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池的总容量会随着正负级物质沉积、电池内阻增大而下降,导致电池为设备的供电时长变短,因此,提高电池的寿命对设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提高电池寿命的同时,也要考虑用户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若要增加电池的寿命,则一般会使用较小的电流对电池充电,但这样的不足之处是电池的充电时间过长;若是用户需要快速的将电池充满电,则一般使用较大的电流对电池充电,虽然充电的时间减少,但是对电池的损耗极大,即,现有技术中,电池的充电模式不够灵活,因此,提供一种既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又可以减少电池损耗的电池充电方法亟日可待。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调整充电模式来控制充电电流,以此来减少对电池的损耗从而达到延长电池寿命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包括:
根据充电信号获取充电模式参数,所述充电模式参数包括电池预设充电时长;
根据所述充电模式参数匹配电池充电模式;
根据所述电池充电模式确定电池的充电电流;
利用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电池充电。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充电信号获取充电模式参数,所述充电模式参数包括电池预设充电时长;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模式参数匹配电池充电模式;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充电模式确定电池的充电电流;
充电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电池充电。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中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中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首先根据充电信号来获取充电模式参数,充电模式参数中包括电池预设充电时长,通过获取充电模式参数,可以匹配到与充电模式参数对应的电池充电模式,然后,根据该电池充电模式确定出电池的充电电流,这样,就可以根据充电模式参数来控制电池的充电电流,然后再利用该充电电流对电池充电,本发明通过控制电池的充电电流来减少电流对电池的损耗,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装置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装置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恒流充电策略的示例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断电后恢复充电的示例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三段式充电策略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1所述,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根据充电信号获取充电模式参数,充电模式参数中包括电池预设充电时长。
电池所在设备的传感器可以在检测到连接电源的适配器或者监测到充电器插入时发出充电信号,然后处理器再根据充电信号获取充电模式参数;也可以是电池所在设备接收到其他设备通过wifi、蓝牙zigbee等短距离或者以太网等长距离通信所发出的充电信号,然后处理器再根据该充电信号获取充电模式参数。
充电模式参数中还可以包括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以及电池当前的温度值,其中,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可以从电量检测芯片中获取,电池当前的温度值可以从温度传感器中获取。
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是根据用户需求设置的充电时长,比如:用户设定在下午5:00-晚上8:00进行充电,那么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就是3个小时。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接收到充电信号时,先获取系统当前的时间,然后根据系统当前的时间确定预设充电时长,其中,该预设充电时长是由用户提前设置的在不同时间段充电获取的预设充电时长。
示例性的,用户提前设置不同时间段获取的预设充电时长,比如:用户设置在早上8:00-中午12:00接收到充电信号时,获取的电池预设充电时长是1个小时;在中午12:00-晚上22:00接收到充电信号时,获取的电池预设充电时长是3个小时;在晚上22:00-早上8:00接收到充电信号时,获取的电池预设充电时长是7个小时。这样,当电池所在设备接收到充电信号时,获取到系统当前的时间为晚上23:00,那么根据用户提前设置的不同时间段获取的预设充电时长,可以确定预设充电时长为7小时。这样,根据用户在不同时间段的充电需求提前设置在不同时间段对应获取的预设充电时长,然后在接收到充电信号时,可以根据系统当前的时间直接获取到预设充电时长,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s102、根据充电模式参数匹配电池充电模式。
电池的充电模式一般存储在flash或eeprom中。该充电模式可以由用户手动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系统实时时钟的充电开始时间和存储器中存储的以往充电结束时间来确定。
