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连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接管件,特别涉及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
背景技术:
卡压式连接管件是一种与管道管材配套使用的连接管件,与热熔连接管件或螺纹连接管件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快速、连接牢固的优点,因而被广泛使用。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申请号:201620233206.3;授权公告号:cn205401998u],其包括管件本体、定位挡圈、压接挡圈和压紧套,管件本体的一端设有接管段,从接管段的根部向外依次套设有定位挡圈、压接挡圈和压紧套,压紧套与接管段之间形成供管材插入的导槽,压接挡圈包括多个爪块和多块连接薄片,相邻两个爪块通过连接薄片相连,爪块的一端卡入定位挡圈中,连接薄片位于爪块上背离定位挡圈的另一端,连接薄片上设有断折线或断折点,压紧套入定位挡圈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观察槽,压紧套的另一端的端口向远离中轴线的方向翻起。
上述的卡压式连接管件通过观察槽的设置,能清楚了解管材的插入情况,而且压接挡圈压紧后会掉落,便于判断是否已经压接,当然为了密封性好,上述的卡压式连接管件于接管段上设有多个凹槽,凹槽内设有弹性的密封圈,从其附图看出凹槽数量有三个且位于接管段中部处,这其实和现有的其它卡压式连接管件一样,都是为了单纯密封而设置密封圈,没有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目前都采用卡压钳配合各种模具(u系列铝塑管用的模具、th系列铝塑管用的模具、sv系列不锈钢管用的模具、rf系列铝塑管用的模具、s系列不锈钢管用的模具等)对压紧套进行卡压,使得压紧套形变将管材压紧于压紧套和接管段之间,上述的卡压式连接管件通过三个密封圈的设置,卡压钳只能通过适配的u系列模具进行卡压,其它类型模具卡压后无法保证密封性,存在漏水的问题,其它卡压式连接管件也存在适配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密封性好、适配效果好的卡压式连接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包括管件本体、挡圈和压紧套,所述的管件本体的一端具有接管段,从接管段的根部向外依次套设有挡圈和压紧套,所述的接管段上设有若干个环形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且相邻设置,每个环形凹槽的槽宽为2.0-2.5mm且槽深为1.0-1.5mm,相邻环形凹槽之间的间距为0.5-0.9mm,所述的接管段的端部和首个环形凹槽之间设有若干卡紧齿一,第二个环形凹槽至接管段的根部之间设有若干个卡紧齿二,每个环形凹槽内均嵌设有适配的密封圈。
在上述的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中,所述的接管段的端部到首个环形凹槽这段间距的轴向长度为3.5-4.5mm。这样结构更为合理,便于卡紧齿一和卡紧齿二设置和分布,而且密封位置更为合适,能提高密封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中,所述的卡紧齿一和卡紧齿二均为呈圈状的倒齿且齿尖为圆角过渡。这样卡压效果好,而且不会划伤管材内壁。
在上述的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中,所述的卡紧齿一的数量为两个且内侧卡紧齿一紧贴于密封圈设置。这样便于加工,靠近接管段端部的环形凹槽和内侧卡紧齿一之间无需再加工一个间隔。
在上述的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中,所述的卡紧齿二的数量至少为三个。这样卡压效果理想。
在上述的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中,所述的接管段的根部设有一圈径向凸出的挡肩,所述的挡圈嵌于挡肩和管材本体之间,所述的挡圈开设有若干个周向均布且径向贯通的通孔。这样挡肩不会轴向窜动而影响卡压工作,通孔用于判断管材是否已经完成卡压,若本卡压式连接管件没有完成卡压工作,连通时,介质会从通孔中流出,此时需对本卡压式连接管件进行卡压工作。
在上述的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中,所述的挡圈内壁具有一圈环形槽,所述的压紧套的内端具有向外翻折并嵌于环形槽中的翻边,所述的压紧套的外端具有向外翻折的挡边。