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房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0


本发明涉及房建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楼房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通常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转运,现有的材料转运一般是依靠人工进行,人工将建筑材料由低层搬运至上一层将耗费大量的体力,而且由于需要转运的建筑材料量较大,其导致建筑材料的转运效率较低,建筑材料供给不足将导致对施工效率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楼房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转运装置,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材料转运效率,并代替人工转运,大大提升建筑材料转运作业效率,保证对施工区域的材料的持续供给,保证施工作业的连续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房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转运装置,包括导轨,所述的导轨设置在楼梯上,导轨为两个,两个导轨平行设置,导轨上设有载料小车,载料小车的两侧设有滚轮,载料小车两侧的滚轮分别设置在两个导轨内;

所述的楼梯上端的楼板上设有电机和牵引绳固定杆,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绕绳杆,第一绕绳杆上缠绕设有牵引绳,载料小车朝向电机的一面上设有第一定滑轮,牵引绳一端与第一绕绳杆缠绕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定滑轮并与牵引绳固定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楼梯上端的楼板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牵引绳经第二定滑轮上平面后穿过第一定滑轮,然后与第三定滑轮上平面接触后固定在牵引绳固定杆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楼梯上端的楼板上设有保护壳体,电机与牵引绳固定杆均设置在保护壳体内,保护壳体朝向载料小车的侧壁上设有通孔,牵引绳穿过通孔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电机设置在保护壳体内一端位置上,保护壳体的中部设有第一立板,保护壳体的另一端位置上设有第二立板,第一绕绳杆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立板,穿过第一立板的一端上设有主动齿轮;

所述的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之间设有第二绕绳杆,第二绕绳杆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连接,第二绕绳杆上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绕绳杆与第二绕绳杆上分别设有一条牵引绳,所述的楼梯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导轨,两条牵引绳与两组导轨一一对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绕绳杆与第二绕绳杆上的牵引绳缠绕方向相同。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楼房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转运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代替了人工,依靠电机配合载料小车搬运建筑材料,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材料的转运效率,并同时减轻工人的劳动量;

(2)通过两组运料机构,在其中能够实现连续性的材料转运,其中一个载料小车在下移过程中,另一个载料小车实现上移,从而避免在装料、卸料和移动过程中造成的时间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楼梯1,导轨2,载料小车3,滚轮301,保护壳体4,通孔401,电机5,牵引绳6,第一定滑轮7,支撑杆8,第二定滑轮9,第三定滑轮10,牵引绳固定杆11,第一绕绳杆12,主动齿轮121,联轴器13,第一立板14,第二立板15,第二绕绳杆16,从动齿轮16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中,一种楼房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转运装置,包括导轨,所述的导轨设置在楼梯上,导轨为两个,两个导轨平行设置,导轨上设有载料小车,载料小车的两侧设有滚轮,载料小车两侧的滚轮分别设置在两个导轨内;

所述的楼梯上端的楼板上设有电机和牵引绳固定杆,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绕绳杆,第一绕绳杆上缠绕设有牵引绳,载料小车朝向电机的一面上设有第一定滑轮,牵引绳一端与第一绕绳杆缠绕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定滑轮并与牵引绳固定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楼梯上端的楼板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牵引绳经第二定滑轮上平面后穿过第一定滑轮,然后与第三定滑轮上平面接触后固定在牵引绳固定杆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楼梯上端的楼板上设有保护壳体,电机与牵引绳固定杆均设置在保护壳体内,保护壳体朝向载料小车的侧壁上设有通孔,牵引绳穿过通孔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电机设置在保护壳体内一端位置上,保护壳体的中部设有第一立板,保护壳体的另一端位置上设有第二立板,第一绕绳杆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立板,穿过第一立板的一端上设有主动齿轮;

所述的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之间设有第二绕绳杆,第二绕绳杆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连接,第二绕绳杆上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绕绳杆与第二绕绳杆上分别设有一条牵引绳,所述的楼梯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导轨,两条牵引绳与两组导轨一一对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绕绳杆与第二绕绳杆上的牵引绳缠绕方向相同。