电池所在设备的处理器可以使用模式匹配算法根据充电模式参数匹配到电池充电模式。模式匹配算法可以由c语言、c 语言、java语言、python语言进行编写。所述充电模式参数中包括电池充电模式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模式匹配算法可以为bf算法,即暴风(bruteforce)算法,是普通的模式匹配算法,bf算法的思想就是将目标串s的第一个字符与模式串t的第一个字符进行匹配,若相等,则继续比较s的第二个字符和t的第二个字符;若不相等,则比较s的第二个字符和t的第一个字符,依次比较下去,直到得出最后的匹配结果。bf算法是一种蛮力算法。
具体的,模式匹配算法还可以为kmp算法,kmp算法的核心是利用匹配失败后的信息,尽量减少模式串与主串的匹配次数以达到快速匹配的目的。具体实现就是通过一个next()函数实现,函数本身包含了模式串的局部匹配信息。
此外,在充电模式参数中也可以携带用户指定的电池充电模式,由此,可以直接确定对应的电池充电模式。
s103、根据电池充电模式确定电池的充电电流。
不同的充电模式对应不同的充电电流,而一个充电模式中的充电电流可以是固定的电流值,也可以是可变电流值。通过选择不同的充电模式,可以控制电池的充电电流来减少对电池的损耗,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不同的充电模式还对应不同的充电电压,通过选择不同的充电模式,还可以确定电池的充电电压。
s104、利用充电电流对电池充电。
在利用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还可以断开电池对负载进行供电的电路,可以通过适配器或者充电器对电池和负载同时进行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首先根据充电信号来获取充电模式参数,充电模式参数中包括电池预设充电时长,通过获取充电模式参数,可以匹配到与充电模式参数对应的电池充电模式,本发明可以根据充电模式参数选择适合于电池的充电模式,然后,根据该电池充电模式确定出电池的充电电流,这样,就可以根据充电模式参数来控制电池的充电电流,然后再利用该充电电流对电池充电,本发明通过控制电池的充电电流减少电流对电池的损耗,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作为图1所示方法的细化和扩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根据充电信号获取充电模式参数,充电模式参数中包括电池预设充电时长。
具体的,获取充电模式参数可以为,根据充电信号以及系统实时时钟确定电池的充电开始时间;获取用户输入的充电结束时间;根据充电结束时间与充电开始时间确定电池预设充电时长。
示例性的,电池的充电信号为电池的适配器插入时所发出的信号,系统的实时时钟主要为rtc时钟,可以为电子系统提供精确的时间基准,具体为,电池所在设备在接收到适配器插入所发出的信号时,从rtc中获取系统当前的时间,确定系统当前的时间为充电开始时间,然后接收用户输入的充电结束时间,根据充电结束时间和充电开始时间就可以确定出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用户输入的充电结束时间是具体在某一时刻充电结束的时间,比如:rtc检测到充电开始的时间为早上8:00,然后用户输入充电的结束时间为中午12:00,那么,就可以确定出预设充电时长为4个小时。
进一步地,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还可以由用户主动设定。
示例性的,在接收到适配器插入所发出的信号时,同时接收用户手动输入的预设充电时长,也可以为接收用户语音输入的预设充电时长。具体的,用户手动输入或者语音输入的预设充电时长是用户需要充电的具体时长,比如:rtc检测到充电开始的时间为早上8:00,同时,检测到用户直接输入充电的时长为4个小时,那么,预设充电时长就是用户直接输入的4个小时。
具体的,充电模式参数还可以为充电模式标识,充电模式标识为用户输入的充电模式所对应的模式标识;根据充电模式参数匹配电池充电模式包括:匹配具有充电模式标识的电池充电模式。其中,电池的充电模式包括:快充模式、正常充模式、慢充模式。
示例性的,在接收到充电信号时,电池所在设备的处理器根据用户输入的充电模式对应的充电模式标识来进行匹配,匹配到具有该充电模式标识的电池充电模式,具体的,该充电模式标识可以为电池充电模式中可以识别电池充电模式为哪种模式的标识性代码,电池所在设备识别到电池充电模式对应的标识性代码,然后根据该标识性代码可以匹配到相应的电池充电模式。
s202、根据充电模式参数匹配电池充电模式。
具体的,电池充电模式包括:快充模式、正常充电模式、慢充模式;根据充电模式参数匹配电池充电模式可以为:若预设充电时长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电池充电模式为快充模式;若预设充电时长在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时,确定电池充电模式为正常充电模式;若预设充电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电池充电模式为慢充模式;其中,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示例性的,可以设置第一阈值为t1、第二阈值为t2、其中t1<t2,预设充电时长为t,当t<t1时,确定电池的充电模式为快充模式,当t1≤t≤t2时,确定电池的充电模式为正常充模式,当t2<t时,确定电池的充电模式为慢充模式。这样,通过预设的充电时长就可以在电池充满电的基础上,选择对电池损耗最小的充电模式。
一般地,充电模式的选择与电池电量以及标准充电电流相关,充电的时长为充电电量与充电电流的比值,在充电电量相同时,充电电流越大,用时越少。在本发明中,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是基于电池电量与预设的充电电流的比值确定的。
