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传送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4


分案说明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一个分案专利申请。本分案专利申请的原始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5年12月24日、国际申请号为pct/nl2015/050908、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1580069875.x、发明名称为“螺旋传送器”的发明专利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器,该传送器包括:螺旋传送路径,该螺旋传送路径具有直立中心轴线;框架;以及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该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用来将产品运输通过传送路径,该传送构件相对于框架可位移,其中,在传送路径的中心部分中,沿离开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观察,传送构件设置有用来支撑产品的向上指向的支撑表面。



背景技术:

从ep1902978已知这种传送器。已知的传送器设置有作为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的板条带,该板条带可以沿竖向方向运输产品。在运输不牢固的块状产品的情况下,这些在穿过螺旋传送路径期间将略微扭曲。为了运输相对长的、宽的且刚性的块状产品,该传送器将优选地设置有包括相对大的半径和/或小的倾斜的传送路径,这是由于这种类型的产品倾向于通过仅仅两个角部搁置在板条带上,这两个角部定位成沿产品的对角方向彼此相对;更具体地说:这两个角部是螺旋传送路径的内部弯曲部处的最高角部和外部弯曲部处的最低角部。内部弯曲部中的倾斜度比外部弯曲部中的倾斜度更陡峭。实际上,产品将寻找第三支撑位置,使得它可能摇晃或者甚至翻转。另一缺点是,在产品的角部,相对较高的力可能局部地作用在传送构件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传送器,该传送器能够以稳定的方式运输刚性的块状产品。

这个目标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器而实现,其中,沿离开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的支撑表面的宽度小于中心轴线和支撑表面之间的距离的10%,并且在支撑表面的相对两侧,传送路径在支撑表面的高度水平没有障碍物,其中,该传送器设置有螺旋引导件以便沿所述引导件引导传送构件。此外,窄的支撑表面提供相对低成本的传送构件的可能性,而实验已经显示,较窄的支撑表面导致传送构件和必须被运输的产品之间的夹持得到改善。由于在窄的支撑表面的相对两侧,传送路径在支撑表面的高度水平没有障碍物,该支撑表面形成传送构件的最高点,使得具有平的底部并且被支撑表面支撑并且沿侧向方向延伸超过传送构件的产品仅接触所提及的支撑表面。在操作条件下,具有平的底部的产品仅由传送路径的中心部分中的支撑表面支撑。

us4738352涉及一种缆索传送器,其中缆索通过一些引导辊被引导过螺旋路径,这些引导辊彼此离开一定距离。因此,实际上,当从上方观察时,缆索沿着多边形且不是圆形的路径。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螺旋引导件,支撑表面可以具有或接近圆形形状(从上方观察),这对于被传送构件支撑的产品的稳定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us6336551和jph08104411涉及螺旋传送器,但在传送路径的中心部分中没有窄的支撑表面。

支撑表面的宽度可以可能地小于中心轴线和支撑表面之间的距离的5%并且优选地小于该距离的2%。

优选地,传送构件被修改使得支撑表面基本上无限窄(在横截面中观察)。实际上,不会出现无限窄,但它意味着,当具有总体刚性的底部的块状产品被传送构件支撑时,在底部和支撑表面之间存在位于曲线上的一系列至少三个点接触(pointcontact)或线接触(linecontact)。

例如,支撑表面窄于传送路径的宽度的10%,并且优选地窄于传送路径的宽度的5%,并且更优选地小于传送路径的宽度的2%。可能的是,在支撑表面的高度水平存在障碍物,但在那种情况下,它不形成传送路径的一部分。例如,这种障碍物可以由传送路径的内部弯曲部或外部弯曲部处的竖向侧壁形成。在那种情况中,传送路径的宽度由竖向侧壁之间的距离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器的一个优点是,由于相对窄的支撑表面,相对宽的块状产品的外侧突出在支撑表面外部,并且支撑表面和产品的各个相应接触位置到中心轴线的距离之间的差变得相对较小。减小这种距离差,将增大传送构件上的产品的不稳定的可能性。在理想情况中,支撑表面形成无限窄的线,使得支撑表面和平的底部之间的线接触或一系列至少三个点接触被接近,这些点接触位于曲线上。

