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9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由于电缆带电,所以安装需要特别谨慎。

电路线缆在改装的时候,由于线缆铺设的长度较长,种类繁多,在整理的时候非常麻烦,为了将线缆整理好放置,通常使用排线装置将线缆整理好,现有的排线装置上一般通过多个滚轮对线缆进行挤压拉直,但滚轮一般是固定设置的,所以滚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对于不同直径的线缆来说,不能很好的适应。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解决了对于不同直径的线缆,不能很好的适应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整理架,所述整理架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表面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接有移动块,并且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贯穿整理架的内部前延伸至整理架的外部的一侧,所述移动块延伸至整理架外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挤压滚筒,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且位于移动块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挤压块,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且位于挤压块的一侧与移动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套接有弹簧,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且位于挤压块的一侧套接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整理架相对一侧之间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板的内部且延伸至矩形槽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两端且位于矩形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且所述第二锥齿轮外表面的一侧与第一锥齿轮外表面的一侧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表面的中间套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外表面的底部啮合有蜗杆,且所述蜗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板的内部,并且所述蜗杆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板的内部且延伸是连接板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延伸至连接板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两个所述整理架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挤压滚筒。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内侧的顶部与工作台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收线盘,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装置箱,所述装置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外表面的顶部啮合有第四锥齿轮,且所述第四锥齿轮的顶部通过连接轴与收线盘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且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理线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轮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理线器的一侧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通过将挤压滚轮设置为自适应式结构,使得在对不同直径线缆进行拉直整理的时候,可以自由根据线缆的直径大小,使得两个滚轮自动调节至与之匹配的间隙,在需要调整滚轮对线缆挤压力的时候,则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可以带动挤压块移动,同时挤压弹簧,使得移动块受到挤压力,最终使得滚轮移动并对线缆的挤压力增大。

(2)、该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通过第二驱动电机转动,可以使得第一传动轮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通过第二传动轮转动,可以使得连接杆带动理线器沿着滑杆进行移动,在收线盘收线的时候,能够带动线缆移动,使得线缆整齐有序的缠绕在收盘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工作台、2-整理架、3-矩形槽、4-螺纹杆、5-移动块、6-第一挤压滚筒、7-挤压块、8-弹簧、9-第一锥齿轮、10-连接板、11-转动杆、12-第二锥齿轮、13-蜗轮、14-蜗杆、15-旋钮、16-第二挤压滚筒、17-l型板、18-收线盘、19-装置箱、20-第一驱动电机、21-第三锥齿轮、22-第四锥齿轮、23-第二驱动电机、24-第一传动轮、25-支撑架、26-第二传动轮、27-滑杆、28-理线器、2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整理架2,所述整理架2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矩形槽3,所述矩形槽3内表面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套接有移动块5,移动块5与螺纹杆4的表面滑动连接,并且所述移动块5的一侧贯穿整理架2的内部前延伸至整理架2的外部的一侧,所述移动块5延伸至整理架2外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挤压滚筒6,第一挤压滚筒6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移动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且位于移动块5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挤压块7,挤压块7的内部设置有与螺纹杆4适配的螺纹,通过螺纹杆4转动,使得移动块5开始移动,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且位于挤压块7的一侧与移动块5相对的一侧之间套接有弹簧8,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且位于挤压块7的一侧套接有第一锥齿轮9,两个所述整理架2相对一侧之间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板10的内部且延伸至矩形槽3的内部,所述转动杆11的两端且位于矩形槽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且所述第二锥齿轮12外表面的一侧与第一锥齿轮9外表面的一侧啮合,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锥齿轮12适配,所述转动杆11表面的中间套接有蜗轮13,所述蜗轮13外表面的底部啮合有蜗杆14,蜗杆14与蜗轮13适配,且所述蜗杆1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板10的内部,并且所述蜗杆14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板10的内部且延伸是连接板10的外部,所述蜗杆14延伸至连接板10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5,两个所述整理架2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挤压滚筒16,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17,所述l型板17内侧的顶部与工作台1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收线盘18,收线盘18通过转动,使得线缆可以缠绕在其表面,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装置箱19,所述装置箱1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20,第一驱动电机20为伺服电机,通过控制其转动方向可以进行收线和防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1,所述第三锥齿轮21外表面的顶部啮合有第四锥齿轮22,第四锥齿轮22与第三锥齿轮21适配,且所述第四锥齿轮22的顶部通过连接轴与收线盘1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2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24,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5,所述支撑架25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26,且所述第一传动轮24的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26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27,所述滑杆27的表面套接有理线器28,所述第二传动轮2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9,所述连接杆29的另一端与理线器28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23的转速是可以设置好的,通过带动理线器28往复移动,并带动线缆移动,使得线缆在缠绕时能够整齐有序紧密贴合在一起。