本装置的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初始状态下,其中一个载料小车3位于导轨2上端,另一个载料小车3位于导轨2下端,下层的工人将建筑材料装在下端的载料小车3内,然后开启电机5,电机5驱动第一绕绳杆12与第二绕绳杆16发生转动,但转动方向不同,因此,位于上端的载料小车3下移,而位于下端的载料小车载着材料上移,直至两者均移动至轨道2端部后停止,此时下层的工人对下端的载料小车3进行装料作业,而上层的工人同时进行上端载料小车3的卸料。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代替了人工,依靠电机配合载料小车搬运建筑材料,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材料的转运效率,并同时减轻工人的劳动量;通过两组运料机构,在其中能够实现连续性的材料转运,其中一个载料小车在下移过程中,另一个载料小车实现上移,从而避免在装料、卸料和移动过程中造成的时间浪费。


技术特征:

1.一种楼房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转运装置,包括导轨(2),其特征是:所述的导轨(2)设置在楼梯(1)上,导轨(2)为两个,两个导轨(2)平行设置,导轨(2)上设有载料小车(3),载料小车(3)的两侧设有滚轮(301),载料小车(3)两侧的滚轮(301)分别设置在两个导轨(2)内;所述的楼梯(1)上端的楼板上设有电机(5)和牵引绳固定杆(11),电机(5)的转轴通过联轴器(13)连接有第一绕绳杆(12),第一绕绳杆(12)上缠绕设有牵引绳(6),载料小车(3)朝向电机(5)的一面上设有第一定滑轮(7),牵引绳(6)一端与第一绕绳杆(12)缠绕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定滑轮(7)并与牵引绳固定杆(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楼梯(1)上端的楼板上设有支撑杆(8),支撑杆(8)上设有第二定滑轮(9)和第三定滑轮(10),牵引绳(6)经第二定滑轮(9)上平面后穿过第一定滑轮(7),然后与第三定滑轮(10)上平面接触后固定在牵引绳固定杆(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楼梯(1)上端的楼板上设有保护壳体(4),电机(5)与牵引绳固定杆(11)均设置在保护壳体(4)内,保护壳体(4)朝向载料小车(3)的侧壁上设有通孔(401),牵引绳(6)穿过通孔(40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房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5)设置在保护壳体(4)内一端位置上,保护壳体(4)的中部设有第一立板(14),保护壳体(4)的另一端位置上设有第二立板(15),第一绕绳杆(12)一端通过联轴器(13)与电机(5)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立板(14),穿过第一立板(14)的一端上设有主动齿轮(121);所述的第一立板(14)与第二立板(15)之间设有第二绕绳杆(16),第二绕绳杆(16)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立板(14)与第二立板(15)连接,第二绕绳杆(16)上设有从动齿轮(161),从动齿轮(161)与主动齿轮(121)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房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绕绳杆(12)与第二绕绳杆(16)上分别设有一条牵引绳(6),所述的楼梯(1)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导轨(2),两条牵引绳(6)与两组导轨(2)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房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绕绳杆(12)与第二绕绳杆(16)上的牵引绳(6)缠绕方向相同。

技术总结
一种楼房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转运装置,包括导轨,所述的导轨设置在楼梯上,导轨为两个,两个导轨平行设置,导轨上设有载料小车,载料小车的两侧设有滚轮,载料小车两侧的滚轮分别设置在两个导轨内;所述的楼梯上端的楼板上设有电机和牵引绳固定杆,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绕绳杆,第一绕绳杆上缠绕设有牵引绳,载料小车朝向电机的一面上设有第一定滑轮,牵引绳一端与第一绕绳杆缠绕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定滑轮并与牵引绳固定杆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材料转运效率,并代替人工转运,大大提升建筑材料转运作业效率,保证对施工区域的材料的持续供给,保证施工作业的连续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向毅
技术研发日:2018.12.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47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