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固定件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有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输送单元、摇摆件和固定件。固定件是螺钉。固定件将输送单元安装成相对于摇摆件可以自由移动。还有,在运输图像形成装置时,拧紧螺钉,使输送单元相对于摇摆件不能自由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另一方面,通常已知有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输送单元隔着弹性体被支承在支承板上。然而,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用于固定的螺钉将隔着弹性体的输送单元(第二部件)和支承板(第一部件)进行了固定的情况下,难以抑制弹性体的塑性变形。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固定件和图像形成装置,它们能够抑制介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弹性体的塑性变形。
本发明的一局面所涉及的固定件具备螺钉部件和环状的间隔物部件。所述螺钉部件含有基部、从所述基部突出来的突出部以及位于所述突出部顶端的螺钉部。所述间隔物部件以在所述基部和所述螺钉部之间自由滑动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突出部上。通过所述基部和所述间隔物部件,夹持第一部件。通过螺母部件和所述间隔物部件,夹持第二部件,所述螺母部件螺纹连接在所述螺钉部上,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是不同部件。
本发明的一局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输送单元、升降单元、固定件和螺母部件。所述输送单元具有底板,用于输送片材。所述升降单元具有弹性体和支承板,用于使所述输送单元进行升降。支承板隔着所述弹性体对所述输送单元进行支承。所述固定件将所述输送单元固定在所述升降单元上。所述螺母部件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具备螺钉部件和环状的间隔物部件。所述螺钉部件含有基部、从所述基部突出来的突出部以及位于所述突出部顶端的螺钉部。所述间隔物部件以在所述基部和所述螺钉部之间自由滑动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突出部上。通过所述基部和所述间隔物部件,夹持所述底板。通过螺母部件和所述间隔物部件,夹持支承板,所述螺母部件螺纹连接在所述螺钉部上。在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承板之间,弹性体的长度被所述间隔物部件维持在规定长度。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固定件和图像形成装置,它们能够抑制介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弹性体的塑性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件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单元位于上限位置时的状态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子单元和刮擦部位于避让位置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单元位于下限位置时的状态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子单元和刮擦部位于避让位置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升降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板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件的使用方法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件的使用方法的另一立体图。
图1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底板和固定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进行说明。喷墨记录装置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另外,在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使用同样的附图标记,不再重复说明。还有,为了便于理解,在附图中主要对各结构要素进行了示意性地表示。
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图中的x轴、y轴和z轴彼此正交。还有,x轴和y轴平行于水平方向,z轴平行于铅垂方向。y轴方向是与输送方向d相反的方向。