支撑表面可以被修改,使得被传送构件支撑并且宽于支撑表面的产品的总体刚性的平的底部与支撑表面具有至少三个接触点,这些接触点位于曲线上并且离开彼此一定距离。

支撑表面可以被修改,使得被传送构件支撑的产品的总体刚性的平的底部与支撑表面具有至少三个接触位置,这些接触位置位于曲线上。只要要被运输的产品的重心位于所述至少三个接触位置的三角形内,就存在稳定条件。

优选地,在中心轴线位于其中的平面中观察,支撑表面是球形的,这是由于这允许与支撑表面的提及的线接触或一系列至少三个点接触(这些点接触位于曲线上)被接近。从上方观察,支撑表面形成可能地为虚线的曲线。与直线接触相反,曲线接触为具有平的底部的产品提供稳定的支撑。

传送器可以设置有支承表面,该支承表面用来支承相对于支撑表面倾斜的产品,其中支承表面位于沿离开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与支撑表面相距一定距离处。虽然曲线接触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但由于产品的倾斜的质量分布,不稳定情况仍然可能出现。支承表面阻挡倾向于倾斜的产品。

在中心轴线位于其中的平面中观察,支承表面可以向上指向并且位于支撑表面下面。在那种情况下,支承表面不形成如上文中所述的障碍物。支承表面可以位于支撑表面的相对两侧,并且可以由两个分离的部分形成。

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支承表面位于传送路径的内部弯曲部并且相对于中心轴线向外指向和/或支承表面位于传送路径的外部弯曲部并且指向中心轴线。

在中心轴线位于其中的平面中,支承表面可以位于支撑表面上方。这典型地适合于相对较高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中,支承表面可以由传送路径的内部弯曲部和外部弯曲部处的竖向壁形成。

支承表面可以形成框架的一部分,但它也可以是传送构件的一部分。在后者情况中,在操作条件下,支承表面随着产品穿过传送路径。注意到,支承表面主要打算作为安全措施并且不作为常规引导件,这是由于窄的支撑表面它自身基本上提供稳定的支撑。如上文所述,具有基本上平的刚性的底部的产品由支撑表面的至少三个点支撑,所述至少三个点位于曲线上。如果重心位于这三个点外部,则不稳定情况出现并且支承表面可以稳定该产品。

向上指向的支撑表面可以由传送构件的突起的上侧形成,其中传送构件可以包括板条带,并且每个板条可以设置有突起。突起可以是球形的并且可以位于板条带的中心线处。

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传送器包括:螺旋传送路径,该螺旋传送路径具有直立中心轴线;框架;以及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该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用来将产品运输通过传送路径,传送构件相对于框架可位移,其中,传送构件设置有用来支撑产品的向上指向的支撑表面,其中,沿离开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观察,支撑表面设置有中心部分和侧部部分,侧部部分位于沿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的中心部分的侧部侧面,其中,侧部部分弹性地连接到中心部分,使得侧部部分可以相对于中心部分弹起超过螺旋传送构件的螺距的2%(在中心轴线位于其中的平面中观察)。优选地,侧部部分可以弹起超过螺距的5%并且更优选地超过螺距的10%。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传送器,该传送器包括:螺旋传送路径,该螺旋传送路径包括直立中心轴线;框架;以及呈板条带形式的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该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用来将产品运输通过传送路径,传送构件相对于框架可位移,其中,传送构件设置有用来支撑产品的向上指向的支撑表面,其中,支撑表面由板条形成并且能够绕板条带的螺旋中心线而扭曲。在块状产品被放置在板条带上并且由多个板条支撑的情况中,这是有利的,支撑表面可以使自身适应产品的底部的形状,使得产品不通过相对彼此对角地定位的仅仅两个角部搁置在板条带上。

板条可以是能够绕板条带的螺旋中心线而倾斜的,或者是能够相对于板条带的螺旋中心线沿竖向方向而弯曲的,以便获得可扭曲的支撑表面。

注意,措辞“螺旋”表示传送器的这个部分中的传送路径是连续爬升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附图非常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包括被运输的一些产品的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3-6是沿图2中的相应的线iii-iii、iv-iv、v-v和vi-vi的剖视图。

