所述亚铁离子由硫酸亚铁、氯化亚铁和磷酸二氢亚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提供。
a组分和b组分中不含有机物;a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亚铁离子稳定性的物质;b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过氧化氢稳定性的物质;a组分和b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它们混合后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的稳定性的物质。
a组分和b组分中不含有机物;a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亚铁离子稳定性的物质;b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过氧化氢稳定性的物质;a组分和b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它们混合后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的稳定性的物质。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a组分的制备:将提供亚铁离子的物质稀释至溶液中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005%~0.3%,即得a组分;或将提供亚铁离子的物质稀释至溶液中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005%~0.3%,调ph值低于4,即得a组分;
b组分的制备:将提供过氧化氢的物质稀释至溶液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0.02~2.5%,即得b组分;或
将提供过氧化氢的物质稀释至溶液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0.02~2.5%,调ph值低于4,即得b组分;
将a组分、b组分和c组分混匀,调ph值至2.5~4,即得去除角质的药物。
所述稀释为采用水稀释或含水物质稀释;所述a组分、b组分和c组分混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将a组分和c组分混匀后,再与b组分混匀;
所述a组分和c组分混匀是在密闭容器中混匀。
所述含水物质中的物质为可溶于水的无机酸、无机碱和无机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且上述物质不会破坏a组分、b组分以及去除角质的药物中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的稳定性;所述混匀条件是温度不高于65℃,搅拌转速为29~2000r/min,混匀时间为3~35min;所述a组分和c组分混匀前,需除氧。
所述a组分和c组分混匀条件是温度不高于65℃,搅拌转速为600~2000r/min,混匀时间为5~20min;所述与b组分混匀,混匀条件是温度不高于35℃,搅拌转速为29~100r/min,混匀时间为3~20min;
稀释亚铁离子前,需对稀释物进行除氧;
稀释提供过氧化氢的物质前,需对稀释物进行除氧;
所述除氧为加热、充入保护气体或抽真空。
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双氧水消毒表现在,涂在伤口上会“冒泡”,这些气泡医学上称为“初生态氧”,有很强的氧化作用,是杀灭细菌的主力军,而浓度低于3%的双氧水不具有“消毒”作用,即氧化作用极其微弱甚至没有,本申请采用低于3%浓度的双氧水与亚铁离子混合,此时双氧水基本无氧化性,不会氧化fe2 ,同时,本申请中fe2 浓度极低,因此,它们可以共存,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将本申请药物涂抹于角质增生的皮肤上时,由于溶剂的增发,双氧水浓度以及fe2 浓度的增加,且本申请的ph为2.5-4,角质又是不饱和度很高的高级脂肪酸类(羟基c18脂肪酸)的聚合物,此时本申请的药物即可与皮肤角质发生芬顿反应,反应机理:
h2o2 fe2 --fe3 ho- ho·(1)
rh(角质) ho·--r· h2o(2)
r· fe3 --fe2 产物(3)
h2o2 ho·--ho2· h2o(4)
fe2 ho·--fe3 ho-(5)
fe3 h2o2--fe2 h ho2·(6)
fe3 ho2·--fe2 h o2(7)
本申请中亚铁离子盐属于收敛剂,能沉淀组织内部分蛋白质而促使组织皱缩,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真皮层内弹性纤维生长,促进伤口愈合,同时,本申请通过芬顿反应破坏角质,进一步加速角质的分离,芬顿反应还释放“初生态氧”,在破坏角质的同时,阻止有害菌对皮肤内弹性纤维的侵蚀,对新生纤维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感染。
2.本申请作为药品需要保存时,不能保存于有机物材料中,需要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否则易在保存时发生芬顿反应,影响本申请的药效;当然随配随用不在本限定之内,申请人提醒使用本品应遵医嘱,不可擅配擅用。
3.本申请作为保存药物,要求a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亚铁离子稳定性的物质;b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过氧化氢稳定性的物质;a组分和b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它们混合后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的稳定性的物质,否则会影响本申请的药效,随配随用不在本限定之内,申请人提醒使用本品应遵医嘱,不可擅配擅用。
3.本申请配置a组分和b组分需要单独配置,然后混匀,直接混合配置则可能在配置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影响本申请的药效。
4.配置a组分时,稀释亚铁离子前需对稀释物进行除氧,否则可能在保存过程中由于氧的作用,会致使fe2 氧化成fe3 ,进而影响本申请的药效。
5.本申请ph为2.5~4,不会对皮肤造成强腐蚀,将本品涂抹于皮肤上发生芬顿反应,也仅是破坏角质,因此在治疗时,相较于液氮冷冻、激光灼烧以及强酸强碱腐蚀疼痛感较轻。
6.本申请加入气相二氧化硅,由于气相二氧化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将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均匀的设计到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介孔中,使产品在使用时不易流淌,并且药力集中。
