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线束下线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5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线束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线缆线束下线的工装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之间通过各种规格的线缆进行连接,一套成熟的电力系统,其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线缆组成已基本定型。在电力集成系统制造行业的实际生产中,线缆线束组成下线作业时,往往是对不同线径规格的线缆根据已知长度逐根下线,若一套线束组成中有数十根线缆,就需要重复数十次的下线操作,且长度较长时,线缆散乱,且线缆的数量、规格容易错乱。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构成线束的线缆下线操作繁琐,下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线缆线束下线工装,可同时对多根线缆进行下线,提高了下线效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线缆线束下线工装,包括有工作台、线缆放置架、集线件和绕线轮,所述线缆放置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在所述线缆放置架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对线缆线圈进行放置的放置位,线缆线圈可转动的设置在放置位内,在工作台靠近线缆放置架的一端设置有防止线缆缠绕的线缆导向件,集线件设在工作台上且靠近所述线缆导向件,所述绕线轮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工作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集线件为集线筒,其包括有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线缆放置架且其口径大于第二开口的口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可对绕线轮进行制动的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有制动踏板、钢丝绳、拉杆和弹簧,所述制动踏板包括有第一踏板和与第一踏板枢接的第二踏板,所述钢丝绳一端与第二踏板连接固定,一端与拉杆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拉杆一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一安装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其自由端处设置有橡胶垫块,所述橡胶块靠近所述绕线轮设置,在拉杆和安装架之间还连接有所述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导向件为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至少一排导向网,在导向网上设置有多个便于位于不同位置处的线缆穿过的导向孔。

进一步的,在绕线轮上设置有刻度,其沿绕线轮周向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轮包括有轮体和设置在轮体一端的背板,所述背板外径大于轮体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放置架包括有支撑横梁和支撑杆,支撑杆设置有多根,沿支撑横梁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支撑杆均一端垂直于支撑横梁与支撑横梁连接固定,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每一支撑杆上均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布置的卡凸,相邻的2个支撑杆之间位置对应的卡凸共面,相邻支撑杆之间位置相对的2个卡凸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放置位,线轮线圈放置在放置位时,其两端分别卡设在2个卡凸上且可相对卡凸转动。

进一步的,与支撑横梁2端连接的支撑杆在靠近其底部位置处还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绕线轮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线缆下线工装,在使用时可以将待用的线缆预置在线缆放置架上,根据线束组成需求,抽取不同规格的线缆,使其依次穿过线缆线缆导向件和集线件候缠绕在绕线轮上,同时根据所需线缆的长度不同,转动绕线轮,一次性制作整套线束,提高了线缆下线的效率。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线束下线工装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线缆线束下线工装的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缆线束下线工装的一个实施例的线缆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缆线束下线工装的一个实施例的线缆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缆线束下线工装的一个实施例的集线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工作台-100;台面-110;支撑腿-120;线缆放置架-200;放置位-210;支撑横梁-220;支撑杆-230;卡凸-231;加强筋-232;集线件-300;第一开口-310;第二开口-320;绕线轮-400;轮体-410;背板-420;刻度-410;线缆导向件-500;制动组件-600;制动踏板-610;第一踏板-611;第二踏板-612;钢丝绳-620;拉杆-630;弹簧-640;橡胶垫块-650;导向孔-510;安装架-700;转轴-800,线缆线圈-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缆线束下线工装的实施例,包括有工作台100、线缆放置架200、集线件300和绕线轮400,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台100包括有台面110和设置在台面110底端的支撑腿120,在台面上设有避让孔,线缆放置架200设置靠近在所述工作台100的一端位置处,在线缆放置架200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对线缆线圈900进行放置的放置位210,线缆线圈900可转动的设置在放置位210内,由于本实施例在线缆放置架200上有多个放置位210,在不同的放置位210上均可以放置线缆线圈900,可实现对多个线缆线圈900的放置,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同的放置位210上放置不同规格的线缆线圈900,以满足组成线束需要不同型号的线缆的需求,方便制作不同组合的线束。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线缆放置架200包括有支撑横梁220和支撑杆230,支撑杆230设置有多根,沿支撑横梁220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支撑杆230均一端垂直于支撑横梁220与支撑横梁220连接固定,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在相邻的2根支撑杆230之间形成有所述的放置位210,在每一支撑杆230上均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卡凸231,多个卡凸231沿支撑杆230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相邻的2个支撑杆230上位置相对应的卡凸231共面,线缆线圈900中间为中空的,其在固定时,可通过将两端相邻的2个支撑杆230之间的间距略大于线缆线圈900的长度,可确保线缆线圈900放置在放置位210上时还可以转动。在线缆线圈900放置在放置位210内时,其两端可通过相邻支撑杆230上的2个位置相对的卡凸231分别对其进行限位防止线缆线圈900掉落,同时使其还可以相对卡凸231转动。

