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输送控制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78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介质的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具备该介质输送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介质输送装置中的输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图像读取装置或记录装置中,一直以来检测介质的倾斜并进行规定控制的方法被得到采用。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其构成为采用移动传感器来检测纸张的斜行,根据其斜行量改变托架的往复动作范围并且不会对纸张以外的地方吐出墨水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0565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移动传感器具有在纵横方向上排列像素而形成的二维半导体图像传感器,从发光部朝向纸张照射光同时其反射光由受光部接受而用来检测纸张在纵横方向上的移动。

此时,若纸张的输送发生异常,纵移动量和横移动量相比于正常输送时发生变化。于是通过检测这种变化,能够判定纸张的输送发生异常,并能够停止纸张的输送。但是,在没有纸张的状态下使从发光部发射出检测光的话,会有用户触碰移动传感器附近的情况等招致误检测的担忧,其结果会招致不小心的输送停止,将有损用户的便利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载置介质的介质载置部、进给来自所述介质载置部的介质的进给辊、配置在与介质表面相对的位置并用来检测介质移动的动作检测传感器、以及基于从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接收的检测值而停止介质进给的控制单元;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具备发光部和受光部,为根据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二维坐标系来检测介质移动的二维传感器;在所述介质载置部设置有获取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有无介质的信息的载置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扫描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示出扫描器中的原稿输送路径的侧剖面图。

图3为示出扫描器中的原稿输送路径的平面图。

图4为示出扫描器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5为示出原稿扫描时的异常判定处理的整体流程的流程图。

图6为示出进给开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为示出异常判定处理的详细流程图。

图8为示出错误处理的详细流程图。

图9为示出扫描器中的原稿输送路径的平面图。

图10为示出原稿扫描时的异常判定处理的整体流程的流程图。

图11为示出原稿扫描时的异常判定处理的整体流程的流程图。

图12为示出原稿扫描时的异常判定处理的整体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概括地说明。

第一方面涉及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载置介质的介质载置部、进给来自所述介质载置部的介质的进给辊、配置在与介质的表面相对的位置以检测介质移动的动作检测传感器以及基于从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接收的检测值停止介质进给的控制单元;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具备发光部和受光部,为根据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二维坐标系来检测介质移动的二维传感器;在所述介质载置部设置有获取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有无介质的信息的载置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

根据本方面,在所述介质载置部设置有获取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有无介质的信息的载置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情况下,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因此能够抑制所述二维传感器产生的误检测并实现适当的介质输送。

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中,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介质检测位置在介质输送方向上位于比所述二维传感器的介质检测位置更上游的位置。

根据本方面,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介质检测位置在介质输送方向上位于比所述二维传感器的介质检测位置更上游的位置,因此能够在没有介质的状态下将所述二维传感器的发光期间抑制到最小限度。

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中,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介质检测位置在介质输送方向上位于比所述二维传感器的介质检测位置更下游的位置。

根据本方面,在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介质检测位置构成为在介质输送方向上位于比所述二维传感器的介质检测位置更下游的位置的结构中,能得到上述第一方面的作用效果。

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面中,具有获取关于所述介质载置部上的介质积载张数的信息的积载张数检测单元,所述积载张数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的介质张数是1张的情况时,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

根据本方面,具有获取关于所述介质载置部上的介质积载张数的信息的积载张数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积载张数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的介质张数是1张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因此能够使得在没有介质的状态下没有所述二维传感器的发光期间。

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面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二维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表示在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

根据本方面,所述二维传感器作为获取关于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有无介质的信息的单元而发挥功能,因此在通过所述载置检测单元判断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之前,能够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能够使得在没有介质的状态下所述二维传感器的发光期间极其地缩短。

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面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二维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并且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有介质时,使所述发光部处于发光状态。

根据本方面,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二维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并且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有介质时,使所述发光部处于发光状态,因此即使在所述二维传感器的关于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有无介质的信息有误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通过所述二维传感器检测介质移动,即能够进行输送异常的检测。

第七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情况下,在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变化为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有介质的信息之前,能够执行将介质的进给处于待机的进给待机模式,在所述进给待机模式下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从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信息变化为表示有介质的信息时,使所述发光部处于发光状态。

虽然当进入上述进给待机模式时,由于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而不能利用所述二维传感器检测介质的移动,但是在该状态下将介质载置于所述介质载置部时所述发光部处于发光状态,因此在重新开始介质的进给时能够利用所述二维传感器检测介质移动,即能够进行输送异常的检测。