7.本申请先将a组分和c组分混合,然后与b组分混合,这是由于c组分为气相二氧化硅,是固体粉末,要将其均匀分散于a组分中,需要进行高剪切,否则会絮凝,而进行高剪切则会产生热量,使溶液体系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属于易挥发物质,会随着强搅拌以及温度的升高进行挥发,造成药品的浪费,从而影响本申请的使用效果。
8.本申请a组分与c组分混匀,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且混匀前需要对体系进行除氧,这是因为,c组分为气相二氧化硅,是固体粉末,要将其均匀分散于a组分中,需要进行高剪切,否则会絮凝,进行高剪切则会将空气中的氧气搅拌进溶液体系中,对溶液中的fe2 氧化从而影响本申请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激光治疗后一个月伤口未愈合就诊时图;
图2为涂抹本申请中ck第二天角质皱缩图;
图3为涂抹本申请中ck第六天脱角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由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组成,其ph为3;所述a组分为0.4%的硫酸亚铁的水溶液;
所述b组分为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1.5%的双氧水。
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质量比为1:2:0.02。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a组分的制备:将水加热至80℃,保持20min,冷却至室温,得除氧水;将硫酸亚铁用除氧水稀释至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4%,即得a组分;将双氧水用除氧水稀释至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1.5%;
将a组分、b组分和c组分在温度为30℃,搅拌转速为45r/min,混匀时间为16min条件下混匀,调ph至3,即得去除角质的药物。
实施例2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由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组成,其ph为3;所述a组分为0.4%的硫酸亚铁的水溶液;
所述b组分为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1.5%的双氧水。
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质量比为1:2:0.02。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a组分的制备:将水加热至80℃,保持20min,冷却至室温,得除氧水;将硫酸亚铁用除氧水稀释至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4%,即得a组分;将双氧水用除氧水稀释至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1.5%;
将a组分、b组分和c组分在温度不高于65℃,搅拌转速为800r/min,混匀时间为16min条件下混匀,调ph至3,即得去除角质的药物。
实施例3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由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组成,其ph为3;所述a组分为0.4%的硫酸亚铁的水溶液;
所述b组分为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1.5%的双氧水。
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质量比为1:2:0.02。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a组分的制备:将水加热至80℃,保持20min,冷却至室温,得除氧水;将硫酸亚铁用除氧水稀释至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4%,即得a组分;将双氧水用除氧水稀释至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1.5%;
将a组分和c组分在温度不高于65℃,搅拌转速为800r/min,混匀时间为15min条件下混匀,加入b组分,在温度为30℃,搅拌转速为45r/min,混匀时间为1min条件下混匀,调ph至3,即得去除角质的药物。
实施例4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由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组成,其ph为3;所述a组分为0.4%的硫酸亚铁的水溶液;
所述b组分为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1.5%的双氧水。
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质量比为1:2:0.02。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a组分的制备:将水加热至80℃,保持20min,冷却至室温,得除氧水;将硫酸亚铁用除氧水稀释至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4%,即得a组分;将双氧水用除氧水稀释至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1.5%;
将a组分和c组分加入到氮气保护的密闭容器中,在温度不高于65℃,搅拌转速为800r/min,混匀时间为15min条件下混匀,加入b组分,在温度为30℃,搅拌转速为45r/min,混匀时间为1min条件下混匀,调ph至3,即得去除角质的药物。
实施例5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由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组成,其ph为2.6;所述a组分为稀硫酸、硫酸亚铁和氯化亚铁,其中硫酸亚铁和氯化亚铁的质量比为3:1;所述b组分为过氧化氢和稀硫酸;所述a组分中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05%;所述b组分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0.4%。
所述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质量比为1:15:0.4。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组分的制备:将硫酸亚铁和氯化亚铁采用ph为3.5的稀硫酸稀释至溶液中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05%,即得a组分;
