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手持的同轴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又称磁芯)。变压器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即磁饱和变压器)等。变压器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
同轴变压器就是原边(即作为变压器输入端的磁芯)和副边(即变压器输出端)的轴线重合的变压器。不同类型的同轴变压器大小不同,一些较大的同轴变压器直径大,不易手握,且开关电源一般远离同轴变压器,操作起来十分不便,影响工作效率。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cn206976116u公开了一种便于手持操作的同轴变压器,其包括变压器主体和手提装置,手提装置为两个互相垂直的提手。这种结构的提手仅便于在使用同轴变压器时的相关操作更方便,但是在转移同轴变压器的过程中提拿不稳,施力较大,拿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于手持的同轴变压器,解决了现有的同轴变压器的提手装置不便于移动同轴变压器、拿持不方便、施力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手持的同轴变压器,包括同轴变压器本体以及固定在同轴变压器本体的外筒体上的提手组件,所述提手组件包括提板、连接板、把手和弹性抱箍,所述弹性抱箍包括一侧开口的环形箍板、螺栓和螺母,所述弹性抱箍套设在外筒体上,其轴线与同轴变压器本体的轴线重合,其外壁远离开口的一侧与连接板的一侧连接,其靠近开口的两端均外凸成翼板,且弹性抱箍有两个,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上、下两侧;
所述提板为u形板,其两个末端分别各插入一个弹性抱箍的开口处,并位于此开口处的两个翼板之间,每个弹性抱箍中,所述螺栓的杆部末端依次贯穿一个翼板、提板的一个末端以及另一个翼板后与螺母螺纹连接,且旋紧螺母以使弹性抱箍抱紧外筒体;
所述把手与连接板远离外筒体的一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提板的中间板上设置有减震条,所述减震条位于中间板和外筒体之间,在其上靠近中间板的一侧设置有通槽,所述中间板插入通槽中,并通过多个弹簧与通槽的槽底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减震条靠近外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匹配槽,所述匹配槽均为半圆形,且其延伸轴线均垂直于提板的u形板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匹配槽中设置有一层弹性橡胶垫。
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螺栓,所述辅助螺栓位于连接板远离外筒体的一侧,其杆部末端穿过连接板后顶紧在外筒体上,且其与连接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辅助螺栓的杆部末端设置有弹性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螺栓的轴线与外筒体的轴线垂直相交。
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手持的同轴变压器,当需要操控同轴变压器进行工作时,手持把手,同时可以握持住提板的中间板,进行辅助控制;当需要搬移同轴变压器时,一手的四指穿过中间板和外筒体之间,中间板与手指接触,同轴变压器本体位于下方,手掌握持住中间板,即可快速且方便、省力地将变压器提起,提高了移动同轴变压器的便利性,利于快速拿持同轴变压器,且仅需承载同轴变压器的重力,无需施加额外的力来防止其脱手或者移动过程中的转动;
2.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手持的同轴变压器,提拿变压器时,手掌连通减震条一起将中间板握持住,在前行过程中,变压器会随着工人的步调一上一下移动,通过弹簧能对上、下移动的变压器落在手掌上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提高提拿的舒适性;
3.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手持的同轴变压器,在装配提手组件到同轴变压器本体上时,先将同轴变压器本体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环形箍板,接着提板的两个末端分别各插入一个弹性抱箍的开口处,并位于此开口处的两个翼板之间,每个弹性抱箍中,所述螺栓的杆部末端依次贯穿一个翼板、提板的一个末端以及另一个翼板后与螺母螺纹连接,且旋紧螺母以使弹性抱箍抱紧外筒体,以实现提手组件和同轴变压器本体之间的同步固定;接着将辅助螺栓的杆部末端穿过连接板后顶紧在外筒体上,以对提手组件和同轴变压器本体之间的同步固定进行辅助顶紧,进一步地提升提手组件和同轴变压器本体之间的同步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本说明书附图中的各个部件的比例关系不代表实际选材设计时的比例关系,其仅仅为结构或者位置的示意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提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提手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提板的中间板与减震条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同轴变压器本体,2-提板,2a-中间板,3-连接板,4-把手,5-弹性抱箍,5a-环形箍板,5b-螺栓,5c-螺母,6-减震条,7-通槽,8-弹簧,9-匹配槽,10-辅助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若无特别强调,为常规连接方式,例如一体成形、焊接、铆接等,具体的连接方式根据本技术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进行适应性优选地即可。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手持的同轴变压器,包括同轴变压器本体1以及固定在同轴变压器本体1的外筒体上的提手组件,所述提手组件包括提板2、连接板3、把手4和弹性抱箍5,所述弹性抱箍5包括一侧开口的环形箍板5a、螺栓5b和螺母5c,所述弹性抱箍5套设在外筒体上,其轴线与同轴变压器本体1的轴线重合,其外壁远离开口的一侧与连接板3的一侧连接,其靠近开口的两端均外凸成翼板5d,且弹性抱箍5有两个,分别位于连接板3的上、下两侧;
