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0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心内科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发生率非常高,目前已经有前臂血肿加压压迫的装置了,但是现有的前臂血肿加压压迫的装置,其功能较少,不同时具备压迫止血的功能和冷敷消肿的功能以及测压的功能,为此提出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其不仅具备压迫止血的功能,还具备冷敷消肿的功能,同时还具备测压的功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包括外壳、底板、隔板、半导体制冷片、收集罩、气泵、连接管以及圆筒状硅胶气囊;

所述外壳的前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且所述外壳的后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隔板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部,且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外壳的前壁设置,所述隔板将若干所述第一通孔与若干所述第二通孔隔绝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嵌入式固定安装在所述隔板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朝向所述外壳的后壁设置,所述收集罩和所述气泵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部,且所述收集罩和所述气泵均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外壳的后壁之间,所述收集罩的收集口朝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设置,所述气泵的进气口通管道与所述收集罩的出气口相连通设置,所述连接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后壁上,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泵的出气口相连通设置,所述圆筒状硅胶气囊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部,且所述圆筒状硅胶气囊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相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圆筒状硅胶气囊套在患者的前臂上,可利用气泵向圆筒状硅胶气囊的内部充气加压,以此完成对发生血肿的前臂进行压迫,可防止前臂继续出血,同时可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此时气泵将较冷的空气冲入圆筒状硅胶气囊的内部,由于圆筒状硅胶气囊由硅胶材质制成,这使得圆筒状硅胶气囊具有较好的吸热性能,以此达到冷敷的目的,可有效对发生血肿的前臂进行消肿,从而使得该装置不仅具备压迫止血的功能,还具备冷敷消肿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形成有斜面,所述外壳顶部的斜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触控显示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控显示屏用于显示气压传感器检测的气压数据,以及可以通过触控显示屏操作该装置进行工作,从而使得该装置操作比较方便。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部还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连接管上还固定安装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所述气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还通过数据线与所述触控显示屏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还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控端以及所述气泵的电控端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气泵、电磁阀工作,同时控制器用于配合气压传感器协同工作,可以实时监测圆筒状硅胶气囊内部气压的大小,这样使得该装置还具备测压的功能,以便于患者根据医嘱要求的气压大小对血肿的前臂进行压迫。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位于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压传感器之间还连通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电控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阀和排气管相配合用于排放圆筒状硅胶气囊内部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部边缘还开设有与所述外壳底部边缘相匹配的凹陷槽,且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橡胶支脚,四个所述橡胶支脚对称设置,所述收集罩的底部还一体设有安装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陷槽的开设使得外壳安装比较方便,且使得底板与外壳的底部结合的比较紧密,四个橡胶支脚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放置时比较平稳,防侧滑性能较好,在收集罩的底部一体设有安装座,使得收集罩安装比较方便。

优选的,所述外壳顶部的斜面上还安装有电源开关,且所述外壳的一侧面上还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底板的上部还一体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电源开关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所述电磁阀、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所述气泵串联连接,所述充电接口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串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开关用于控制该装置开关机,充电接口用于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用于给该装置供电,使得该装置不需要实时连接市电,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比较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利用气泵向圆筒状硅胶气囊的内部充气加压,以此完成对发生血肿的前臂进行压迫,可防止前臂继续出血,同时可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此时气泵将较冷的空气冲入圆筒状硅胶气囊的内部,由于圆筒状硅胶气囊由硅胶材质制成,这使得圆筒状硅胶气囊具有较好的吸热性能,以此达到冷敷的目的,可有效对发生血肿的前臂进行消肿,从而使得该装置不仅具备压迫止血的功能,还具备冷敷消肿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时监测圆筒状硅胶气囊内部气压的大小,这样使得该装置还具备测压的功能,以便于患者根据医嘱要求的气压大小对血肿的前臂进行压迫。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的拆卸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收集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底板;3、连接管;4、圆筒状硅胶气囊;5、触控显示屏;6、电源开关;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充电接口;10、橡胶支脚;11、安装槽;12、隔板;13、半导体制冷片;14、收集罩;15、气泵;16、气压传感器;17、控制器;18、电池槽;19、蓄电池;20、排气管;21、电磁阀;22、安装座;23、凹陷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如图1-2和4所示,包括外壳1、底板2、隔板12、半导体制冷片13、收集罩14、气泵15、连接管3以及圆筒状硅胶气囊4;