如图1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壳体2、供纸部3、记录头部4、输送部5、盖子单元6、刮擦部7、排出部8、控制部9和移动机构10。壳体2对供纸部3、记录头部4、输送部5、盖子单元6、刮擦部7、排出部8、控制部9和移动机构10进行收纳。
接下来,参照图2和图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件200进行说明。图2是固定件200的立体图。图3是固定件200的截面图。如图2和图3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还具备固定件200和螺母部件230。本实施方式中,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若干个固定件200和若干个螺母部件230。若干个螺母部件230各自都可以安装在固定件200上。若干个固定件200在运输喷墨记录装置1时使用。
如图1所示,供纸部3含有供纸盒31、供纸辊32a、供纸辊32b和手动送纸托盘33。供纸盒31在壳体2中的下部。供纸盒31安装成相对于壳体2可自由装拆。在供纸盒31内,可以收纳叠加状态下的若干张片材s。手动送纸托盘33的一部分从壳体2中露出到外部。手动送纸托盘33中,可以放置叠加状态下的若干张片材s。
片材s例如是普通纸、复印纸、再生纸、薄纸、厚纸、光面纸或者ohp(overheadprojector)片材。
供纸辊32a和供纸辊32b是搓纸辊。供纸辊32a将供纸盒31内收纳的片材s从最上面开始一张一张地取出。还有,供纸辊32b将手动送纸托盘33中放置的片材s从最上面开始一张一张地取出。供纸辊32a和供纸辊32b将取出的片材s送到输送部5。
输送部5沿着片材s的输送路径对片材s进行输送。片材s的输送路径从供纸部3开始并经过记录头部4延伸到排出部8。输送部5含有输送单元51以及沿着输送路径配置的若干对辊对。
接下来,参照图4,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单元51进行说明。图4是输送单元51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输送单元51将片材s沿着输送方向d输送。输送单元51具有输送带51a、驱动辊51b、从动辊51c、一对壁面部51e和一对底板51g。在一对壁面部51e之间,配置了驱动辊51b和从动辊51c。底板51g是平行于水平面的板。在一对壁面部51e的下部,分别形成底板51g。
输送带51a是环形带。输送带51a架设在驱动辊51b和从动辊51c上。输送单元51使片材s放到放置面上,并将片材s输送到排出部8。放置面是指输送带51a的外周面中用来放置片材s的面。
如图3所示,输送单元51的底板51g具有第三孔51f。本实施方式中,底板51g具有若干个第三孔51f。若干个第三孔51f各自都沿着轴线方向da贯穿底板51g。轴线方向da例如与铅垂方向大致平行。
螺母部件230固定在底板51g上。具体来说,螺母部件230以沿着轴线方向da与第三孔51f重叠的方式被固定在底板51g的顶面上。也就是说,螺母部件230与喷墨记录装置1是一体化的。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者只需要准备固定件200,就能够将固定件200安装到规定位置上。
螺母部件230是环状体。螺母部件230例如由金属形成。螺母部件230的内周面具有第二内螺纹230a。第二内螺纹230a具有第二长度lb的内径和第三长度lc的谷径。第二长度lb小于第三长度lc。
如图1所示,记录头部4配置成与输送单元51的放置面相对。记录头部4使用油墨在输送单元51所输送的片材s上形成图像。然后,已形成图像的片材s被送到排出部8。
记录头部4具有打印头外壳4a和记录头4y、4m、4c、4k。记录头4y、4m、4c、4k被保持在打印头外壳4a上。记录头4y喷出黄色油墨。记录头4m喷出品红色油墨。记录头4c喷出青色油墨。记录头4k喷出黑色油墨。
排出部8含有排出托盘81。排出托盘81的一部分从壳体2中露出到外部。已形成图像的片材s被排出到排出托盘81中。另外,排出托盘81上,已形成图像的片材s依次放置。
刮擦部7具有刮擦片7y、7m、7c、7k。刮擦片7y、7m、7c、7k对附着在记录头部4上的油墨进行擦拭。刮擦片7y对应于记录头4y。刮擦片7m对应于记录头4m。刮擦片7c对应于记录头4c。刮擦片7k对应于记录头4k。
盖子单元6具有盖子6y、6m、6c、6k。盖子6y对应于记录头4y。盖子6m对应于记录头4m。盖子6c对应于记录头4c。盖子6k对应于记录头4k。
例如,当记录头部4在一定时间以上不使用时,盖子单元6使盖子6y、6m、6c、6k与记录头4y、4m、4c、4k紧密接触。其结果,抑制记录头4y、4m、4c、4k上的油墨干燥。
控制部9对喷墨记录装置1的动作进行控制。具体来说,控制部9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之类的处理器以及硬盘驱动器和存储器之类的存储装置。存储装置中,存储由处理器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各种计算机程序,对供纸部3、记录头部4、输送部5、盖子单元6、刮擦部7和移动机构10进行控制。
接下来,参照图5和图6,对输送单元51、盖子单元6和刮擦部7的移动进行详细说明。图5和图6是输送单元51、盖子单元6和刮擦部7的立体图。图5中,输送单元51位于上限位置p1,盖子单元6位于避让位置p3。这种情况下,图1的刮擦部7位于避让位置p5,在图5中被盖子单元6挡住了。还有,图6中,输送单元51位于下限位置p2,盖子单元6位于避让位置p3。这种情况下,图1的刮擦部7位于避让位置p5,在图6中被盖子单元6挡住了。
