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绕线压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0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材绕线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线材卷绕是为了线材的包装便利以及便于存放使用的必要操作步骤,其中线材卷绕需要将线材按照一定的长度规格进行盘旋卷绕,在绕线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方式,人工进行拉线卷绕以及整形裁断,但是这需要安排多个操作工人,用人成本大,耗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而且人工绕线容易使线材杂乱松散,影响绕线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材绕线压紧机构,实现自动化绕线操作,节省用人成本,有效整形压缩线材,提高绕线效率与绕线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材绕线压紧机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一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机箱内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旁侧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有压合板,所述机箱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导套,所述安装板设置有与导套相匹配的导杆,所述压合板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内部中空的牵引卷筒,所述牵引卷筒设置有引线槽,所述牵引卷筒的下方设置有收线架,所述压合板的一侧设置有导轮,所述压合板的另一侧活动设置有压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器。

优选的,所述压轮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压合板设置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导轨。

优选的,所述导轨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控制按钮、液压伸缩杆均与单片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材绕线压紧机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一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机箱内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旁侧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有压合板,所述机箱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导套,所述安装板设置有与导套相匹配的导杆,所述压合板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内部中空的牵引卷筒,所述牵引卷筒设置有引线槽,所述牵引卷筒的下方设置有收线架,所述压合板的一侧设置有导轮,所述压合板的另一侧活动设置有压轮。

工作时,旋转电机通过底座带动牵引卷筒转动,线材通过导轮进入到牵引卷筒,线材沿着引线槽围绕牵引卷筒,利用牵引卷筒的三槽位结构以及导轮的单槽位结构,将线材隔开运送卷绕,防止相邻线材之间因绕线相互摩擦而产生划痕,降低线材不良率,线材从牵引卷筒进入到收线架进行卷绕收线,当线材在收线架卷绕收线到一定高度时,操作人员按下相应的控制按钮,显示屏显示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及相关工作系数的情况,通过单片机控制液压伸缩杆驱动安装板向下移动,在安装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连接于安装板的导杆沿着导套向下移动,使安装板移动更平稳迅速,再通过弹簧带动压合板向下运动,进而带动内部中空的牵引卷筒穿过收线架,对收线架的线材整形压缩,目的使线材更加整齐紧凑,能够多绕几圈线材,提高绕线效率,推动压轮与牵引卷筒压合,能够防止线材受到反拉力的作用而与牵引卷筒发生打滑情况,导致收线不整齐杂乱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化绕线操作,节省用人成本,有效整形压缩线材,提高绕线效率与绕线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机箱2——显示屏3——控制按钮

4——单片机5——液压伸缩杆6——安装板

7——弹簧8——压合板9——支撑架

10——导套11——导杆12——旋转电机

13——底座14——牵引卷筒15——引线槽

16——收线架17——导轮18——压轮

19——缓冲器20——滑块21——导轨

2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材绕线压紧机构,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一面设置有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的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3,所述机箱1内设置有单片机4,所述单片机4的旁侧设置有液压伸缩杆5,所述液压伸缩杆5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连接有压合板8,所述机箱1内设置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顶部设置有导套10,所述安装板6设置有与导套10相匹配的导杆11,所述压合板8设置有旋转电机12,所述旋转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底座13,所述底座13设置有内部中空的牵引卷筒14,所述牵引卷筒14设置有引线槽15,所述牵引卷筒14的下方设置有收线架16,所述压合板8的一侧设置有导轮17,所述压合板8的另一侧活动设置有压轮18。

工作时,旋转电机12通过底座13带动牵引卷筒14转动,线材通过导轮17进入到牵引卷筒14,线材沿着引线槽15围绕牵引卷筒14,利用牵引卷筒14的三槽位结构以及导轮17的单槽位结构,将线材隔开运送卷绕,防止相邻线材之间因绕线相互摩擦而产生划痕,降低线材不良率,线材从牵引卷筒14进入到收线架16进行卷绕收线,当线材在收线架16卷绕收线到一定高度时,操作人员按下相应的控制按钮3,显示屏2显示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及相关工作系数的情况,通过单片机4控制液压伸缩杆5驱动安装板6向下移动,在安装板6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连接于安装板6的导杆11沿着导套10向下移动,使安装板6移动更平稳迅速,再通过弹簧7带动压合板8向下运动,进而带动内部中空的牵引卷筒14穿过收线架16,对收线架16的线材整形压缩,目的使线材更加整齐紧凑,能够多绕几圈线材,提高绕线效率,推动压轮18与牵引卷筒14压合,能够防止线材受到反拉力的作用而与牵引卷筒14发生打滑情况,导致收线不整齐杂乱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化绕线操作,节省用人成本,有效整形压缩线材,提高绕线效率与绕线质量。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撑架9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器19。具体地,当液压伸缩杆5驱动安装板6上下移动时,安装板6通过触碰缓冲器19而缓慢停止移动,缓冲器19可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速作用,避免安装板6与支撑架9之间发生直接碰撞冲击。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压轮18的底部设置有滑块20,所述压合板8设置有与滑块20滑动连接的导轨21。具体地,压轮18通过滑块20沿着导轨21滑动,移动平稳迅速,操作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导轨21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22。具体地,限位块22设置于导轨21的两端用于限制滑块20的最大移动距离,限位作用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屏2、控制按钮3、液压伸缩杆5均与单片机4电连接。具体地,显示屏2、控制按钮3、液压伸缩杆5均与单片机4电连接,通过单片机4智能控制显示屏2、控制按钮3、液压伸缩杆5的运作,自动化程度高。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材绕线压紧机构,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的一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机箱内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旁侧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有压合板,所述机箱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导套,所述安装板设置有与导套相匹配的导杆,所述压合板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内部中空的牵引卷筒,所述牵引卷筒设置有引线槽,所述牵引卷筒的下方设置有收线架,所述压合板的一侧设置有导轮,所述压合板的另一侧活动设置有压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材绕线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材绕线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压合板设置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导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材绕线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材绕线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控制按钮、液压伸缩杆均与单片机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材绕线压紧机构,包括机箱,机箱的一面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机箱内设置有单片机,单片机的旁侧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设置有弹簧,弹簧连接有压合板,机箱内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导套,安装板设置有与导套相匹配的导杆,压合板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底座,底座设置有内部中空的牵引卷筒,牵引卷筒设置有引线槽,牵引卷筒的下方设置有收线架,压合板的一侧设置有导轮,压合板的另一侧活动设置有压轮。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化绕线操作,节省用人成本,有效整形压缩线材,提高绕线效率与绕线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超;马仲富;王仁君;牛学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仲鼎钢铁线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45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