在工作台100靠近线缆放置架200的一端设置有防止线缆缠绕的线缆导向件500,优选的,所述线缆导向件500为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0上的至少一排导向网,在导向网上设置有多个便于位于不同位置处的线缆穿过的导向孔510,在设置时,可对应设置2排导向网,使得处于线缆放置架200上不同高度位置处的线缆穿过与其位置相对的导向孔510,通过导向网上设置的导向孔510,可实现对线缆的导向,使得线缆均从对应位置的导向孔510穿出,使得多根线缆之间不会产生相互缠绕的问题,避免了线缆之间出现缠绕而杂乱的问题。

集线件300设在工作台100上且靠近所述线缆导向件500,这样可确保从线缆导向件500中伸出的线缆会直接穿过集线件300,将所有线缆进行集中收集,所述绕线轮400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工作台100上,绕线轮400可设置2组、3组等,用于实现同时作业,在此不做具体限制。集中收集后的线缆可通过捆绑绳先进行捆绑,然后通过转动绕线轮400,将组成线束的线缆全部缠绕在绕线轮400上,实现线缆的收纳整理。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集线件300为集线筒,其包括有第一开口310和与第一开口310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320,所述第一开的口径大于第二开口320的口径,第一开口310朝向所述线缆放置架200,由于组成线束的线缆可能处于线缆放置架200的不同位置,为便于对线缆收纳,本实施例中将靠近线缆放置架200的第一开口310设置为尺寸大于第二开口320。

为实现对绕线轮400的制动,防止绕线轮400转动,本实施例中还对应设置有可对绕线轮400进行制动的制动组件600,制动组件600包括有制动踏板610、钢丝绳620、拉杆630和弹簧640,所述制动踏板610包括有第一踏板611和与第一踏板611枢接的第二踏板612,所述钢丝绳620一端与第二踏板612连接固定,一端与拉杆630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拉杆630一端转动安装在一安装架700上,具体的,拉杆630通过销轴与安装架700转动连接,且拉杆630为弧形杆,其弧形开口朝下设置,拉杆63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其自由端处设置有橡胶垫块650,弹簧640则一端连接安装架700,另一端连接在拉杆630上,所述橡胶垫块650靠近所述绕线轮400设置。

优选的,在绕线轮400上设置有刻度410,其沿绕线轮400周向方向均匀设置,具体可对应在绕线轮400上一圈设置有刻度410来起到标识作用,通过刻度410标识来判断绕线轮400已经转过线缆长度,以确保可以在绕线轮400上缠绕合适长度的线缆后进行裁剪。

优选的,所述绕线轮400包括有轮体410和设置在轮体410一端的背板420,所述背板420外径大于轮体410外径,在绕线轮400上的线缆被不断缠绕在轮体410上,线缆直径不断变大时,线缆可能会从绕线轮400上掉落,通过设置的背板420可以防止其限位脱落。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与支撑横梁2202端连接的支撑杆230在靠近其底部位置处还设置有加强筋232。