上限位置p1是指输送单元51靠近记录头部4的位置。下限位置p2是上限位置p1的铅垂下方位置,是指输送单元51远离记录头部4的位置。避让位置p3是指盖子单元6相对于记录头部4沿着输送方向d移动后的位置。避让位置p5是避让位置p3的铅垂下方位置,是指刮擦部7相对于记录头部4沿着输送方向d移动后的位置。
如图5和图6所示,移动机构10使输送单元51、盖子单元6和刮擦部7在壳体2的内部进行移动。移动机构10含有第一罩体11、第一罩体移动机构15和升降单元320。
如图7所示,升降单元320含有第二罩体12和输送单元移动机构(未图示)。第二罩体12固定在壳体2上。第二罩体12具有在x轴方向上相对的壁面部12a和壁面部12b以及平行于水平面的支承板12c。支承板12c上放置输送单元51。
如图7所示,在第二罩体12内,输送单元移动机构使用线材100和滚筒110,使支承板12c上放置的输送单元51在上限位置p1与下限位置p2之间升降。在上限位置p1时,输送单元51的放置面与记录头部4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上限位置p1时,输送单元51的放置面与记录头部4的下端靠近为隔着可输送片材s的间隔(例如,3mm)。另一方面,下限位置p2时,输送单元51的放置面与记录头部4的下端之间的间隔例如是200mm。
接下来,参照图7和图8,对支承板12c进行详细说明。图8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板12c的放大立体图。如图7和图8所示,支承板12c具有若干个(例如,4个)弹性体250和若干个(例如,4个)贯通孔300。若干个弹性体250各自都配置在支承板12c的顶面上。例如,4个弹性体250各自分别配置在支承板12c的顶面上的四个角。输送单元51隔着若干个弹性体250放置在支承板12c上。
如图3和图8所示,贯通孔300具有第一孔310和第二孔311。第一孔310和第二孔311都在轴线方向da上贯穿支承板12c。第一孔310和第二孔311在与轴线方向da交叉的方向db上相连。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孔310和第二孔311在与轴线方向da正交的方向db上相连。第二孔311的大小小于第一孔310的大小。还有,贯通孔300配置在弹性体250的附近。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罩体11具有在x轴方向上相对的壁面部11a和壁面部11b。在第一罩体11的内部,安装了盖子单元6和刮擦部7。
第一罩体移动机构15使盖子单元6在避让位置p3与待机位置p4(图1)之间移动。待机位置p4时,盖子单元6与记录头部4在铅垂方向上相对。
第一罩体移动机构15使刮擦部7在避让位置(图1中的实线)与待机位置之间移动。待机位置时,刮擦部7与记录头部4在铅垂方向上相对。
接下来,参照图2、图3和图9,对运输喷墨记录装置1时使用的固定件200进行详细说明。图9是固定件20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图3和图9所示,固定件200具备螺钉部件210和环状的间隔物部件220。
螺钉部件210含有基部211、突出部212和螺钉部213。螺钉部件210例如由金属形成。
基部211具有基端面211a、顶端面211b和卡口部211c。基端面211a和顶端面211b都与轴线方向da交叉。本实施方式中,基端面211a和顶端面211b都与轴线方向da正交。轴线方向da是指沿着轴线ax的方向,轴线ax通过螺钉部213和基部211。基端面211a比顶端面211b更远离螺钉部213。卡口部211c形成在基端面211a上。卡口部211c与作业工具进行卡合。还有,卡口部211c形成在基端面211a上,从而使用者可以从基端面211a一侧使用作业工具。例如,在螺母部件230与喷墨记录装置1是一体化的情况下,能够使用作业工具容易地将固定件200安装在螺母部件230中。
突出部212从基部211的顶端面211b沿着轴线方向da突出来。突出部212具有第一长度la的直径。
螺钉部213位于突出部212的顶端。螺钉部213的外周面具有外螺纹213a。外螺纹213a的谷径是大于等于第一长度la的第二长度lb。外螺纹213a的外径是大于第二长度lb的第三长度lc。
环状的间隔物部件220例如由金属形成。间隔物部件220例如是圆环、四角环或六角环。间隔物部件220具有彼此平行且相对的第一抵接面220c和第二抵接面220d。第一抵接面220c形成圆锥台的顶面。在第二抵接面220d的中央部,形成有以圆锥台状突出的凸部220e。在第一抵接面220c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第二抵接面220d侧的凹部220b。凹部220b的底面具有贯穿第二抵接面220d侧的第一内螺纹220a。第一内螺纹220a具有第二长度lb的内径和第三长度lc的谷径。间隔物部件220在厚度方向上的长度ha是规定距离。规定距离比弹性体250的自然长度短,是能够防止弹性体250发生塑性变形的距离。弹性体250的自然长度是指没有对弹性体250进行任何操作(无伸缩)时的长度。
凹部220b从螺钉部213向基部211凹陷。也就是说,在间隔物部件220的螺钉部213侧的第一抵接面220c上,形成有凹部220b。凹部220b具有规定的大小。具体来说,螺钉部213能够收纳在凹部220b内。
接下来,参照图3、图10和图11,对运输喷墨记录装置1时的固定件200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10和图1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件200的使用方法的立体图。
如图3、图10和图11所示,使用者在运输喷墨记录装置1时,准备螺钉部件210和间隔物部件220。