b组分的制备:将30%的双氧水采用ph为3.8的稀硫酸稀释至溶液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0.4%,即得b组分;
将a组分和b组分混匀,向混匀物中加入c组分,在温度为30℃,转速为1000r/min,条件下搅拌12min,使用稀硫酸调节ph至2.6,即得去除角质的药物。
稀释亚铁离子前需对稀硫酸进行加热除氧,至稀硫酸中氧气含量低于0.05mg/l。
实施例6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由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组成,其ph为3.2;所述a组分为0.9%的氯化钠水溶液和硫酸亚铁;所述b组分是过氧化氢和水;所述a组分中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09%;所述b组分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1%。
所述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质量比为1:8:0.03。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a组分的制备:将硫酸亚铁采用0.9%的氯化钠水溶液稀释至溶液中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09%,调ph值至2.9,即得a组分;
b组分的制备:将30%的双氧水采用0.8%的氯化钠水溶液稀释至溶液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1%,调ph值至3.2,即得b组分;
将a组分和c组分加入到氮气保护的密闭容器中,在温度不高于65℃,搅拌转速为1500r/min,混匀时间为15min条件下混匀,加入b组分,在温度为30℃,搅拌转速为45r/min,混匀时间为10min条件下混匀,调ph至3.2,即得去除角质的药物。
稀释亚铁离子前需对0.9%的氯化钠水溶液进行除氧,充入氮气,至0.9%的氯化钠水溶液中氧气含量低于0.05mg/l。
实施例7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由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组成,其ph为3;所述a组分由七水硫酸亚铁和水组成;所述b组分由过氧化氢和0.9%的氯化钠水溶液组成;所述a组分中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2%;所述b组分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2%。
所述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质量比为1:15:0.05。
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a组分的制备:将七水硫酸亚铁采用水稀释至溶液中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2%,即得a组分;
b组分的制备:将30%的双氧水采用ph为3.2的稀硫酸稀释至溶液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2%,即得b组分;
将a组分和c组分加入到氮气保护的密闭容器中,在温度不高于65℃,搅拌转速为800r/min,混匀时间为20min条件下混匀,加入b组分,在温度为30℃,搅拌转速为45r/min,混匀时间为10min条件下混匀,调ph至3,即得去除角质的药物。
稀释亚铁离子前需对水进行除氧,所述除氧为充入氮气,至水中氧气含量低于0.05mg/l;
稀释双氧水前需对稀硫酸进行除氧,所述除氧为充入氮气,至水中氧气含量低于0.05mg/l。
下面结合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一
供试材料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滨州医学院。
1.2实验检测:外观以及检测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的含量。
1.3供试材料:ck(除未加入组分c外,其它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均一致)实施例1制备的样品1、实施例2制备的样品2、实施例3制备的样品3和实施例4制备的样品4。
1.4实验设计:将实施例1制备的样品1、实施例2制备的样品2、实施例3制备的样品3和实施例4制备的样品4装入40ml玻璃瓶中密封,放置48h,观察外观并检测试样中亚铁和过氧化氢的含量。
1.5实验方法:采用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法,检测试样采用移液管吸取20ml。
2结果与分析
亚铁的含量见表1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样品1虽然亚铁以及h2o2的含量都较高,但是气相二氧化硅由于未与水充分接触,未均匀的分散或溶解于水中,未形成均一稳定的粘稠液体。样品2和样品3虽然形成了均一温度的粘稠液体,但是对亚铁以及h2o2均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影响了本申请的药效。由ck和样品4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样品4中亚铁以及h2o2基本均无损耗,且形成了粘性液体,因此,滴于患处不易四处流动,不会对患处周围进行腐蚀,不会引起瘙痒甚至过敏。
实验二
姓名:刘某性别:男年龄:39岁治疗时间:2019年11月28日病史陈述者:患者。
主诉:右手食指关节有直径1.5cm的角质层,为指节垫。
现病史:于2009年发病,期间采用鸡眼贴贴1个月没有效果,采用鸦胆子敷没有效果,于2016年4月在手足治疗店使用四川一辰药业生产的一手一足中的角质增厚皮肤抗菌剂(主要成分为甲酸、苯甲酸属于化学腐蚀品)和抗菌喷剂产品,治疗后,指节垫由凸起状态变为扁平状态基本复原,但一个月后又复发,2017年10月于曹一刀修脚店进行治疗,治疗三次无效,于2019年4月22就诊于烟台经济开发区业达医院,医生认为指节垫过大,不适于使用液氮和激光治疗,建议使用维a酸软膏,使用2个月,角质发软,停药后角质变硬,无明显效果,后于2019年6月22日,去美容美甲店采用激光治疗,治疗三次,治疗后伤口均难愈合,第三次治疗深度以及面积较大,治疗后一个月伤口未愈合,流有浓水,美甲美容店长建议涂抹碘酊,涂抹后结皮,但第二天早晨又鼓浓水,于2019年11月28日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初步诊断:指节垫。
由于激光灼烧处伤口未愈合,给予本申请样品2:20ml治疗,每天涂抹3次,早中晚各一次,可根据自己时间酌情增加涂抹次数。
