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轴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于降低机械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传统的轴承多为金属材料制成,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轴承具有耐高温、抗磨损性能好等优点,但金属轴承存在以下缺陷:(1)金属轴承需要耗费大量的金属,会造成金属材料的严重浪费,加工成本较高;(2)金属轴承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具有耐高温和耐磨损的优点,但金属材料容易生锈,且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化学制剂的腐蚀,从而造成轴承变形和损坏;(3)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摩擦噪音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加工成本低,耐磨、防尘、降噪音、轻便、不会生锈的塑料轴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塑料轴承,包括:塑料内圈、配合套装在塑料内圈上的塑料外圈、以及将塑料内圈限制在塑料外圈内的塑料端盖;所述塑料外圈包括环形外圈部和环形挡圈部,所述环形挡圈部的外径与所述环形外圈部的外径相同,所述环形挡圈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环形外圈部的内径;所述塑料内圈的横截面呈“k”字状,所述塑料内圈包括横截面呈“一”字状的环形内圈部和横截面呈“v”字状的环状结构部,所述环状结构部位于所述环形内圈部的内侧;所述环形内圈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圈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塑料外圈的内侧壁配合形成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注满油脂。
优选的,所述环状结构部包括两个锥面环部,所述锥面环部与所述环形内圈部之间的夹角为10°~30°。
优选的,所述环状结构部包括两个对称的锥面环部,所述环状结构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与所述环形内圈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环形内圈部外侧壁的正中部,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与所述环形内圈部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为圆角。
优选的,所述塑料端盖固定设置在所述塑料外圈上,所述塑料端盖位于所述塑料外圈上环形外圈部所在的一侧;所述塑料端盖的外径大于所述环形外圈部的内径、不大于所述环形外圈部的外径,所述塑料端盖的内径与所述环形挡圈部的内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环形内圈部的外径与所述环形外圈部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环形内圈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环形挡圈部的内径,所述环形内圈部的两个端面分别抵在所述环形挡圈部和所述塑料端盖上。
优选的,所述塑料端盖的宽度与所述环形挡圈部的宽度相等;所述环状结构部的宽度等于所述环形挡圈部、环形外圈部和塑料端盖的宽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环形外圈部上与所述塑料轴承相对的端部还设有一圈凸起部,以便于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将塑料轴承固定在环形外圈部上。
优选的,所述塑料端盖通过超声波焊接在所述塑料外圈上。
优选的,所述塑料外圈和所述塑料内圈均为整体式的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如塑料内圈、塑料外圈、塑料端盖,均可以采用工程塑料分别注塑加工制作,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加工成本;各个部件之间的装配操作,简单容易;塑料内圈上的环形凹槽与塑料外圈配合形成的环形腔,以及填充在环形腔内的油脂,可以有效的防止塑料内圈与塑料外圈之间出现抱死的问题,保证塑料内圈转动的灵活性;塑料外圈的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其与设备(例如:转轴等)之间的固定连接;整个塑料轴承具有耐化学腐蚀性好、耐老化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塑料轴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塑料轴承中塑料内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塑料轴承中塑料外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塑料轴承中塑料外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塑料内圈;11、环形内圈部;12、环状结构部;121、锥面环部;13、环形凹槽;2、塑料外圈;21、环形外圈部;22、环形挡圈部;23、凸起部;3、塑料端盖;4、油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塑料轴承,包括:塑料内圈1、配合套装在塑料内圈1上的塑料外圈2、以及将塑料内圈1限制在塑料外圈2内的塑料端盖3。
所述塑料外圈2包括相连的环形外圈部21和环形挡圈部22,所述环形挡圈部22的外径与所述环形外圈部21的外径相同,所述环形挡圈部22的内径小于所述环形外圈部21的内径。所述环形外圈部21上远离所述环形挡圈部22的端部还设有一圈凸起部23,凸起部23可以便于塑料端盖3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塑料外圈2为整体式的结构。
