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度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镍钛线材类产品无心磨削长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镍钛合金由于其自身的形状记忆特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腐蚀抗力及生物相容性,因而被认为最好的生物功能材料之一,随着介入医疗技术的发展,镍钛合金在介入医疗器械中的优势日益明显,其各种延伸产品在人体中的腔道血管狭窄等的治疗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今的线材类产品加工正是利用镍钛合金其自身的超弹性、灵活性、伸缩性及耐用性,从而赋予产品额外的推动力和扭控性。
然而在镍钛产品的具体加工过程中,其磨削阶段长度的控制一直是一个困扰,由于其磨削加工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通磨,目前往往需要两个操作员进行配合,一个在前头负责磨削,另一个负责在后方观察标记从而控制整个磨削长度,整个过程不仅浪费了人力,更是造成了人眼观察的视觉误差,从而影响磨削精度,不能控制磨削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单人磨削、警示效果显著,避免视觉误差,提高磨削精度的镍钛线材的无心磨削长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镍钛线材的无心磨削长度控制装置,它包括一个料架,所述料架呈v字形,所述料架的v字形凹槽上用于承载待磨丝材,所述料架的前端靠近无心磨削的磨床,所述料架的后端与一个环形的接近开关贴近,所述环形接近开关固定在一个固定托架的前端,接近开关与传感器相连,接近开关接在声光报警器的电源回路上,接近开关接收到传感器信号时便会接通声光报警器的电源,所述固定托架的顶部、接近开关的中心圆孔、料架的v字形凹槽顶部处于同一高度。
所述待磨丝材放在固定托架的顶部后,前端依次穿过接近开关的中心圆孔、料架的v字形凹槽,并伸出于料架的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镍钛线材的无心磨削长度控制装置成本较低,安装简单,并能持续稳定的工作,可靠性高,警示效果显著,可以由单人实施磨削,节省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人为观察标记的视觉误差,大幅度提高了磨削精度,实现磨削长度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镍钛线材的无心磨削长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待磨丝材1、料架2、环形开关3、固定托架4、声光报警器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镍钛线材的无心磨削长度控制装置,它包括一个料架2,所述料架2呈v字形,所述料架2的v字形凹槽上用于承载待磨丝材1,所述料架2的前端靠近无心磨削的磨床,所述料架2的后端与一个环形的接近开关3贴近,所述环形接近开关3通过螺丝固定在一个固定托架4的前端,接近开关3与传感器相连,接近开关3接在声光报警器5的电源回路上,接近开关3接收到传感器信号时便会接通声光报警器5的电源。
当接近开关3接通后,声光报警器5工作,所述接近开关3的中心开设圆孔,待磨丝材1从中间穿过,当待磨丝材1仍处在接近开关3的中心圆孔中时,接近开关3接收不到信号,声光报警器5的电源回路不接通;当待磨丝材1穿过接近开关3的中心圆孔后,接近开关3接收到信号,声光报警器5的电源回路接通发出警报。
所述固定托架4的顶部、接近开关3的中心圆孔、料架2的v字形凹槽顶部处于同一高度,待磨丝材1放在固定托架4的顶部后,前端依次穿过接近开关3的中心圆孔、料架2的v字形凹槽,并伸出于料架2的前端,从而对待磨丝材1的前端用磨床进行无心磨削。
这种镍钛线材的无心磨削长度控制装置使用时,将待磨丝材1放在固定托架4的顶部后,待磨丝材1前端依次穿过接近开关3的中心圆孔、料架2的v字形凹槽,并伸出于料架2的前端,并使得待磨丝材1前端对齐磨床的磨削点,同时调整接近开关3的位置,待磨丝材1后端至接近开关3圆孔中间的距离即为所需的磨削长度。接着开始磨削,待磨丝材1转动并缓缓前进,直至待磨丝材1尾部穿过接近开关3的中心,接近开关3接收到传感器信号时便会接通声光报警器5的电源,使声光报警器5工作,操作人员接收到信号取出完成加工的待磨丝材1,从而完成镍钛线材的无心磨削。
1.一种镍钛线材的无心磨削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料架(2),所述料架(2)呈v字形,所述料架(2)的v字形凹槽上用于承载待磨丝材(1),所述料架(2)的前端靠近无心磨削的磨床,所述料架(2)的后端与一个环形的接近开关(3)贴近,所述环形接近开关(3)固定在一个固定托架(4)的前端,接近开关(3)与传感器相连,接近开关(3)接在声光报警器(5)的电源回路上,接近开关(3)接收到传感器信号时便会接通声光报警器(5)的电源,所述固定托架(4)的顶部、接近开关(3)的中心圆孔、料架(2)的v字形凹槽顶部处于同一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钛线材的无心磨削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磨丝材(1)放在固定托架(4)的顶部后,前端依次穿过接近开关(3)的中心圆孔、料架(2)的v字形凹槽,并伸出于料架(2)的前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