第八方面涉及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载置介质的介质载置部、进给来自所述介质载置部的介质的进给辊、配置于与介质表面相对的位置以检测介质的移动的动作检测传感器、以及基于从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接收的检测值来停止介质的进给的控制单元;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为根据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二维坐标系来检测介质的移动的二维传感器;在所述介质载置部设置有获取关于所述介质载置部上的介质积载张数的信息的积载张数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积载张数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的介质张数为1张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

根据本方面,在所述介质载置部设有获取关于所述介质载置部上的介质积载张数的信息的积载张数检测单元,在所述积载张数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的介质张数为1张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因此能够抑制所述二维传感器产生的误检测并实现适当的介质输送。

第九方面涉及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载置介质的介质载置部、进给来自所述介质载置部的介质的进给辊、配置于与介质表面相对的位置以检测介质移动的动作检测传感器、以及基于从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接收的检测值而停止介质进给的控制单元;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具备发光部和受光部,为根据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二维坐标系来检测介质的移动的二维传感器;在所述二维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

根据本方面,在所述二维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因此能够抑制所述二维传感器产生的误检测并实现适当的介质输送。

第十方面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对介质进行读取的读取单元以及向所述读取单元输送介质的第一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涉及的介质输送装置。

根据本方面,在图像读取装置中,可以获得上述第一至第九方面任意一方面的作用效果。

第十一方面涉及一种输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介质输送装置中的输送控制方法,所述介质输送装置具备载置介质的介质载置部、进给来自所述介质载置部的介质的进给辊、配置于与介质的表面相对的位置以检测介质的移动的动作检测传感器、以及基于从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接收的检测值而停止介质的进给的控制单元。所述输送控制方法包括: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具备发光部和受光部,为根据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二维坐标系来检测介质的移动的二维传感器,在所述介质载置部设置有获取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有无介质的信息的载置检测单元,在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

根据本方面,所述介质载置部设置有获取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有无介质的信息的载置检测单元,在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因此能够抑制所述二维传感器产生的误检测并实现适当的介质输送。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地说明。

以下基于附图对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个例子,列举了能够读取原稿p的表面及背面中的至少一面的文件扫描器(以下,仅称之为扫描器1a)的例子。

此外,在各图中所示的x-y-z坐标系中,x方向为装置宽度方向,另外,也是作为与原稿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原稿宽度方向。另外,y方向为原稿输送方向。z方向为与y方向相交的方向,示出为大致与被输送的原稿p的表面垂直相交的方向。另外, y方向为从装置背面朝向前面的方向,-y方向为从装置前面朝向背面的方向。另外,从装置前面看向左方向作为 x方向,右方向作为-x方向。另外, z方向指向装置上方,-z方向指向装置下方。另外,原稿p被输送过去的方向( y方向)称为“下游”,与其相反的方向(-y方向)称为“上游”。

图1为示出了本发明涉及的扫描器1a的外观立体图。

扫描器1a具备装置本体2,在装置本体2内部具备读取原稿p的图像的读取部20(图2)。

装置本体2被构成为具备下部单元3以及上部单元4。上部单元4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下部单元3以原稿输送方向下游作为转动支点进行开闭,被构成为上部单元4在装置前表面方向转动并打开,使原稿p的输送路径暴露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原稿p的卡纸处理的结构。

装置本体2的靠装置背面侧设置有原稿载置部11,原稿载置部11具有载置被进给的原稿p的载置面11a。原稿载置部11被设置成相对于装置本体2能够拆装的结构。

另外,在原稿载置部11中设置有向与原稿输送方向(y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侧缘进行引导的一对导边器,具体为第一导边器12a以及第二导边器12b。第一导边器12a以及第二导边器12b分别具备对原稿p的侧缘进行引导的引导面g1、g2。

原稿载置部11具备第一纸托架8以及第二纸托架9。第一纸托架8以及第二纸托架9能够收纳于原稿载置部11的内部,并且被构成为如图1所示能够从原稿载置部11中拉出,能够调整载置面11a的长度的结构。

装置本体2具备操作面板7,操作面板7在上部单元4的装置前表面,实现了进行各种读取设定或读取实行的操作、显示读取设定内容等的用户界面(ui)。操作面板7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可以进行显示与输入这两种功能的所谓触摸面板,兼用作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部和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

