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治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



背景技术:

如图9所示为现有的侧射光纤工作状态,侧射光纤激光治疗的光纤斜端面制作工艺要求高,且因受到距离d不确定影响,激光射出后光斑随距离增加而变大导致能量密度降低,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而加大输入激光功率头部封装有爆裂危险。另一方面,柔性插入管应用广泛,工作部位腔空间大小不一,单根光纤头部侧射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对应的不足,提供一种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其通过调节鹅颈管弯曲弧度大小来调节激光与被治疗壁的垂直距离,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光纤固定头,所述手柄本体的尾端设有用于锁住光纤的光纤锁紧装置,所述手柄本体的头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与光纤固定头之间连接有可弯曲的鹅颈管,所述鹅颈管内分别限位有两根牵引线,第一牵引线的前端通过第一恢复拉伸弹簧与光纤固定头连接,第二牵引线的前端通过第二恢复拉伸弹簧与光纤固定头连接,第一牵引线、第二牵引线的尾端分别穿过软管与位于手柄本体内的绕线轮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通过调节杆与调节旋钮连接,所述调节旋钮可转动地固定在手柄本体外壁上。调节旋钮旋转时,一条牵引线收缩另一条释放,带动鹅颈管向牵引线收缩的一侧弯曲,通过调节旋钮实现180°范围内的工作角度。

本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还包括限位键,所述限位键设有v型槽,调节旋钮的调节杆位于限位键的v型槽内,所述限位键的下端支撑在手柄本体内,所述限位键的上端伸入手柄本体设有的滑槽内,与手柄本体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调节旋钮的调节杆外壁设有防滑纹,所述限位键的v型槽内壁设有对应的防滑纹。

所述鹅颈管包括若干管关节,各管关节的轴向两端均设有两个左右相对的铰接支耳,相邻两个管关节之间通过销轴铰接,使管关节绕销轴转动时实现鹅颈管弯曲,所述光纤固定头、软管上分别设有与管关节对应的铰接支耳,各管关节内壁设有两个上、下相对的牵引线限位孔,用于供牵引线穿过。

各管关节的轴向两端对称;各管关节的左右对称;各管关节的上下对称。

所述软管外侧设有软管包层。

手柄本体内部有光纤从尾部进入,并从头端伸出,依次经软管、鹅颈管直至光纤固定头;所述光纤锁紧装置包括光纤锁母、锁母连接座和光纤掐件,所述锁母连接座的一端与手柄本体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锁母连接座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光纤锁母设有内螺纹,所述锁母连接座伸入光纤锁母内,与光纤锁母螺纹配合,所述光纤掐件位于光纤锁母内,并限位在光纤锁母的端面与锁母连接座的端面之间。

光纤掐件为中空,光纤掐件设有花瓣状端部,当光纤锁母拧紧时会挤压花瓣状端部导致花瓣状端部向内挤压从而锁住光纤;所述光纤锁母内依次设有大圆柱孔段、圆锥孔段、小圆柱孔段,所述光纤锁母的大圆柱孔段设置螺纹。

手柄本体上与调节旋钮对应位置刻有旋转方向标志,调节旋钮刻有中间位置标志。

所述绕线轮的圆周外壁为弧形凹面。所述绕线轮的圆周外壁沿径向设有螺孔,螺孔内固定有用于连接牵引线的螺钉。

光纤固定头端部设有耐温密封填充物,光纤伸入光纤固定头的内孔,通过头端的密封填充物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的软管与光纤固定头之间连接有可弯曲的鹅颈管,所述鹅颈管内分别限位有两根牵引线,第一牵引线的前端通过第一恢复拉伸弹簧与光纤固定头连接,第二牵引线的前端通过第二恢复拉伸弹簧与光纤固定头连接,第一牵引线、第二牵引线的尾端分别穿过软管与位于手柄本体内的绕线轮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通过调节杆与调节旋钮连接,所述调节旋钮可转动地固定在手柄本体外壁上。调节旋钮旋转时,一条牵引线收缩另一条释放,带动鹅颈管向牵引线收缩的一侧弯曲,旋钮旋转时牵引线一条收缩另一条释放,带动弯曲鹅颈管弯曲,向牵引线收缩的一侧弯曲,通过调节旋钮可以实现180°范围内的工作角度,在限位键的前端有一个v型槽,调节旋钮的下端穿过v型槽,限位键向后拔的时候卡住调节旋钮,方便手持手柄其他操作,采用上述方案更容易调节激光出射部位,操作更方便,加工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将激光侧射改为端部直射,通过调节鹅颈管弯曲弧度大小来调节激光与被治疗壁的垂直距离,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的p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的鹅颈管的管关节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的限位键与调节旋钮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的限位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现有的侧射光纤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中,1为手柄本体,1-1为滑槽,2为光纤,3为内层软管,4为软管包层,5为鹅颈管,5-1为管关节,5-1-1为铰接支耳,5-1-2为牵引线限位孔,6为光纤固定头,7为第一牵引线,8为第二牵引线,9为第一恢复拉伸弹簧,10为第二恢复拉伸弹簧,11为绕线轮,12为调节旋钮,12-1为调节杆,13为限位键,13-1为v型槽,13-2为防滑纹,14为锁母连接座,15为光纤锁母,16为光纤掐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包括手柄本体1和光纤固定头6,所述手柄本体的尾端设有用于锁住光纤2的光纤锁紧装置,所述手柄本体的头端固定连接有插入软管,插入软管包括内层软管3以及位于内层软管外的软管包层4,内层软管与光纤固定头之间连接有可弯曲的鹅颈管5,所述鹅颈管内分别限位有两根牵引线,第一牵引线7的前端通过第一恢复拉伸弹簧9与光纤固定头连接,第二牵引线8的前端通过第二恢复拉伸弹簧10与光纤固定头连接,第一牵引线、第二牵引线的尾端分别穿过内层软管与位于手柄本体内的绕线轮11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通过调节杆12-1与调节旋钮12连接,所述调节旋钮可转动地固定在手柄本体外壁上。调节旋钮旋转时,一条牵引线收缩另一条释放,带动鹅颈管向牵引线收缩的一侧弯曲,通过调节旋钮实现180°范围内的工作角度。

