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天然绿豆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应用,属于纳米药物载体
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具有多个酚羟基的化合物总称,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代谢产物。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广泛存在于一些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例如可可,绿茶,红酒,豆类,蔬菜和水果等。由于多酚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活性,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氧化损伤是导致许多慢性病(如心血管病,癌症和衰老)的重要原因,而多酚的抗氧化功能可以对这些慢性病起到防治作用。多酚种类很多,包括黄酮类、单宁、鞣花酸、酚酸等,在这些化合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是最具生物学相关性的一类化合物,因为它们在食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进入体内循环的能力。有研究报道,黄酮类化合物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后,大量低分子量的酚类代谢产物以比其母体化合物更高的浓度进入体内循环,从而可以防止或减轻神经炎症从而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还有研究表明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或白藜芦醇与奥沙利铂和顺铂联合应用可促进结肠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其增殖,上述增强的细胞毒性作用被认为可能是通过自噬途径介导的。黄酮以及多酚类化合物被利用的主要限制之一是其低的生物利用度。药物载体(如胶束、胶囊、树枝状大分子、无机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蛋白质和水凝胶等)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药物利用率低,毒副作用大的问题。目前,制备微乳液或黄酮类微胶囊、开发纳米系统或诱导酶促甲基化等方法已被用于增强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但是,这些制备方法比较复杂,成本高,大部分的药物载体只起到运载功能,而没有治疗功能。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天然绿豆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可直接用于银屑病治疗,也可负载抗肿瘤药物,用于肿瘤治疗,利用简单的方法提高了黄酮以及多酚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并且提高药物载体的传输效率,增强肿瘤治疗效果。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天然绿豆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所述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为绿豆经加水于95-105℃煮制0.5-2h,经低速离心后,冻干上清液得到。根据本发明优选的,上清液中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粒径为120-200nm,进一步优选的,上清液中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粒径为为150-180nm。最为优选的,上清液中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粒径为164nm。一种基于天然绿豆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的应用,用于银屑病的治疗或抗肿瘤药物的负载。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是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1)向绿豆中按1:8-12的质量比加入超纯水,于95-105℃煮制0.5-2h,得混合液;(2)将混合液以4000-6000r/min的转速离心,将上清液冻干成粉末,即得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绿豆与超纯水的质量比为:1:10。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煮制温度为100℃,煮制时间为1h。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离心转速为4500-5500r/min,离心时间为4-10min。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用于抗肿瘤药物的负载中,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盐酸阿霉素(dox·hcl)。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用于抗肿瘤药物具体负载方法如下:将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用超纯水分散,得重悬液,向重悬液中加入盐酸阿霉素(dox·hcl),搅拌8-16h,使盐酸阿霉素负载在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表面,然后进行离心,重新分散在超纯水中,得到负载阿霉素的纳米药物分散液。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盐酸阿霉素(dox·hcl)的加入量使重悬液中盐酸阿霉素(dox·hcl)的浓度是0.1-0.5mg/ml。根据本发明优选的,负载有阿霉素的纳米药物颗粒的粒径大小为193nm。根据本发明优选的,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将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用超纯水分散,得重悬液,先向重悬液中加入fecl2·4h2o,重悬液中fecl2·4h2o的浓度为3-8mg/ml,30min之后加入盐酸阿霉素(dox·hcl)进行负载,使盐酸阿霉素(dox·hcl)的最终浓度为0.1-0.5mg/ml。