在上部单元4的上部设置有与装置本体2内部相连的进给口6,载置于原稿载置部11的原稿p从进给口6向设置于装置本体2内部的读取部20输送。

另外,在下部单元3的装置前表面侧设置有接受排出的原稿p的排纸托盘5。

接着,以参照图2和图3为主,对扫描器1a中的原稿输送路径进行说明。图2示出本发明涉及的扫描器1a中的原稿输送路径的侧剖面图,图3为其平面图。

扫描器1a具有介质输送装置1b(图2)。可以把介质输送装置1b当做从扫描器1a省略读取原稿的相关功能、具体地说省略后述的读取部20的装置。但是,即便具备读取部20,若从原稿输送的角度来看的话,扫描器1a本身就能够当做介质输送装置。

在图2中用符号t示出的实线用来表示原稿输送路径,换而言之为原稿p的通过轨迹。原稿输送路径t为由下部单元3与上部单元4所夹住的空间。

在原稿输送路径t的最上游侧设置有原稿载置部11,在原稿载置部11的下游侧设置有将载置于原稿载置部11的载置面11a的原稿p向读取部20输送的进给辊14、以及在与进给辊14之间夹持原稿p并分离的分离辊15。

进给辊14和分离辊15的对成为向下游输送原稿p的输送单元的一个例子。

进给辊14与载置于原稿载置部11的载置面11a上的原稿p中的最下面的原稿接触。因此,在扫描器1a中多张原稿p堆积在原稿载置部11上时,从载置面11a侧的原稿p开始依次向下游侧进给原稿。

2个进给辊14被配置成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的那样相对于原稿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cl对称的结构。图3中分别用符号14a表示相对于中心位置cl位于左侧的进给辊14,用符号14b表示相对于中心位置cl位于右侧的进给辊14。同样地,虽然在图3中省略了图示,但2个分离辊15也配置成相对于中心位置cl对称的结构。

此外,图3中的虚线s1示出载置于原稿载置部11的原稿p的进给开始前的前端位置。载置于原稿载置部11的原稿p的前端由未图示的限制部件将前端位置限制在位置s1。该限制部件在进给动作开始时移动至退避位置。

进给辊14被进给马达45(图4)驱动旋转。得到来自进给马达45的旋转扭力,进给辊14在图2中的逆时针旋转方向上旋转。

进给马达45的驱动力通过单向离合器49传达至进给辊14。进给辊14得到来自进给马达45的旋转扭力,通过在图2中的逆时针旋转方向即正旋转方向上旋转,将原稿p向下游进给。

由于进给辊14与进给马达45(图4)之间的驱动力传递路径上被设置有单向离合器49,所以即使进给马达45发生逆旋转,进给辊14也不会逆旋转。另外,在进给马达45处于停止状态时,进给辊14与被输送的原稿p相接触,能够在正旋转方向上进行从动旋转。

例如,由配置在输送辊对16下游的第二原稿检测部32对原稿p的前端进行检测时,控制部40停止进给马达45的驱动,只驱动输送马达46。由此,原稿p由输送辊对16进行输送,并且进给辊14与被输送的原稿p相接触并在正旋转方向上进行从动旋转。

其次,来自输送马达46(图4)的旋转扭力通过扭力限制器50被传递至分离辊15。在原稿p的进给动作中,来自输送马达46(图4)的驱动扭力被传递至分离辊15,该驱动扭力使分离辊15在逆旋转方向(在图2中的逆时针旋转方向)上旋转。

进给辊14与分离辊15之间不存在原稿p的情况下,或只存在1张的情况下,使得分离辊15在正旋转方向(在图2中的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的旋转扭力超过了扭力限制器50的极限扭力,由此在扭力限制器50产生滑动,分离辊15不被从输送马达46(图4)接受的旋转扭力所束缚而在正旋转方向上进行从动旋转。

与此相对,在进给辊14与分离辊15之间除了应该进给的原稿p之外还进入了第2张以后的原稿p时,通过原稿间产生的滑动,分离辊15通过从输送马达46(图4)接受的驱动扭力而进行反向旋转。由此,要被重叠输送的第2张以后的原稿p回到上游,即防止了重叠输送。

