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毛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缸盖进行表面去毛刺作业时一般是通过人工操作平面刷对缸盖表面进行清理的方式进行,这种去毛刺方式,工作的劳动强度高,且去毛刺效果差,往往不能有效地清除缸盖表面的毛刺,从而造成产品质量的下降。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去除缸盖表面毛刺的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包括位于去毛刺专机缸盖翻转组件后侧并且底端固设于机体上的固定柱,固定柱的顶端设置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l型滑板,l型滑板包括位于横梁上表面上方并与横梁滑动配合的横板、位于横梁前侧并与横梁滑动配合的竖板,竖板的表面设置有平面刷动力头座,平面刷动力头座内设置有平面刷主轴,平面刷主轴的顶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平面刷动力头座上并与平面刷主轴驱动装置连接,平面刷主轴驱动装置的主机设置于所述横板上,平面刷主轴的底端设置有平面刷,所述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还包括驱动l型滑板移动的滑板驱动装置及驱动平面刷主轴升降的平面刷升降装置,所述平面刷位于安装板的上方。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所述平面刷主轴顶部设置有键槽,平面刷主轴的顶部还设置有皮带轮,皮带轮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键槽适配的键齿,所述平面刷主轴驱动装置为平面刷主轴驱动电机,平面刷主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所述皮带轮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所述平面刷主轴的底部设置有与平面刷主轴固连的滑筒,滑筒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有与滑筒固连的齿条,所述平面刷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平面刷动力头座上的平面刷升降电机,平卖刷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平面刷动力头座并与平面刷齿轮连接,平面刷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所述皮带轮的下方设置有轴承及轴承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所述l型滑板驱动装置包括滑板驱动电机、与滑板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滑板驱动丝杆、所述竖板与滑板驱动丝杆螺纹连接。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平面刷升降装置及滑板驱动装置,实现了对平卖刷的二维驱动,使其能够自动地从缸盖表面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结合平面刷驱动装置,从而实现对缸盖表面的自动高效去毛刺作业,其大大减小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去毛刺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能够高效去除缸盖表面毛刺。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缸盖去毛刺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缸盖去毛刺整机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缸盖去毛刺整机的侧视图;

图4是图2的缸盖去毛刺整机的俯视图;

图5是机体及输入辊道、输出辊道等部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缸盖平面去毛刺清理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缸盖平面去毛刺清理组件的正视图;

图8是缸盖平面去毛刺清理组件的侧视图;

图9是缸盖平面去毛刺清理组件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缸盖平面去毛刺清理组件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11是去毛刺专机缸盖翻转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2是去毛刺专机缸盖翻转组件的正视图;

图13是去毛刺专机缸盖翻转组件的俯视图;

图14是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5是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的正视图;

图16是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的侧视图;

图17是平面刷主轴及平面刷等部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8是滑筒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机体1;缸盖表面孔去毛刺专机组件2;缸盖平面去毛刺清理组件3;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4;去毛刺专机缸盖翻转组件5;滑座101;丝杆102;排屑槽103;排屑机104;升降辊道105;升降气缸106;支撑臂107;输入辊道109;连接臂108;输出辊道110;导柱201;固定板202;表面孔去毛刺专机203;顶板204;专机壳体205;刷杆206;刷杆驱动电机207;丝杆罩209;专机驱动丝杆210;专机驱动电机211;压紧气缸213;压紧块214;接近传感器215;配重块216;配重块安装架217;配重块导向杆219;滑杆座501;滑杆502;安装板503;安装板升降装置504;缸盖进出口505;翻转轴承座506;翻转轴507;夹紧气缸座508;夹紧气缸509;夹紧板座510;夹紧板511;顶杆512;翻转轴驱动装置513;缸盖定位销514;翻转夹头515;翻转轴驱动电机516;传输轴517;靠板518;靠板驱动气缸519;固定柱401;横梁402;l型滑板403;横板404;竖板405;平面刷动力头座406;平面刷主轴407;平面刷驱动装置408;平面刷409;滑板驱动装置410;平面刷升降装置411;键槽412;滑筒414;容置槽415;齿条416;平面刷升降电机417;轴承座418;滑板驱动电机419;滑板驱动丝杆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18,一种缸盖去毛刺整机,包括机体1、缸盖表面孔去毛刺专机组件2及缸盖平面去毛刺清理组件3,缸盖平面去毛刺清理组件包括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4及去毛刺专机缸盖翻转组件5;