如图1-4所示,所述外壳1的前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7,且所述外壳1的后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8,所述底板2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底部,所述隔板12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底板2的上部,且所述隔板12靠近所述外壳1的前壁设置,所述隔板12将若干所述第一通孔7与若干所述第二通孔8隔绝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嵌入式固定安装在所述隔板12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的冷面朝向所述外壳1的后壁设置,所述收集罩14和所述气泵15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2的上部,且所述收集罩14和所述气泵15均位于所述隔板12与所述外壳1的后壁之间,所述收集罩14的收集口朝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的冷面设置,所述气泵15的进气口通管道与所述收集罩14的出气口相连通设置,所述连接管3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后壁上,且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与所述气泵15的出气口相连通设置,所述圆筒状硅胶气囊4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外部,且所述圆筒状硅胶气囊4与所述连接管3的另一端相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圆筒状硅胶气囊4套在患者的前臂上,可利用气泵15向圆筒状硅胶气囊4的内部充气加压,以此完成对发生血肿的前臂进行压迫,可防止前臂继续出血,同时可利用半导体制冷片13制冷,此时气泵15将较冷的空气冲入圆筒状硅胶气囊4的内部,由于圆筒状硅胶气囊4由硅胶材质制成,这使得圆筒状硅胶气囊4具有较好的吸热性能,以此达到冷敷的目的,可有效对发生血肿的前臂进行消肿,从而使得该装置不仅具备压迫止血的功能,还具备冷敷消肿的功能。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外壳1的顶部形成有斜面,所述外壳1顶部的斜面上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触控显示屏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控显示屏5用于显示气压传感器16检测的气压数据,以及可以通过触控显示屏5操作该装置进行工作,从而使得该装置操作比较方便。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底板2的上部还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7,所述连接管3上还固定安装有气压传感器16,所述气压传感器16位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且所述气压传感器16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17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7还通过数据线与所述触控显示屏5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7的控制输出端还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的电控端以及所述气泵15的电控端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17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3、气泵15、电磁阀21工作,同时控制器17用于配合气压传感器16协同工作,可以实时监测圆筒状硅胶气囊4内部气压的大小,这样使得该装置还具备测压的功能,以便于患者根据医嘱要求的气压大小对血肿的前臂进行压迫。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管3上位于所述气泵15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压传感器16之间还连通安装有排气管20,所述排气管20远离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电磁阀21,所述电磁阀21的电控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17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阀21和排气管20相配合用于排放圆筒状硅胶气囊4内部的气体。

具体的,如图3-6所示,所述底板2的上部边缘还开设有与所述外壳1底部边缘相匹配的凹陷槽23,且所述底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橡胶支脚10,四个所述橡胶支脚10对称设置,所述收集罩14的底部还一体设有安装座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陷槽23的开设使得外壳1安装比较方便,且使得底板2与外壳1的底部结合的比较紧密,四个橡胶支脚10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放置时比较平稳,防侧滑性能较好,在收集罩14的底部一体设有安装座22,使得收集罩14安装比较方便。

具体的,如图1和4-5所示,所述外壳1顶部的斜面上还安装有电源开关6,且所述外壳1的一侧面上还设有充电接口9,所述底板2的上部还一体设有电池槽18,所述电池槽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9,所述电源开关6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17、所述电磁阀21、所述蓄电池19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以及所述气泵15串联连接,所述充电接口9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19串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开关6用于控制该装置开关机,充电接口9用于给蓄电池19充电,蓄电池19用于给该装置供电,使得该装置不需要实时连接市电,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比较方便。

制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泵15可选用成都海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13的微型气泵,且所述气泵15的出气口的内部设有单向阀,可防止圆筒状硅胶气囊4内部的气体倒流入气泵15的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可选用型号为tec1-09506t125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控制器17可选用型号为stc89c51的单片机,所述气压传感器16可选用浙江华西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pt100-02的扩散硅压力变送器。