此外,进给辊14和分离辊15的外周面由弹性体等弹性材料形成,进给辊14与分离辊15之间的摩擦系数设为μ1,原稿间的摩擦系数设为μ2,进给辊14与原稿p之间的摩擦系数为设为μ3、分离辊15与原稿p之间的摩擦系数设为μ4时,μ1>μ2的关系成立。另外,μ1>μ3、μ4的关系成立。另外,μ2<μ3、μ4的关系成立。另外,μ4>μ3的关系成立。

其次,在进给辊14的下游侧设置有作为输送单元的输送辊对16、读取图像的读取部20以及排出辊对17。输送辊对16由输送驱动辊16a和从动旋转的输送从动辊16b构成,该输送驱动辊16a由作为输送马达的输送马达46(图4)驱动旋转。2个输送驱动辊16a被配置在如本实施方式中图3所示的相对于中心位置cl对称的位置上。虽然在图3中省略了图示,但2个输送从动辊16b也同样地配置在相对于中心位置cl对称的位置上。

通过进给辊14和分离辊15的夹持,被进给至下游侧的原稿p被输送辊对16夹持,输送至位于输送辊对16的下游侧的读取部20。即输送辊对16成为将原稿p输送至下游的输送单元的一个例子。

读取部20具备设置于上部单元4侧的上部读取传感器20a以及设置于下部单元3侧的下部读取传感器20b。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读取传感器20a和下部读取传感器20b作为一个例子被构成作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模块(cism)。

在读取部20读取了原稿p的表面和背面中的至少一面的图像后,原稿p被位于读取部20的下游侧的排出辊对17夹持,从设置于下部单元3的装置前表面侧的排出口18排出。

排出辊对17由排出驱动辊17a和从动旋转的排出从动辊17b构成,该排出驱动辊17a由输送马达46(图4)驱动旋转。2个排出驱动辊17a被配置在图3示出那样的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中心位置cl对称的位置上。虽然在图3省略了图示,但2个排出从动辊17b也同样地配置在相对于中心位置cl对称的位置上。

排出辊对17成为向下游输送的原稿的输送单元的一个例子。

以下,参照图4的同时对扫描器1a中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图4为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扫描器1a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在图4中,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部40包括原稿p的进给、输送和排出的控制以及读取的控制,并进行其他与扫描器1a相关的各种控制,对控制部40输入来自操作面板7的信号,另外,用于实现操作面板7的显示、特别是用户界面(ui)的信号被从控制部40发送至操作面板7。

控制部40控制进给马达45和输送马达46。如上文所述的那样,进给马达45为图2中示出的进给辊14的驱动源,输送马达46为图2中示出的分离辊15、输送辊对16和排出辊对17这些部件的驱动源。进给马达45和输送马达46在本实施方式中均为dc马达。

从读取部20读取的数据被输入至控制部40,另外,用于控制读取部20的信号从控制部40发送至读取部20。

来自后述的载置检测部35、二维传感器36、重叠输送检测部30、第一原稿检测部31、第二原稿检测部32以及后述的其他检测单元的信号也被输入至控制部40。

另外,检测进给马达45的旋转量的编码器或检测输送驱动辊16a和排出驱动辊17a的旋转量的编码器的检测值也被输入至控制部4,由此控制部40能够检测出各个辊的原稿输送量。

控制部40具有cpu41和闪存rom42。cpu41根据存储于闪存rom42中的程序44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并控制扫描器1a整体的动作。此外,闪存rom作为存储部的一个例子,是可以读取和写入的不挥发性的存储器,存储有后述的在异常判定中需要的数据等。在本说明书中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后述的异常判定中需要的数据或者控制中所需要的参数等全部被存储至闪存rom42,另外,根据需要由控制部40更新这些数据和参数等的值。另外,用户通过操作面板7输入的各种设定信息也被存储至闪存rom42。

存储于闪存rom42中的程序44不一定意味着是一个程序,也可能是多个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判定原稿输送路径t中的异常的程序、改变后述阈值的程序、控制操作面板7上显示的ui的程序、以及原稿p的输送和读取所需要的各种控制程序等。

另外,扫描器1a被构成为可以与外部计算机90连接,来自外部计算机90的信息被输入至控制部40。外部计算机90具有未图示的显示部。通过外部计算机90所具备的未图示的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控制程序,用户界面(ui)在显示部上得以实现。

接着,对设置于原稿输送路径t上的各个检测单元进行说明。

首先,原稿载置部11设置有作为动作检测传感器的二维传感器36。二维传感器36与载置于原稿载置部11的原稿p中的最下面一张相对。

二维传感器36与计算机用鼠标中采用的能够用二维(平面)坐标系来检测检测对象的移动的传感器相同,或者为基于类似原理的传感器,其具有控制器36a、光源36b、透镜36c、以及图像传感器36d。