示例性的,可以设置电池的标准充电电流为0.5a,并设置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小于等于1h时,确定电池的充电模式为快充模式;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大于1h小于等于3h时,确定电池的充电模式为正常充电模式;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大于3h时,确定电池的充电模式为慢充模式;当电池的当前电量为满电量的50%时,使用0.5a电流充满电的时间为2.5h,那么可以确定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为2.5h,预设充电时长为2.5h时对应的充电模式就是正常充电模式;当电池的当前电量为满电量的20%时,使用0.5a电流充满电的时间为6h,那么可以确定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为6h,预设充电时长为6h时对应的充电模式就是慢充模式;当电池的当前电量为满电量的80%时,使用0.5a电流充满电的时间为0.5h,那么可以确定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为0.5h,预设充电时长为0.5h时对应的充电模式就是快充模式。
进一步,还可以在电池预设充电时长为0时,利用光传感器获取环境光强度;基于系统实时时钟确定的当前时间以及环境光强度确定电池充电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预设充电时长为0的情况为两种,第一种情况为,在接收到充电信号时,如果只获取到充电开始的时间,但没有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充电结束时间,这样会导致无法确定出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因此,这种情况下的电池预设充电时长无法确定,用0来表示;第二种情况为,在接收到充电信号时,如果只获取到充电开始的时间,但没有获取到用户主动输入的预设充电时长,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确定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用0来表示,也就是说,当无法确定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时,可以用0来表示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
由于未确定出预设充电时长,所以,也无法匹配到电池对应的充电模式,因此,需要根据系统当前的时间和光强大小分析出电池当前的场景以选择出最适合电池的充电模式。即,可以根据时间段与光强的不同组合来确定出电池的充电模式,该组合方式以及组合方式对应的充电模式可以由用户来进行选择。还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组合方式以及组合方式对应的充电模式。
示例性的,系统自带的组合方式可以为,将白天和夜晚的时间段与光强的大小进行组合,具体的,白天的时间段为早上8:00-晚上22:00,夜晚的时间段为晚上22:00-早上8:00,可以根据系统实时时钟确定出系统当前的时间处于白天的时间段还是夜晚的时间段,若系统当前的时间处于白天的时间段,则不需要与光强进行组合,直接用正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若系统当前的时间处于夜晚的时间段,则需要与光强的大小进行组合,光强的大小可分为超过预设光强阈值的光强大小和未超过光强阈值的光强大小。其中,当光强大小超过预设光强阈值时,可说明用户正在使用设备,当光强大小未超过预设光强阈值时,可说明用户未使用设备;第一种组合方式为,将夜晚的时间段与超过预设光强阈值的光强大小进行组合,在晚上,若光强大于预设的光强阈值,则认为用户可能正在使用设备,需要尽快的对设备进行充电,可以设定该组合方式对应的电池充电模式为正常充电模式,以保证快速充电的同时减少电池的损耗;第二种组合方式为,将夜晚的时间段与未超过预设光强阈值的光强大小进行组合,在晚上,若光强小于预设的光强阈值,则认为用户未使用设备,可以增加充电的时长,可设定该组合方式对应的电池充电模式为慢充模式,以保证最大程度的减少电池的损耗。
s203、根据电池充电模式确定电池的充电电流。
具体的,当电池的充电模式为快充模式时,确定快充模式对应的充电电流,快充模式对应的充电电流为电池的最大充电电流,以容量为1000mah的电池为例,电池可以接受的最大的充电率为1c,即使用1a的电流可以快速的对电池进行充电,以满足用户快速充电的需求,但是对电池的损耗较大。
具体的,当电池的充电模式为正常充电模式时,确定正常充电模式对应的充电电流,正常充电模式对应的充电电流为最佳充电电流,既可以保证电池充电的时长又可以减少对电池的损耗,以容量为1000mah的电池为例,电池最佳的充电率为0.5c,使用0.5a的电流可以在保证充电时长和减少电池损耗的情况下对电池进行充电,以在正常充电的情况下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当电池的充电模式为慢充模式时,可以获取电池的待充电电量,利用该待充电电量可以确定出电池的实际充电时长,然后根据该实际充电时长与预设充电时长确定出电池充电策略,基于电池充电策略按照电池充电的时长调整充电电流。
当电池的充电模式为慢充模式时,先获取电池的待充电电量,电池所在设备的电量检测芯片先检测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然后根据电池的满电电量计算出电池的待充电电量,可以根据电池开始充电时的电量和电池的充电曲线表查到电池的实际充电时长,根据电池的实际充电时长和预设充电时长可以进一步的确定电池的充电策略,然后根据该电池充电策略按照电池充电的时长调整充电电流,即,在慢充模式下,可以通过充电时间的分配和充电电流的调整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池的损耗,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电池的充电策略可以为恒流充电策略、三段式充电策略。
由于在慢充模式下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会大于电池的实际充电时长,因此该慢充模式下的充电策略是根据预设充电时长与实际充电时长之间的差值来确定的,可以设置当预设充电时长与实际充电时长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三阈值时,确定充电策略为恒流充电策略,当预设充电时长与实际充电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时,确定充电策略为三段式充电策略。