重悬液中加入fecl2·4h2o,使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表面配位上fe离子,后续发生芬顿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可以对细胞进行杀伤,大大提高了抗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用于银屑病治疗的方法如下:将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粉末溶解在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中,使多酚纳米药物颗粒的浓度为0.5-2.5mg/ml,直接涂抹于患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通过简单的直接水煮的方法得到,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冻干成粉末之后可以长期保存,利用简单的方法提高了黄酮以及多酚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2、本发明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含有多酚以及黄酮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从而调节皮肤部位的免疫反应,可以直接作为药物应用在银屑病的治疗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3、本发明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用于抗肿瘤药物的负载,实现肿瘤药物的可控释放,降低抗癌药物分子的毒副作用,提高载体的传输效率,增强肿瘤治疗效果。4、本发明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用于抗肿瘤药物的负载,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可以进行多功能修饰,通过与fe配位之后负载dox形成纳米药物剂型,利用芬顿反应生成的·oh对细胞进行杀伤,从而促进dox的肿瘤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基于天然绿豆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的粒径分布图;图2为基于天然绿豆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的透射电镜图;图3为基于天然绿豆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的扫描电镜图;图4为皮肤组织免疫细胞raw264.7对fitc标记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的摄取图;图5为fitc标记的多酚纳米药物颗粒的皮肤渗透结果图,a为小鼠活体荧光成像图,b为小鼠皮肤组织冷冻切片的荧光显微镜照片;图6为银屑病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图;图7为小鼠银屑病模型治疗结束之后皮肤组织切片的he染色图;图8为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的粒径分布图;图9为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的透射电镜图;图10为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的扫描电镜图;图11为配位fe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的粒径分布图;图12为配位fe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的透射电镜图;图13为配位fe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的扫描电镜图;图14为多酚纳米药物颗粒在溶液中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图;图15为检测细胞内的羟基自由基的激光共聚焦照片;图16为细胞摄取多酚纳米药物颗粒(mb-fe-doxnps)之后12h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照片;图17为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的细胞毒性;a是纯纳米颗粒对mcf-7细胞的mtt图,b是负载药物之后的纳米颗粒对mcf-7细胞的mtt图;图18为纳米药物颗粒中fe离子浓度与弛豫时间的倒数的线性关系图;图19为纳米药物颗粒在小鼠体内肿瘤部位的磁共振成像图;图20为小鼠治疗期间的肿瘤大小及体重变化;a是治疗期间肿瘤体积的相对大小,b是治疗期间小鼠的体重变化曲线图;图21为治疗结束之后的小鼠主要脏器的he染色图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实施例1基于天然绿豆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的制备:将5g绿豆中加入50ml超纯水,于100℃煮制1h,然后以5000r/min的转速离心5min,去除大块沉淀,保留上清液,将上清液于-40℃冻干12h,得到基于天然绿豆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1)煮制时间对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产量的影响将5g绿豆中加入100ml超纯水,于100℃煮制,改变煮制时间,分别为0.5h、1h、2h,然后以5000r/min的转速离心5min去除沉淀,得到上清液,将上清液于-40℃下冷冻12h,不同煮制时间下得到基于天然绿豆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产量如表1所示。表1煮制时间对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产量的影响时间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产量0.5h0.37g1h0.43g2h0.46g2)得到的纳米药物载体颗粒通过马尔文粒度仪测得其粒径大小为164nm(如图1所示),电位是-37.8mv。