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的工艺水平、设备的技术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相对国外还比较低,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纺织生产过程中,粗细联之间需要数以百计的链条来运输纱线和纱管,当大批量的粗纱纱线出现质量问题时,需要在细纱机处拦截问题纱线。如果不能精确定位链条,便需要到细纱机处逐台查看,耗时耗力。
另外,在纺织生产过程中,纺织机器需要使用数百万只纱管,仅仅用颜色和外观来区分数量如此庞大的纱管是非常困难的,一旦纱管上的纱线出现了质量问题,就需要逐台检查相关的纺织机器来排查故障原因,如此一来耗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现有技术中,已有利用条形码粘贴到纱管的外壁上,纱管转动过程中条形码容易被遮住或者脱落,影响读取信息。直接将标签粘贴在纱管上,电子芯片标签的厚度会影响纱管的外型结构,进而影响纱线的成形和减少纱管的使用寿命;同时高速旋转影响射频读写,采用铜环电子芯片标签和纱管一体式安装的方法虽然可以使电子芯片标签的磁场不受高速旋转纱管的影响,但是其制做安装工艺复杂,且制作成本高,对于多种纱管混合使用时不能有效的读取与擦写数据,仍无法满足现在化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且成本低、提高成品率,使用方便、读写器读取方便快捷,可以根据使用实际需求使用读写器写入与擦去rfid电子芯片标签内的存储内容,省时省力,避免人工操作出现错误情况发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显著降低纺织生产过程中的维护成本,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的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其包括纱筒管本体和rfid电子芯片标签,纱筒管本体内侧壁上还连接设有与其贴壁固定连接套环,rfid电子芯片标签固设于套环与纱筒管本体内壁之间。
优选的,rfid电子芯片标签粘贴于套环的外侧壁上后,纱筒管本体通过注塑成型与二者形成一体结构。
优选的,粘贴有rfid电子芯片标签的套环固设于纱筒管本体的下端部。
优选的,套环的宽度大于rfid电子芯片标签的宽度。
优选的,纱筒管本体的底部处还设有注塑一体成型凸缘。
优选的,纱筒管本体与套环为颜色不同的同种塑料材质制成;纱筒管为纱筒或者纱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且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的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连接结构稳固,使用方便、读写器读取方便快捷、不易发生信息错误与丢失的情况,使用过程中rfid电子芯片标签不发生掉落或者标签打印磨损等情况、可以根据使用实际需求使用读写器写入与擦去rfid电子芯片标签内的存储内容,省时省力,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读取劳动强度大的、且容易出现错误读取的问题,避免人工操作出现错误情况发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对于有当大批量的粗纱纱线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快速读取找出纱线出现了质量问题的纱筒管,不需要逐台检查相关的纺织机器来排查故障原因,方便快捷,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显著降低纺织生产过程中的维护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巧妙,制作周期短,省时省力,同时确保rfid电子芯片标签安装位置的准确度,且保证rfid电子芯片标签的完整性与功能性,显著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筒管为纱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筒管为纱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纱筒管本体,2.rfid电子芯片标签,3.套环,4.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纱筒管为纱筒,其包括纱筒管本体1和rfid电子芯片标签2,纱筒管本体1内侧壁上还连接设有与其贴壁固定连接套环3,rfid电子芯片标签2固设于套环3与纱筒管本体1内壁之间。rfid电子芯片标签2粘贴于套环3的外侧壁上后,纱筒管本体1通过注塑成型与二者形成一体结构,一方面,此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且成本低;另一方面,此种连接稳固,rfid电子芯片标签2在使用过程中,避免现有技术中在纱筒管本体1外侧壁上粘贴的手写标签易发生掉落或者标签打印磨损等情况发生;而且基于rfid电子芯片标签2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实际需求使用读写器写入与擦去rfid电子芯片标签2内的存储内容,使用方便、读写器读取方便快捷、不易发生信息错误与丢失的情况,省时省力,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读取劳动强度大的、且容易出现错误读取的问题,避免人工操作出现错误情况发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于有当大批量的粗纱纱线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快速读取找出纱线出现了质量问题的纱筒管,不需要逐台检查相关的纺织机器来排查故障原因,方便快捷,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显著降低纺织生产过程中的维护成本。
粘贴有rfid电子芯片标签2的套环3固设于纱筒管本体1的下端部,使用时,不需要将整个缠有纱线的纱筒管本体1抬起读取数据,只需将纱筒管本体1不缠线的下端部用读写器读取数据,即可以实时监测对应纱筒管上的纱线的全部信息,使用方便快捷,显著降低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便于纺织行业自动化机械大生产的进行。
