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以及,在本申请散剂加工中使用的混合装置,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气候、环境的变化,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痛性疾病的患病率有所提高。痛风性关节炎尤其引起大家关注。关节疼痛、肿痛和畸形是该类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在疾病发作期,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痛风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关节局部剧痛难忍,快速而又安全地缓解、制止疼痛,成为疾病发作期的当务之急。中医理论认为“痛风”,多由素体阳盛,脏腑蕴毒、湿热浊毒、留注关节、素体脾虚加之饮食不节、外邪侵袭等引起。急性发作期治疗以祛邪为主,宜除湿泄浊、祛风散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等。
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散剂是最古老的传统剂型之一,古代《伤寒论》《名医别录》和《神农本草经》中均有大量散剂的记载。
目前对本症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常见为西药和中成药,西药多用于止痛和降低尿酸水平,但副作用大,甚至伤及肝肾,不宜长期服用。现有的临床上有不少的西药对这类痛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多对胃肠道有副作用对肝肾和胃有很大的刺激,而且是治标不治本。
中成药对比西药安全性强,长期治疗也能达到止痛治疗的效果,但是治疗期长,止痛缓慢,患者需要长时间忍受病痛,并且容易复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目前对本症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常见为西药和中成药,西药多用于止痛和降低尿酸水平,但副作用大,甚至伤及肝肾,不宜长期服用。现有的临床上有不少的西药对这类痛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多对胃肠道有副作用对肝肾和胃有很大的刺激,而且是治标不治本。”等问题,提供一种有效止痛治痛,活血化瘀、疏风散寒且不易复发的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该散剂为多种中药粉碎混合后的产物,所述散剂由19味中药原料按以下质量比例组成:厚朴9份,甘草9份,生天南星9份,红花9份,冰片9份,姜黄20份,黄柏20份,黄莲20份,元胡20份,三七20份,茜草20份,白芷20份,大黄20份,海风藤20份,忍冬藤20份,寻骨草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半枝莲20份,天花粉40份;
以上中药原料分别经过粉碎研磨,过筛后取100~120目、150µm的细粉末收集后,使用混合装置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获得所述散剂。
本发明申请的中药散剂,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加工过程依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去杂步骤:选取19味中药原料,分别一一进行适当挑选,去除杂质及异物,及时更换变质、无药效的原料;
烘干步骤:将中药原料分别放入烘干机,所述烘干机设定参数“105℃、360”分钟,烘干温度105℃、烘干时长六小时烘干后取出并冷却至温室后存放,使其含水量保持低于8.0%;
粉碎步骤:利用粉碎设备将所述混合组分粉碎,得到粉碎后的组分;
筛选步骤:将所述粉碎后的组分过100~120目筛,并收集筛下细料;
配比步骤:将经过筛选后的19味中药细料一一按照配方比例称重;
搅拌步骤:将经过配比的中药细料投入搅拌机,混合搅拌30分钟以上;
分装步骤:收集经过混合均匀的中药细料,并按照一定质量进行独立分装,且使用定量分装件充填入无菌袋密封包装,得到所述散剂。
本发明申请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中使用的混合装置,主要包括搅拌机和定量分装件,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搅拌机顶端设有投料口,投料口为外表瓶塞状、内空腔结构,投料口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第一搅拌轮组,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第二搅拌轮组;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两者之间并联后,外接220伏居家电源或380伏工业电源;
搅拌机下半部设有储存仓、其上半部设有搅拌仓;搅拌仓与其下方的储存仓之间通过卸料阀隔离;
圆筒状的搅拌仓底端连接储存仓,储存仓的锥形底部通过出料阀连接定量分装件,定量分装件末端套接无菌袋。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定量分装件包括上阀、下阀,上阀、下阀两者之间连接量筒。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的基础上,更为具体的是,所述位于搅拌仓内的第一搅拌轮组与第二搅拌轮组两者之间互相咬合;所述第一搅拌轮组与所述第二搅拌轮组两者转速以及两者旋转方向不同,比如,第一搅拌轮组逆时针旋转、第二搅拌轮组顺时针旋转。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量筒上设有刻度尺和透视窗。通过设置刻度尺和透视窗,有助于准确的定量分装已混合均匀的散剂,使得成品散剂的质量统一,便于批量化生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更为优选的是,所述量筒使用透明材质制作,包括钢化玻璃、无色亚克力。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本散剂的使用方法是用黄酒或蜂蜜调敷于病者患处,本散剂与黄酒或蜂蜜的体积比例范围为“2:1至5:1”之间;所述与本散剂调和用的黄酒,选用三年陈酿且酒精度高于10°的黄酒。一年陈或者当年的黄酒中,各种成分没有相互融合,若与散剂混合调敷,药效不够,不适宜;四、五年陈黄酒,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存放环境不同,临近黄酒保质期、存在浑浊物,甚至滋生细菌,滋生细菌的黄酒不能用来与本申请的散剂调配敷用。酒精度太低的黄酒,比如5°的黄酒,酒精含量低,与本散剂混合后其酒精成分含量低,酒精挥发的效果差,使散剂的中药粉中的离子团运动活性弱,因酒精挥发的动力不足向患者身体肌肤内移动渗透,影响药效发挥。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及其混合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散剂的加工工艺使用的混合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以下诸多方面的显著效果和积极意义:
