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151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按中医的观点,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后,都会经过脾胃的运化,变成津液等精微物质运化到全身。如果食物和水不能被正常地运化吸收,就变成了中医上常说的“水湿”。吃进体内的食物和水能否转化为人体所需的精微物质,关键在于脾胃功能是否强健,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并且“主运化水湿”。如果脾胃出现疲劳的现象,水谷进入人体后不能转化成对人体有用的精微物质,而是转化为病理产物—水湿。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人们生活习惯不良、过渡依赖空调等因素,容易导致风寒湿邪入侵体内,从而使人体湿气加重。现有市面上的祛湿产品主要以代餐粉为主,食疗效果不显著,而且服用不便,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如下:

包括重量比份的香茅20~30份,黄柏20~30份,百部5~10份,金银花5~10份,菊花5~10份,荆芥3~5份,白芷3~5份,蒲公英3~5份,艾叶1~3份,甘草1~3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香茅20份,黄柏20份,百部5份,金银花5份,菊花5,荆芥3份,白芷3份,蒲公英3份,艾叶1份,甘草1份。

所述香茅30份,黄柏30份,百部10份,金银花10份,菊花10,荆芥5份,白芷5份,蒲公英5份,艾叶3份,甘草3份。

所述香茅25份,黄柏25份,百部8份,金银花7份,菊花6份,荆芥4份,白芷4份,蒲公英4份,艾叶2份,甘草2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重量比份的香茅、黄柏、百部、金银花、菊花、荆芥、白芷、蒲公英、艾叶、甘草清洗、沥干,混合物料置于80~100℃的干燥设备中处理5~10分钟,干燥后置入灭菌室,通入体积占比8~10%的臭氧气体,搅拌16~20分钟,得到灭菌原料;

第二步:将所述灭菌原料置入打粉机中,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三步:用200~300目筛进行筛粉,得到泡浴粉料;

第四步:混合搅拌均匀;置入存储箱中进行半成品储料,静置72小时;

第五步:按重量100克一个单位用罐装打包;检验入库。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只需要泡浴即具有很好的疗效,一般中药熬剂都具有较大的气味和苦味,在服用时难以下咽,本发明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2、香茅和黄柏在泡浴时健脾益气,改善脾虚体质;百部、荆芥和白芷具有消肿去水的作用;艾叶具有抗菌作用,三者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健脾祛湿。菊花和蒲公英属于寒性和凉性植物,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可以更好的健脾利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包括重量比份的香茅20份,黄柏20份,百部5份,金银花5份,菊花5,荆芥3份,白芷3份,蒲公英3份,艾叶1份,甘草1份。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重量比份的香茅、黄柏、百部、金银花、菊花、荆芥、白芷、蒲公英、艾叶、甘草清洗、沥干,混合物料置于80℃的干燥设备中处理5分钟,干燥后置入灭菌室,通入体积占比8%的臭氧气体,搅拌16分钟,得到灭菌原料;

第二步:将灭菌原料置入打粉机中,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三步:用200目筛进行筛粉,得到泡浴粉料;

第四步:混合搅拌均匀;置入存储箱中进行半成品储料,静置72小时;

第五步:按重量100克一个单位用罐装打包;检验入库。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包括重量比份的香茅30份,黄柏30份,百部10份,金银花10份,菊花10,荆芥5份,白芷5份,蒲公英5份,艾叶3份,甘草3份。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重量比份的香茅、黄柏、百部、金银花、菊花、荆芥、白芷、蒲公英、艾叶、甘草清洗、沥干,混合物料置于100℃的干燥设备中处理10分钟,干燥后置入灭菌室,通入体积占比10%的臭氧气体,搅拌20分钟,得到灭菌原料;

第二步:将灭菌原料置入打粉机中,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三步:用300目筛进行筛粉,得到泡浴粉料;

第四步:混合搅拌均匀;置入存储箱中进行半成品储料,静置72小时;

第五步:按重量100克一个单位用罐装打包;检验入库。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包括重量比份的香茅25份,黄柏25份,百部8份,金银花7份,菊花6份,荆芥4份,白芷4份,蒲公英4份,艾叶2份,甘草2份。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重量比份的香茅、黄柏、百部、金银花、菊花、荆芥、白芷、蒲公英、艾叶、甘草清洗、沥干,混合物料置于90℃的干燥设备中处理8分钟,干燥后置入灭菌室,通入体积占比9%的臭氧气体,搅拌18分钟,得到灭菌原料;

第二步:将灭菌原料置入打粉机中,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三步:用250目筛进行筛粉,得到泡浴粉料;

第四步:混合搅拌均匀;置入存储箱中进行半成品储料,静置72小时;

