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高取向丝又称全取向丝。高取向丝具有染色性好,不匀率低、卷装大等优点。在加工纺丝的过程中,高取向丝相比于普通丝线需要更大的牵伸拉力和卷绕速度。相比于普通丝线的生产设备,高取向丝的生产设备要昂贵许多。随着社会的要求不断变高,许多企业面临着转型,随之旧的纺丝卷绕设备已经无法满足高取向丝的卷绕要求而面临淘汰更新。然而购置新的设备对很多中小型企业却是一项不小的开支,从而面临转型困难。在转型面前如何过渡,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关键。由于,高取向丝的卷绕速度在往往在5000r/min以上,而普通丝线的卷绕速度在1000r/min以下,然而现有的装置没有可以利用已有的旧设备实现高取向丝的卷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实现利用普通的卷绕设备对高取向丝的卷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包括转盘、输出轴、三个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卷筒;
所述转盘的底部与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固定连接;
所述转盘与所述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同轴设置;
所述转盘内壁为齿轮状;
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盘同轴设置;
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转盘内部的底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转盘与待卷绕的卷筒可拆卸连接;
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盘的重合段设有齿轮;
所述三个行星齿轮的转动中心分别绕所述转盘的轴线等角度设置;
所述三个行星齿轮的转动中心位于与所述转盘同轴的虚拟圆上;
所述虚拟圆的直径大于所述输出轴的端面直径,并且小于所述转盘内壁直径;
所述行星齿轮既可沿所述虚拟圆轨迹移动,亦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行星齿轮沿所述转盘半径方向的两端依次分别与所述输出轴齿轮和转盘内壁齿轮齿啮合;
所述行星齿轮齿数小于所述输出轴齿轮的齿数;
所述行星轮架呈三角放射状;
所述行星轮架放射状末端设有用于套设行星齿轮轴的圆孔;
所述行星轮架中心设有套设所述输出轴的圆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盘端盖;
所述转盘端盖的圆心处设有与所述输出轴适配的圆孔;
所述转盘端盖与所述转盘同轴设置;
所述转盘端盖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的开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外部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普通卷绕设备卷轴的固定接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盘;
所述固定盘安装在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卷筒所在相同的一端;
所述固定盘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设置;
所述固定盘远离所述转盘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凸起;
所述凸起分别绕所述固定盘圆心等角度设置;
所述多个凸起的圆心位于同一个虚拟圆上;
所述虚拟圆与所述固定盘同心设置;
所述固定盘用于固定所述卷筒。
进一步的,所述卷筒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固定盘侧面凸起适配的槽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螺帽;
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卷筒;
所述输出轴远离转盘的一端设有预设长度的螺纹;
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输出轴螺接,所述固定螺帽的一侧面与所述卷筒远离所述固定盘的一侧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旋向与所述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包括转盘、输出轴、三个行星齿轮、卷筒、行星轮架;所述转盘的底部与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与所述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同轴设置;经过行星轮系增速,实现输出轴的高转速输出,从而满足高取向丝卷绕的条件。利用现有的普通卷绕设备,通过加装本申请的装置后实现高取向丝的卷绕,本装置机构简单,加装方便,让旧设备重新获得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组装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组装结构正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卷筒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转盘;2、输出轴;3、行星齿轮;4、卷筒;5、转盘端盖;6、固定接口;7、固定盘;8、凸起;9、槽孔;10、固定螺帽;11、行星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6,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包括转盘、输出轴、三个行星齿轮、卷筒、行星轮架;
所述转盘的底部与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固定连接;
所述转盘与所述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同轴设置;
所述转盘内壁为齿轮状;
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盘同轴设置;
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转盘内部的底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转盘与待卷绕的卷筒可拆卸连接;
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盘的重合段设有齿轮;