光源36b为通过透镜36c而对载置于原稿载置部11的原稿p进行光照射的光源,例如可以采用红色led、红外线led、激光、蓝色led等的光源,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激光。光源36b根据控制部40的控制,可以切换成发光状态与非发光状态。

透镜36c朝向载置于原稿载置部11的原稿p引导并照射从光源36b发射出的光。

图像传感器36d为接受来自载置于原稿载置部11的原稿p的反射光的传感器,可以采用cmos或ccd等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36d由沿着第一轴ax方向和与其垂直相交的第二轴ay方向配置像素而形成。

此外,本说明书中“第一轴ax方向”不意味着只是 ax方向和-ax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而意味着包括上述两个方向。同样的,“第二轴ay方向”不意味着只是 ay方向和-ay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而意味着包括上述两个方向。

控制器36a分析由图像传感器36d获取的图像,并且以图像的第一轴ax方向上的移动距离wx和第二轴ay方向上的移动距离wy作为检测值(输出值)进行输出。控制器36a的图像分析方法可以采用计算机用鼠标所用到的公知的方法。

接着后文将进行详细地描述,从二维传感器36获取第一轴ax方向和第二轴ay方向的检测值的控制部40,采用所获取的检测值来判断载置于原稿载置部11的原稿p中的最下面的1张原稿、即进给中的原稿p的输送状态。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维传感器36将在第一轴ax方向和第二轴ay方向上分别的移动距离wx、wy输出至控制部40,该输出值根据来自控制部40的初始化指示被重设为零。

此外,虽然对二维传感器36以光学式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二维传感器36也可以是具有以下结构的传感器:机械式的结构,更具体地,具备追踪球、检测第一轴ax方向上追踪球的旋转的旋转编码器以及检测第二轴ay方向上追踪球的旋转的旋转编码器。

其次,二维传感器36的上游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原稿载置部11上是否存在原稿p的载置检测部35。本实施方式中的载置检测部35被构成为与后述的第二原稿检测部32同样地具有杆的接触式传感器,原稿p被载置时杆被推下,从而改变了从载置检测部35送出的检测信号。由此控制部40检测得知原稿载置部11上有无原稿p。

此外,载置检测部35也可以由光源和传感器构成,该传感器接受从光源发射的光的反射光分量。由于在原稿载置部11上有原稿p时与没有原稿p时,反射光强度不相同,因此控制部40能够检测得知原稿载置部11上有无原稿p。

此外,载置检测部35可以由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的光学式传感器构成。

进给辊14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一原稿检测部31。第一原稿检测部31被构成为光学式传感器作为一个例子,如图2示出的那样,由隔着原稿输送路径t相对配置的发光部31a和受光部31b配置而成,受光部31b向控制部40(图4)发送表示检测光的强度的电信号。由于被输送的原稿p遮住从发光部31a发射出的检测光,因此表示所述检测光的强度的电信号发生改变,从而控制部40可以检测得知原稿p前端或者后端的通过。

第一原稿检测部31的下游侧配置有检测原稿p的重叠输送的重叠输送检测部30。重叠输送检测部30如图2示出那样由隔着原稿输送路径t相对配置的超声波发送部30a和接收超声波的超声波接收部30b配置而成,超声波接收部30b向控制部40发送与检测到的超声波强度相应的输出值。当发生原稿p重叠输送时,表示所述超声波的强度的电信号发生变化,从而控制部40可以检测得知原稿p的重叠输送。

重叠输送检测部30的下游侧设有第二原稿检测部32。第二原稿检测部32被构成为具有杆的接触式传感器,随着原稿p前端或后端的通过杆发生转动时,从第二原稿检测部32发送至控制部40的电信号发生变化,由此控制部40可以检测得知原稿p的前端或后端的通过。控制部40通过上述的第一原稿检测部31和第二原稿检测部32能够获知原稿输送路径t中原稿p的位置。

接着对采用二维传感器36对原稿p输送异常的判定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扫描器1a基于二维传感器36的检测值进行原稿p输送相关异常的判定,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发生异常的原稿p的输送。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为停止进给马达45(图4)和输送马达46(图4)。