将上清液13000r/min离心、超纯水重悬后滴到含普通碳膜的铜网上晾干,进行透射电镜测试,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将重悬液滴到硅片上晾干进行扫描电镜测试,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3)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的成分分析分别用bca法,硫酸苯酚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的成分,检测结果如表2显示,结果显示: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中蛋白含量为54.6%,多糖含量为36.0%,多酚含量为1.4%,黄酮含量为3.6%。表2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成分成分蛋白质多糖多酚黄酮含量%54.636.01.43.64)raw264.7细胞对fitc标记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的摄取以30000细胞/孔的密度,将raw264.7细胞接种于激光共聚焦皿中;细胞贴壁12h后,在四个共聚焦皿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fitc标记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加入纳米颗粒0h,3h,6h,12h之后,pbs洗涤三遍,随后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用hoechst33342和wheatgermagglutininalexafluor633conjugate分别对细胞核和细胞膜进行染色,然后置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结果如图4所示(图4为灰化后图),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膜显示出红色荧光,fitc标记的纳米颗粒呈现绿色荧光。随着时间的增长,细胞内的绿色荧光明显增多,说明细胞内吞噬的多酚纳米药物颗粒随时间逐渐增多。5)多酚纳米药物载体在小鼠皮肤表面的渗透为了评估多酚纳米药物载体在小鼠皮肤的渗透效果。首先,用剃刀和脱毛膏剃光小鼠的背部皮肤毛发。然后将fitc标记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局部涂抹于实验组小鼠的背部皮肤,磷酸缓冲盐溶液涂抹的小鼠作为对照组。随后使用小鼠荧光成像系统对麻醉小鼠的背部皮肤进行成像,结果如图5a所示(图5a为灰化后图);成像结果显示涂抹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的小鼠背部显示出明显的绿色荧光,而涂抹pbs的小鼠背部则没有荧光信号。然后对小鼠背部皮肤组织进行冷冻切片,结果如图5b所示(图5b为灰化后图),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皮肤纵切面,绿色荧光显示出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很好的渗透到小鼠皮肤组织内。6)银屑病模型小鼠的治疗将小鼠分为三组(n=6),control组,imq pbs组,imq nps组,用剃刀和脱毛膏剃光小鼠的背部皮肤毛发。control组小鼠不涂抹imq乳膏,imq pbs组和imq nps组小鼠背部皮肤每天涂抹62.5mgimq乳膏(5%咪喹莫特),持续涂抹一周,诱导成为银屑病模型小鼠。治疗过程中分别对control组小鼠涂抹凡士林乳膏,imq pbs组小鼠涂抹20μl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imq nps实验组小鼠涂抹20μl多酚纳米药物载体溶液。每天涂抹一次,持续一周。根据牛皮癣面积严重性指数和先前报道的临床评分标准,对皮肤炎症进行严重性的评估。通过图6可以看出,control组小鼠没有明显的鳞片、硬结、红斑和增厚,imq pbs组小鼠背部鳞片、硬结、红斑和增厚严重,而imq nps实验组小鼠经过一周的治疗之后显示出轻微的鳞片、硬结、红斑和增厚,说明多酚纳米药物颗粒抑制了银屑病的症状。7)银屑病模型小鼠的治疗结束后的组织切片银屑病患处的皮肤增生是银屑病严重程度的重要评判标准。对于治疗结束之后的小鼠实施安乐死,然后对其背部皮肤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通过图7结果显示,imq pbs组相较于control组小鼠背部皮肤增厚明显,而imq nps实验组小鼠皮肤增厚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实施例2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将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用超纯水重悬,得重悬液,向重悬液中加入盐酸阿霉素(dox·hcl)浓度为0.5mg/ml,使盐酸阿霉素负载在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表面,然后以1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去除自由的盐酸阿霉素,重新分散在超纯水中,得到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溶液。8)将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颗粒溶液置于马尔文粒度仪中测得其粒径大小为187nm(如图8所示),电位是-27.4mv。将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溶液以13000r/min的转速离心,超纯水重悬之后滴到含普通碳膜的铜网上晾干,进行透射电镜测试,测试结果如图9所示,将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重悬液滴到硅片上晾干进行扫描电镜测试,测试结果如图10所示。实施例3配位fe之后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的制备将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用超纯水重悬,得重悬液,向重悬液中加入fecl2·4h2o使重悬液中fe离子的浓度为5mg/ml;30min之后以13000r/min的转速对溶液离心10min,随后将纳米颗粒重新分散在超纯水中,然后加入20μl盐酸阿霉素(dox·hcl)溶液使其浓度达到0.3mg/ml,使盐酸阿霉素负载在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表面,得到配位fe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溶液;9)将纳米药物颗粒溶液置于马尔文粒度仪中测得其粒径大小为193nm(如图11所示),电位-21.3mv。