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手术情况下,一般医生是先通过将内窥镜送入患者体内,随后在将止血钳沿内窥镜送入患者体内,通过止血钳将伤口的两边合拢;但是在伤口距离较大情况下,医生一般会先将放入绳圈,在将一止血钳的一夹体穿过绳圈,在将该止血钳固定于创口的一侧;随后通过另一止血钳对创口进行合拢;但是现有手术中,搜索绳圈和将绳圈固定于创口的一侧会占据医生手术过程中较多的时间,一方面增加了手术难度,另一方面不利于手术的后续展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能够辅助医生合拢距离较大的伤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中,包括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导线,所述操作导线的前端设置有连接钩;
止血钳,所述止血钳通过一操作件与所述连接钩连接;所述止血钳包括上夹体和下夹体;所述上夹体的后端与第一连接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下夹体的后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后端均与所述操作件的前端的连接孔转动连接;
所述上夹体或所述下夹体上开设一通孔,所述通孔内套有一绳圈。
上述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中,所述操作件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钩匹配;所述操作件的前端设置有所述连接孔;所述操作间靠近所述连接孔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顶块;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限位顶块之间设置有一易断裂部。
上述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中,还包括:弹簧管,所述弹簧管设置于所述操作件外;所述弹簧管的前端部设置有蝶阀,所述蝶阀包括一圆筒形结构,所述圆筒形结构侧面设置有至少两开口形成可与所述限位顶块配合的可翻翘翅片。
上述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中,所述绳圈可由手术缝合线打结成圈。
上述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为滑动把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设置绳圈,节省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搜索和穿过绳圈所占用时间,同时使得绳圈的固定位置更可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的开钳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的闭钳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的止血钳和绳圈的示意图。
附图中:1、控制组件;11、操作导线;12、连接钩;2、止血钳;21、上夹体;211、第一连接杆;22、下夹体;221、第二连接杆;23、滑槽;231、滑销;3、操作件;31、连接孔;32、连接槽;33、限位顶块;34、易断裂部;4、弹簧管;41、蝶阀;5、绳圈;6、锁定套;61、第一限位块;62、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的开钳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的闭钳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的止血钳和绳圈的示意图。
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中,包括
控制组件1,控制组件1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导线11,操作导线11的前端设置有连接钩12。
止血钳2,止血钳2通过一操作件3与连接钩12连接;止血钳2包括上夹体21和下夹体22;上夹体21的后端与第一连接杆211的前端转动连接,下夹体22的后端与第二连接杆221的前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21的后端均与操作件3的前端的连接孔31转动连接。
上夹体21或下夹体22上开设一通孔,通孔内套有一绳圈5。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操作件3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槽32,连接槽32与连接钩12匹配;操作件3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孔31;操作件3靠近连接孔3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顶块33;连接孔31与限位顶块33之间设置有一易断裂部34。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弹簧管4,弹簧管4设置于操作件3外;弹簧管4的前端部设置有蝶阀41,蝶阀41包括一圆筒形结构,圆筒形结构侧面设置有至少两开口411形成可与限位顶块33配合的可翻翘翅片。具体的,当操作件3向前移动时,限位顶块33会将蝶阀41的后端开口顶开,使得蝶阀41的后端外扩,直至蝶阀41与弹簧管4接触,从而限制操作件3向前移动。操作件3向前移动运动会使得蝶阀张开与弹簧管“涨牢”再实现止血钳2的钳口的张开,夹住需止血部位。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锁定套6,锁定套6设置于止血钳2外,锁定套6紧密配合安装在蝶阀41的前端,锁定套6设置有滑槽;上夹体21和下夹体22的中部也设有相配合的滑槽23,滑槽23内穿设置有滑销231,滑销231可在锁定套6的滑槽以及上夹体21、下夹体22的滑槽23内移动。此外,锁定套6内设有前端开口大后端开口小所形成的倾斜的内壁,上夹体21和下夹体22上均设置有内壁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块61和第二限位块62;第一限位块61位于第二限位块62之后,且第一限位块61的高度小于第二限位块62的高度。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绳圈5可由手术缝合线打结成圈。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为滑动把手,滑动把手沿操作导线11的轴向设置。
除上述实施例外,请参见图2至图3,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的工作方法:
向前推动操作导线11,通过连接钩12带动操作件3向前移动,同时带动止血钳2向前移动,操作件3的限位顶块33将蝶阀41的可翻翘翅片顶开,当滑销231运动至止血钳2的后端后,继续向前推动操作导线11,操作件3向前移动,通过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21推动止血钳2打开,操作件3的限位顶块33将蝶阀41的可翻翘翅片顶开直至蝶阀41的可翻翘翅片顶住弹簧管4的内壁,此时操作件3不再向前移动,完成止血钳2的完全打开;对准需夹持的创口后,向后拉动操作导线11,通过连接钩12带动操作件3向后移动,止血钳2闭合,夹持完成。
由于止血钳2直接设置有绳圈,因此避免医生在手术过程寻找绳圈和穿绳的过程,可以直接通过另一止血钳将创口进行合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导线,所述操作导线的前端设置有连接钩;
止血钳,所述止血钳通过一操作件与所述连接钩连接;所述止血钳包括上夹体和下夹体;所述上夹体的后端与第一连接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下夹体的后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后端均与所述操作件的前端的连接孔转动连接;
所述上夹体或所述下夹体上开设一通孔,所述通孔内套有一绳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钩匹配;所述操作件的前端设置有所述连接孔;所述操作间靠近所述连接孔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顶块;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限位顶块之间设置有一易断裂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管,所述弹簧管设置于所述操作件外;所述弹簧管的前端部设置有蝶阀,所述蝶阀包括一圆筒形结构,所述圆筒形结构侧面设置有至少两开口形成可与所述限位顶块配合的可翻翘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圈可由手术缝合线打结成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为滑动把手。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