本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还包括限位键13,所述限位键设有v型槽13-1,调节旋钮的调节杆位于限位键的v型槽内,所述限位键的下端支撑在手柄本体内,所述限位键的上端伸入手柄本体设有的滑槽1-1内,与手柄本体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调节旋钮的调节杆外壁设有防滑纹,所述限位键的v型槽内壁设有对应的防滑纹13-2,可以防止调节旋钮转动。所述手柄本体内设有用于支撑限位键的支撑板,所述限位键的下端与该支撑板滑动配合。

本实施例的鹅颈管工作角度是在一个平面内的180°范围内,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大或缩小工作角度范围。本专利的鹅颈管可以根据需要在市场上选择购买得到,如肺部支气管内窥镜的鹅颈管,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如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鹅颈管的结构,该实施例的鹅颈管5包括若干管关节5-1,各管关节的轴向两端均设有两个左右相对的铰接支耳5-1-1,铰接支耳上设有铰接孔,相邻两个管关节之间通过销轴铰接,使相邻两个管关节可以绕销轴转动,使管关节绕销轴转动时实现鹅颈管弯曲,所述光纤固定头、内层软管上分别设有与管关节对应的铰接支耳,各管关节内壁设有两个上、下相对的牵引线限位孔5-1-2,用于供牵引线穿过。本实施例的管关节管壁上向内冲有凹孔,内陷部分可以穿过牵引线,对牵引线起导向和位置固定的作用。本实施例将各个管关节的结构如图3所示,各管关节的轴向两端对称;各管关节的左右对称;各管关节的上下对称。从管关节的主视图或轴向截面上看,管关节的上端为等腰梯形,下端为等腰梯形,管关节上端的等腰梯形与下端的等腰梯形对称设置,且管关节上端的等腰梯形的两个腰分别与下端的等腰梯形的两个腰相连(相连处设置铰接支耳)。

因为管关节可以绕销轴转动,所以在鹅颈管处于初始位置即没有弯曲时相邻的两个管关节的相邻的两个端面之间的夹角α为锐角,夹角α的度数根据需要设置。

手柄本体内部有光纤从尾部进入,并从头端伸出,依次经软管、鹅颈管直至光纤固定头;所述光纤锁紧装置包括光纤锁母15、锁母连接座14和光纤掐件16,所述锁母连接座的一端与手柄本体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锁母连接座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光纤锁母设有内螺纹,所述锁母连接座伸入光纤锁母内,与光纤锁母螺纹配合,所述光纤掐件位于光纤锁母内,并限位在光纤锁母的端面与锁母连接座的端面之间。光纤掐件为中空,光纤掐件设有花瓣状端部,当光纤锁母拧紧时会挤压花瓣状端部导致花瓣状端部向内挤压从而锁住光纤;所述光纤锁母内依次设有大圆柱孔段、圆锥孔段、小圆柱孔段,所述光纤锁母的大圆柱孔段设置螺纹。光纤锁母、锁母连接座和光纤掐件都设有光纤过孔。

所述绕线轮的圆周外壁为弧形凹面。所述绕线轮的圆周外壁沿径向设有螺孔,螺孔内固定有用于连接牵引线的螺钉。

手柄与调节旋钮对应位置刻有旋转方向标志,调节旋钮刻有中间位置标志。

手柄尾部为光纤缩紧座,与光纤掐件、光纤锁母配合能将光纤固定。原理是:光纤掐件是中空的一端是四瓣花瓣状的结构,当光纤锁母拧紧时会挤压花瓣状端部导致向内挤压从而锁住光纤。