图7-10是一个替代实施例的类似于图3-6的剖视图。

图11-14是另一替代实施例的类似于图3-6的剖视图。

图15-18是又一替代实施例的类似于图3-6的剖视图。

图19-22是又一替代实施例的类似于图15-18的剖视图。

图23-26是又一替代实施例的类似于图15-18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器1的一个实施例。传送器1具有螺旋传送路径2,该螺旋传送路径绕直立中心轴线3延伸。此外,传送器1具有框架4,该框架包括中心柱5、支脚6和螺旋引导槽7。支脚6和引导槽7被安装到柱5。

传送器1设置有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在这个情况中为板条带8),该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由马达驱动并且沿引导槽7被引导。板条带8的板条的纵向方向,横向于板条带8的传送方向。各板条通过链(例如,侧弯链)相互连接。板条带8在竖向方向上沿着螺旋传送路径2并且通过螺旋传送路径2的端部处的逆转辊9和10经由返回部分11按最短路径被引导回到螺旋传送路径2。

板条带8的各个板条中的每个板条在其中心线(在这个情况中,也在链所在的中心线)设置有球形突起12。各突起12的上侧一起形成用来支撑产品的向上指向的支撑表面13。图1和2示出支撑表面13位于传送路径2的中心部分中,如在中心轴线3位于其中的平面中观察到的、或相对于中心轴线3的径向平面中观察到的那样。例如布匹g的产品可以被放置到传送构件8上,并且可以被支撑表面13支撑且传送。支撑表面13也可以以一些替代方式形成,例如不使用板条。

图3-6示出产品g处的根据图2的传送器1的横截面,该产品在传送路径上。这些图示出,沿中心轴线3的径向方向的支撑表面13的宽度远远小于中心轴线3和支撑表面13之间的距离,例如,小于其10%;此外,传送路径2在支撑表面13的高度水平在支撑表面13的相对两侧没有障碍物。

如果支撑表面由各板条的平的上侧形成,则具有平的且刚性的底部的块状产品将基本上通过仅仅两个对角地相对的角部(更具体地说,螺旋传送路径2的内部弯曲部处的最高角部和外部弯曲部处的最低角部)搁置在板条带上。这由以下事实引起:内部弯曲部处的倾斜度比外部弯曲部处的倾斜度更陡峭。实际上,产品将寻找第三支撑位置,使得它可能摇晃或者甚至翻转。

在具有平的且刚性的底部的块状产品g的情况下,在如图1-6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由球形突起12形成的窄的支撑表面13被产品g的底部和支撑表面13之间的线接触(linecontact)接近。由于在这种情况中,沿传送方向在各板条的相邻的突起12之间存在空间,因此将存在如从上方看到的虚线,实际上是曲线上的一系列点接触(pointcontact)。如果线接触或一系列点接触将形成直线,则将不存在稳定的支撑能力,但由于存在具有曲线的线接触,产生不在单个直线上的至少三个点的自动支撑。

图5示出在相对于中心轴线3的径向平面中,在产品g的中间的产品g的平的底部几乎水平地延伸。沿传送方向,产品g相对于水平平面成角度,其角度几乎等于传送路径2的平均倾斜度。如图3、4和6中示出的其它径向平面中的横截面显示,与根据图5的横截面中相比,产品g的底部具有相对于框架4的偏离角。注意,如果各横截面被绘制成属于平行于如图5中所示的平面延伸的平面,则产品g的取向在各附图中将总是相同的。

图3-6说明,如果在离支撑表面13一定距离处的相对于中心轴线3沿径向方向的板条将在支撑表面13的高度水平具有障碍物,则这些障碍物将形成被接近的线接触之外的额外的接触表面并且预期效果将被破坏。因此,基本上,在图3-6中,各突起12被施加在其上的各板条不产生作用,并且由于该原因,它们被描绘为虚线。

