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绞线束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银合金铜绞线生产用多捆束紧装置。
背景技术:
镀银合金铜绞线采用电解镀锡工艺,生产中采用多股同时拉丝,拉丝过程采用连续退火工艺,多股绞合不跳丝、不背股,产品外观均匀、光泽美观,并具有耐蚀、耐热及焊著性特佳等工业特性,导体紧压严密,线束外径不超差,高导电性能等。
在镀银合金铜绞线生产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捆绑束紧,而现有的镀银合金铜绞线的捆绑束紧工作需要人为将绑带穿过集成的绞线底部,费时费力,整体绞线的捆绑束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镀银合金铜绞线的捆绑束紧工作需要人为将绑带穿过集成的绞线底部,费时费力,整体绞线的捆绑束紧效率低下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镀银合金铜绞线生产用多捆束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镀银合金铜绞线生产用多捆束紧装置,包括支撑立柱,该支撑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功能架,且功能架上通过动力机构设置有动力轴,支撑立柱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杆,且安装杆的末端安装有导向轮,作业台设置于支撑立柱的顶端,且作业台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捆线槽及绞线槽,捆线圈上缠绕有原线体,且原线体的底部为沾粘层,沾粘层的上表面为捆线。
优选的,所述动力轴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卡杆,且捆线圈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卡杆的一端位于安装槽内,此时捆线圈设置于动力轴上。
优选的,所述原线体的一端穿过导向轮,且原线体的一端位于捆线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捆线槽及绞线槽连通,且捆线槽位于绞线槽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为伺服电机,且动力轴键连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捆线槽及绞线槽,配合从底部直接进行捆束紧工作,且设置了沾粘层及捆线两部分组成的原线体,通过动力机构循环进行捆线的供给,进一步提高镀银合金铜绞线的捆束紧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镀银合金铜绞线生产用多捆束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镀银合金铜绞线生产用多捆束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镀银合金铜绞线生产用多捆束紧装置的原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立柱、11功能架、12动力轴、2作业台、21捆线槽、22绞线槽、3捆线圈、31安装槽、4原线体、41沾粘层、42捆线、5安装杆、51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镀银合金铜绞线生产用多捆束紧装置,包括支撑立柱1,该支撑立柱1的一侧通过螺丝设置有功能架11,且功能架11上通过动力机构设置有动力轴12,支撑立柱1的另一侧焊接有安装杆5,且安装杆5的末端安装有导向轮51,作业台2通过螺栓设置于支撑立柱1的顶端,且作业台2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捆线槽21及绞线槽22,捆线圈3上缠绕有原线体4,且原线体4的底部为沾粘层41,沾粘层41的上表面为捆线42。
本实施例中,动力轴12的外侧焊接有多个卡杆,且捆线圈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31,卡杆的一端位于安装槽31内,此时捆线圈3设置于动力轴12上,实现绑线的供给工作。
其中,原线体4的一端穿过导向轮51,且原线体4的一端位于捆线槽21的内部,通过导向轮51对原线体4的作业位置进行引导,并最终穿过落入在捆线槽21内,为绞线的捆束紧工作进行准备。
具体地,捆线槽21及绞线槽22连通,且捆线槽21位于绞线槽22的下方,使得捆线槽21内的原线体4可方便的对绞线进行束紧,动力机构为伺服电机,且动力轴12键连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利用伺服电机带动动力轴12进行旋转收放线。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作业台2上开设有捆线槽21及绞线槽22,且捆线槽21位于绞线槽22的下方,可在加工之初即将捆线设置在捆线槽21内,待需要捆线时,只需从捆线槽21的两端拉起捆线,即可实现绞线的捆线束紧工作,大大提高了绞线的捆束紧工作效率。
此外,将原线体4设置为沾粘层41及捆线42两部分,同时配合动力机构利用动力轴12带动捆线圈3收放线,在需要捆线时,将捆线从沾粘层41上拉起剪开进行捆束紧操作即可,同时沾粘层41仍存在且未断,可在动力机构的动作下,转动捆线圈3调换新的带有捆线42的原线体4至捆线槽21内,循环进行捆束紧工作,方便了绞线的捆束紧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镀银合金铜绞线生产用多捆束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立柱(1),该支撑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功能架(11),且功能架(11)上通过动力机构设置有动力轴(12),支撑立柱(1)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杆(5),且安装杆(5)的末端安装有导向轮(51);
作业台(2),设置于支撑立柱(1)的顶端,且作业台(2)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捆线槽(21)及绞线槽(22);
捆线圈(3),其上缠绕有原线体(4),且原线体(4)的底部为沾粘层(41),沾粘层(41)的上表面为捆线(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银合金铜绞线生产用多捆束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12)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卡杆,且捆线圈(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镀银合金铜绞线生产用多捆束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的一端位于安装槽(31)内,此时捆线圈(3)设置于动力轴(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镀银合金铜绞线生产用多捆束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线体(4)的一端穿过导向轮(51),且原线体(4)的一端位于捆线槽(2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镀银合金铜绞线生产用多捆束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线槽(21)及绞线槽(22)连通,且捆线槽(21)位于绞线槽(22)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镀银合金铜绞线生产用多捆束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伺服电机,且动力轴(12)键连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