该二维传感器36如上文所述具有图像传感器36d,该图像传感器36d沿着第一轴ax方向和与其垂直相交的第二轴ay方向配置有像素,如图3示出的那样被设置成第一轴ax朝向x方向,而第二轴ay朝向y方向。

由于原稿p斜行而在原稿p的移动方向产生x方向的分量时,第一轴ax方向的速度变化会按照上述情况反映出来。

因此控制部40基于二维传感器36的检测值,特别是第一轴ax方向的检测值(移动距离wx)可以判定输送异常,判定为输送异常时停止原稿p的输送。更为具体的是停止进给马达45(图4)和输送马达46(图4)。

接着,参照图5同时对原稿扫描时的异常判定处理进行说明。

二维传感器36的作为发光部的光源36b在扫描待机状态下被“关闭”(off)。从该状态开始用户执行原稿扫描时,控制部40首先进行进给开始处理(步骤s101)。图6示出了该进给开始处理。

图6示出的那样,控制部40在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有原稿p时(步骤s201中的“是”),二维传感器36的光源36b被“开启”(on)(步骤s202),接着,驱动进给马达45,开始原稿p的进给(步骤s203)。

回到图5,进行异常判定处理(步骤s102)。该异常判定处理被图7所示。

如图7所示,控制部40将二维传感器36在第一轴ax方向上的移动距离wx初始化(步骤s301)。接着,进行规定时间加权(例如10ms)(步骤s302),获取移动距离wx(步骤s303)。由于每一次获取规定时间加权(步骤s302),即每一次获取移动距离wx都对移动距离wx进行初始化,因此步骤s303中获得的移动距离wx为每规定时间加权的移动速度。

接着,将获得的移动距离wx、换言之每规定时间加权的原稿移动速度与阈值进行比较(步骤s304)。具体而言,对移动距离wx是否超过阈值sx进行判断。当移动距离wx超过阈值sx时(步骤s304中的“是”)被认为原稿p产生倾斜,判定为输送异常(步骤s306),当移动距离wx小于阈值sx时(步骤s304中的“否”),则未发生输送异常,判定为正常(步骤s305)。

回到图5,判定为输送异常时(步骤s103中的“是”),进行错误处理。该错误处理被图8示出。

图8中的控制部40将二维传感器36的光源36b进行“关闭”(步骤s401),停止原稿p的输送(步骤s402),发出发生输送异常的意思的警报(步骤s403)。

回到图5,当没有发生输送异常时(步骤s103中的“否”),判断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步骤s104),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有原稿p时(步骤s104中的“是”),回到步骤s102并重复后面的处理。

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没有原稿p时(步骤s104中的“否”),控制部40“关闭”二维传感器36的光源36b(步骤s105)。

此处,在没有原稿p的状态下从二维传感器36的光源36b发射出检测光时,会存在用户碰触到二维传感器36附近的情况等而招致误检测的担忧,其结果是招致不经意的输送停止,将会有损用户的使用便利性。但是如上文所述的控制部40在当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没有原稿p时,由于二维传感器36的光源36b为非发光状态,所以能够抑制二维传感器36的误检测并实现适当的原稿输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载置检测部35的原稿检测位置在原稿输送方向上位于比二维传感器36的原稿检测位置更上游的位置,因此在没有原稿p的状态下可以将二维传感器36的发光期间抑制成最小限度。

此外,载置检测部35的原稿检测位置在原稿输送方向上也可以与二维传感器36的原稿检测位置相同。

另外,载置检测部35的原稿检测位置在原稿输送方向上也可以位于比二维传感器36的原稿检测位置更下游的位置。

另外,载置检测部35在原稿宽度方向上可以位于与二维传感器36的原稿检测位置相同的位置,也可以偏离该位置。

载置检测部35的原稿检测位置在原稿输送方向上位于二维传感器36的原稿检测位置更下游时,也可以设置获取关于原稿载置部11上原稿p的积载张数的信息的积载张数检测单元,控制部40在积载张数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的原稿张数为1张时,使得二维传感器36的光源36b处于非发光状态。由此,能够使得在没有原稿p的状态下二维传感器36没有发光期间。

可以采用与上述的重叠输送检测部30同样的超声波检测单元作为积载张数检测单元。因为根据原稿p的积载张数,超声波的接收强度会产生变化。

图9示出了积载张数检测单元37的配置例,符号37a示出了超声波发送部。与上述重叠输送检测部30同样地,超声波接收部(未图示)以夹持被载置的原稿p的方式被设置于上部单元4。

