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更换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更换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线束加工设备中具有用于保持多根电缆的电缆更换装置,其中待处理的电缆可从电缆更换装置上的电缆中选择并且可以被输送到处理单元。但是,相关技术中的电缆更换装置在满足保持多种型号的电缆时,会导致电缆的更换效率低;在提高电缆的更换效率时,又会导致该电缆更换装置保持的电缆型号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即提供一种可保持更多型号的电缆的同时,提高电缆的更换效率的电缆更换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缆更换装置,包括:

底板;

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相对所述底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框架上布置有多根电缆;

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框架上布置有多根电缆;

电缆输送单元,所述电缆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电缆输送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以及第三传送组件,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在靠近所述第一传送组件的第一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三传送组件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待加工的电缆从所述第一框架上的多根电缆中选择并由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夹紧传送;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待加工的电缆从所述第二框架上的多根电缆中选择并由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和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夹紧传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更换装置,通过电缆输送单元的设置,使得电缆可由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传送,也可由第三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传送;如此,当第一框架内的待加工的电缆在传送时,可将第二框架的待加工电缆选择至第三传送组件的一侧,等待第二传送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可直接进行第二框架内的待加工的电缆的传送,从而提高电缆的更换效率,同时,增加了第二框架的设置,可增加更多型号的电缆。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电缆更换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传送组件、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和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均包括传送带、驱动辊、转向辊以及旋转驱动器,所述旋转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辊,所述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辊和所述转向辊,其中,相邻的两传送带之间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均包括一加压驱动器,所述加压驱动器适于驱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或所述第三传送组件的传送带配合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传送带夹紧电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移动驱动器,所述移动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并驱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的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传送带共同夹紧所述待加工的电缆,并且在所述旋转驱动器的驱动下,两传送带通过摩擦力传送所述待加工的电缆;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传送组件的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传送带共同夹紧所述待加工的电缆,并且在所述旋转驱动器的驱动下,两传送带通过摩擦力传送所述待加工的电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上均布置有多个沿电缆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的电缆导向器,其中,入口侧和出口侧的电缆导向器上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夹紧机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夹紧机构适于夹紧一根电缆,各所述夹紧机构在允许电缆输送的第一状态和限制电缆输送的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致动件和第二致动件,所述第一致动件适于致动入口侧的夹紧机构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致动件适于致动出口侧的夹紧机构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框架上连接有第一升降驱动器,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框架升降运动而使待加工的电缆从所述第一框架上的多根电缆中选择出;所述第二框架上连接有第二升降驱动器,所述第二升降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框架升降运动而使待加工的电缆从所述第二框架上的多根电缆中选择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矫直单元,所述矫直单元适于将电缆传送方向上的电缆矫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线束加工设备,其包括前述的电缆更换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加工设备,通过前述的电缆更换装置的设置,可在保持更多型号的电缆的同时,提高电缆的更换效率,进而提高线束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缆的更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缆的更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缆的更换装置的部分零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电缆更换装置1、底板100、第一致动件101、第二致动件102、第一框架200、电缆导向器201、301、第一升降驱动器202、夹紧机构2011、3011、第二框架300、第二升降驱动器302、电缆输送单元400、第一传送组件401、旋转驱动器4011、驱动辊4012、传送带4013、转向辊4014、第二传送组件402、第三传送组件403、加压驱动器404、托架405、移动驱动器406、矫直单元500、第一矫直辊组501、第二矫直辊组502、调节马达503、矫直气缸504、电缆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缆更换装置1。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缆更换装置1适于保持多种型号的电缆2,且可对多种型号的电缆2进线切换送线,电缆2可以是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颜色,绝缘,传导等特性;该电缆更换装置1包括底板100、第一框架200、第二框架300以及电缆输送单元400。

其中,第一框架200相对底板100竖直设置,第一框架200上布置有多根电缆2;第二框架300与第一框架200相对设置,第二框架300上布置有多根电缆2;电缆输送单元400布置在底板100上,电缆输送单元400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传送组件401、第二传送组件402以及第三传送组件403,第二传送组件402在靠近第一传送组件401的第一位置和靠近第三传送组件403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第一位置时,待加工的电缆2从第一框架200上的多根电缆中选择并由第一传送组件401和第二传送组件402夹紧传送;在第二位置时,待加工的电缆2从第二框架300上的多根电缆中选择并由第三传送组件403和第二传送组件402夹紧传送。