第五步:按重量100克一个单位用罐装打包;检验入库。

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包括重量比份的香茅20份,黄柏30份,百部8份,金银花6份,菊花9份,荆芥3份,白芷4份,蒲公英5份,艾叶3份,甘草1份。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重量比份的香茅、黄柏、百部、金银花、菊花、荆芥、白芷、蒲公英、艾叶、甘草清洗、沥干,混合物料置于85℃的干燥设备中处理9分钟,干燥后置入灭菌室,通入体积占比10%的臭氧气体,搅拌17分钟,得到灭菌原料;

第二步:将灭菌原料置入打粉机中,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三步:用300目筛进行筛粉,得到泡浴粉料;

第四步:混合搅拌均匀;置入存储箱中进行半成品储料,静置72小时;

第五步:按重量100克一个单位用罐装打包;检验入库。

本发明的用药方法:泡浴粉按每100g配比1.5~2l水,开水熬10分钟,然后连同药包倒入浴盆将水温调至38~42℃左右,进行人体泡浴10到20分钟。

长期毒性试验:

对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4制备的泡浴粉在动物体表进行3个月长期毒性试验,每日给大鼠泡浴用药,药物:发明中的泡浴粉按上述方法熬制,取药液泡浴。剂量分别相当于上述用量的10倍、5倍、2倍、1倍。观察项目包括一般性观察和包括血液学检查29项在内的全面检测。结果表明,四个给药剂量皆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表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4制备的泡浴粉用于临床使用是安全的。

临床治疗结果:

所观察的全部病例均来源于益阳市某医疗机构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的门诊患有脾虚症状的病人。将所观察的病例按照门诊就诊时间的先后,采用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方法,分为6组,即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实验组4;对比组1、对比组2,实验组200例和对比组100例。300例患者中,年龄为25~60岁。对比组1相对于实施例1少了香茅和百部;对比组2相对于实施例2少了黄柏和白芷。

诊断标准参照《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中的诊断依据进行临床诊断:

1、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

2、排除病理性其他原因。

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分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配方及方法,一日一次,连续5天;实验组3和实验组4分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的配方及方法,一日一次,连续5天;对比组1和对比组2分别采用本发明对比例1的配方及实施例1的方法和对比例2中的配方及实施例2的方法,一日两次,连续5天。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执行。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即疗效指数≥95份;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即疗效指数≥70份;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即疗效指数≥30份;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均无改善,即疗效指数小于30份;

表1临床治疗效果

临床治疗效果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4提供的泡浴粉有效率为100%,表明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泡浴粉在治疗健脾祛湿方面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比份的香茅20~30份,黄柏20~30份,百部5~10份,金银花5~10份,菊花5~10份,荆芥3~5份,白芷3~5份,蒲公英3~5份,艾叶1~3份,甘草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茅20份,黄柏20份,百部5份,金银花5份,菊花5,荆芥3份,白芷3份,蒲公英3份,艾叶1份,甘草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茅30份,黄柏30份,百部10份,金银花10份,菊花10,荆芥5份,白芷5份,蒲公英5份,艾叶3份,甘草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茅25份,黄柏25份,百部8份,金银花7份,菊花6份,荆芥4份,白芷4份,蒲公英4份,艾叶2份,甘草2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重量比份的香茅、黄柏、百部、金银花、菊花、荆芥、白芷、蒲公英、艾叶、甘草清洗、沥干,混合物料置于80~100℃的干燥设备中处理5~10分钟,干燥后置入灭菌室,通入体积占比8~10%的臭氧气体,搅拌16~20分钟,得到灭菌原料;

第二步:将所述灭菌原料置入打粉机中,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三步:用200~300目筛进行筛粉,得到泡浴粉料;

第四步:混合搅拌均匀;置入存储箱中进行半成品储料,静置72小时;

第五步:按重量100克一个单位用罐装打包;检验入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脾祛湿调理泡浴粉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重量比份的香茅20~30份,黄柏20~30份,百部5~10份,金银花5~10份,菊花5~10份,荆芥3~5份,白芷3~5份,蒲公英3~5份,艾叶1~3份,甘草1~3份。本发明只需要泡浴即具有很好的疗效,一般中药熬剂都具有较大的气味和苦味,在服用时难以下咽,本发明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香茅和黄柏在泡浴时健脾益气,改善脾虚体质;百部、荆芥和白芷具有消肿去水的作用;艾叶具有抗菌作用,三者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健脾祛湿。菊花和蒲公英属于寒性和凉性植物,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可以更好的健脾利尿。

技术研发人员:胡智锋;夏梅;邓卫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膳养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9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