给予本申请中的ck进行治疗,当天涂抹伤口周边,伤口采用碘酊清洗,周边开始皱缩,第二天伤口未鼓开,无乳白色水状物流出,伤口结痂后第三天将药涂抹于结痂处,第四天结痂处流乳白色水,揭开痂,里边有小麦粒大小的白色物附着于肉上,使用指甲剪剪去,涂抹碘酊,继续使用涂抹于伤口周边,第六天伤口周边脱皮,内肉呈红色,使劲按压指节垫中间位置,无疼痛感,已属治愈,后期需慢慢恢复,患者非常满意。
姓名:吴某某性别:女年龄:36岁治疗时间:2019年10月9日病史陈述者:患者。
主诉:手背介于食指与拇指之间有一黄豆大刺猴,影响美观。
现病史:于2018年10月突然长出,且一年多未退。
初步诊断:刺猴。
给予本申请中ck治疗,每天涂抹3次,早中晚各一次,治疗7天,结痂停止用药,20天后电话回访,已脱痂,对本品效果满意。
其中吴某某,患者对效果非常满意,但是提出了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因为其为刺猴,突出于正常皮肤,且为偏圆形,涂抹本产品后药液顺着患处四周流下,对患处周围皮肤进行了腐蚀,发痒,使用不方便,建议对产品进行改进。
姓名:车某性别:男年龄:27岁治疗时间:2019年12月24日病史陈述者:患者。
主诉:食指靠近大拇指一侧,有一刺猴,玉米粒大小,影响美观。
现病史:于2016年7月长出,可能为摩擦引起。患者从事职业为饭店改刀。
初步诊断:刺猴。
给予本申请样品4治疗,每天涂抹3次,早中晚各一次,治疗7天,结痂停止用药,20天后电话回访,已脱痂,对本品效果满意。
针对本申请使用方面进行询问,得到答复为,使用时可以均匀涂抹于患处,药液不四处流动,使用方便,对患处周围没有腐蚀,对产品非常满意。
1.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组成,其ph为2.5~4;所述a组分含有亚铁离子和水;所述b组分含有过氧化氢和水;所述c组分是气相二氧化硅;所述a组分中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005%~0.3%;所述b组分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0.02~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角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质量比为1:2~20:0.01~0.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去除角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铁离子由硫酸亚铁、氯化亚铁和磷酸二氢亚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提供。
4.如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去除角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a组分和b组分中不含有机物;a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亚铁离子稳定性的物质;b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过氧化氢稳定性的物质;a组分和b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它们混合后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的稳定性的物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去除角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a组分和b组分中不含有机物;a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亚铁离子稳定性的物质;b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过氧化氢稳定性的物质;a组分和b组分中不含能够破坏它们混合后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的稳定性的物质。
6.一种去除角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组分的制备:将提供亚铁离子的物质稀释至溶液中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005%~0.3%,即得a组分;或
将提供亚铁离子的物质稀释至溶液中亚铁的质量分数为0.005%~0.3%,调ph值低于4,即得a组分;
b组分的制备:将提供过氧化氢的物质稀释至溶液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0.02~2.5%,即得b组分;或
将提供过氧化氢的物质稀释至溶液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0.02~2.5%,调ph值低于4,即得b组分;
将a组分、b组分和c组分混匀,调ph值至2.5~4,即得去除角质的药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去除角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为采用水稀释或含水物质稀释;所述a组分、b组分和c组分混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将a组分和c组分混匀后,再与b组分混匀;
所述a组分和c组分混匀是在密闭容器中混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去除角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物质中的物质为可溶于水的无机酸、无机碱和无机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且上述物质不会破坏a组分、b组分以及去除角质的药物中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的稳定性;所述混匀条件是温度不高于65℃,搅拌转速为29~2000r/min,混匀时间为3~35min;所述a组分和c组分混匀前,需除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去除角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和c组分混匀条件是温度不高于65℃,搅拌转速为600~2000r/min,混匀时间为5~30min;所述与b组分混匀,混匀条件是温度不高于35℃,搅拌转速为29~100r/min,混匀时间为3~30min。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意一项所述去除角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亚铁离子前,需对稀释物进行除氧;
稀释提供过氧化氢的物质前,需对稀释物进行除氧;
所述除氧为加热、充入保护气体或抽真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