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始终垂直支撑的恒力弹簧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始终垂直支撑的恒力弹簧支架,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可以应用于锅炉、电力、化工、石化、造纸等行业里需要支撑的的管道和设备上。



背景技术:

现有行业标准(nbt47038-2013)对于支撑形式的,只有一种型号,但此种型号采用单头铰链连接,仅能提供支撑载荷,却无法确保上面支撑的产品在运行时始终垂直;同时由于是立式结构设计,需要占用现场很大的垂直安装空间导致不能安装成功,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保证载荷在运行时始终垂直的一种始终垂直支撑的恒力弹簧支架。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始终垂直支撑的恒力弹簧支架,包括用于支承载荷的载荷托板(1),所述载荷托板(1)下部设置有由所述载荷托板(1)带动进行向下运动的螺纹套管(2);

所述螺纹套管(2)下部连接有传递框架(3),所述传递框架(3)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上转动轴一(16)和下转动轴一(5),所述上转动轴一(16)、下转动轴一(5)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传递框架(3)上,上转动轴一(16)上转动连接出上回转托板(4),下转动轴一(5)上转动连接出下回转托板(6);

所述上回转托板(4)另一侧连接有上转动轴二(9),所述下回转托板(6)另一侧连接有下转动轴二(10);

所述上回转托板(4)、下回转托板(6)和所述上转动轴一(16)上转动轴二(9)、下转动轴一(5)、下转动轴二(10)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形式;

所述上转动轴二(9)、下转动轴二(10)设置在一安装框架(7)上,在所述安装框架(7)相对所述传递框架(3)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弹簧本体(13)的罩筒(12);

通过所述上转动轴二(9)、下转动轴二(10)将载荷传递到所述的弹簧本体(13)上。

所述罩筒(12)内靠近所述安装框架(7)的一侧设置有弹簧压板(11),所述弹簧压板(11)和所述弹簧本体(13)接触;所述安装框架(7)内设置有可运动至和所述弹簧压板(11)接触的移动板(14);

所述上转动轴二(9)、下转动轴二(10)带动所述安装框架(7)向罩筒(12)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移动板(14)和所述弹簧压板(11)形成接触,将载荷传递到所述弹簧本体(13)上。

所述安装框架(7)下部设置有底座(8)。

所述安装框架(7)上开设有弧形长槽(15),所述移动板(14)伸入至所述弧形长槽(15)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平行四边形传递机构的设置,以及其他相关结构的约束,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始终使载荷保持垂直运行;再者本实用新型设计形式整体为水平放置,故不会影响现场的垂直安装空间,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状态图。

图5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b部放大图。

图中1为载荷托板、2为螺纹套管、3为传递框架、4为上回转托板、5为下转动轴一、6为下回转托板、7为安装框架、8为底座、9为上转动轴二、10为下转动轴二、11为弹簧压板、12为罩筒、13为弹簧本体、14为移动板、15为弧形长槽、16为上转动轴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始终垂直支撑的恒力弹簧支架,包括用于支承载荷的载荷托板1,所述载荷托板1下部设置有由所述载荷托板1带动进行向下运动的螺纹套管2;

所述螺纹套管2下部连接有传递框架3,所述传递框架3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上转动轴一16和下转动轴一5,所述上转动轴一16、下转动轴一5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传递框架3上,上转动轴一16上转动连接出上回转托板4,下转动轴一5上转动连接出下回转托板6;

所述上回转托板4另一侧连接有上转动轴二9,所述下回转托板6另一侧连接有下转动轴二10;

所述上回转托板4、下回转托板6和所述上转动轴一16上转动轴二9、下转动轴一5、下转动轴二10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形式;

所述上转动轴二9、下转动轴二10设置在一安装框架7上,在所述安装框架7相对所述传递框架3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弹簧本体13的罩筒12;