机体的表面可滑动地设置有滑座101,机体上还设置有驱动滑座沿基座表面导轨滑动的滑座驱动机构;

缸盖表面孔去毛刺专机组件设置于机体的前端,缸盖表面孔去毛刺专机组件包括底端固设于机体上的导柱201、设于导柱固定高度处的固定板202、位于固定板上方的表面孔去毛刺专机203、与导柱连接的顶板204及驱动表面孔去毛刺专机升降的表面孔去毛刺专机升降装置,表面孔去毛刺专机包括专机壳体205、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上的多根刷杆206、驱动刷杆转动的刷杆驱动电机207,刷杆的端部设置有刷毛,固定板的表面设有供刷杆穿过的输出孔208;

去毛刺专机缸盖翻转组件位于缸盖表面孔去毛刺组件的后侧,去毛刺专机缸盖翻转组件包括底端设置于机体上的滑杆座501、固设于滑杆座上的滑杆502、与滑杆滑动配合的安装板503、驱动安装板升降的安装板升降装置504、设于安装板左右两端的两组缸盖翻转装置,安装板的表面设有供缸盖进出的缸盖进出口505,缸盖翻转装置包括与安装板固连的翻转轴承座506、穿过翻转轴承座的翻转轴507、设于翻转轴与翻转轴承座之间的翻转轴承、设于翻转轴外端的夹紧气缸座508、设于夹紧气缸座上的夹紧气缸509、设于翻转轴内端的夹紧板座510、设于夹紧板座内侧的夹紧板511、设置于翻转轴内的顶杆512及驱动翻转轴转动的翻转轴驱动装置513,顶杆的内端与夹紧板固连,顶杆的外端与夹紧气缸的活塞杆固连;

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包括位于去毛刺专机缸盖翻转组件后侧并且底端固设于机体上的固定柱401,固定柱的顶端设置有横梁402,横梁上设置有l型滑板403,l型滑板包括位于横梁上表面上方并与横梁滑动配合的横板404、位于横梁前侧并与横梁滑动配合的竖板405,竖板的表面设置有平面刷动力头座406,平面刷动力头座内设置有平面刷主轴407,平面刷主轴的顶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平面刷动力头座上并与平面刷主轴驱动装置408连接,平面刷主轴驱动装置的主机设置于横板上,平面刷主轴的底端设置有平面刷409,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还包括驱动l型滑板移动的滑板驱动装置410及驱动平面刷主轴升降的平面刷升降装置411,平面刷位于安装板的上方。

具体工作时,当缸盖输入至表面去毛刺专机的下方时,表面去毛刺专机在表面去毛刺专机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下降,直至刷杆的底端进入到缸盖表面孔内,随后,刷杆驱动电机驱动刷杆转动,从而实现对缸盖表面孔的清扫。具体实施时,表面孔去毛刺组件位于升降辊道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滑座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机体上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丝杆102,滑座与丝杆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机体的表面设置有排屑槽103,排屑槽的底部设有与排屑机104输入口连通的排屑口。

作为优选,机体的上方设置有升降辊道105,机体上设置有驱动升降辊道升降的升降气缸106,滑座为c型滑座,c型滑座包括位于升降辊道两侧的支撑臂107及连接两个支撑臂的连接臂108。