示例性的,设第三阈值为0.5h,预设充电时长为3h,当实际的充电时长为2.8h时,可以确定预设充电时长与实际充电时长之间的差值为0.2h,由于差值0.2h小于第三阈值0.5h,所以确定充电策略为恒流充电策略。当实际的充电时长为2.3h时,可以确定预设充电时长与实际充电时长之间的差值为0.8h,由于差值0.8h大于第三阈值0.5h,所以确定充电策略为三段式充电策略。
具体的,确定充电策略的方式为,当电池的实际充电时长等于或者略小于预设充电时长时,可以确定充电策略为恒流充电策略;当电池的实际充电时长远远小于预设充电时长时,可以确定充电策略为三段式充电策略。预设充电时长一般大于或等于实际的充电时长时,才能保证电池充电时可以在预设充电时长内达到满电电量。
示例性的,当电池的实际充电时长等于或者略小于预设充电时长时,确定电池的充电策略为恒流充电策略,具体见图5,设电池的实际充电时长=ts、预设充电时长=tm,电池充满电时的电量为cf,电池当前的电量为c0,计算出电池充电的电流为ic,公式为ic=(cf-c0)/tm,mcu(微控制单元)根据充电电流计算出对应的充电控制电压,经过dac(数模转换器)转换后传递给电源管理中心,电源管理中心通过电压的大小来控制充电电流,从而控制电池的整个充电过程,这样就可以在慢充模式下,当实际充电时长=预设充电时长时,通过恒流充电策略,来保证电池的电量充满。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检测外部电源是否存在断电后恢复充电的事件;若存在,则基于系统实时时钟获取外部电源断开充电的时间段;确定电池负载在时间段内的电量消耗;根据电量消耗确定外部电源在恢复充电后的充电电流。
示例性,检测到外部电源存在断电后恢复充电的事件,那么在断电的时间段内,适配器不再为负载和电池进行供电,其中,外部电源是通过适配器来对负载和电池进行供电的,电池此时需要对负载供电,也就是说,电池此时需要进行放电操作。具体见图6,电池所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电池当前的充电情况,当监测到电池的外部电源不再为电池进行供电的时候,记录断电的当前时刻t1,当监测到外部电源充电对电池进行供电的时候,记录重新充电的当前时刻t2,在t1至t2时间内,电池处于放电操作,设电池的有效充电时长为=ty通过电量检测芯片检测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ct2,据此计算出使用i2的充电电流可以在tm时将电池的电量充满,i2=(cf-ct2)/[tm-t2],mcu(微控制单元)据充电电流计算出对应的充电控制电压,经过dac(数模转换器)转换后传递给电源管理中心,电源管理中心通过电压的大小来控制充电电流,并结合系统实时时钟来控制电池的整个充电过程,可以在充电过程中出现断电的情况时,保证电池的电量充满。
示例性的,当电池的实际充电时长远远小于预设充电时长时,确定电池的充电策略为三段式充电策略,具体见图7,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是适配器同时对负载和电池进行供电,即,此时的电池不需要为负载进行供电,没有放电操作。设电池的实际充电时长=ts、预设充电时长=tm,ts远远小于tm,电池的满电电量为cf,电池当前的电量为c0,当没有突发情况时,即充电过程中不可预料的断电操作,电池的实际充电时长与电池的有效充电时长相等。首先,采用较低的充电电流将电池充电至标准电压,达到标准电压的电量ct,ct为满电电量的70%,即ct=0.7cf,此时的时间为t1,然后停止充电,重新计算ct到在预设充电时长充满电所需要的时间tm-t2,从t2时开始再次充电,以达到在tm充满电的目的。由于电池两端的电压也会对电池的寿命产生影响,一般电池处于标准电压时,电池能够保持较好的状态,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减少对电池的损耗,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s204、切换电池负载的供电模式,由外部电源对电池负载供电,外部电源还用于对电池充电。
具体的,当确定电池的充电电流之后,可以使用适配器为负载供电,并断开电池和负载之间的连接,以避免电池在充电的同时给负载供电,从而可以避免电池边充电边放电对电池寿命的损耗。
s205、利用充电电流对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在充电过程中,可以检测电池温度是否大于温度上限阈值,若电池温度大于温度上限阈值,则停止电池充电,至电池温度是小于温度下限阈值时,根据当前剩余的充电预设时长匹配电池充电模式。
示例性的,设温度的上限阈值为tmax,温度的下限阈值为tmin,电池当前的温度为t,在充电过程中,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的监测电池的温度,当电池的温度t≥tmax时,停止对电池进行充电,至电池的温度t≤tmin时,重新选择充电模式,这样就可以防止电池温度过高对电池造成一定的损耗以及可以保证电池在降温之后能继续充电。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的降温时长可能会使电池在达到充电预设时长时无法将电池充满,这样会影响设备的使用,本发明通过在降温结束后,根据当前剩余的充电预设时长重新匹配充电模式,可以保证在达到充电预设时长之前将电池充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用户可以根据充电开始时间和充电结束时间来确定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然后可以根据预设充电时长来确定电池的充电模式,可以提前设置不同的充电时长对应不同的充电模式,这样就能在预设的充电时长内,选择对电池损耗最小的充电模式,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如果无法确定电池的预设充电时长,还可以根据时间段与光强的不同组合来确定出电池的充电模式,保证电池在充满电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电池的损耗。