也就是说,该电缆更换装置1设置有两道的电缆传送通道,如图1所示的a和b,两道电缆输送通道切换送线由电缆输送单元400中的第二传送组件40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而控制。第一框架200和第二框架300上均保持有多根电缆2,各电缆可根据加工的需求被选择至电缆输送道a或b进行传送。

由此,相对相关技术中的电缆更换装置通过切换同一框架上的电缆进行输送,而对不同型号的电缆进行切换;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更换装置1通过电缆输送单元400的设置,使得电缆2可由第一传送组件401和第二传送组件402传送,也可由第三传送组件403和第二传送组件402传送;如此,当第一框架200内的待加工的电缆2在传送时,可将第二框架300的待加工电缆2选择至第三传送组件403的一侧,等待第二传送组件402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可直接进行第二框架300内的待加工的电缆的传送,从而提高电缆2的更换效率,同时,增加了第二框架300的设置,可增加更多型号的电缆2。

其中,结合图1,底板100可以是切分为3块,3块底板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并排设置,然后,第一框架200位于第一块底板和第二块底板之间的间隙中,并且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二框架200位于第二底板和第三块底板之间的间隙中,并且也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一传送组件401则设置在第一块底板上,第二传送组件402设置在第二底板上,第三传送组件403设置在第三块底板上。

具体地,结合图3,第一传送组件401、第二传送组件402和第三传送组件403均包括传送带、驱动辊、转向辊以及旋转驱动器;三个传送组件的结构和原理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传送组件401为例进行展开描述。第一传送组件401中的旋转驱动器4011连接驱动辊4012,传送带4013传动连接驱动辊4012和转向辊4014,然后,相邻的两传送带之间相对设置。也就是说,驱动辊4012通过旋转驱动器4011驱动其旋转,从而驱动传送带4013旋转,传送带4013则带动转向辊4014旋转,驱动辊4012与转向辊4014使得传送带4013的传送面可接触电缆2,并且在两相对的传送带4013均接触电缆2并夹紧电缆2时,可通过摩擦力进行电缆2的传送。为了较佳地传递驱动力,传送带4013设计为齿形带。旋转驱动器4011可为电机。

进一步地,为实现电缆输送通道内的电缆可被夹紧,第一传送组件401和第三传送组件403均包括一加压驱动器404,加压驱动器404适于驱动第一传送组件401或第三传送组件403的传送带配合第二传送组件402的传送带夹紧电缆2。具体而言,第一传送组件401和第三传送组件403的驱动辊、传送带和转向辊均设置在一托架405上,托架405可线性移动地安装在第一块底板100或第三块底板100上,每个托架405具有其自己的进给马达,使得托架405可横向于传送方向移动。因此,托架405可以与电缆轴线成直角地移动,以便能够打开和关闭电缆输送通道;当启动进给马达并且两相对的传送带均在旋转时,进给马达可使第一传送组件401或第三传送组件403上的传送带接触电缆,并且通过对进给马达的控制,可使第一传送组件401或第三传送组件403的传送带配合第二传送组件402的传送带夹紧电缆2,使电缆2在摩擦力下进行传送。

进一步地,为实现第二传送组件40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二传送组件402连接一移动驱动器406,移动驱动器406可驱动第二传送组件40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对两电缆输送通道的送线进行切换。其中,移动驱动器406可以是气缸结构,第二传送组件402的驱动辊、传送带和转向辊均设置在一托架405上,托架405连接气缸并在气缸的驱动下可线性移动地安装在第二块底板100上。

在一些示例中,结合图2,第一框架200和第二框架300上均布置有多个沿电缆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的电缆导向器,用于保持、引导各根电缆2,其中,入口侧和出口侧的电缆导向器201、301上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夹紧机构2011、3011,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夹紧机构2011、3011适于夹紧一根电缆2,各夹紧机构2011、3011在允许电缆输送的第一状态和限制电缆输送的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设置。其中,电缆导向器201、301和夹紧机构2011、3011的结构可如专利us20020069519a1所示的电缆导向器和夹紧元件的结构实现:当致动夹紧机构2011、3011从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时,可使该夹紧机构2011、3011内的电缆被引导传送,使得第一框架200和第二框架300内的多根电缆可保持、可选择输送。