将纳米药物颗粒溶液以13000r/min的转速离心,超纯水重悬后滴到含普通碳膜的铜网上晾干,进行透射电镜测试,测试结果如图12所示,将纳米药物颗粒重悬液滴到硅片上晾干进行扫描电镜测试,测试结果如图13所示。10)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sr)检测羟基自由基fe2 与过氧化氢反应可以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以通过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来检测。首先配置10m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0.2mol/l的dmpo溶液以及配位fe并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mb-fe-doxnps)溶液(fe离子0.25mmol/l);随后分别取40ul上述三组溶液加到1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1min之后检测其顺磁信号,测试结果如图14所示,图14显示信号峰高比值为1:2:2:1,是羟基自由基的特征峰,所以可以判断有羟基自由基产生。11)细胞内羟基自由基的检测以30000细胞/孔密度,将细胞接种于激光共聚焦皿中。细胞贴壁12h后,分别在不同的共聚焦皿中加入纯培养基(control组)以及盐酸阿霉素水溶液(freedox组)、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溶液(mb-doxnps组)、配位fe负载阿霉素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溶液(mb-fe-doxnps组);在培养箱中孵育6h后,在共聚焦皿中加入100ul10umol/l的dcfh-da溶液,在培养箱中孵育20min后,用不含血清的培养基洗三遍,加入500ul不含血清的纯培养基,置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测试结果如图15所示(图15为灰化后图),通过激光照射可以看出control组、freedox组、mb-doxnps组显示出微弱的绿色荧光,而mb-fe-doxnps组显示出明显的绿色荧光,说明mb-fe-doxnps组细胞内产生了较多的羟基自由基,是因为其中的fe离子与细胞内的h2o2发生了芬顿反应产生了大量的羟基自由基。12)细胞对纳米药物颗粒的摄取将人体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接种于共聚焦培养皿中,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于37℃、5%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培养12h。细胞贴壁之后用pbs洗涤三次,加入制备的含4μg/ml等效阿霉素浓度的mb-fe-doxnps。细胞培养12h之后,用4%的多聚甲醛对细胞进行固定,然后用hoechst对细胞核进行染色,用af633标记的wga染料对细胞膜进行染色,置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测试结果如图16所示,通过在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与纳米颗粒共孵育12h之后细胞核内显示了明显的红色荧光,说明负载dox的纳米颗粒被细胞吞噬之后释放出的dox进入了细胞核。13)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的细胞毒性a)细胞培养将人体乳腺癌细胞mcf-7培养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1640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7℃、5%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培养。b)多酚药物载体的生物相容性以10000细胞/孔的密度,将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贴壁12h后,五组中分别加入含质量浓度为100μg/ml,200μg/ml,300μg/ml,400μg/ml,500μg/ml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对照组加入纯培养基。培养24h之后,每孔加入10μl浓度为5mg/ml的mtt溶液,在培养箱中孵育4h后,根据mtt操作标准在酶标仪上测定570nm处吸光度值。细胞活力测定结果如图17a所示,本发明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在500μg/ml的剂量下的细胞存活率都接近百分之百,说明多酚纳米药物载体对细胞没有明显毒性,证明了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c)多酚纳米药物对细胞的杀伤作用以10000细胞/孔的密度,将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贴壁12h后,加入含阿霉素浓度为0.5、1.0、1.5、2.0、4.0μg/ml的freedox,mb-doxnps,mb-fe-doxnps溶液,在培养箱中孵育24h后,按照mtt操作标准在酶标仪上测定570nm处吸光度值。细胞活力测定结果如图17b所示,freedox组对细胞杀伤随着dox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应同样浓度阿霉素的mb-doxnps组对细胞的杀伤稍强于freedox组,最后mb-fe-doxnps组因为芬顿反应的增强作用对细胞的杀伤最强。14)磁共振成像a)mb-fe-doxnps分散液磁共振成像的驰豫率首先用icp定量纳米药物溶液中的fe离子的浓度,然后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分散液,将分散液放置在2ml离心管中,固定扫描回旋时间te:11ms;tr:400ms对溶液进行t1信号检测。如图18所示,1/t1与fe离子浓度成线性关系,根据斜率算得其驰豫值为6.5mm-1s-1,此驰豫值满足磁共振成像需求。