如果在充电模式为慢充模式时,可以通过充电时间的分配和充电电流的调整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池的损耗,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当确定电池的充电电流之后,可以使用适配器为负载供电,并断开电池和负载之间的连接,以避免电池在充电的同时给负载供电,从而可以避免电池边充电边放电对电池寿命的损耗。最后,通过设置温度的上限阈值和温度的下限阈值,可以防止温度过高对电池的损耗以及保证电池在降温之后能继续充电。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作为对上述方法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根据充电信号获取充电模式参数,充电模式参数包括电池预设充电时长。
匹配模块302,用于根据充电模式参数匹配电池充电模式。
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电池充电模式确定电池的充电电流。
充电模块304,用于利用充电电流对电池充电。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获取模块301还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3011,用于根据所述充电信号以及系统实时时钟确定电池的充电开始时间;
获取子模块3012,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充电结束时间;
第二确定子模块3013,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子模块3012得到的充电结束时间与第一确定子模块3011得到的充电开始时间确定所述电池预设充电时长。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模式参数还包括充电模式标识,所述充电模式标识为用户输入的充电模式所对应的模式标识,所述匹配模块302具体用于匹配具有所述充电模式标识的电池充电模式。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电池充电模式包括:快充模式、正常充电模式、慢充模式;所述匹配模块302还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3021,用于若所述预设充电时长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电池充电模式为快充模式;
第二确定子模块3022,用于若所述预设充电时长在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时,确定所述电池充电模式为正常充电模式;
第三确定子模块3023,用于若所述预设充电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电池充电模式为慢充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确定模块303包括:
获取子模块3031,用于在所述电池充电模式为慢充模式时,获取所述电池的待充电电量;
第一确定子模块3032,用于利用所述获取子模块3031得到的待充电电量确定电池的实际充电时长;
第二确定子模块303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3032确定的实际充电时长与所述预设充电时长确定电池充电策略;
调整子模块3034,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3033确定的电池充电策略按照电池充电的时长调整充电电流。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充电策略包括:恒流充电策略、三段式充电策略。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切换模块305,用于在利用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电池充电之前,切换电池负载的供电模式,由外部电源对所述电池负载供电,所述外部电源还用于对电池充电。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306,用于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检测电池温度是否大于温度上限阈值;
若大于,则所述充电模块304停止电池充电,至所述电池温度是小于温度下限阈值时,所述匹配模块302根据当前剩余的充电预设时长匹配电池充电模式。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断电检测模块307,用于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检测所述外部电源是否存在断电后恢复充电的事件;
时间获取模块308,用于若断电检测模块307检测到所述事件,则基于系统实时时钟获取所述外部电源断开充电的时间段;
电量确定模块309,用于确定电池负载在所述时间获取模块308获取的时间段内的电量消耗;
电流确定模块310,用于根据所述电量确定模块309确定的电量消耗确定所述外部电源在恢复充电后的充电电流。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光强获取模块311,用于在所述电池预设充电时长为0时,利用光传感器获取环境光强度;
