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香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香囊。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的研究已发现芳香类中药含有植物性挥发油,而这类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病毒的作用,实验证明平安药囊中的药物,其挥发成分有以下作用对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南、变形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杀天和抑制作用,此外,香囊所散发的阵阵出香药味,能刺激黏膜的免疫反应,“调整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
现有的伤风感冒、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呕吐等,都是一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虽然这些不是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但却困扰了许多人,对于此类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服药、打针、输液等,均是以内治为主,局限于对症治疗,无法达到预防的目的,部分治疗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药物服用后常常会有犯困嗜睡、精神不振等副作用,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部分药物甚至会引起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尤其对年老体弱、肝肾功能不良者,会造成很大的健康风险,而且以上治疗费用均较高,一般按居家面积每月以艾叶烟熏1-2次,在进入夏季病菌滋生的季节,每周熏1-2次,能使各种常见致病菌、病毒及真菌的数量显著减少,同时,艾熏法能明显提高家人抵抗细菌、病毒侵袭的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中药香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香囊,具有芳香化浊除瘴辟秽,清热解毒,消毒灭菌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香囊,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由以下重量成分组成为降真香30克、薄荷10克、姜活20克、克山奈20克、藿香30克、佩兰30克、苍术20克、菊花10克、香薷20克、桂枝30克、艾叶30克、大叶桉30克、荆芥30克。
优选的,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的使用方法为:
方法一:将中药香囊佩戴在胸口或置于枕头边、或吊在汽车中、或吊在房间中,均可化毒除瘴、辟邪祛风;
方法二:急救用法,疴呕腹痛时,无对症药服用,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取2-3克(约1/4袋)开水冲服,另用1克粉调成糊状敷于肚脐;
方法三:恶心欲呕时,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口含少许药粉立止;
方法四:感暑时,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用3g粉,开水一碗冲服,每天两次;
方法五:中暑(昏倒)时,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取5g粉(1/2袋),用开水冲,灌服,余下5g粉用姜汁调成糊状,分别敷人中、大椎、合谷、内关、涌泉,之后请医师诊治;
方法六:中药香囊孕妇可佩戴,但禁服食。
优选的,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的药物作用为芳香化浊除瘴辟秽,清热解毒,消毒灭菌。
优选的,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的药物的使用时间:药心(粉)可用二年以上,然后煮水沐浴,可活血通络、祛风胜湿、提神醒脑,防治皮肤病、香港脚等(切勿将旧药心丢弃浪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降真香、薄荷、姜活、克山奈、藿香、佩兰、苍术、菊花、香薷、桂枝、艾叶、大叶桉和荆芥的混合使用能起到芳香化浊除瘴辟秽,清热解毒,消毒灭菌的效果,同时能使人们的身体抵抗细菌、病毒侵袭的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也可活血通络、祛风胜湿、提神醒脑,防治皮肤病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香囊,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由以下重量成分组成为降真香30克、薄荷10克、姜活20克、克山奈20克、藿香30克、佩兰30克、苍术20克、菊花10克、香薷20克、桂枝30克、艾叶30克、大叶桉30克、荆芥30克。
具体的,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的使用方法为:
方法一:将中药香囊佩戴在胸口或置于枕头边、或吊在汽车中、或吊在房间中,均可化毒除瘴、辟邪祛风;
方法二:急救用法,疴呕腹痛时,无对症药服用,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取2-3克(约1/4袋)开水冲服,另用1克粉调成糊状敷于肚脐;
方法三:恶心欲呕时,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口含少许药粉立止;
方法四:感暑时,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用3g粉,开水一碗冲服,每天两次;
方法五:中暑(昏倒)时,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取5g粉(1/2袋),用开水冲,灌服,余下5g粉用姜汁调成糊状,分别敷人中、大椎、合谷、内关、涌泉,之后请医师诊治;