b)小鼠体内磁共振成像将100μl浓度为107细胞/ml的小鼠乳腺癌细胞(4t1)接种于balb/c小鼠(20g左右)的腋下,肿瘤体积达到200mm3左右,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mb-fe-doxnps分散液,如图19所示,固定扫描回旋时间te:11ms;tr:400ms随时间扫描小鼠肿瘤位置,可以看出小鼠肿瘤部位的磁共振成像效果随时间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这是由于纳米药物颗粒在肿瘤部位的富集与代谢带来的变化,在6h的时候对比度最强,成像效果最好。15)实施例用于说明balb/c小鼠静脉给药后的抑瘤结果。a)老鼠接种肿瘤六周龄的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n=6),将100μl浓度为107细胞/ml小鼠乳腺癌细胞(4t1)接种于小鼠(20g左右)的右腋下,肿瘤体积达到100mm3左右,进行静脉给药抑瘤治疗实验。b)抑瘤实验将实验小鼠分成四组(n=6),pbs组,freedox组,mb-doxnps组,mb-fe-doxnps组,其中dox的给药剂量为3mg/kg。分别在第0天,第2天,第4天对小鼠进行给药治疗,每只小鼠注射200μl。每隔一天测量肿瘤的大小和小鼠体重,持续监测14天后对小鼠实施安乐死。用肿瘤体积表示抑瘤结果,通过图20a可以看出pbs组小鼠肿瘤一直在快速增长,而freedox组小鼠肿瘤生长较pbs组有所减慢,其肿瘤生长受到了部分抑制,mb-doxnps组肿瘤抑制有所增强,但是仍然没有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而mb-fe-doxnps组小鼠肿瘤增长受到明显抑制,说明其治疗效果最好,证明mb-fe-doxnps药物颗粒中芬顿反应协同dox化疗起到了增强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图20b是在治疗期间老鼠的体重变化,在治疗期间老鼠的体重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该纳米药物颗粒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毒副作用较小。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基于天然绿豆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所述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为绿豆经加水于95-105℃煮制0.5-2h,经低速离心后,冻干上清液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然绿豆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上清液中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粒径为120-200nm,进一步优选的,上清液中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粒径为为150-180nm;最为优选的,上清液中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粒径为164nm。
3.一种基于天然绿豆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的应用,用于银屑病治疗或抗肿瘤药物的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是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向绿豆中按1:8-12的质量比加入超纯水,于95-105℃煮制0.5-2h,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以4000-6000r/min的转速离心,将上清液冻干,即得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绿豆与超纯水的重量比为:1:10;煮制温度为100℃,煮制时间为1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离心转速为4500-5500r/min,离心时间为4-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抗肿瘤药物的负载中,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盐酸阿霉素(dox·hcl);用于抗肿瘤药物的负载具体负载方法如下:
将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用超纯水分散,得重悬液,向重悬液中加入盐酸阿霉素(dox·hcl),搅拌8-16h,使盐酸阿霉素负载在多酚纳米药物载体颗粒的表面,然后进行离心,重新分散在超纯水中,得到负载阿霉素的纳米药物分散液。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盐酸阿霉素(dox·hcl)的加入量使重悬液中盐酸阿霉素(dox·hcl)的浓度是0.1-0.5mg/ml,负载有阿霉素的纳米药物颗粒粒径大小为193n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将多酚纳米药物载体用超纯水分散,得重悬液,先向重悬液中加入fecl2·4h2o,重悬液中fecl2·4h2o的浓度为3-8mg/ml,0.5h后离心重新分散在超纯水中,然后加入盐酸阿霉素(dox·hcl)进行负载,使盐酸阿霉素(dox·hcl)的浓度达到0.1-0.5mg/ml。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银屑病治疗的方法如下:将多酚纳米药物颗粒粉末分散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使多酚纳米药物颗粒的浓度为0.5-2.5mg/ml,直接涂抹于患处。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天然绿豆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应用,所述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为绿豆煮制提取得到。本发明的多酚纳米药物载体可直接用于银屑病治疗,也可负载抗肿瘤药物,用于肿瘤治疗,利用简单的方法提高了多酚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并且提高药物载体的传输效率,增强肿瘤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崔基炜;孙海峰;于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2.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