所述三个行星齿轮的转动中心分别绕所述转盘的轴线等角度设置;
所述三个行星齿轮的转动中心位于与所述转盘同轴的虚拟圆上;
所述虚拟圆的直径小于所述输出轴的端面直径,并且小于所述转盘内壁直径;
所述行星齿轮既可沿所述虚拟圆轨迹移动,亦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行星齿轮沿所述转盘半径方向的两端依次分别与所述输出轴齿轮和转盘内壁齿轮齿啮合;
所述行星齿轮齿数大于所述输出轴齿轮的齿数;
所述行星轮架呈三角放射状;
所述行星轮架放射状末端设有用于套设行星齿轮轴的圆孔;
所述行星轮架中心设有套设所述输出轴的圆孔。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将本装置转盘同轴固定在已有设备的卷轴上,卷轴带动转盘转动,转盘通过内齿轮带动内部的行星齿轮转动,行星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由于齿数比满足增速要求,故输出轴的转速高于转盘的转速,故输出轴的转速高于原有设备卷轴的转速。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包括转盘、输出轴、三个行星齿轮、卷筒、行星轮架;所述转盘的底部与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与所述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同轴设置;经过行星轮系增速,实现输出轴的高转速输出,从而满足高取向丝卷绕的条件。利用现有的普通卷绕设备,通过加装本申请的装置后实现高取向丝的卷绕,本装置机构简单,加装方便,让旧设备重新获得使用价值。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盘端盖;
所述转盘端盖的圆心处设有与所述输出轴适配的圆孔;
所述转盘端盖与所述转盘同轴设置;
所述转盘端盖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的开口端。
由上述描述可知,转盘端盖可以有效的保护转盘内部的结构,避免灰尘的堆积,减少齿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外部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普通卷绕设备卷轴的固定接口。
由上述描述可知,利用固定接口与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固定连接,使本申请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盘;
所述固定盘安装在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卷筒所在相同的一端;
所述固定盘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设置;
所述固定盘远离所述转盘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凸起;
所述凸起分别绕所述固定盘圆心等角度设置;
所述多个凸起的圆心位于同一个虚拟圆上;
所述虚拟圆与所述固定盘同心设置;
所述固定盘用于固定所述卷筒。
由上述描述可知,利用固定盘实现对卷筒的轴向和周向的定位,定位方法简单可靠,且拆装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卷筒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固定盘侧面凸起适配的槽孔。
由上述描述可知,利用预先加工好的凸起和槽孔进行对位装配,装配简单高效,适用于反复多次拆装的零部件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螺帽;
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卷筒;
所述输出轴远离转盘的一端设有预设长度的螺纹;
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输出轴螺接,所述固定螺帽的一侧面与所述卷筒远离所述固定盘的一侧面接触。
由上述描述可知,利用固定螺帽对卷筒的另一端进行轴向固定,固定方法简单,而且该固定对卷筒的规格没有要求,使本装置具有卷绕不同长度卷筒的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旋向与所述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由上述描述可知,螺纹旋向与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的目的在于,防止在卷绕作业时,固定螺母松脱,旋向相反可以起到预紧固定螺母的作用。
请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包括转盘1、输出轴2、三个行星齿轮3、卷筒4、行星轮架12;
所述转盘1的底部与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固定连接;
所述转盘1与所述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同轴设置;
所述转盘1内壁为齿轮状;
所述输出轴2与所述转盘1同轴设置;
所述输出轴2的一端与所述转盘1内部的底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转盘1与待卷绕的卷筒4可拆卸连接;
所述输出轴2与所述转盘1的重合段设有齿轮;
所述三个行星齿轮3的转动中心分别绕所述转盘1的轴线等角度设置;
所述三个行星齿轮3的转动中心位于与所述转盘1同轴的虚拟圆上;
所述虚拟圆的直径大于所述输出轴2的端面直径,并且小于所述转盘1内壁直径;
所述行星齿轮3既可沿所述虚拟圆轨迹移动,亦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行星齿轮3沿所述转盘1半径方向的两端依次分别与所述输出轴2齿轮和转盘1内壁齿轮齿啮合;
所述行星齿轮3齿数小于所述输出轴2齿轮的齿数;
所述行星轮架12呈三角放射状;
所述行星轮架12放射状末端设有用于套设行星齿轮轴的圆孔;
所述行星轮架12中心设有套设所述输出轴2的圆孔。
其中,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转盘内部的底端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
其中,行星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齿轮外啮合,与转盘内壁齿轮内啮合。
具体的,齿面间预先上有润滑油脂。
具体的,所述转盘内壁齿数为80齿,所述行星齿轮齿数为8齿;所述输出轴齿轮齿数为14齿,由传动比计算公式计算得i=z2/z1=80/14=5.714,输出轴与转盘的转速比为5.714,假设原有设备卷轴的最高卷绕速度为900r/min,即转盘的转速为900r/min,经过增速后,输出轴的转速能够达到5142r/min,实现提高原有卷轴转速的效果。