方法六:中药香囊孕妇可佩戴,但禁服食。
具体的,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的药物作用为芳香化浊除瘴辟秽,清热解毒,消毒灭菌。
具体的,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的药物的使用时间:药心(粉)可用二年以上,然后煮水沐浴,可活血通络、祛风胜湿、提神醒脑,防治皮肤病、香港脚等(切勿将旧药心丢弃浪费)。
其《内经》中指出“虚尔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以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经穴不通,即生百病,药粉水浴之后需要以拍打至全身温热取效,额头及背部微汗出更佳,击掌促使气血升腾,蹬足祛寒气,拍打膻中增强免疫力,拍打大椎振奋阳气,拍打十二经脉通经络、行气血、御外邪,梳头祛风寒护丹田储能量,激发潜能,增加肺活量,提高免疫力。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香囊,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由以下重量成分组成为降真香30克、薄荷10克、姜活20克、克山奈20克、藿香30克、佩兰30克、苍术20克、菊花10克、香薷20克、桂枝30克、艾叶30克、大叶桉30克、荆芥30克。
具体的,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的使用方法为:
方法一:将中药香囊佩戴在胸口或置于枕头边、或吊在汽车中、或吊在房间中,均可化毒除瘴、辟邪祛风;
方法二:急救用法,疴呕腹痛时,无对症药服用,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取2-3克(约1/4袋)开水冲服,另用1克粉调成糊状敷于肚脐;
方法三:恶心欲呕时,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口含少许药粉立止;
方法四:感暑时,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用3g粉,开水一碗冲服,每天两次;
方法五:中暑(昏倒)时,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取5g粉(1/2袋),用开水冲,灌服,余下5g粉用姜汁调成糊状,分别敷人中、大椎、合谷、内关、涌泉,之后请医师诊治;
方法六:中药香囊孕妇可佩戴,但禁服食。
具体的,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的药物作用为芳香化浊除瘴辟秽,清热解毒,消毒灭菌。
具体的,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的药物的使用时间:药心(粉)可用二年以上,然后煮水沐浴,可活血通络、祛风胜湿、提神醒脑,防治皮肤病、香港脚等(切勿将旧药心丢弃浪费)。
有关香囊防甲流的报道:
甲流病毒容易存活在鼻腔,病毒潜伏期7-10天,所以闻吸香囊的药味,让其挥发成分在鼻腔、口腔等窍道抑杀病毒,实验证明:用艾叶1-5克/平方米烟熏0.5-1小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人型h37rv)、绿脓杆菌等14种病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对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艾熏尚有一定的抗口腔和肺炎支原体作用,并可显著提高鼻分泌中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增加人体免疫能力。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使用时,把降真香、薄荷、姜活、克山奈、藿香、佩兰、苍术、菊花、香薷、桂枝、艾叶、大叶桉和荆芥粉碎之后混合使用,戴在身边或者睡觉时将香囊放在枕边,半个月到一个月后香味消失在换一个;也可以根据不同用量进行口服,同时还可以进行水浴治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中药香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由以下重量成分组成为降真香30克、薄荷10克、姜活20克、克山奈20克、藿香30克、佩兰30克、苍术20克、菊花10克、香薷20克、桂枝30克、艾叶30克、大叶桉30克、荆芥3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香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的使用方法为:
方法一:将中药香囊佩戴在胸口或置于枕头边、或吊在汽车中、或吊在房间中,均可化毒除瘴、辟邪祛风;
方法二:急救用法,疴呕腹痛时,无对症药服用,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取2-3克(约1/4袋)开水冲服,另用1克粉调成糊状敷于肚脐;
方法三:恶心欲呕时,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口含少许药粉立止;
方法四:感暑时,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用3g粉,开水一碗冲服,每天两次;
方法五:中暑(昏倒)时,可立即拆开“中药香囊”取5g粉(1/2袋),用开水冲,灌服,余下5g粉用姜汁调成糊状,分别敷人中、大椎、合谷、内关、涌泉,之后请医师诊治;
方法六:中药香囊孕妇可佩戴,但禁服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香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的药物作用为芳香化浊除瘴辟秽,清热解毒,消毒灭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香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中药香囊的药物的使用时间:药心(粉)可用二年以上,然后煮水沐浴,可活血通络、祛风胜湿、提神醒脑,防治皮肤病、香港脚等(切勿将旧药心丢弃浪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