所述匹配模块302还用于,基于系统实时时钟确定的当前时间以及所述光强获取模块得到的环境光强度确定电池充电模式。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上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介质的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上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处理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处理器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样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发明处理器的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设备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及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设备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设备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设备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1.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充电信号获取充电模式参数,所述充电模式参数包括电池预设充电时长;
根据所述充电模式参数匹配电池充电模式;
根据所述电池充电模式确定电池的充电电流;
利用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电池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充电模式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充电信号以及系统实时时钟确定电池的充电开始时间;
获取用户输入的充电结束时间;
根据所述充电结束时间与充电开始时间确定所述电池预设充电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式参数还包括充电模式标识,所述充电模式标识为用户输入的充电模式所对应的模式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模式参数匹配电池充电模式包括:匹配具有所述充电模式标识的电池充电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池充电模式包括:快充模式、正常充电模式、慢充模式;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模式参数匹配电池充电模式,包括:
若所述预设充电时长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电池充电模式为快充模式;
若所述预设充电时长在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时,确定所述电池充电模式为正常充电模式;
若所述预设充电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电池充电模式为慢充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充电模式确定电池的充电电流,包括:
在所述电池充电模式为慢充模式时,获取所述电池的待充电电量;
利用所述待充电电量确定电池的实际充电时长;
根据所述实际充电时长与所述预设充电时长确定电池充电策略;
基于所述电池充电策略按照电池充电的时长调整充电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策略包括:恒流充电策略、三段式充电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电池充电之前,切换电池负载的供电模式,由外部电源对所述电池负载供电,所述外部电源还用于对电池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检测电池温度是否大于温度上限阈值;
若大于,则停止电池充电,至所述电池温度是小于温度下限阈值时,根据当前剩余的充电预设时长匹配电池充电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检测所述外部电源是否存在断电后恢复充电的事件;
若存在,则基于系统实时时钟获取所述外部电源断开充电的时间段;
确定电池负载在所述时间段内的电量消耗;
根据所述电量消耗确定所述外部电源在恢复充电后的充电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池预设充电时长为0时,利用光传感器获取环境光强度;
基于系统实时时钟确定的当前时间以及所述环境光强度确定电池充电模式。
11.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充电信号获取充电模式参数,所述充电模式参数包括电池预设充电时长;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模式参数匹配电池充电模式;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充电模式确定电池的充电电流;
充电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电池充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模块利用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电池充电之前,切换电池负载的供电模式,由外部电源对所述电池负载供电,所述外部电源还用于对电池充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检测电池温度是否大于温度上限阈值;
停止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温度上限阈值时,停止电池充电,至所述电池温度是小于温度下限阈值时,根据当前剩余的充电预设时长匹配电池充电模式。
1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
15.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