整个手柄内部有光纤贯穿直至光纤固定头,光纤固定头端部为特殊耐温填充物,填充之后研磨端面。光纤伸入光纤固定头的内孔,通过头端的密封填充物固定。

如图1所示,整个手柄大致如图所示,工作方向为两向,包括光纤固定头、弯曲鹅颈管、插入软管和手柄组成。手柄上有限位键、弯曲调节旋钮,手柄尾部包含光纤锁紧座、光纤锁母组件。插入软管外层为硅胶软包层或者其他符合医疗相关标准要求的软材质,插入软管为直管或者可弯曲软管,根据使用要求选择。

如图2所示,插入软管头部为可调节鹅颈管弯曲部,弯曲管里面有多节如图所示关节相连接而成,关节数量可根据鹅颈管弯曲角度而定,如图7所示为±90°视角范围,鹅颈管两侧各有一条控制牵引线,牵引线前端为恢复拉伸弹簧,牵引线的尾端与穿过插入软管与手柄弯曲调节旋钮绕线轮相连接,如图所示,旋钮旋转时牵引线一条收缩另一条释放,带动弯曲鹅颈管弯曲,向牵引线收缩的一侧弯曲,通过调节旋钮可以实现180°范围内的工作角度,调节旋钮穿过限位键,限位键有v型槽,往后调节即可卡住调节旋钮下端的调节杆,限位键和调节旋钮相接触部分都是带有防滑纹的,卡住以后不用按住也不会松脱,方便手持手柄其他操作。恢复拉伸弹簧一端与光纤固定头连接,另一头与牵引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激光侧射改为端部直射,头部弯曲调整与治疗壁的距离,治疗效果更好,更容易调节激光出射部位,操作更方便,加工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本体和光纤固定头,所述手柄本体的尾端设有用于锁住光纤的光纤锁紧装置,所述手柄本体的头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与光纤固定头之间连接有可弯曲的鹅颈管,所述鹅颈管内分别限位有两根牵引线,第一牵引线的前端通过第一恢复拉伸弹簧与光纤固定头连接,第二牵引线的前端通过第二恢复拉伸弹簧与光纤固定头连接,第一牵引线、第二牵引线的尾端分别穿过软管与位于手柄本体内的绕线轮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通过调节杆与调节旋钮连接,所述调节旋钮可转动地固定在手柄本体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键,所述限位键设有v型槽,调节旋钮的调节杆位于限位键的v型槽内,所述限位键的下端支撑在手柄本体内,所述限位键的上端伸入手柄本体设有的滑槽内,与手柄本体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调节旋钮的调节杆外壁设有防滑纹,所述限位键的v型槽内壁设有对应的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鹅颈管包括若干管关节,各管关节的轴向两端均设有两个左右相对的铰接支耳,相邻两个管关节之间通过销轴铰接,使管关节绕销轴转动时实现鹅颈管弯曲,所述光纤固定头、软管上分别设有与管关节对应的铰接支耳,各管关节内壁设有两个上、下相对的牵引线限位孔,用于供牵引线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各管关节的轴向两端对称;各管关节的左右对称;各管关节的上下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外侧设有软管包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手柄本体内部有光纤从尾部进入并从头端伸出,依次经软管、鹅颈管直至光纤固定头;所述光纤锁紧装置包括光纤锁母、锁母连接座和光纤掐件,所述锁母连接座的一端与手柄本体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锁母连接座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光纤锁母设有内螺纹,所述锁母连接座伸入光纤锁母内,与光纤锁母螺纹配合,所述光纤掐件位于光纤锁母内,并限位在光纤锁母的端面与锁母连接座的端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光纤掐件为中空,光纤掐件设有花瓣状端部,当光纤锁母拧紧时会挤压花瓣状端部导致花瓣状端部向内挤压从而锁住光纤;所述光纤锁母内依次设有大圆柱孔段、圆锥孔段、小圆柱孔段,所述光纤锁母的大圆柱孔段设置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手柄本体上与调节旋钮对应位置刻有旋转方向标志,调节旋钮刻有中间位置标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的圆周外壁为弧形凹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光纤固定头端部设有耐温密封填充物,光纤伸入光纤固定头的内孔,通过头端的密封填充物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鹅颈管激光治疗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光纤,所述手柄本体的尾端设有用于锁住光纤的光纤锁紧装置,所述手柄本体的头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与光纤固定头之间连接有可弯曲的鹅颈管,所述鹅颈管内分别限位有两根牵引线,第一牵引线的前端通过第一恢复拉伸弹簧与光纤固定头连接,第二牵引线的前端通过第二恢复拉伸弹簧与光纤固定头连接,第一牵引线、第二牵引线的尾端分别穿过软管与位于手柄本体内的绕线轮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通过调节杆与调节旋钮连接,所述调节旋钮可转动地固定在手柄本体外壁上。其通过调节鹅颈管弯曲弧度大小来调节激光与被治疗壁的垂直距离,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峰;吴安华;陈晓雷;杨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镭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42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