所述塑料端盖3通过超声波焊接在所述塑料外圈2上,所述塑料端盖3位于所述塑料外圈2上环形外圈部21所在的一侧,即所述塑料端盖3与所述环形外圈部21上远离所述环形挡圈部2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塑料端盖3的外径略小于所述环形外圈部21的外径,所述塑料端盖3的内径与所述环形挡圈部22的内径相同,所述塑料端盖3的宽度与所述环形挡圈部22的宽度相等。
所述塑料内圈1的横截面呈“k”字状,所述塑料内圈1包括横截面呈“一”字状的环形内圈部11和横截面呈“v”字状的环状结构部12,所述环状结构部12位于所述环形内圈部11的内侧。
所述环形内圈部11的外径与所述环形外圈部21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环形内圈部11的内径大于所述环形挡圈部22的内径,所述环形内圈部11的两个端面分别抵在所述环形挡圈部22和所述塑料端盖3上,即所述环形内圈部11的宽度(环形内圈部11两个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环形外圈部21的宽度(环形外圈部21两个端部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环形内圈部11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圈环形凹槽13,所述环形凹槽13的轴线与所述环形内圈部11的轴线重合,所述环形凹槽13位于所述环形内圈部11外侧壁的正中部;所述环形凹槽13的槽壁与所述环形内圈部11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为圆角,即所述环形凹槽13的槽壁与所述环形内圈部11的外侧壁之间的直角边倒圆角处理;所述环形凹槽13与所述塑料外圈2的内侧壁配合形成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注满油脂4。
所述环状结构部12与所述环形内圈部11的内侧壁相连为一体,所述环状结构部12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该中心线与环状结构部12的轴线相垂直)与所述环形内圈部11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环状结构部12的两个外端面分别对应与所述环形挡圈部22的外端面和所述塑料端盖3的外端面平齐,即所述环状结构部12的宽度等于所述环形挡圈部22、环形外圈部21和塑料端盖3的宽度之和。所述环状结构部12包括两个对称的锥面环部121,所述锥面环部121与所述环形内圈部11之间的夹角为15度(该夹角的角度值可为10°~30°之间的任意角度值,且包含10°和30°本身)。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如塑料内圈1、塑料外圈2、塑料端盖3,均可以采用工程塑料分别注塑加工制作,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加工成本;各个部件之间的装配操作,简单容易;塑料内圈1上的环形凹槽13与塑料外圈2配合形成的环形腔,以及填充在环形腔内的油脂4,可以有效的防止塑料内圈1与塑料外圈2之间出现抱死的问题,保证塑料内圈1转动的灵活性;塑料外圈2的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其与设备(例如:转轴等)之间的固定连接;整个塑料轴承具有耐化学腐蚀性好、耐老化的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内圈、配合套装在塑料内圈上的塑料外圈、以及将塑料内圈限制在塑料外圈内的塑料端盖;所述塑料外圈包括环形外圈部和环形挡圈部,所述环形挡圈部的外径与所述环形外圈部的外径相同,所述环形挡圈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环形外圈部的内径;所述塑料内圈的横截面呈“k”字状,所述塑料内圈包括横截面呈“一”字状的环形内圈部和横截面呈“v”字状的环状结构部,所述环状结构部位于所述环形内圈部的内侧;所述环形内圈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圈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塑料外圈的内侧壁配合形成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注满油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结构部包括两个锥面环部,所述锥面环部与所述环形内圈部之间的夹角为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结构部包括两个对称的锥面环部,所述环状结构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与所述环形内圈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环形内圈部外侧壁的正中部,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与所述环形内圈部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为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端盖固定设置在所述塑料外圈上,所述塑料端盖位于所述塑料外圈上环形外圈部所在的一侧;所述塑料端盖的外径大于所述环形外圈部的内径、不大于所述环形外圈部的外径,所述塑料端盖的内径与所述环形挡圈部的内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内圈部的外径与所述环形外圈部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环形内圈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环形挡圈部的内径,所述环形内圈部的两个端面分别抵在所述环形挡圈部和所述塑料端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端盖的宽度与所述环形挡圈部的宽度相等;所述环状结构部的宽度等于所述环形挡圈部、环形外圈部和塑料端盖的宽度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圈部上与所述塑料轴承相对的端部还设有一圈凸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端盖通过超声波焊接在所述塑料外圈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外圈和所述塑料内圈均为整体式的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