升降辊道及c型滑座的设置,实现了对缸盖的方便上料。具体的,缸盖首先输入至升降辊道的表面,然后升降气缸驱动升降辊道下降,从而使得缸盖落入升降辊道两端的支撑臂上,接着滑座驱动机构便可驱动滑座沿着机体表面的滑轨移动。

作为优选,升降辊道的输入端设置有输入辊道109,升降辊道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辊道110。

作为优选,表面孔去毛刺专机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顶板上的丝杆罩209、底端与专机壳体连接且顶端与丝杆罩螺纹连接的专机驱动丝杆210、设于专机壳体上且输出轴与专机驱动丝杆连接的专机驱动电机211。

该设计的目的在于实现表面孔去毛刺专机驱动装置对专机壳体的升降功能。具体工作时,专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专机驱动丝杆转动,由于专机驱动丝杆与固设于顶板上的丝杆罩螺纹连接,因此随着专机驱动丝杆的转动,专机驱动丝杆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其连接的专机壳体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专机驱动丝杆的底端设置有与专机驱动丝杆转动连接的托盘212,托盘位于专机壳体的下方。

该设计实现了专机驱动丝杆与专机壳体的了连接。

作为优选,固定板的表面设置有压紧气缸213,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并与压紧块214连接。

压紧块的设置,实现了对缸盖的压紧作业,从而使得表面孔去毛刺专机在对缸盖表面孔去毛刺作业时缸盖更稳定。

作为优选,固定板上还设置有接近传感器215或光电传感器。

接近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用于感知固定板下方的升降辊道上是否已经输入缸盖。

作为优选,顶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配重块216,顶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配重块安装架217,配重块安装架上设置有两根支撑轴,支撑轴上设置有链轮,配重块的顶端连接有链条218,链条的另一端与专机壳体固连,链条与链轮啮合。

配重块的设置,实现了对表面孔去毛刺专机的配重功能,从而降低了表面孔去毛刺专机升降装置的功耗,提高了其可靠性。

作为优选,配重块安装架上设置有与配重块滑动配合的配重块导向杆219。

配重块导向杆的设置,用于实现对配重块的导向功能,从而防止其升降时产生晃动。

作为优选,夹紧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缸盖定位销514及翻转夹头515。

作为优选,翻转轴驱动装置包括机体设于安装板上的翻转轴驱动电机516、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板上的传输轴517,翻转轴驱动电机通过齿轮齿带传动装置分别与传输轴、翻转轴连接,传输轴的另一端通过齿轮齿带传动装置与另一翻转轴连接。

作为优选,安装板的表面还设置有靠板518,靠板与靠板驱动气缸519的活塞杆连接。

靠板的设置,能够防止缸盖去毛刺时产生振动。

作为优选,安装板升降装置为气缸。

作为优选,平面刷主轴顶部设置有键槽412,平面刷主轴的顶部还设置有皮带轮413,皮带轮内侧面设置有与键槽适配的键齿,平面刷主轴驱动装置为平面刷主轴驱动电机,平面刷主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皮带轮连接。

作为优选,平面刷主轴的底部设置有与平面刷主轴固连的滑筒414,滑筒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容置槽415,容置槽内设置有与滑筒固连的齿条416,平面刷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平面刷动力头座上的平面刷升降电机417,平卖刷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平面刷动力头座并与平面刷齿轮连接,平面刷齿轮与齿条啮合。

作为优选,皮带轮的下方设置有轴承及轴承座418。

作为优选,l型滑板驱动装置包括滑板驱动电机419、与滑板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滑板驱动丝杆420、竖板与滑板驱动丝杆螺纹连接。