图9的例子中,虽然积载张数检测单元37在原稿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比二维传感器36的原稿检测位置更下游的位置,但其也可以在与二维传感器36的原稿检测位置相同的位置,也可以在比二维传感器36的原稿检测位置更上游的位置。另外,积载张数检测单元37在原稿宽度方向上可以位于与二维传感器36的原稿检测位置相同的位置,也可以像图9示出的例子那样在偏离的位置。

此外,采用积载张数检测单元37时,可以省略上述的载置检测部35。即可以用积载张数检测单元37代替载置检测部35。

参照图10的同时对采用积载张数检测单元37时的控制例进行说明。

用户执行原稿扫描时,控制部40进行进给开始处理(步骤s601)和异常判定处理(步骤s602)。进给开始处理(步骤s601)与已经说明了的图6中的处理相同,异常判定处理(步骤s602)与已经说明了的图7中的处理相同。

控制部40在判断为输送异常时进行错误处理(步骤s603中的“是”)。该错误处理也与已经说明了的图8中的处理相同。

判断为没有产生输送异常时(步骤s603中的“否”),判断积载张数检测单元37的检测信息(步骤s604),积载张数检测单元37的检测信息为原稿载置部11上有多张原稿时(步骤s604中的“否”),回到步骤s602并重复后面的处理。

积载张数检测单元37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只剩一张原稿时(步骤s604中的“是”),控制部40“关闭”二维传感器36的光源36b(步骤s605)。

此外,也可以采用检测分离辊15的旋转的编码器代替超声波检测单元而作为积载张数检测单元。原稿载置部11上进给最后的原稿p时,分离辊15与该原稿p相接触并连续地在正旋转方向旋转,因此通过检测这样的分离辊15的旋转,能够检测原稿载置部11上原稿张数的减少直到只剩最后一张的情况。

另外,采用载置检测部35的结构中,载置检测部35的原稿检测位置在原稿输送方向上位于比二维传感器36的原稿检测位置更下游的位置时,也可以使用二维传感器36自身来判断原稿载置部11上有无原稿p,在判断为没有原稿p时使二维传感器36的光源36b处于非发光状态。由此,能够极其地缩短没有原稿p的状态下二维传感器36的发光期间。

该情况下可以为,图像传感器36d(图4)的图像从二维传感器36输出至控制部40,控制部40对获取图像进行分析。例如,在原稿载置部11上没有原稿p的状态下的图像作为基准图像,当该基准图像与原稿扫描时获取的图像相匹配时,可以判断原稿载置部11上没有原稿p。此外,上述基准图像例如可以在装置电源开启时载置检测部35未检测到原稿p的状态下获取。

参照图11的同时对用二维传感器36检测原稿载置部11上有无原稿p时的控制例进行说明。

用户在执行原稿扫描时,控制部40进行进给开始处理(步骤s501)和异常判定处理(步骤s502)。进给开始处理(步骤s501)与已经说明了的图6中的处理相同,异常判定处理(步骤s502)与已经说明了的图7中的处理相同。

控制部40在判断为输送异常的情况下进行错误处理(步骤s503中的“是”)。该错误处理也与已经说明了的图8中的处理相同。

在判断为未发生输送异常时(步骤s503中的“否”),控制部40基于二维传感器36的检测图像来判断原稿载置部11上有无原稿p(步骤s504),二维传感器36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有原稿p时(步骤s504中的“是”),返回步骤s502并重复后面的处理。

二维传感器36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没有原稿p时(步骤s504中的“否”),控制部40“关闭”二维传感器36的光源36b(步骤s505)。

但是控制部40即使在二维传感器36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没有原稿p时,也对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进行确认(步骤s506),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有原稿p时(步骤s506中的“是”),开启二维传感器36的光源36b(步骤s507),返回步骤s502并重复后面的处理。

也就是说,控制部40在二维传感器36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没有原稿p并且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有原稿p时,使二维传感器36的光源36b处于发光状态,因此即使通过二维传感器36而得到的关于原稿载置部11上有无原稿p的信息错误时,也可以继续通过二维传感器36检测原稿p的移动,即能够检测输送异常。