请参照图1至图3,具体的,还包括转盘端盖5;
所述转盘端盖5的圆心处设有与所述输出轴2适配的圆孔;
所述转盘端盖5与所述转盘1同轴设置;
所述转盘端盖5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1的开口端。
其中,所述转盘与所述转盘端盖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具体的,在转盘开口端的外壁预先加工出外螺纹,在转盘端盖的内壁预先加工出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将转盘端盖旋在转盘的外壁上,从而达到固定连接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螺纹旋向与所述转盘转的旋转方向相反,目的在于防止转盘端盖在卷绕作业时发生松脱现象。
请参照图1至图3,具体的,所述转盘1外部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普通卷绕设备卷轴的固定接口6。
其中,所述固定接口为圆筒状,在筒身穿过轴线的位置上预先加工出通孔,在普通卷绕设备卷轴轴身的相应位置亦预先加工出通孔;固定连接时,将固定接口筒身上的通孔与普通卷绕设备卷轴轴身的通孔对齐,将螺栓依次穿过固定接口和卷轴后,利用螺母实现固定锁死。
请参照图3,具体的,还包括固定盘7;
所述固定盘7安装在输出轴2的一端与所述卷筒所在相同的一端;
所述固定盘7与所述输出轴2同轴设置;
所述固定盘7远离所述转盘1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凸起8;
所述凸起8分别绕所述固定盘7圆心等角度设置;
所述多个凸起8的圆心位于同一个虚拟圆上;
所述虚拟圆与所述固定盘7同心设置;
所述固定盘7用于固定所述卷筒4。
请参照图6,具体的,所述卷筒4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固定盘7侧面凸起8适配的槽孔9。
具体的,卷筒与所述固定盘同轴设置,将固定盘上的凸起与卷筒侧面的槽孔对齐
请参照图1至图3,具体的,还包括固定螺帽10;
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卷筒4;
所述输出轴2远离转盘1的一端设有预设长度的螺纹;
所述固定螺帽10与所述输出轴2螺接,所述固定螺帽10的一侧面与所述卷筒4远离所述固定盘7的一侧面接触。
请参照图1至图3,具体的,所述螺纹旋向与所述输出轴2的转动方向相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包括转盘、输出轴、三个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卷筒、行星轮架;所述转盘的底部与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与所述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同轴设置;经过行星轮系增速,实现输出轴的高转速输出,从而满足高取向丝卷绕的条件。利用现有的普通卷绕设备,通过加装本申请的装置后实现高取向丝的卷绕,本装置机构简单,加装方便,让旧设备重新获得使用价值。进一步的,在输出轴的输出端通过固定盘和螺母的配合实现对卷筒的固定,该固定方法简单可靠,而且拆装便捷,通用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输出轴、三个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卷筒;
所述转盘的底部与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固定连接;
所述转盘与所述普通卷绕设备的卷轴同轴设置;
所述转盘内壁为齿轮状;
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盘同轴设置;
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转盘内部的底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转盘与待卷绕的卷筒可拆卸连接;
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盘的重合段设有齿轮;
所述三个行星齿轮的转动中心分别绕所述转盘的轴线等角度设置;
所述三个行星齿轮的转动中心位于与所述转盘同轴的虚拟圆上;
所述虚拟圆的直径小于所述输出轴的端面直径,并且小于所述转盘内壁直径;
所述行星齿轮既可沿所述虚拟圆轨迹移动,亦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行星齿轮沿所述转盘半径方向的两端依次分别与所述输出轴齿轮和转盘内壁齿轮齿啮合;
所述行星齿轮齿数大于所述输出轴齿轮的齿数;
所述行星轮架呈三角放射状;
所述行星轮架放射状末端设有用于套设行星齿轮轴的圆孔;
所述行星轮架中心设有套设所述输出轴的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端盖;
所述转盘端盖的圆心处设有与所述输出轴适配的圆孔;
所述转盘端盖与所述转盘同轴设置;
所述转盘端盖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的开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外部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普通卷绕设备卷轴的固定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盘;
所述固定盘安装在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卷筒所在相同的一端;
所述固定盘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设置;
所述固定盘远离所述转盘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凸起;
所述凸起分别绕所述固定盘圆心等角度设置;
所述多个凸起的圆心位于同一个虚拟圆上;
所述虚拟圆与所述固定盘同心设置;
所述固定盘用于固定所述卷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固定盘侧面凸起适配的槽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帽;
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卷筒;
所述输出轴远离转盘的一端设有预设长度的螺纹;
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输出轴螺接,所述固定螺帽的一侧面与所述卷筒远离所述固定盘的一侧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旋向与所述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