所述提板2为u形板,其两个末端分别各插入一个弹性抱箍5的开口处,并位于此开口处的两个翼板5d之间,每个弹性抱箍5中,所述螺栓5b的杆部末端依次贯穿一个翼板5d、提板2的一个末端以及另一个翼板5d后与螺母螺纹连接,且旋紧螺母以使弹性抱箍5抱紧外筒体;
所述把手4与连接板3远离外筒体的一侧连接。
当需要操控同轴变压器进行工作时,手持把手4,同时可以握持住提板2的中间板,进行辅助控制;当需要搬移同轴变压器时,一手的四指穿过中间板和外筒体之间,中间板与手指接触,同轴变压器本体位于下方,手掌握持住中间板,即可快速且方便、省力地将变压器提起,提高了移动同轴变压器的便利性,利于快速拿持同轴变压器,且仅需承载同轴变压器的重力,无需施加额外的力来防止其脱手或者移动过程中的转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地实施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提板2的中间板2a上设置有减震条6,所述减震条6位于中间板2a和外筒体之间,在其上靠近中间板2a的一侧设置有通槽7,所述中间板2a插入通槽7中,并通过多个弹簧8与通槽7的槽底连接,如图4所示。
提拿变压器时,手掌连通减震条6一起将中间板2a握持住,在前行过程中,变压器会随着工人的步调一上一下移动,通过弹簧8能对上、下移动的变压器落在手掌上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提高提拿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减震条6靠近外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匹配槽9,所述匹配槽9均为半圆形,且其延伸轴线均垂直于提板2的u形板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匹配槽9中设置有一层弹性橡胶垫。
提拿同轴变压器时,穿过中间板和外筒体之间的几根手指优选的分别各位于一个匹配槽9中,匹配槽9的设置防止变压器相对手部沿轴线滑动,进一步地提高了提拿的便利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提手组件与同轴变压器本体之间的配合做出进一步地实施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辅助螺栓10,所述辅助螺栓10位于连接板3远离外筒体的一侧,其杆部末端穿过连接板3后顶紧在外筒体上,且其与连接板3螺纹连接。
在装配提手组件到同轴变压器本体上时,先将同轴变压器本体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环形箍板5a,接着提板2的两个末端分别各插入一个弹性抱箍5的开口处,并位于此开口处的两个翼板5d之间,每个弹性抱箍5中,所述螺栓5b的杆部末端依次贯穿一个翼板5d、提板2的一个末端以及另一个翼板5d后与螺母螺纹连接,且旋紧螺母以使弹性抱箍5抱紧外筒体,以实现提手组件和同轴变压器本体之间的同步固定;接着将辅助螺栓的杆部末端穿过连接板3后顶紧在外筒体上,以对提手组件和同轴变压器本体之间的同步固定进行辅助顶紧,进一步地提升提手组件和同轴变压器本体之间的同步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辅助螺栓10的杆部末端设置有弹性橡胶垫。弹性橡胶垫的设置以使辅助螺栓10和外筒体之间的接触为软接触,保护外筒体的外表面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螺栓10的轴线与外筒体的轴线垂直相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便于手持的同轴变压器,包括同轴变压器本体(1)以及固定在同轴变压器本体(1)的外筒体上的提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组件包括提板(2)、连接板(3)、把手(4)和弹性抱箍(5),所述弹性抱箍(5)包括一侧开口的环形箍板(5a)、螺栓(5b)和螺母(5c),所述弹性抱箍(5)套设在外筒体上,其轴线与同轴变压器本体(1)的轴线重合,其外壁远离开口的一侧与连接板(3)的一侧连接,其靠近开口的两端均外凸成翼板(5d),且弹性抱箍(5)有两个,分别位于连接板(3)的上、下两侧;
所述提板(2)为u形板,其两个末端分别各插入一个弹性抱箍(5)的开口处,并位于此开口处的两个翼板(5d)之间,每个弹性抱箍(5)中,所述螺栓(5b)的杆部末端依次贯穿一个翼板(5d)、提板(2)的一个末端以及另一个翼板(5d)后与螺母螺纹连接,且旋紧螺母以使弹性抱箍(5)抱紧外筒体;
所述把手(4)与连接板(3)远离外筒体的一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手持的同轴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板(2)的中间板(2a)上设置有减震条(6),所述减震条(6)位于中间板(2a)和外筒体之间,在其上靠近中间板(2a)的一侧设置有通槽(7),所述中间板(2a)插入通槽(7)中,并通过多个弹簧(8)与通槽(7)的槽底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手持的同轴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震条(6)靠近外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匹配槽(9),所述匹配槽(9)均为半圆形,且其延伸轴线均垂直于提板(2)的u形板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手持的同轴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匹配槽(9)中设置有一层弹性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手持的同轴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螺栓(10),所述辅助螺栓(10)位于连接板(3)远离外筒体的一侧,其杆部末端穿过连接板(3)后顶紧在外筒体上,且其与连接板(3)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手持的同轴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助螺栓(10)的杆部末端设置有弹性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手持的同轴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螺栓(10)的轴线与外筒体的轴线垂直相交。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