工作原理:该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触控显示屏5用于显示气压传感器16检测的气压数据,以及可以通过触控显示屏5操作该装置进行工作,控制器17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3、气泵15、电磁阀21工作,同时控制器17用于配合气压传感器16协同工作,可以实时监测圆筒状硅胶气囊4内部气压的大小,气泵15用于向圆筒状硅胶气囊4的内部充气加压,半导体制冷片13用于制冷,收集罩14将半导体制冷片13冷面处低温空气收集供给气泵15。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圆筒状硅胶气囊4套在患者的前臂上,可利用气泵15向圆筒状硅胶气囊4的内部充气加压,以此完成对发生血肿的前臂进行压迫,可防止前臂继续出血,同时可利用半导体制冷片13制冷,此时气泵15将较冷的空气冲入圆筒状硅胶气囊4的内部,由于圆筒状硅胶气囊4由硅胶材质制成,这使得圆筒状硅胶气囊4具有较好的吸热性能,以此达到冷敷的目的,可有效对发生血肿的前臂进行消肿,从而使得该装置不仅具备压迫止血的功能,还具备冷敷消肿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底板(2)、隔板(12)、半导体制冷片(13)、收集罩(14)、气泵(15)、连接管(3)以及圆筒状硅胶气囊(4);

所述外壳(1)的前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7),且所述外壳(1)的后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8),所述底板(2)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底部,所述隔板(12)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底板(2)的上部,且所述隔板(12)靠近所述外壳(1)的前壁设置,所述隔板(12)将若干所述第一通孔(7)与若干所述第二通孔(8)隔绝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嵌入式固定安装在所述隔板(12)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的冷面朝向所述外壳(1)的后壁设置,所述收集罩(14)和所述气泵(15)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2)的上部,且所述收集罩(14)和所述气泵(15)均位于所述隔板(12)与所述外壳(1)的后壁之间,所述收集罩(14)的收集口朝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的冷面设置,所述气泵(15)的进气口通管道与所述收集罩(14)的出气口相连通设置,所述连接管(3)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后壁上,且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与所述气泵(15)的出气口相连通设置,所述圆筒状硅胶气囊(4)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外部,且所述圆筒状硅胶气囊(4)与所述连接管(3)的另一端相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形成有斜面,所述外壳(1)顶部的斜面上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触控显示屏(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部还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7),所述连接管(3)上还固定安装有气压传感器(16),所述气压传感器(16)位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且所述气压传感器(16)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17)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7)还通过数据线与所述触控显示屏(5)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7)的控制输出端还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的电控端以及所述气泵(15)的电控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上位于所述气泵(15)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压传感器(16)之间还连通安装有排气管(20),所述排气管(20)远离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电磁阀(21),所述电磁阀(21)的电控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17)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部边缘还开设有与所述外壳(1)底部边缘相匹配的凹陷槽(23),且所述底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橡胶支脚(10),四个所述橡胶支脚(10)对称设置,所述收集罩(14)的底部还一体设有安装座(2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的斜面上还安装有电源开关(6),且所述外壳(1)的一侧面上还设有充电接口(9),所述底板(2)的上部还一体设有电池槽(18),所述电池槽(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9),所述电源开关(6)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17)、所述电磁阀(21)、所述蓄电池(19)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以及所述气泵(15)串联连接,所述充电接口(9)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19)串联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前臂血肿压迫装置,包括外壳、底板、隔板、半导体制冷片、收集罩、气泵、连接管以及圆筒状硅胶气囊;所述外壳的前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且所述外壳的后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隔板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部,且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外壳的前壁设置,所述隔板将若干所述第一通孔与若干所述第二通孔隔绝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嵌入式固定安装在所述隔板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朝向所述外壳的后壁设置。本实用新型,其不仅具备压迫止血的功能,还具备冷敷消肿的功能,同时还具备测压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傅雯婷;葛赟;陆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49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