具体工作时,缸盖通过输入辊道输入至升降辊道后,位于升降辊道上方的表面孔去毛刺专机便开始下降,直至其上的刷杆底端进入到缸盖的表面孔内,并对其进行去毛刺作业。缸盖的表面孔在去毛刺后,表面孔去毛刺专机恢复原位,同时,c型滑座便沿着机体表面的轨道移动至升降辊道处,接着升降辊道下降,位于升降辊道上的缸盖便落在升降辊道左右两端的c型滑座支撑臂上,c型滑座便带着缸盖移动至安装板的下方,位于安装板上方的平面刷在平面刷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下降直至平面刷与缸盖的表面接触,接着平面刷在平面刷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转动,同时平面刷在滑板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着横梁上的导轨平移,从而实现对缸盖表面的去毛刺作业。当缸盖的一个表面清理完成后,安装板在安装板升降装置的带动下下降,使得缸盖穿过安装板上的缸盖进出口并达到与夹紧板相同的高度,夹紧板在顶杆及夹紧气缸的作用下向缸盖移动,直至缸盖被夹紧于左右两端的夹紧板之间,接着翻转驱动电机带动翻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顶杆及与顶杆连接的夹紧板、缸盖等部件转动,直至缸盖转过180度,接着缸盖被放置于c型滑座上,夹紧板恢复原位,位于缸盖上方的平面刷便以上述类似过程对该表面再次进行去毛刺,待缸盖表面完全清理后,c型滑座带动其继续往后侧移动,以便进行后续的斜孔及侧面长孔的去毛刺作业。待缸盖完全去毛刺后,c型滑座带动其恢复至原位,此时升降辊道上升,直至缸盖落在其表面的辊道上,接着缸盖便在升降辊道的作用下输出至输出辊道,从而完成去毛刺作业。

通过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缸盖表面孔去毛刺专机组件、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去毛刺专机缸盖翻转组件等部件的设置,使得缸盖表面孔去毛刺专机组件实现了对缸盖的表面孔去毛刺及正反表面的去毛刺作业,且其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干预,工作效率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去毛刺专机缸盖翻转组件后侧并且底端固设于机体上的固定柱(401),固定柱的顶端设置有横梁(402),横梁上设置有l型滑板(403),l型滑板包括位于横梁上表面上方并与横梁滑动配合的横板(404)、位于横梁前侧并与横梁滑动配合的竖板(405),竖板的表面设置有平面刷动力头座(406),平面刷动力头座内设置有平面刷主轴(407),平面刷主轴的顶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平面刷动力头座上并与平面刷主轴驱动装置(408)连接,平面刷主轴驱动装置的主机设置于所述横板上,平面刷主轴的底端设置有平面刷(409),所述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还包括驱动l型滑板移动的滑板驱动装置(410)及驱动平面刷主轴升降的平面刷升降装置(411),所述平面刷位于安装板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刷主轴顶部设置有键槽(412),平面刷主轴的顶部还设置有皮带轮(413),皮带轮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键槽适配的键齿,所述平面刷主轴驱动装置为平面刷主轴驱动电机,平面刷主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所述皮带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刷主轴的底部设置有与平面刷主轴固连的滑筒(414),滑筒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容置槽(415),容置槽内设置有与滑筒固连的齿条(416),所述平面刷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平面刷动力头座上的平面刷升降电机(417),平卖刷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平面刷动力头座并与平面刷齿轮连接,平面刷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的下方设置有轴承及轴承座(4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滑板驱动装置包括滑板驱动电机(419)、与滑板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滑板驱动丝杆(420)、所述竖板与滑板驱动丝杆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包括固定柱,固定柱的顶端设置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L型滑板,L型滑板包括横板及竖板,竖板的表面设置有平面刷动力头座,平面刷动力头座内设置有平面刷主轴,平面刷主轴的顶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平面刷刷动力头座上并与平面刷主轴驱动装置连接,平面刷主轴驱动装置的主机设置于横板上,平面刷主轴的底端设置有平面刷,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还包括驱动L型滑板移动的滑板驱动装置及驱动平面刷主轴升降的平面刷升降装置,平面刷位于安装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专机平面刷动力头组件能够高效去除缸盖表面毛刺。

技术研发人员:左苏松;管亮;于福光;李东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苏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9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