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力制动器定子及液力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0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力制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液力制动器定子及液力制动器。



背景技术:

在山区行驶的机车车辆,下坡时为了控制车速,需要频繁使用闸瓦制动器,长时间使用导致闸瓦磨损严重,而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对机车车辆的安全行驶是非常不利的,为了保证良好的制动性能,除闸瓦制动外,机车车辆还需要配备辅助制动方式。

除需要在机车上配备辅助制动方式外,对下坡行驶中的车辆,为了安全起见,要求机车速度可调节或者保持恒低速下坡,即制动功率可根据车速进行无级调节。

目前,常用的机车辅助制动方式有以下几种:

1、液压制动

液压制动装置依靠液流节流对液压泵轴产生制动力矩来实现制动,能量通过液体的节流转化为热能。它可以提供从零速到高速任意工况点的恒力矩制动,但是受体积大小的制约,它只能在中小功率范围内使用,而且,液压泵有磨损。

2、发动机排气制动

在发动机排气管中安装阀门,当阀门关闭时,把发动机作为空气压缩机来工作,在排气冲程中,排气歧管中的气体受到压缩,发动机获得负功,从而产生制动力。这种制动方式噪音较大,而且控制复杂。

3、电涡流式制动

通电后线圈产生磁场,圆盘在其中转动产生电涡流,电涡流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制动力矩。这种制动方式所能提供的制动转矩相对较小。

4、液力制动

由一个定子加一个转子构成,构成工作轮。依靠工作轮内液流作用将机车车辆的动能转化为液体的热能,再通过冷却器散热的方式实现机车车辆制动,可适用于30km/h到200km/h的制动。

液力制动作为机车的辅助制动方式,它具有显著的优点,但是现有液力制动装置充排油阻力大,制动响应时间长,不适用于高速车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究设计一种液力制动器定子及液力制动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液力制动器定子,包括定子本体和设置在定子本体上的多个定子叶片,所述定子上设有进油孔和排油孔,所述进油孔从定子的背面通过定子叶片内部延伸至定子的正面,所述排油孔设置在定子的边缘处。

进一步地,多个定子叶片分为常规叶片和进油叶片,所述进油孔穿过进油叶片的内部,所述进油叶片设置进油孔的部分的厚度大于常规叶片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叶片的边缘中部内凹形成进油孔端面,所述进油孔端面垂直于进油叶片,所述进油孔从定子的背面延伸至进油孔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叶片朝转子的旋转方向倾斜,所述定子叶片的倾斜角度为30-45度,所述进油孔的中心轴与定子叶片的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排油孔位于定子叶片根部与定子底面的结合处,所述排油孔的中心轴平行于与其对应的定子叶片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叶片的倾斜角度为45度。

一种液力制动器,包括转子和本发明所述的任意一种液力制动器定子,所述转子上设有多个转子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叶片和定子叶片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均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的背面设有辅助叶片,所述辅助叶片为条形的筋状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叶片的中心轴的延长线与转子的内孔边缘相切。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所述的液力制动器定子及液力制动器能实现快速充排油,制动响应速度快,适用于高速车辆;制动器小,重量轻,安装方便;适用于长时间连续制动,无机械磨损;提高下坡行驶安全性,可以实现下坡恒低速;噪音小;持续制动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液力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液力制动器定子8,包括定子本体和设置在定子本体上的多个定子叶片1,所述定子上设有进油孔2和排油孔3,所述进油孔2从定子的背面通过定子叶片1内部延伸至定子的正面,所述排油孔3设置在定子的边缘处。

多个定子叶片1分为常规叶片1’和进油叶片1”,所述进油孔2穿过进油叶片1”的内部,所述进油叶片1”设置进油孔2的部分的厚度大于常规叶片1’的厚度。本实施例中,多个进油叶片1”周向分布于定子上,相邻进油叶片1”之间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常规叶片1’。

所述进油叶片1”的边缘中部内凹形成进油孔端面4,所述进油孔端面4垂直于进油叶片1”,所述进油孔2从定子的背面延伸至进油孔端面4。进油孔2越过定子叶片1直接到达转子和定子构成的循环圆的中心,减小进油阻力,可以快速进油。

所述定子叶片1朝转子的旋转方向倾斜,所述定子叶片1的倾斜角度为30-45度,所述进油孔2的中心轴与定子叶片1的方向平行。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油孔的中心轴位于进油叶片厚度方向上的中心面上。

所述排油孔3位于定子叶片1根部与定子8底面的结合处,定子8的底面也就是定子的正面设置叶片的面,所述排油孔3的中心轴平行于与其位置对应的定子叶片1的方向。随着转子的旋转,进入的油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到叶轮的边缘,随之排出,减小排油的阻力,液力制动时需要动作迅速,快速进排油。

优选地,所述定子叶片1的倾斜角度为45度。

如图4所示,一种液力制动器,包括转子5和本发明所述的任意一种液力制动器定子8,所述转子5上设有多个转子叶片6。所述转子叶片6和定子叶片1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均相同,定子叶片1的倾斜角度是指定子叶片1与定子的底面之间的角度,转子叶片6的倾斜角度是指转子叶片6与转子的底面之间的角度。本实施例结合液力制动器进出口压力差以及转子和叶片的结构设计参数,使液力制动器中涡流速度与转子5圆周速度的比率约为3:1。

如图5所示,所述转子5的背面设有辅助叶片7,所述辅助叶7片为条形的筋状凸起。所述辅助叶片7的中心轴的延长线与转子5的内孔边缘相切。辅助叶片7在转子旋转时,产生与转子叶片相反的轴向力,平衡液力制动器内部的轴向力。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力制动器定子,包括定子本体和设置在定子本体上的多个定子叶片,所述定子上设有进油孔和排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从定子的背面通过定子叶片内部延伸至定子的正面,所述排油孔设置在定子的边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制动器定子,其特征在于:多个定子叶片分为常规叶片和进油叶片,所述进油孔穿过进油叶片的内部,所述进油叶片设置进油孔的部分的厚度大于常规叶片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力制动器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叶片的边缘中部内凹形成进油孔端面,所述进油孔端面垂直于进油叶片,所述进油孔从定子的背面延伸至进油孔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力制动器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叶片朝转子的旋转方向倾斜,所述定子叶片的倾斜角度为30-45度,所述进油孔的中心轴与定子叶片的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力制动器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孔位于定子叶片根部与定子底面的结合处,所述排油孔的中心轴平行于与其对应的定子叶片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力制动器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叶片的倾斜角度为45度。

7.一种液力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和权利要求1至6中所述的任意一种液力制动器定子,所述转子上设有多个转子叶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力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叶片和定子叶片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均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力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背面设有辅助叶片,所述辅助叶片为条形的筋状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力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叶片的中心轴的延长线与转子的内孔边缘相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力制动器定子及液力制动器,所述液力制动器定子包括定子本体和设置在定子本体上的多个定子叶片,所述定子上设有进油孔和排油孔,所述进油孔从定子的背面通过定子叶片内部延伸至定子的正面,所述排油孔设置在定子的边缘处。本发明所述的液力制动器定子及液力制动器能实现快速充排油,制动响应速度快,适用于高速车辆;制动器小,重量轻,安装方便;适用于长时间连续制动,无机械磨损;提高下坡行驶安全性,可以实现下坡恒低速;噪音小;持续制动能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庞洁;曹晓龙;欧名毫;刘洪坤;高恩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9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