(1)相比口服的西药“副作用大,甚至伤及肝肾,不宜长期服用”,本发明申请的中成药散剂,没有任何副作用。
(2)标本兼治,有利于从患者根源上解决病痛,改善患者体质。
(3)属于外用产品,方便患者使用。
(4)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5)本申请的混合装置,使用电动力速度快、均匀程度高,使用量筒准确度较高,可以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合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搅拌机;
101搅拌仓;
102投料口;
103储存仓;
104第一驱动电机、1041第一搅拌轮组;
105第二驱动电机、1051第二搅拌轮组;
106出料阀;
200定量分装件、201上阀、202下阀、203量筒;
300无菌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使用的混合装置,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该散剂为多种中药粉碎混合后的产物,散剂由19味中药原料按以下质量比例组成:厚朴9份,甘草9份,生天南星9份,红花9份,冰片9份,姜黄20份,黄柏20份,黄莲20份,元胡20份,三七20份,茜草20份,白芷20份,大黄20份,海风藤20份,忍冬藤20份,寻骨草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半枝莲20份,天花粉40份;
以上中药原料分别经过粉碎研磨,过筛后取100~120目、150µm的细粉末收集后,使用混合装置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获得散剂。
在本实施例中,该散剂的加工过程依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去杂步骤:选取19味中药原料,分别一一进行适当挑选,去除杂质及异物,及时更换变质、无药效的原料;
烘干步骤:将中药原料分别放入烘干机,烘干机设定参数“105℃、360”分钟,烘干温度105℃、烘干时长六小时烘干后取出并冷却至温室后存放,使其含水量保持低于8.0%;
粉碎步骤:利用粉碎设备将混合组分粉碎,得到粉碎后的组分;
筛选步骤:将粉碎后的组分过100~120目筛,并收集筛下细料;
配比步骤:将经过筛选后的19味中药细料一一按照配方比例称重;
搅拌步骤:将经过配比的中药细料投入搅拌机100,混合搅拌30分钟以上;
分装步骤:收集经过混合均匀的中药细料,并按照一定质量进行独立分装,且使用定量分装件200充填入无菌袋密封包装,得到散剂。
实施例二:
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使用的混合装置,主要包括搅拌机100和定量分装件20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搅拌机100顶端设有投料口102,投料口102为外表瓶塞状、内空腔结构,投料口102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104和第二驱动电机105,第一驱动电机104连接第一搅拌轮组1041,第二驱动电机105连接第二搅拌轮组1051;第一驱动电机104与第二驱动电机105两者之间并联后,外接220伏居家电源或380伏工业电源;
搅拌机100下半部设有储存仓103、其上半部设有搅拌仓101;搅拌仓101与其下方的储存仓103之间通过卸料阀105隔离;
圆筒状的搅拌仓101底端连接储存仓103,储存仓103的锥形底部通过出料阀106连接定量分装件200,定量分装件200末端连接无菌袋30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定量分装件200包括上阀201、下阀202,上阀201、下阀202两者之间连接量筒203。
更为具体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位于搅拌仓101内的第一搅拌轮组1041与第二搅拌轮组1051两者之间互相咬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一搅拌轮组1041与第二搅拌轮组1051两者转速以及旋转方向不同,第一搅拌轮组1041逆时针旋转、第二搅拌轮组1051顺时针旋转。
实施例三:
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使用的混合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量筒203上设有刻度尺和透视窗。通过设置刻度尺和透视窗,有助于准确的定量分装已混合均匀的散剂,使得成品散剂的质量统一,便于批量化生产。
实施例四:
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使用的混合装置,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原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量筒203使用透明材质制作,量筒203使用钢化玻璃或无色亚克力制作。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说明本申请“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具体使用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本散剂的使用方法是用黄酒或蜂蜜调敷于病者患处,本散剂与黄酒或蜂蜜的体积比例范围为2:1至5:1;黄酒,选用三年陈酿且酒精度高于10°的黄酒。
一年陈或者当年的黄酒中,各种成分没有相互融合,若与散剂混合调敷,药效不够,不适宜;四、五年陈黄酒,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存放环境不同,临近黄酒保质期、存在浑浊物,甚至滋生细菌,滋生细菌的黄酒不能用来与本申请的散剂调配敷用。酒精度太低的黄酒,比如5°的黄酒,酒精含量低,与本散剂混合后其酒精成分含量低,酒精挥发的效果差,使散剂的中药粉中的离子团运动活性弱,因酒精挥发的动力不足向患者身体肌肤内移动渗透,影响药效发挥。
本申请提供的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混合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请参考图1-2所示,本发明申请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混合装置,使用时,将本申请散剂的加工工艺中使用的混合装置接通电源后,使第一驱动电机104和第二驱动电机105运转,从而联动第一搅拌轮组1041和第二搅拌轮组1051转动;