图2、3、4和6示出,在支撑表面13的相对两侧没有障碍物,意味着,比支撑表面13宽、并且甚至比板条带8宽、并且具有例如螺旋传送路径的单个回转的长度的10-20%的长度、或者由例如5-10个板条支承的块状产品,板条带8的尺寸使得,该块状产品仅接触支撑表面13,而不接触支撑表面13之外的板条的其余部分。

虽然近似弯曲的线接触可以运输具有刚性底部的块状产品,但实际上将有需要避免相对于线接触的产品的可能倾斜。例如,在产品g的不均匀重量分布或将产品g偏心地放置在传送路径2上的情况中,可能发生这种倾斜。为了防止产品翻转,一个替代实施例设置有支承表面14,见图7-10。在这个实施例中,支承表面14由被布置在板条上的小块的上侧形成。因此,支承表面14与支撑表面13一起移动。然而,也可以想到,支承表面14具有框架4上的固定位置。当产品g倾向于倾斜时,支承表面14将抓住产品g。

在根据图7-10的实施例中,在相对于中心轴线3径向延伸的平面中观察,支承表面14向上指向并且位于支撑表面13下面。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支承表面14位于传送路径2的内部弯曲部和外部弯曲部处。这在图11-14中示出,其中板条也被制成较窄以便示出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不产生作用。在传送路径2的内部弯曲部的支承表面在图中由15指示并且相对于中心轴线3向外指向。在传送路径2的外部弯曲部的支承表面在图中由16指示并且指向中心轴线3。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支承表面15、16将特别地用来运输相对较高的产品。在相对于中心轴线3径向地延伸的平面中观察,支承表面15、16在这种情况中位于支撑表面13上方。虽然在这个实施例中支承表面15、16是框架4的一部分,但也可以想到,将各板条延长并且在它们的端部设置直立支撑件,在这些直立支撑件上具有支承表面15、16。

图15-18示出另一替代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中,支撑表面由一些板条形成,每一个板条具有一中心部分17和两个侧部部分18。支撑表面的侧部部分18相对于中心轴线3沿径向方向位于远离中心部分17的相对两侧。侧部部分18通过板条弹性地连接到中心部分17。在休止情况下,如在图15中所示,在穿过中心轴线3的径向平面中观察,侧部部分18可以位于比中心部分17高的水平。这意味着在回弹的情况下,产品也可以由各个侧部部分18中的一个侧部部分(例如,可以在图16的右侧和图18的左侧看到的侧部部分)所支撑。

优选地,如在中心轴线3位于其中的平面中可以看到的那样,各侧部部分18可以相对于中心部分17沿竖向方向回弹——该回弹的距离超过螺旋传送路径2的螺距的10%。

各侧部部分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弹簧类元件,诸如用凝胶填充的弹簧类构件。

图19-22示出又一替代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板条带8的各板条能够绕板条带8的螺旋中心线而倾斜,使得能够获得可扭曲的支撑表面。在这个实施例中,螺旋中心线靠近在传送路径的中心的链。每个板条具有平的上侧。在如图19-22中示出的横截面中,可以看到各板条占据对应于块状产品g的底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中,相邻的各板条具有相对于水平面的不同取向。由于螺旋传送路径,这意味着支撑表面被局部地扭曲。

图23-26示出又一替代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中,每个板条具有平的上侧并且各板条能够沿竖向方向而弯曲,以便获得可扭曲的支撑表面。各板条仅在螺旋中心线被固定到链。在如图23-26中示出的横截面中,可以看到板条占据对应于块状产品g的底部的位置。图23、24和26示出,板条的非加载部分不回弹。

本发明不限于上文描述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以不同的方式变化。板条上的突起可以具有不同于球形的形状,例如棱锥形或半圆柱形,其纵向方向沿传送方向。在后者情况中,将接近于曲线接触。


技术特征:

