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机接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及电机。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作为高精度动力输出装置,广泛用于高自动化设备中,伺服电机的接地在电机设计中至关重要,接地不合理或者不可靠会导致漏电甚至人员伤亡,造成损失。
为了能够让电机实现接地,现有技术中的大多数电机都会在电机外壳或电机端盖上加设接地部件,通过加设的接地部件,实现电机内部与接地针或接地线连接;虽然能够实现电机的接地处理,但需要在电机外壳或端盖上加设部件,导致电机结构复杂,并且在安装时需要很好地完成电机与加设部件的连接,给电机的安装带来一定的难度。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09106346u的实用新型专利“电机连接器”,其通过将接地针与设置在电机外壳外部的接地弹片接触,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接地针与接地弹片固定,同时还需要将外壳体通过螺栓的方式固定在电机外壳上,从而实现电机的接地连接。显然,这样的接地方式过于复杂,需要设置的零部件较多,并且固定方式和安装方式繁琐,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电机接地结构,该接地结构简单,并且安装工艺简便,结构紧凑。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包括接地座、接地针以及金属固定件;其中,所述接地座设置在电机的机壳内;所述接地针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接地座上,另一端向外延伸至朝向端盖的一侧;所述金属固定件设置在电机的端盖上,所述金属固定件上设有用于容纳接地针的接地连接腔,该接地连接腔贯穿整个金属固定件且与端盖的外部连通,所述接地连接腔与所述接地针对应设置;当端盖安装在机壳上时,所述接地针位于金属固定件的接地连接腔内且与金属固定件接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固定件由金属套构成,该金属套的内腔构成所述接地连接腔。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端盖上设有接地连接孔,该接地连接孔沿着电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与外界连通;所述金属固定件设置在接地连接孔中。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固定件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所述接地连接孔中。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接地针与金属固定件通过焊锡渗入的方式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接地连接腔靠近外侧的一端的内径逐渐扩大,形成一个圆锥形的用于渗入焊锡的渗入腔。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固定件以及接地连接腔的尺寸关系为1.1a<d<d<4a,其中,a为接地针的最大轮廓尺寸,d为接地连接腔的内径,d为金属固定件的外径。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接地连接孔为台阶孔。
优选地,所述接地连接孔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10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电机接地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接地结构中的接地针直接通过与端盖上的金属固定件接触实现电机接地,结构紧凑,降低安装工艺难度,同时也减少生产成本,无需在电机的机壳上另加接地部件,简化电机结构。
2、本发明的金属固定件设置在端盖上,在安装端盖的同时完成接地针与金属固定件的连接,可将金属固定件与端盖视为一整体,使得接地针与金属固定件的连接更加可靠。
3、接地针通过与端盖连接,实现接地针与端盖、电机机壳以及电机定子的导通,从而实现电机定子的接地;同时,设置在端盖外侧的制动器也与端盖是导通的,因此也实现了制动器的接地,一举两得,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图3为是本发明的一种电机接地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图1中ⅰ的放大图,图3为端盖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电机接地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电机接地结构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的接地连接孔与金属套的示意见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电机接地结构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包括接地座3、接地针4以及金属固定件;其中,所述接地座3设置在电机的机壳1内;所述接地针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接地座3上,另一端向外延伸至朝向端盖2的一侧;所述金属固定件设置在电机的端盖2上,所述金属固定件上设有用于容纳接地针4的接地连接腔6,该接地连接腔6贯穿整个金属固定件且与端盖2的外部连通,所述接地连接腔6与所述接地针4对应设置;当端盖2安装在机壳1上时,所述接地针4位于金属固定件的接地连接腔6内且与金属固定件接合在一起。所述金属固定件由金属套5构成,该金属套5的内腔构成所述接地连接腔6。所述端盖2上设有接地连接孔7,该接地连接孔7沿着电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与外界连通;所述金属套5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所述接地连接孔7中。
采用金属套5与接地针4连接固定,结构简单,便于与端盖2固定,并且能够降低成本。在端盖2上设置接地连接孔7,一方面,便于金属固定件的安装,另一方面使得金属套5安装在接地连接孔7后,金属固定件与端盖2形成一整体,从而便于接地针4与端盖2的固定,并且方便接地针4与端盖2的安装;另外,由于所述接地连接孔7与外界连通,因此在完成接地针4与接地连接腔6的配合安装后,可通过接地连接孔7外侧的端口处进行固定工作,使得接地针4的固定更加方便,降低安装固定的工艺难度。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直接将金属套5插入接地连接孔7中,这样的安装方式简便,无需另外焊接固定,简化安装步骤和降低成本。另外,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金属套5固定在端盖2上,实现金属套5与端盖2的连接。