使用时,将线缆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挤压滚筒6和第二挤压滚筒16之间的间隙和理线器28,最终固定在收线盘18上,之后开始进行排线整理,然后开始调节两个第一挤压滚筒6对线缆的挤压力,首先通过转动旋钮15,使得蜗杆14转动并同时带动蜗轮13转动,使得转动杆11开始转动,使得其两端的第二锥齿轮12同时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9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9转动,可以带动螺纹杆4转动,使得其表面的挤压块7开始向上移动,并挤压弹簧8,使得弹簧8对移动块5挤压,最终使得第一挤压滚筒6向上移动,同时对线缆的挤压力增大;

当调整完之后,就可以开始排线,同时开启第一驱动电机20和第二驱动电机23的开关,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0转动,使得第三锥齿轮21带动第四锥齿轮22转动,最终带动收线盘18转动,使得收线盘18开始对线缆进行缠绕;

通过驱动电机23的转动,使得第一传动轮24带动第二传动轮26转动,同时第二传动轮转动26,使得连接杆29带动理线器28开始带动线缆缓慢沿着滑杆27表面移动,使得线缆能够整齐有序的随着收线盘18转动而然绕在其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整理架(2),所述整理架(2)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矩形槽(3),所述矩形槽(3)内表面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套接有移动块(5),并且所述移动块(5)的一侧贯穿整理架(2)的内部前延伸至整理架(2)的外部的一侧,所述移动块(5)延伸至整理架(2)外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挤压滚筒(6),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且位于移动块(5)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挤压块(7),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且位于挤压块(7)的一侧与移动块(5)相对的一侧之间套接有弹簧(8),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且位于挤压块(7)的一侧套接有第一锥齿轮(9),两个所述整理架(2)相对一侧之间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板(10)的内部且延伸至矩形槽(3)的内部,所述转动杆(11)的两端且位于矩形槽(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且所述第二锥齿轮(12)外表面的一侧与第一锥齿轮(9)外表面的一侧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1)表面的中间套接有蜗轮(13),所述蜗轮(13)外表面的底部啮合有蜗杆(14),且所述蜗杆(1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板(10)的内部,并且所述蜗杆(14)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板(10)的内部且延伸至连接板(10)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4)延伸至连接板(10)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5),两个所述整理架(2)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挤压滚筒(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17),所述l型板(17)内侧的顶部与工作台(1)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收线盘(18),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装置箱(19),所述装置箱(1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2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1),所述第三锥齿轮(21)外表面的顶部啮合有第四锥齿轮(22),且所述第四锥齿轮(22)的顶部通过连接轴与收线盘(18)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2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24),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5),所述支撑架(25)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26),且所述第一传动轮(24)的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26)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27),所述滑杆(27)的表面套接有理线器(2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轮(2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9),所述连接杆(29)的另一端与理线器(28)的一侧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整理架,所述整理架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表面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接有移动块。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线装置技术领域。该用于电路线缆改装用排线装置,通过将挤压滚轮设置为自适应式结构,使得在对不同直径线缆进行拉直整理的时候,可以自由根据线缆的直径大小,使得两个滚轮自动调节至与之匹配的间隙,在需要调整滚轮对线缆挤压力的时候,则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可以带动挤压块移动,同时挤压弹簧,使得移动块受到挤压力,最终使得滚轮移动并对线缆的挤压力增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江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弘鑫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47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