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纹椎弓根钉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7


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螺纹椎弓根钉。



背景技术:

脊柱椎弓根钉开发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脊柱侧弯、肿瘤、退变性病变、滑脱和矫形的首选重要医疗器械,椎弓根钉的应用,在近二十年来,逐步在国内流行起来,主要用途是在骨外科手术上,病人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等疾病;手术时,先将坏死的腰椎间盘切除,填入融合物,再在相邻的腰椎中分别植入椎弓根钉,最后连接棒装入连接器,被连接器的螺塞固定,相邻的腰椎就被植入钉和矫形棒连接在一起。此手术的好处是可以在强制性固定的情况下,让相邻的椎间融合,从根本上解决其病变部位。

目前的椎弓跟钉结构较为简单,使得椎弓跟钉很难完整和稳定的植入椎骨中,从而降低了内固定手术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螺纹椎弓根钉,旨在解决目前的椎弓跟钉结构较为简单,使得椎弓跟钉很难完整和稳定的植入椎骨中,从而降低了内固定手术的成功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螺纹椎弓根钉,包括植入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植入组件包括植入段、左植入段、双线螺纹、单线螺纹和连接球,所述左植入段于所述植入段一体成型,且位于所述植入段的左端,所述双线螺纹与所述左植入段一体成型,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左植入段的外侧,所述单线螺纹与所述植入段一体成型,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所述植入段的外侧,所述单线螺纹和所述双线螺纹的螺距比为2∶1,所述连接球与所述左植入段一体成型,且位于所述左植入段的左端;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槽、接孔、压紧槽、螺纹、连接柱和压紧螺栓,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球转动连接,且套设于所述连接球的外侧左端,所述压紧槽开设与所述连接柱的内腔左端,所述连接槽开设于所述压紧槽的前后两侧壁,所述接孔开设于所述压紧槽的上下两侧壁,所述螺纹与所述压紧槽的一体成型,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压紧槽的内侧壁,所述压紧螺栓与所述压紧槽的内腔侧壁螺接,且位于所述压紧槽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植入组件还包括第一滚珠槽,所述第一滚珠槽均匀等间距开设于所述连接球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球槽、第二滚珠槽和滚珠,所述球槽开设于所述连接柱的右侧内腔,所述连接球套设于所述球槽的内腔,所述第二滚珠槽均匀等间距开设于所述球槽的内测壁,所述滚珠套设于所述第一滚珠槽和所述第二滚珠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植入段的左端呈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连接球的直径大于所述球槽右端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螺纹椎弓根钉,通过设植入段和左植入段,并在植入段和左植入段的外侧设置一体成型的单线螺纹和双线螺纹,同时将单线螺纹和所述双线螺纹的螺距比设置为2∶1,使得双线螺纹的螺距小,较密较低的齿可增强双线螺纹的强度,不但能够与外部皮质骨很好的固定,而且还不易折断;而单线螺纹的螺距大,较薄较高的齿在旋入松质骨后能最大限度的增大抓持骨量,稳定钉子,从而使得椎弓根钉的整体能够更好的固定在骨头中,保证了内固定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对病人造成伤害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结构左视图。

图中:1-植入组件、11-右植入段、12-左植入段、13-双线螺纹、14-单线螺纹、15-连接球、16-第一滚珠槽、2-连接组件、21-连接槽、22-连接孔、23-球槽、24-第二滚珠槽、25-滚珠、26-压紧槽、27-螺纹、28-连接柱、29-压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螺纹椎弓根钉,包括植入组件1和连接组件2,植入组件1包括植入段11、左植入段12、双线螺纹13、单线螺纹14和连接球15,左植入段12于植入段11一体成型,且位于植入段11的左端,双线螺纹13与左植入段12一体成型,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左植入段12的外侧,单线螺纹14与植入段11一体成型,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植入段11的外侧,单线螺纹14和双线螺纹13的螺距比为2∶1,连接球15与左植入段12一体成型,且位于左植入段12的左端;

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槽21、接孔22、压紧槽26、螺纹27、连接柱28和压紧螺栓29,连接柱28与连接球15转动连接,且套设于连接球15的外侧左端,压紧槽26开设与连接柱28的内腔左端,连接槽21开设于压紧槽26的前后两侧壁,接孔22开设于压紧槽26的上下两侧壁,螺纹27与压紧槽26的一体成型,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压紧槽26的内侧壁,压紧螺栓29与压紧槽26的内腔侧壁螺接,且位于压紧槽26的内腔。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植入段11和左植入段12,并在植入段11和左植入段12的外侧设置一体成型的单线螺纹14和双线螺纹13,同时将单线螺纹14和双线螺纹13的螺距比设置为2∶1,使得双线螺纹13的螺距小,较密较低的齿可增强双线螺纹的强度,不但能够与外部皮质骨很好的固定,而且还不易折断;而单线螺纹14的螺距大,较薄较高的齿在旋入松质骨后能最大限度的增大抓持骨量,稳定钉子,从而使得椎弓根钉的整体能够更好的固定在骨头中,保证了内固定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对病人造成伤害的风险。