接下来,使用者将间隔物部件220安装在螺钉部件210的突出部212上。具体来说,使用者将间隔物部件220拧到螺钉部件210的螺钉部213上,通过螺钉部213安装在突出部212上。间隔物部件220的内径是第二长度lb,突出部212的直径是第一长度la。也就是说,间隔物部件220在突出部212上自由滑动。还有,间隔物部件220的内径是第二长度lb,螺钉部213的外径是第三长度lc。也就是说,间隔物部件220不通过螺纹旋转,就不能从螺钉部213拔出。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间隔物部件220以在基部211与螺钉部213之间自由滑动的方式安装在突出部212上。
接下来,使用者将螺钉部件210的突出部212和螺钉部213以及间隔物部件220从下方插入到支承板12c的第一孔310中。下方是指支承板12c中与底板51g相反的一侧。支承板12c的第一孔310的大小是间隔物部件220能够通过而基部211不能通过的大小。支承板12c的第二孔311的大小是间隔物部件220和基部211都不能通过的大小。还有,第二孔311的大小比凸部220e的底面的外径略微大一点。
接下来,使用者使螺钉部件210的突出部212和螺钉部213以及间隔物部件220沿着方向db移动,从支承板12c的第一孔310朝向第二孔311。突出部212、螺钉部213和间隔物部件220在贯通孔300中从第一孔310移动到第二孔311之后,能够使从支承板12c的下方朝向上方插入的间隔物部件220无法从支承板12c的上方被拔出到下方。因此,例如,在底板51g上配置了输送带51a而没有了作业空间的情况下,只要支承板12c的下方有作业空间,就能够使固定件200通过支承板12c被放置到底板51g附近。还有,间隔物部件220具有凸部220e,凸部220e具有比第二孔311小的直径并朝向第二孔311突出。由此,凸部220e与第二孔311卡合,间隔物部件220的位置被定位成不偏离第二孔311。还有,第一抵接面220c的边缘部是圆锥台形状,因此能够防止间隔物部件220的边缘部与底板51g的端部互相干扰。
最后,使用者将螺钉部件210的螺钉部213插入支承板12c的第三孔51f中,并拧入到螺母部件230中。使用者将卡口部211c与作业工具进行卡合,由此拧入到螺母部件230中。还有,卡口部211c形成在基端面211a上,从而使用者可以从基端面211a一侧使用作业工具。因此,在底板51g上配置了输送带51a而没有了作业空间的情况下,只要支承板12c的下方有作业空间,就能够将固定件200安装到螺母部件230中。
将螺钉部213拧入到螺母部件230中之后,结果就是支承板12c被基部211和间隔物部件220夹持。支承板12c是第一部件的一个例子。还有,底板51g被螺母部件230和间隔物部件220夹持,螺母部件230螺纹连接在螺钉部213上。底板51g是第二部件的一个例子。还有,在底板51g与支承板12c之间,弹性体250的长度被间隔物部件220维持在规定长度ha。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底板51g与支承板12c之间配置间隔物部件220,因此能够将底板51g与支承板12c保持间隔地固定。还有,在底板51g与支承板12c之间放置弹性体250的情况下,在底板51g与支承板12c之间,弹性体250的长度被间隔物部件220维持在规定长度ha。因此,能够抑制介于底板51g与支承板12c之间的弹性体250的塑性变形。而且,能够防止输送单元51的破损。
接着,详细说明在将喷墨记录装置1运输到目的地之后使喷墨记录装置1成为可使用状态的方法。
首先,使用者将卡口部211c与作业工具进行卡合,并将螺钉部件210的螺钉部213从螺母部件230上卸下。还有,卡口部211c形成在基端面211a上,从而使用者可以从基端面211a一侧使用作业工具。因此,在底板51g上配置了输送带51a而没有了作业空间的情况下,只要支承板12c的下方有作业空间,就能够将固定件200卸下。
接下来,使用者将基部211向下拉,将螺钉部件210的螺钉部213插入到间隔物部件220的凹部220b内。由此,原本配置在底板51g的上方的螺钉部件210被收纳,从而能够使螺钉部件210和间隔物部件220沿着水平方向db移动。
接下来,使用者使螺钉部件210的突出部212和螺钉部213以及间隔物部件220沿着方向db移动,从支承板12c的第二孔311朝向第一孔310。其结果,原本无法将间隔物部件220从支承板12c的上方拔出到下方,但贯通孔300具有第一孔310和第二孔311,由此能够将间隔物部件220从支承板12c的上方拔出到下方。
最后,使用者将基部211向下拉,将螺钉部件210的突出部212和螺钉部213以及间隔物部件220从支承板12c的第一孔310中拔出来。因此,在底板51g上配置了输送带51a而没有了作业空间的情况下,只要支承板12c的下方有作业空间,就能够将固定件200回收。
如上所述,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为了便于理解,附图中主要对各结构要素进行了示意性地表示,为了方便作图,图示各结构要素的厚度、长度、个数等可能与实际有出入。还有,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要素的形状、尺寸等只是一个例子,不是特别限定,可以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1)如参照图1至图11进行的说明,图像形成装置是喷墨记录装置1,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也可以是电子照相方式的,也可以是单色多功能一体机。