环形槽和翻边的设置能避免压紧套轴向窜动而影响卡压工作,挡边和挡圈端部对卡压钳的头部起到轴向限位作用,使得卡压钳卡压位置精准,卡压效果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卡压式连接管件结构设计合理,适配效果好,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而且防脱效果好,卡压位置精准,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卡压式连接管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卡压式连接管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卡压式连接管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管件本体;11、接管段;12、环形凹槽;13、卡紧齿一;14、卡紧齿二;15、挡肩;2、挡圈;21、通孔;22、环形槽;3、压紧套;31、翻边;32、挡边;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卡压式连接管件包括管件本体1、挡圈2和压紧套3,管件本体1的一端具有接管段11,从接管段11的根部向外依次套设有挡圈2和压紧套3,接管段11上设有若干个环形凹槽12,环形凹槽12的数量为两个且相邻设置,每个环形凹槽12的槽宽为2.0-2.5mm且槽深为1.0-1.5mm,相邻环形凹槽12之间的间距为0.5-0.9mm,接管段11的端部和首个环形凹槽12之间设有若干卡紧齿一13,第二个环形凹槽12至接管段11的根部之间设有若干个卡紧齿二14,每个环形凹槽12内均嵌设有适配的密封圈4,密封圈4为现有的橡胶圈或硅胶圈。本实施例中每个环形凹槽12的槽宽为2.3mm且槽深为1.2mm,相邻环形凹槽12之间的间距为0.7mm,当然环形凹槽12的槽宽、槽深和间距可根据实际制造情况在各自的范围内选取。
本卡压式连接管件中两个环形凹槽12必须相邻设置,实际制造时根据管材要求,接管段11、管件本体1、压紧套3尺寸会作出相应调整,但环形凹槽12的槽宽、槽深和相邻间距仍要在各自所处范围内设定,不会进行比例缩放,本卡压式连接管件可供u系列模具、th系列模具、rf系列模具或h系列模具的卡压钳进行卡压工作,适配效果好,使用成本低,方便操作;压紧套3形变锁紧后,卡紧齿一13和卡紧齿二14嵌于管材内壁,增加了摩擦力,防止管材脱离,两个密封圈4保证了足够的密封性,不存在泄漏的问题。
进一步细说,为了结构更为合理和密封性好,本实施例中接管段11的端部到首个环形凹槽12这段间距的轴向长度为4.0mm,当然接管段11的端部到首个环形凹槽12这段间距的轴向长度可根据实际制造情况在3.5-4.5mm范围内选取。为了卡压效果好和加工方便,卡紧齿一13和卡紧齿二14均为呈圈状的倒齿且齿尖为圆角过渡,卡紧齿一13的数量为两个且内侧卡紧齿一13紧贴于密封圈4设置,卡紧齿二14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本实施例中卡紧齿二14的数量为四个。
为了卡压工作顺畅且便于检测是否已完成卡压工作,接管段11的根部设有一圈径向凸出的挡肩15,挡圈2嵌于挡肩15和管材本体之间,挡圈2开设有四个周向均布且径向贯通的通孔21;为了卡压效果好,挡圈2内壁具有一圈环形槽22,压紧套3的内端具有向外翻折并嵌于环形槽22中的翻边31,压紧套3的外端具有向外翻折的挡边32。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1.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包括管件本体(1)、挡圈(2)和压紧套(3),所述的管件本体(1)的一端具有接管段(11),从接管段(11)的根部向外依次套设有挡圈(2)和压紧套(3),所述的接管段(11)上设有若干个环形凹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凹槽(12)的数量为两个且相邻设置,每个环形凹槽(12)的槽宽为2.0-2.5mm且槽深为1.0-1.5mm,相邻环形凹槽(12)之间的间距为0.5-0.9mm,所述的接管段(11)的端部和首个环形凹槽(12)之间设有若干卡紧齿一(13),第二个环形凹槽(12)至接管段(11)的根部之间设有若干个卡紧齿二(14),每个环形凹槽(12)内均嵌设有适配的密封圈(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管段(11)的端部到首个环形凹槽(12)这段间距的轴向长度为3.5-4.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紧齿一(13)和卡紧齿二(14)均为呈圈状的倒齿且齿尖为圆角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紧齿一(13)的数量为两个且内侧卡紧齿一(13)紧贴于密封圈(4)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紧齿二(14)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管段(11)的根部设有一圈径向凸出的挡肩(15),所述的挡圈(2)嵌于挡肩(15)和管材本体之间,所述的挡圈(2)开设有若干个周向均布且径向贯通的通孔(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卡压式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圈(2)内壁具有一圈环形槽(22),所述的压紧套(3)的内端具有向外翻折并嵌于环形槽(22)中的翻边(31),所述的压紧套(3)的外端具有向外翻折的挡边(3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