通过所述上转动轴二9、下转动轴二10将载荷传递到所述的弹簧本体13上。

所述罩筒12内靠近所述安装框架7的一侧设置有弹簧压板11,所述弹簧压板11和所述弹簧本体13接触;所述安装框架7内设置有可运动至和所述弹簧压板11接触的移动板14;

所述上转动轴二9、下转动轴二10带动所述安装框架7向罩筒12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移动板14和所述弹簧压板11形成接触,将载荷传递到所述弹簧本体13上。

所述安装框架7下部设置有底座8。

所述安装框架7上开设有弧形长槽15,所述移动板14伸入至所述弧形长槽15内。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更好了解本实用新型:

载荷托板1与现场管道或设备连接后,通过螺纹套管2传递到传递框架3,继而带动设置在传递框架3上的上转动轴一16、下转动轴一5运转;接着上转动轴一16带动上回转托板4运动,下转动轴一5带动所述下回转托板6运动;然后上回转托板4带动上转动轴二9运动,下回转托板6带动下转动轴二10运动,本实用新型的传递框架3设置成受约束垂直运动,不做水平移动,因此通过上述平行四边形的传递机构使得安装框架7做一定的水平移动,继而带动移动板14沿弧形长槽15做一定的水平移动,移动板14移动到接触至所述弹簧压板11,通过弹簧压板11将载荷传递到所述弹簧本体13上,根据力矩平衡的原理,达到平衡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整个弹簧支架设计形成水平放置的结构形式,因此不会影响现场的垂直安装空间,结构合理紧凑,使用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始终垂直支撑的恒力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承载荷的载荷托板(1),所述载荷托板(1)下部设置有由所述载荷托板(1)带动进行向下运动的螺纹套管(2);

所述螺纹套管(2)下部连接有传递框架(3),所述传递框架(3)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上转动轴一(16)和下转动轴一(5),所述上转动轴一(16)、下转动轴一(5)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传递框架(3)上,上转动轴一(16)上转动连接出上回转托板(4),下转动轴一(5)上转动连接出下回转托板(6);

所述上回转托板(4)另一侧连接有上转动轴二(9),所述下回转托板(6)另一侧连接有下转动轴二(10);

所述上回转托板(4)、下回转托板(6)和所述上转动轴一(16)上转动轴二(9)、下转动轴一(5)、下转动轴二(10)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形式;

所述上转动轴二(9)、下转动轴二(10)设置在一安装框架(7)上,在所述安装框架(7)相对所述传递框架(3)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弹簧本体(13)的罩筒(12);

通过所述上转动轴二(9)、下转动轴二(10)将载荷传递到所述的弹簧本体(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始终垂直支撑的恒力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筒(12)内靠近所述安装框架(7)的一侧设置有弹簧压板(11),所述弹簧压板(11)和所述弹簧本体(13)接触;所述安装框架(7)内设置有可运动至和所述弹簧压板(11)接触的移动板(14);

所述上转动轴二(9)、下转动轴二(10)带动所述安装框架(7)向罩筒(12)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移动板(14)和所述弹簧压板(11)形成接触,将载荷传递到所述弹簧本体(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始终垂直支撑的恒力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7)下部设置有底座(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始终垂直支撑的恒力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7)上开设有弧形长槽(15),所述移动板(14)伸入至所述弧形长槽(15)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始终垂直支撑的恒力弹簧支架。包括载荷托板,载荷托板下部依次设置有螺纹套管、传递框架,传递框架上设置有上转动轴一和下转动轴一,上转动轴一、下转动轴一连接在传递框架上,上转动轴一上转动连接上回转托板,下转动轴一上转动连接下回转托板;上回转托板连接上转动轴二,下回转托板连接下转动轴二;上回转托板、下回转托板和上转动轴一上转动轴二、下转动轴一、下转动轴二形成平行四边形;上转动轴二、下转动轴二设置在安装框架上,安装框架相对传递框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弹簧本体的罩筒。本实用新型通过平行四边形传递机构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使载荷保持垂直运行;再者整体为水平放置,不会影响现场的垂直安装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孙马玉;张文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汉格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47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