套环3的宽度大于rfid电子芯片标签2的宽度,有效避免rfid电子芯片标签2漏在套环3外侧发生损坏的情况发生,确保rfid电子芯片标签2内数据的存入长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纱筒管本体1的底部处还设有注塑一体成型凸缘4,便于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根据凸缘4判断rfid电子芯片标签2的内部位置,将其作为纱筒管本体1的下端部,缠线过程中可以避免在纱筒管本体1下端部缠线,造成对rfid电子芯片标签2数据读取信息的屏蔽作用,确保读取纱筒管本体1内rfid电子芯片标签2数据信号强、且快速有效的将其中的数据读出,便于生产的实时监测,省时省力。
纱筒管本体1与套环3为颜色不同的同种塑料材质制成,此种设计可以使纱筒管本体1与套环3直接的接触更紧密贴合,最终实现二者对其之间的rfid电子芯片标签2的完成包覆与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纱筒管本体1与套环3颜色不同更有利于识别确定rfid电子芯片标签2的位置,进一步确保读取数据的快速有效性,防止因纱筒管本体1壁厚将内部rfid电子芯片标签2遮住,不能有效判断rfid电子芯片标签2的安装位置的情况发生。
一种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套环注塑成型:通过套环3的模具进行第一次注塑制成套环3:套环3由聚丙烯材质注塑成型,套环3厚度为1.2mm-2.0mm,根据聚丙烯材质与厚度选择第一次注塑温度为210-220℃;
(2)将rfid电子芯片标签2粘贴于套环3的外侧壁上:将rfid电子芯片标签2粘贴于套环3的外侧壁的上端,rfid电子芯片标签2上端的胶面沿着套环3的边缘处对折粘贴于套环3的内侧壁上后;
(3)纱筒管本体注塑成型:将步骤(2)中将粘贴有rfid电子芯片标签2一端的套环3套接在纱筒管本体1的注塑模具内部管体末端的内侧后,通过第二次注塑成型在步骤(2)中粘贴有rfid电子芯片标签2的套环3外侧壁上形成纱筒管本体1:纱筒管本体1也由聚丙烯材质注塑成型,根据纱筒管本体1的聚丙烯材质以及步骤(1)中套环3的厚度选择第二次注塑温度为220-240℃,此种温度即可以保证纱筒管本体1注塑的质量,又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注塑过程中套环3不发生融化变形的情况发生,确保rfid电子芯片标签2的安装位置,即制得rfid电子芯片标签2固设于套环3与纱筒管本体1内壁之间的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
套环3的内径等于或者略小于纱筒管本体1的注塑模具内部管体末端的外径,可以有效将套环3套接卡紧在纱筒管本体1注塑模具内部管体上,在纱筒管本体1注塑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套环3发生松动,一方面确定纱筒管本体1形成过程中与套环3结合的稳固性,另一方面确保rfid电子芯片标签2和套环3与纱筒管本体1的结合位置准确度与稳固性。
步骤(2)中,将rfid电子芯片标签2粘贴于套环3的外侧壁的上端,rfid电子芯片标签2上端的胶面沿着套环3的边缘处对折粘贴于套环3的内侧壁上后,再将粘贴有rfid电子芯片标签2一端的套环套3接在纱筒管本体1注塑模具内部管体末端的内侧,此种rfid电子芯片标签2粘贴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步骤(3)中,纱筒管本体1注塑成型中外侧高温影响将rfid电子芯片标签2的胶面粘结胶发生融化,造成rfid电子芯片标签2发生显著位移的情况发生,有效避免制作过程中rfid电子芯片标签2漏出纱筒管本体1末端,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确保rfid电子芯片标签2安装位置的准确度,且保证rfid电子芯片标签2的完整性与功能性,显著提高成品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且成本低;连接稳固,使用方便、读写器读取方便快捷、不易发生信息错误与丢失的情况,使用过程中rfid电子芯片标签2不发生掉落或者标签打印磨损等情况、可以根据使用实际需求使用读写器写入与擦去rfid电子芯片标签2内的存储内容,省时省力,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读取劳动强度大的、且容易出现错误读取的问题,避免人工操作出现错误情况发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于有当大批量的粗纱纱线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快速读取找出纱线出现了质量问题的纱筒管,不需要逐台检查相关的纺织机器来排查故障原因,方便快捷,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显著降低纺织生产过程中的维护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巧妙,确保rfid电子芯片标签2安装位置的准确度,且保证rfid电子芯片标签2的完整性与功能性,显著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例如如图3-图4所示,纱筒管为纱管均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及其制备方法。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前”、“后”、“内”、“外”、“中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1.一种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纱筒管本体和rfid电子芯片标签,所述纱筒管本体内侧壁上还连接设有与其贴壁固定连接套环,所述rfid电子芯片标签固设于所述套环与所述纱筒管本体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电子芯片标签粘贴于所述套环的外侧壁上后,所述纱筒管本体通过注塑成型与二者形成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其特征在于,粘贴有所述rfid电子芯片标签的所述套环固设于所述纱筒管本体的下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的宽度大于所述rfid电子芯片标签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筒管本体的底部处还设有注塑一体成型凸缘。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读写识别的纱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筒管本体与所述套环为颜色不同的同种塑料材质制成;所述纱筒管为纱筒或者纱管。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