参见图2,所述接地针4与金属套5通过焊锡渗入的方式进行固定。完成端盖2的安装后,接地针4位于金属套5的接地连接腔6内,由于接地连接腔6设置在接地连接孔7内且与外界连通,因此可以通过接地连接孔7另一侧的端口处进行焊锡,从而实现接地针4与金属套5的固定,从而实现与端盖2的导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固定件以及接地连接腔6的尺寸关系为1.1a<d<d<4a,其中,a为接地针4的最大轮廓尺寸,d为接地连接腔6的内径,d为金属固定件的外径。当金属固定件的接地连接腔6的内径较小时,会因工艺精度问题,接地针4不易插入接地连接腔6中,或插入后金属连接腔的剩余空间过小导致焊锡较少,连接针与金属固定件的连接不稳定;当金属固定件的外径过大时,一方面导致端盖2上的接地孔增大,容易与端盖2其他结构干涉,且降低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增大金属固定件的体积,加大生产成本;因此选择合适的金属固定件的尺寸,对电机的生产非常重要。当金属固定件外径d以及接地连接腔6的内径d满1.1a<d<d<4a时,既能有效的降低接地工艺难度,又能保证电机接地可靠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参见图2,所述金属套5采用直圆筒的方式,便于制造,降低生产成本。在端盖2上的接地连接孔7为与直圆筒式的金属套5配合的圆孔,降低了在端盖2上加工接地连接孔7的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固定件可采用其他结构固定在端盖2上,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端盖2的外部,只要金属固定件上的接地连接腔6与接地针4对应且能进行焊锡固定即可。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的电机接地结构的原理为:
安装端盖前,通过外力将金属套5压入端盖2的接地连接孔7中;安装端盖2时,确保端盖2上的金属套5的接地连接腔6与电机的机壳1上的接地针4对应,并将接地针4插入到接地连接孔7中;接着,通过端盖2上的接地连接孔7外侧的端口对接地针4与金属套5进行焊锡,从而实现接地针4的固定;最后,再将端盖2外侧的制动器安装在端盖2上,从而完成整个电机接地结构的安装,实现电机定子与制动器的接地。
本实施例的电机,包括上述电机接地结构。
实施例2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接地连接腔6靠近外侧的一端的内径逐渐扩大,形成一个圆锥形的用于渗入焊锡的渗入腔9。通过渗入腔9的设置,便于在安装端盖2后焊锡的渗入,从而实现接地针4的固定。
另外,也可将接地连接腔6中靠近接地针4的一端设置为逐渐扩大的圆锥形内腔,这样有利于在安装端盖2时接地针4能够更好更顺利地插入到接地连接腔6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接地连接孔7为台阶孔。通过将接地连接孔7设置为台阶孔,在将金属固定件插入接地连接孔7时便于判断金属固定件是否安装到位,结构简单并且效果好。
实施例4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接地连接孔7的横截面为多边形,例如三角形、四边形等(附图5中为横截面四边形的接地连接孔7)。此时,可以将金属固定件的外轮廓设置为圆柱形,这样将圆柱形的金属固定件插入多边形的接地连接孔7中,由于多边形的接地连接孔7存在一定的间隙,使得金属固定件能够更加容易的插入接地连接孔7,但同时由于过盈配合也能实现固定。
实施例5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分体式制动器,在制动器的外壳上设置与端盖2上的接地连接孔7对应的连接孔,使得在制动器外壳8安装在端盖2上时,端盖2上的接地连接孔7与制动外壳上的连接孔形成一整体,随后将金属固定件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接地连接孔7和连接孔中,然后再将端盖2和制动器外壳8安装在电机上,让接地针4插入到接地连接孔7与连接孔中,接着从制动器外壳8的另一侧的连接孔端口处进行焊锡,实现接地针4的固定,最后再将制动器的其他零件安装在制动器外壳8上,完成电机与制动器的接地。通过在制动器外壳8上设置连接孔,便于对接地针4进行焊锡固定,有利于将端盖2、金属固定件以及制动器外壳8形成一个整体,降低接地的难度。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1.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座、接地针以及金属固定件;其中,所述接地座设置在电机的机壳内;所述接地针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接地座上,另一端向外延伸至朝向端盖的一侧;所述金属固定件设置在电机的端盖上,所述金属固定件上设有用于容纳接地针的接地连接腔,该接地连接腔贯穿整个金属固定件且与端盖的外部连通,所述接地连接腔与所述接地针对应设置;当端盖安装在机壳上时,所述接地针位于金属固定件的接地连接腔内且与金属固定件接合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固定件由金属套构成,该金属套的内腔构成所述接地连接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有接地连接孔,该接地连接孔沿着电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与外界连通;所述金属固定件设置在接地连接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固定件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所述接地连接孔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针与金属固定件通过焊锡渗入的方式进行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连接腔靠近外侧的一端的内径逐渐扩大,形成一个圆锥形的用于渗入焊锡的渗入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固定件以及接地连接腔的尺寸关系为1.1a<d<d<4a,其中,a为接地针的最大轮廓尺寸,d为接地连接腔的内径,d为金属固定件的外径。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连接孔为台阶孔。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连接孔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10.一种电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机接地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