还包括有安装架700,绕线轮400转动设置在安装架700上,具体的,安装架700固定在工作台100上,绕线轮400与一转轴800连接,转轴800转动装配在安装架700内,转轴800可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架700内部,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实施例线缆线束下线工装的具体下线过程如下:

根据构成线束组成所需的线缆数量和线缆规格,在线缆放置架200的相应线缆线圈900上抽选相应的线缆;

然后,将抽取的多根线缆穿过线缆导向件500,通过线缆导向件500对线缆进行导向,同时防止多根线缆之间相互缠绕打结,在线缆穿过线缆导向件500后使其再穿过集线件300,多根线缆进行集中收纳,将多根线缆进行集中,以缩小多根线缆构成线束的直径,转动绕线轮400,使绕线轮400带动多根线缆进行缠绕转动,具体的,可在绕线轮400初始转动时,记录绕线缆400上的刻度值,优选的,使其对应绕线轮400上的零刻度值处,优选的,在绕线轮400每转动半米,作用力到制动踏板610,通过制动踏板610作用到拉杆630,拉杆630转动,带动拉杆630上的橡胶垫挤压住绕线轮400,对线缆进行定位,防止绕线轮400回转,同时弹簧640被拉伸,在松开制动踏板610时,作用到拉杆630上的力消除,拉杆630则会在弹簧640作用下复位,然后用胶带绑扎线缆,继续转动绕线轮400,等到线缆转动到所需要的长度时,然后通过制动踏板610再次作用力到拉杆630,拉杆630通过橡胶垫块650作用力到绕线轮400,使得绕线轮400停止转动,然后用切线剪一次性剪断所有线缆,将所有线缆从绕线轮400上取下,一次性完成含有多根线缆的线束制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线缆线束下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工作台、线缆放置架、集线件和绕线轮,所述线缆放置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在所述线缆放置架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对线缆线圈进行放置的放置位,线缆线圈可转动的设置在放置位上,在工作台靠近线缆放置架的一端设置有防止线缆缠绕的线缆导向件,集线件设在工作台上且靠近所述线缆导向件,所述绕线轮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工作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线束下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件为集线筒,其包括有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线缆放置架且其口径大于第二开口的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线束下线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可对绕线轮进行制动的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有制动踏板、钢丝绳、拉杆和弹簧,所述制动踏板包括有第一踏板和与第一踏板枢接的第二踏板,所述钢丝绳一端与第二踏板连接固定,一端与拉杆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拉杆一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一安装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其自由端处设置有橡胶垫块,所述橡胶垫块靠近所述绕线轮设置,在拉杆和安装架之间还连接有所述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线束下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导向件为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至少一排导向网,在导向网上设置有多个便于位于不同位置处的线缆穿过的导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线束下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在绕线轮上设置有刻度,其沿绕线轮周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线束下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包括有轮体和设置在轮体一端的背板,所述背板外径大于轮体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线束下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放置架包括有支撑横梁和设置在支撑横梁上的多个支撑杆,支撑杆设置有多根,沿支撑横梁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支撑杆均一端垂直于支撑横梁与支撑横梁连接固定,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线束下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支撑杆上均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布置的卡凸,相邻的2个支撑杆之间位置对应的卡凸共面,相邻支撑杆之间位置相对的2个卡凸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放置位,线轮线圈放置在放置位时,其两端分别卡设在2个卡凸上且可相对卡凸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线束下线工装,其特征在于,与支撑横梁2端连接的支撑杆在靠近其底部位置处还设置有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线束下线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绕线轮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线束下线工装,包括有工作台、线缆放置架、集线件和绕线轮,所述线缆放置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在所述线缆放置架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对线缆线圈进行放置的放置位,线缆线圈可转动的设置在放置位内,在工作台靠近线缆放置架的一端设置有防止线缆缠绕的线缆导向件,集线件设在工作台上且靠近所述线缆导向件,所述绕线轮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工作台上。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构成线束的线缆下线操作繁琐,下线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塞;赵儒家;钟贻鑫;王笃勇;杨付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林塞
技术研发日:2019.10.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49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