1.一种传送器,该传送器包括:螺旋传送路径,该螺旋传送路径具有直立中心轴线;框架;以及呈板条带形式的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该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用来将产品运输通过传送路径,传送构件相对于框架可位移,其中,传送构件设置有用来支撑产品的向上指向的支撑表面,其中,所述支撑表面由板条形成并且能够绕板条带的螺旋中心线扭曲,其中,每个板条设置有中心部分和侧部部分,侧部部分相对于中心轴线沿径向方向位于中心部分的相对两侧,其中,侧部部分弹性地连接到中心部分,其中,所述侧部部分包括弹簧类元件,其构造为使得块状产品的底部被所述弹簧类元件支撑,并且其中,在所述中心部分的一侧的弹簧类元件比在所述中心部分的相反一侧的弹簧类元件被压缩得更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器,其中,板条能够绕板条带的螺旋中心线而倾斜,以便获得可扭曲的支撑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器,其中,板条能够相对于螺旋中心线沿竖向方向而弯曲,以便获得可扭曲的支撑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器,其中,侧部部分构造为使得块状产品的底部被板条的两个侧部部分同时地支撑。

5.一种传送器,该传送器包括:螺旋传送路径,该螺旋传送路径具有直立中心轴线;框架;以及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该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用来将产品运输通过传送路径,传送构件相对于框架可位移,其中,所述传送构件包括板条带,所述板条带包括多个板条,每个板条具有纵向方向,所述纵向方向定向为传送方向的横向方向,并且其中,每个板条具有上表面,使得相邻的板条一起形成构造为用来支撑产品的向上指向的支撑表面,并且其中,每个板条的上表面能够由于支撑产品而倾斜,其中,每个板条的上表面包括靠近中心轴线的内侧表面部分和远离中心轴线的外侧表面部分,并且其中,一组连续的板条构造为用来支撑产品,并且其中,由于支撑着产品,所述一组连续的板条中的第一板条的内侧表面部分低于所述第一板条的外侧表面部分,并且其中,由于支撑着产品,所述一组连续的板条中的第二板条的外侧表面部分低于所述第二板条的内侧表面部分。

6.一种传送器,该传送器包括:螺旋传送路径,该螺旋传送路径具有直立中心轴线;框架;以及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该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用来将产品运输通过传送路径,传送构件相对于框架可位移,其中,所述传送构件包括板条带,所述板条带包括多个板条,每个板条具有纵向方向,所述纵向方向定向为传送方向的横向方向,其中,每个板条包括靠近中心轴线的内侧上表面部分和远离中心轴线的外侧上表面部分,每个板条构造为使得内侧上表面部分和外侧上表面部分中的任一者当支撑着产品时低于另一表面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器,其中,每个板条的内侧上表面部分和外侧上表面部分相对于彼此而偏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器,其中,每个板条的内侧上表面部分和外侧上表面部分相对于彼此而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器,其中,每个板条的内侧上表面部分和外侧上表面部分相对于彼此而扭曲。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器,其中,每个板条包括支撑内侧上表面部分的内侧弹簧类元件和支撑外侧上表面部分的外侧弹簧类元件,并且其中,每个板条的内侧弹簧类元件和外侧弹簧类元件相对于彼此而压缩。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器,其中,内侧上表面部分和外侧上表面部分在每个板条上形成连续长形上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器,其中,一组连续的板条构造为用来支撑产品,并且其中,由于支撑着产品,所述一组连续的板条中的第一板条的内侧上表面部分低于所述第一板条的外侧上表面部分,并且其中,由于支撑着产品,所述一组连续的板条中的第二板条的外侧上表面部分低于所述第二板条的内侧上表面部分。

技术总结
一种传送器,其包括:螺旋传送路径(2),其具有直立中心轴线(3);框架(4);以及无端点连环式传送构件,其用来将产品(G)运输通过传送路径(2),其中,在传送路径(2)的中心部分中,沿离开中心轴线(3)的径向方向观察,传送构件(8)设置有用来支撑产品(G)的向上指向的支撑表面(13),其中,沿离开中心轴线(3)的径向方向的支撑表面(13)的宽度小于中心轴线(3)和支撑表面(13)之间的距离的10%,并且在支撑表面(13)的相对两侧,传送路径(2)在支撑表面(13)的高度水平没有障碍物,其中,传送器设置有螺旋引导件以便沿所述引导件引导传送构件。

技术研发人员:W·鲍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巴福莱克斯国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5.12.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49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