进一步的,植入组件1还包括第一滚珠槽16,第一滚珠槽16均匀等间距开设于连接球15的表面,连接组件2还包括球槽23、第二滚珠槽24和滚珠25,球槽23开设于连接柱28的右侧内腔,连接球15套设于球槽23的内腔,第二滚珠槽24均匀等间距开设于球槽23的内测壁,滚珠25套设于第一滚珠槽16和第二滚珠槽24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开设第一滚珠槽16和第二滚珠槽24,并在第一滚珠槽16和第二滚珠槽24之间套设滚珠25,使得在进行该椎弓根钉的植入时,连接组件2可以自由转动,使得植入者可以在不同方向进行该椎弓根钉的植入,从而降低了手术的困难度。

进一步的,植入段11的左端呈锥形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植入段11的左端设置成锥形结构,可以便于该椎弓根钉的植入。

进一步的,连接球15的直径大于球槽23右端的直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球15的直径大于球槽23右端的直径,可以防止连接球15脱离球槽23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植入杆螺接至压紧槽26的内腔,然后将植入段11的右端对准需要植入的位置,然后转动连接柱28转动,同时连接柱28通过第一滚珠槽16、第二滚珠槽24和滚珠25的配合带动连接球15、左植入段12和植入段11转动,从而逐渐将植入段11和左植入段12植入骨头中,双线螺纹13的螺距小,较密较低的齿可增强左植入段12的强度,不但能够与外部皮质骨很好的固定,而且还不易折断;而单线螺纹14的螺距大,较薄较高的齿在旋入松质骨后能最大限度的增大抓持骨量,稳定钉子,从而使得椎弓根钉的整体能够更好的固定在骨头中,保证了内固定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对病人造成伤害的风险,同时滚珠25可以在第一滚珠槽16和第二滚珠槽24的内腔自由转动,使得连接柱28可以在连接球15的外侧转动,从而在进行该椎弓跟钉的植入过程可以随意调节连接柱28的方向进行该椎弓跟钉的植入,降低了手术的复杂程度,在需要对相邻两组椎弓跟钉连接时,可以将连接杆穿过连接槽21的内腔,然后拧动压紧螺栓29,使得压紧螺栓29将连接杆压紧固定,通过液可以将连接杆贯穿接孔22并利用螺栓将连接杆固定在接孔22的内腔,实现对多组椎弓跟钉的相互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螺纹椎弓根钉,其特征在于:包括植入组件(1)和连接组件(2),所述植入组件(1)包括植入段(11)、左植入段(12)、双线螺纹(13)、单线螺纹(14)和连接球(15),所述左植入段(12)于所述植入段(11)一体成型,且位于所述植入段(11)的左端,所述双线螺纹(13)与所述左植入段(12)一体成型,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左植入段(12)的外侧,所述单线螺纹(14)与所述植入段(11)一体成型,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所述植入段(11)的外侧,所述单线螺纹(14)和所述双线螺纹(13)的螺距比为2∶1,所述连接球(15)与所述左植入段(12)一体成型,且位于所述左植入段(12)的左端;

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槽(21)、接孔(22)、压紧槽(26)、螺纹(27)、连接柱(28)和压紧螺栓(29),所述连接柱(28)与所述连接球(15)转动连接,且套设于所述连接球(15)的外侧左端,所述压紧槽(26)开设与所述连接柱(28)的内腔左端,所述连接槽(21)开设于所述压紧槽(26)的前后两侧壁,所述接孔(22)开设于所述压紧槽(26)的上下两侧壁,所述螺纹(27)与所述压紧槽(26)的一体成型,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压紧槽(26)的内侧壁,所述压紧螺栓(29)与所述压紧槽(26)的内腔侧壁螺接,且位于所述压紧槽(26)的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纹椎弓根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组件(1)还包括第一滚珠槽(16),所述第一滚珠槽(16)均匀等间距开设于所述连接球(15)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螺纹椎弓根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还包括球槽(23)、第二滚珠槽(24)和滚珠(25),所述球槽(23)开设于所述连接柱(28)的右侧内腔,所述连接球(15)套设于所述球槽(23)的内腔,所述第二滚珠槽(24)均匀等间距开设于所述球槽(23)的内测壁,所述滚珠(25)套设于所述第一滚珠槽(16)和所述第二滚珠槽(24)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纹椎弓根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段(11)的左端呈锥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螺纹椎弓根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球(15)的直径大于所述球槽(23)右端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螺纹椎弓根钉,包括植入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植入组件包括植入段、左植入段、双线螺纹、单线螺纹和连接球,通过设植入段和左植入段,并在植入段和左植入段的外侧设置一体成型的单线螺纹和双线螺纹,同时将单线螺纹和所述双线螺纹的螺距比设置为2∶1,使得双线螺纹的螺距小,较密较低的齿可增强双线螺纹的强度,不但能够与外部皮质骨很好的固定,而且还不易折断;而单线螺纹的螺距大,较薄较高的齿在旋入松质骨后能最大限度的增大抓持骨量,稳定钉子,从而使得椎弓根钉的整体能够更好的固定在骨头中,保证了内固定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对病人造成伤害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马程相;陈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安格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44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