把经过粉碎的19味中药原料分别经过粉碎研磨,一一加工成为药物粉面并过筛后,分别收集“100~120目、150µm”的细粉末;
按照“厚朴9份,甘草9份,生天南星9份,红花9份,冰片9份,姜黄20份,黄柏20份,黄莲20份,元胡20份,三七20份,茜草20份,白芷20份,大黄20份,海风藤20份,忍冬藤20份,寻骨草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半枝莲20份,天花粉40份”的药方配比,分别经搅拌机100顶端的投料口102投入,第一搅拌轮组1041和第二搅拌轮组1051相互反向转动时,把投入的药物粉撒开四散,并不停搅拌;第一搅拌轮组1041和第二搅拌轮组1051两者速度不同,位于两组搅拌轮组最下端的搅拌轮在搅拌仓101底部充分混合搅拌。一般情况下,19味中药的药物粉面全部投放到搅拌机100内不停运转30分钟至60分钟,即可把混合的散剂搅拌均匀,达到中药散剂标准。
打开卸料阀105,已经混合搅拌均匀的散剂,由于重力作用顺势进入储存仓103内。
包括量筒203的定量分装件200末端套接或无缝隙连接无菌袋300;
接着先关闭下阀202,再缓慢依次打开出料阀106、上阀201,观察量筒203,根据情况调节上阀201,从而调控量筒203内的散剂容量,最后打开下阀202,使得量筒203内的散剂自由落体运动进入无菌袋300内,再对无菌袋300进行密封,成为独立分装的散剂。
综上可知,在以上实施例中,按照以上实施例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及其混合装置,以上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及其混合装置,方便同时监测看清每个支电池电压,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或检修;整体成本低、体积小巧,有效避免“电池组木桶效应”,降低电池组整体全部更换的频率,减轻废旧电池的污染,效益可圈可点。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该散剂为多种中药粉碎混合后的产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剂由19味中药原料按以下质量比例组成:厚朴9份,甘草9份,生天南星9份,红花9份,冰片9份,姜黄20份,黄柏20份,黄莲20份,元胡20份,三七20份,茜草20份,白芷20份,大黄20份,海风藤20份,忍冬藤20份,寻骨草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半枝莲20份,天花粉40份;
以上中药原料分别经过粉碎研磨,过筛后取100~120目、150µm的细粉末收集后,使用混合装置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获得所述散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加工过程依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去杂步骤:选取19味中药原料,分别一一进行适当挑选,去除杂质及异物,及时更换变质、无药效的原料;
烘干步骤:将中药原料分别放入烘干机,所述烘干机设定参数“105℃、360”分钟,烘干后取出并冷却至温室后存放,使其含水量保持低于8.0%;
粉碎步骤:利用粉碎设备将所述混合组分粉碎,得到粉碎后的组分;
筛选步骤:将所述粉碎后的组分过100~120目筛,并收集筛下细料;
配比步骤:将经过筛选后的19味中药细料一一按照配方比例称重;
搅拌步骤:将经过配比的中药细料投入搅拌机(100),混合搅拌30分钟以上;
分装步骤:收集经过混合均匀的中药细料,并按照一定质量进行独立分装,且使用定量分装件(200)充填入无菌袋密封包装,得到所述散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中使用的混合装置,主要包括搅拌机(100)和定量分装件(200),其特征在于,搅拌机(100)顶端设有投料口(102),投料口(102)为外表瓶塞状、内空腔结构,投料口(102)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104)和第二驱动电机(105),第一驱动电机(104)连接第一搅拌轮组(1041),第二驱动电机(105)连接第二搅拌轮组(1051);第一驱动电机(104)与第二驱动电机(105)两者之间并联后,外接220伏居家电源或380伏工业电源;
搅拌机(100)下半部设有储存仓(103)、其上半部设有搅拌仓(101);搅拌仓(101)与其下方的储存仓(103)之间通过卸料阀(105)隔离;
圆筒状的搅拌仓(101)底端连接储存仓(103),储存仓(103)的锥形底部通过出料阀(106)连接定量分装件(200),定量分装件(200)末端套接无菌袋(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使用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定量分装件(200)包括上阀(201)、下阀(202),上阀(201)、下阀(202)两者之间连接量筒(203)。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使用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搅拌仓(101)内的第一搅拌轮组(1041)与第二搅拌轮组(1051)两者之间互相咬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使用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轮组(1041)与所述第二搅拌轮组(1051)两者转速以及旋转方向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使用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筒(203)上设有刻度尺和透视窗。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使用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筒(203)使用透明材质制作,包括钢化玻璃、无色亚克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痛风关节炎的散剂的加工工艺使用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散剂的使用方法是用黄酒或蜂蜜调敷于病者患处,本散剂与黄酒或蜂蜜的体积比例范围为2:1至5:1;所述黄酒,选用三年陈酿且酒精度高于10°的黄酒。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