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磨石机,具体涉及一种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水磨石机的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一般是通过在机架上焊接顶杆套筒,顶杆套筒内间隙配合与行走轮连接的顶杆,并在顶杆的上端设置调节螺栓,并通过改变调节螺栓与顶杆相抵接位置,从而实现行走轮高度的调节,进而实现对磨盘高度的调节。
但现有水磨石机的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中顶杆的内腔、顶杆套筒的外壁上都未设置任何防止其磨损的措施,由于磨盘质量大,在工作过程中,顶杆与顶杆套筒经常以较大的力相撞击,使顶杆套筒极易磨损损坏,而不得不停机进行修复。即使停机维修,由于顶杆套筒焊接在机架上,顶杆的下端也与行走轮轴为不可拆卸结构,因而使得维修操作复杂、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耐磨,且维修简单方便的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顶杆套筒,所述顶杆套筒的内腔设置耐磨胶管,一调节件的一端从顶杆套筒的顶部活动插入所述耐磨胶管的上部,一与行走轮经轮轴套筒及轮轴可拆卸连接的顶杆从顶杆套筒的底部活动插入所述耐磨胶管的下部,且调节件与顶杆在所述耐磨胶管内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杆套筒内设置耐磨胶管,使得工作过程中,顶杆对顶杆套筒的撞击力得到衰减,从而能有效减缓顶杆套筒及顶杆的磨损,且顶杆与行走轮可拆卸连接,使得维修时,行走轮部分能简单拆卸,进而取出顶杆,就可方便地实施对顶杆套筒的更换维护。
一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轮轴套筒,轮轴套筒内设置轮轴,且轮轴套筒与轮轴经螺栓顶紧成一体,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行走轮,这样,通过将连接轮轴套筒与轮轴的螺栓拆卸下来,就可将顶杆与连接行走轮的轮轴分离开来,方便对顶杆套筒的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可拆卸设置套筒座,所述顶杆套筒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座上,这样通过拆卸套筒座,就可简单地将顶杆套筒拆卸下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为与所述顶杆套筒经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座为板式套筒座或u型套筒座。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套筒竖直安装,所述顶杆为无耐磨胶管l型杆。或者,所述顶杆套筒倾斜安装,所述顶杆为直杆。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上面设置弧形顶盖,所述弧形顶盖的前端下面设置前脸。所述机架为梯形机架,所述机架的后面固定设置手柄套筒,所述手柄套筒内设置手柄,所述前脸为斜面前脸、柱形前脸或梯形前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柱形前脸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耐磨胶管、顶杆与轮轴套筒连接结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采用l型杆及斜面前脸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轮轴套筒;3、标准位块;4、轮轴;5、顶杆套筒;6、耐磨胶管;7、直杆;8、调节螺杆;9、u型套筒座;10、手柄;11、手柄套筒;12、无耐磨胶管l型杆;13、板式套筒座;14、斜面前脸;15、弧线顶盖;16、柱形前脸;17、梯形前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一实施例包括呈梯形的机架1,该机架1的后面焊接手柄套筒11,手柄套筒11内插设手柄10。位于手柄套筒11前面的机架1上经螺栓连接套筒座,套筒座上焊接固定顶杆套筒5,顶杆套筒5的内腔设置耐磨胶管6。一调节螺杆8的一端从顶杆套筒5的顶部插入耐磨胶管6的上部,并与顶杆套筒5经螺纹连接。一顶杆的上端从顶杆套筒5的底部插入耐磨胶管6的下部,且调节螺杆8与顶杆在耐磨胶管6内相抵接。本实施例中,套筒座为u型套筒座9,且顶杆套筒5倾斜安装,顶杆为直杆7。顶杆的下端焊接轮轴套筒2,轮轴套筒2内安装轮轴4,且轮轴4与轮轴套筒2经螺栓紧固成一体。轮轴4优选为双头螺纹轮轴,且轮轴4的两端分别经轴承连接行走轮1。机架1的前端设置弧形顶盖15,弧形顶盖15下面设置前脸,前脸可为图2中的梯形前脸17、图3中的柱形前脸16。机架1上还设有标准位块3,通过量测或观察标准位块3与行走轮的距离,可确定磨盘的相对高度。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中顶杆套筒5可垂直安装,顶杆为采用无耐磨胶管l型杆12。前脸也可为斜面前脸14。套筒座采用板式套筒座13。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1.一种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顶杆套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套筒的内腔设置耐磨胶管(6),一调节件的一端从顶杆套筒的顶部活动插入所述耐磨胶管的上部,一与行走轮经轮轴套筒(2)及轮轴(4)可拆卸连接的顶杆从顶杆套筒的底部活动插入所述耐磨胶管的下部,且调节件与顶杆在所述耐磨胶管内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轮轴套筒,轮轴套筒内设置所述轮轴,且轮轴套筒与轮轴经螺栓顶紧成一体,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行走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可拆卸设置套筒座,所述顶杆套筒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与所述顶杆套筒经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杆(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座为板式套筒座(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座为u型套筒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套筒竖直安装,所述顶杆为无耐磨胶管l型杆(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套筒倾斜安装,所述顶杆为直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上面设置弧形顶盖(15),所述弧形顶盖的前端下面设置前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磨石机行走轮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梯形机架,所述机架的后面固定设置手柄套筒(11),所述手柄套筒内设置手柄(10),所述前脸为斜面前脸(14)、柱形前脸(16)或梯形前脸(1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