可选地,第一块底板100和第三块底板100上均设有第一致动件101和第二致动件102;第一致动件101适于致动入口侧的夹紧机构从第二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状态,第二致动件102适于致动出口侧的夹紧机构从第二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状态;其中,第一致动件101和第二致动件102均可为气缸结构,气缸通过伸缩活塞杆,使得夹紧机构内穿有电缆的缺口可与电缆输送通道对齐或错开,而实现电缆的保持或输送。

可选地,结合图2,第一框架200上连接有第一升降驱动器202,第一升降驱动器202用于驱动第一框架200升降运动而使待加工的电缆从第一框架200上的多根电缆中选择出;第二框架300上连接有第二升降驱动器302,第二升降驱动器302用于驱动第二框架300升降运动而使待加工的电缆从第二框架300上的多根电缆中选择出。其中,第一升降驱动器202和第二升降驱动器302均可以是电机滚珠丝杆结构,电机驱动滚珠丝杆移动而带动第一框架200或第二框架300在竖直方向上升降运动。如此,可将待加工的电缆移动至正对第一致动件101和第二致动件102的位置,通过第一致动件101和第二致动件102的动作,使得该待加工的电缆可在电缆输送通道内传送。

可选地,底板100上还设有矫直单元500,矫直单元500适于将电缆传送方向上的电缆矫直。电缆可能弯曲,通过矫直单元500可将电缆矫直,使得电缆可顺畅地在电缆输送通道内传送。具体而言,矫直单元500可包括设置在电缆输送通道两侧的第一矫直辊组501和第二矫直辊组502,第一矫直辊组501和第二矫直辊组502可通过调节马达503和矫直气缸504进行同步开合,以使第一矫直辊组501和第二矫直辊组502对电缆进行矫直,并且针对不同管径的电缆均可进行矫直。其中,第一矫直辊组501和第二矫直辊组502与调节马达503和矫直气缸504的连接可采用现有结构的方式连接,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实用新型在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线束加工设备,其包括前述的电缆更换装置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加工设备,通过前述的电缆更换装置1的设置,可在保持更多型号的电缆的同时,提高电缆的更换效率,进而提高线束的加工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相对所述底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框架上布置有多根电缆;

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框架上布置有多根电缆;

电缆输送单元,所述电缆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电缆输送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以及第三传送组件,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在靠近所述第一传送组件的第一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三传送组件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待加工的电缆从所述第一框架上的多根电缆中选择并由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夹紧传送;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待加工的电缆从所述第二框架上的多根电缆中选择并由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和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夹紧传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和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均包括传送带、驱动辊、转向辊以及旋转驱动器,所述旋转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辊,所述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辊和所述转向辊,其中,相邻的两传送带之间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均包括一加压驱动器,所述加压驱动器适于驱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或所述第三传送组件的传送带配合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传送带夹紧电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驱动器,所述移动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并驱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的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传送带共同夹紧所述待加工的电缆,并且在所述旋转驱动器的驱动下,两传送带通过摩擦力传送所述待加工的电缆;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传送组件的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传送带共同夹紧所述待加工的电缆,并且在所述旋转驱动器的驱动下,两传送带通过摩擦力传送所述待加工的电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上均布置有多个沿电缆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的电缆导向器,其中,入口侧和出口侧的电缆导向器上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夹紧机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夹紧机构适于夹紧一根电缆,各所述夹紧机构在允许电缆输送的第一状态和限制电缆输送的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致动件和第二致动件,所述第一致动件适于致动入口侧的夹紧机构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致动件适于致动出口侧的夹紧机构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上连接有第一升降驱动器,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框架升降运动而使待加工的电缆从所述第一框架上的多根电缆中选择出;所述第二框架上连接有第二升降驱动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框架升降运动而使待加工的电缆从所述第二框架上的多根电缆中选择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矫直单元,所述矫直单元适于将电缆传送方向上的电缆矫直。

10.一种线束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更换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更换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该更换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电缆输送单元,第一框架竖直设置并且其布置有多根电缆;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相对设置并且其上布置有多根电缆;电缆输送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以及第三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第一位置时,待加工的电缆从第一框架上的多根电缆中选择并由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夹紧传送;在第二位置时,待加工的电缆从第二框架上的多根电缆中选择并由第三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夹紧传送;使得该电缆更换装置可在保持更多型号的电缆的同时,提高电缆的更换效率,进而提高线束的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普天;李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海普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49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