(2)如参照图1至图11进行的说明,螺母部件230固定在底板51g上,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螺母部件230也可以不固定在底板51g上。还有,螺母部件230也可以是对底板51g进行加工而形成的螺丝孔230a(第二内螺纹)。参照图12,对底板51g进行说明。图12是底板51g和固定件200的截面图。如图12所示,底板51g具有第二内螺纹230a。第二内螺纹230a作为螺母部件230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螺母部件230和底板51g是一个单件。
1.一种固定件,
具备螺钉部件和环状的间隔物部件,
所述螺钉部件含有:
基部;
从所述基部突出来的突出部;以及
位于所述突出部顶端的螺钉部,
所述间隔物部件以在所述基部和所述螺钉部之间自由滑动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突出部上,
通过所述基部和所述间隔物部件,夹持第一部件,
通过螺母部件和所述间隔物部件,夹持第二部件,所述螺母部件螺纹连接在所述螺钉部上,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是不同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具有第一长度的直径,
所述螺钉部具有外螺纹,
所述外螺纹具有第二长度的谷径和第三长度的外径,所述第二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三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所述间隔物部件具有第一内螺纹,
所述间隔物部件的所述第一内螺纹具有所述第二长度的内径和所述第三长度的谷径,
所述螺母部件具有第二内螺纹,
所述螺母部件的所述第二内螺纹具有所述第二长度的内径和所述第三长度的谷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物部件具有凹部,所述凹部从所述螺钉部朝向所述基部凹陷,
所述螺钉部能够收纳在所述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具有基端面、顶端面和卡口部,所述卡口部用来与作业工具进行卡合,
所述基端面和所述顶端面都与轴线方向交叉,
所述轴线方向是指沿着轴线的方向,所述轴线通过所述螺钉部和所述基部,
所述基端面比所述顶端面更远离所述螺钉部,
所述卡口部形成在所述基端面上。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具有底板,用于输送片材;
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具有弹性体和支承板,用于使所述输送单元进行升降,所述支承板隔着所述弹性体对所述输送单元进行支承;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输送单元固定在所述升降单元上;以及
螺母部件,所述螺母部件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
所述固定件具备螺钉部件和环状的间隔物部件,
所述螺钉部件含有:
基部;
从所述基部突出来的突出部;以及
位于所述突出部顶端的螺钉部,
所述间隔物部件以在所述基部和所述螺钉部之间自由滑动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突出部上,
通过所述基部和所述间隔物部件,夹持所述底板,
通过所述螺母部件和所述间隔物部件,夹持所述支承板,所述螺母部件螺纹连接在所述螺钉部上,
在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承板之间,所述弹性体的长度被所述间隔物部件维持在规定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板具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大小,
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都在轴线方向上贯穿所述支承板,
所述轴线方向是指沿着轴线的方向,所述轴线通过所述螺钉部和所述基部,
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在与所述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连,
所述间隔物部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孔,但不能通过所述第二孔,
所述基部不能通过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中的每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具有第三孔,
所述螺母部件以沿着所述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三孔重叠的方式被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物部件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具有比所述第二孔小的直径并朝向所述第二孔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具有内螺纹,
所述内螺纹作为所述螺母部件发挥作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