此外,用二维传感器36检测原稿载置部11上有无原稿p时,也可以省略上述的载置检测部35。该情况下的控制例为省略了图11中步骤s506、507的一个例子。

另外,控制部40在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没有原稿p时中断从原稿载置部11的原稿p的进给,在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变化成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有介质的信息之前能够执行待机的进给待机模式,这种情况下能够采取如图12所示的控制。进给待机模式可以称为等待接受模式。即进给待机模式为原稿载置部11上没有原稿p时直到接下来的原稿p被载置之前保持待机,一旦原稿p被载置就自动地再次开始原稿进给动作的模式。

在图12中,用户执行原稿扫描的时候,控制部40进行进给开始处理(步骤s701)和异常判定处理(步骤s702)。进给开始处理(步骤s701)与已经说明了的图6中的处理相同,异常判定处理(步骤s702)与已经说明了的图7中的处理相同。

控制部40在判断为输送异常时进行错误处理(步骤s703中的“是”)。该错误处理也与已经说明了的图8中的处理相同。

在判断为未发生输送异常时(步骤s703中的“否”),判断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步骤s704),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有原稿p时(步骤s704中的“是”),返回步骤s702并重复后面的处理。

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没有原稿p时(步骤s704中的“否”),控制部40“关闭”二维传感器36的光源36b(步骤s705)。

接着,当前的进给模式为进给待机模式时(步骤s706中的“是”),控制部40在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从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没有原稿p的信息变化为表示有原稿p的信息之前处于待机(步骤s707中的“否”)。并且载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息从表示原稿载置部11上没有原稿p的信息变化为表示有原稿p的信息时(步骤s707中的“是”),返回步骤s701,使二维传感器36处于发光状态(图6中的步骤s202)。

由此,再次开始原稿p的进给时可以利用二维传感器36检测原稿p的移动,能够继续进行输送异常的检测。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变形成为以下的形式。

(1)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二维传感器36应用于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扫描器的情况,但二维传感器36也可以应用于以打印机为代表的具有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二维传感器36进行的输送异常判定也可以构成为根据用户设定可以切换执行状态与不执行状态。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二维传感器36具有控制器36a(图4),该控制器36a分析由图像传感器36d获取的图像,将图像在第一轴ax方向的移动量和第二轴ay方向的移动量作为检测值(输出值)输出至控制部40,但控制部40也可以担负控制器36a的功能。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进给辊14和二维传感器36构成为与载置于原稿载置部11的原稿p中的最下面的原稿p相对,但也可以构成为与载置于原稿载置部11的原稿p中的最上面的原稿p相对。

附图标记说明

1a…扫描器(图像读取装置)、1b…介质输送装置、2…装置本体、3…下部单元、4…上部单元、5…排纸托盘、6…进给口、7…操作面板、8…第一纸托架、9…第二纸托架、11…原稿载置部、12a、12b…导边器、14…进给辊、15…分离辊、16…输送辊对、16a…输送驱动辊、16b…输送从动辊、17…排出辊对、17a…排出驱动辊、17b…排出从动辊、18…排出口、20…读取部、20a…上部读取传感器、20b…下部读取传感器、30…重叠输送检测部、30a…超声波发送部、30b…超声波接收部、31…第一原稿检测部、31a…发光部、31b…受光部、32…第二原稿检测部、35…载置检测部、36…二维传感器、36a…控制器、36b…光源、36c…透镜、36d…图像传感器、37…积载张数检测单元、40…控制部、41…cpu、42…闪存rom、44…程序、45…进给马达、46…输送马达、90…外部计算机、p…原稿。


技术特征:

1.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介质载置部,载置介质;

进给辊,进给来自所述介质载置部的介质;

动作检测传感器,配置于与介质的表面相对的位置,检测介质的移动;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从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接收的检测值而停止介质的进给,

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具备发光部和受光部,为根据包含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二维坐标系来检测介质的移动的二维传感器,

在所述介质载置部设置有获取与所述介质载置部上介质的有无相关的信息的载置检测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介质检测位置在介质输送方向上位于比所述二维传感器的介质检测位置更上游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介质检测位置在介质输送方向上位于比所述二维传感器的介质检测位置更下游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获取关于所述介质载置部上的介质积载张数的信息的积载张数检测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积载张数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的介质张数为1张时,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二维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时,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二维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并且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有介质时,使所述发光部处于发光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

在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情况下,在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变化为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有介质的信息之前,能够执行使介质的进给处于待机的进给待机模式;

在所述进给待机模式下,在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从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信息变化为表示有介质的信息时,使所述发光部处于发光状态。

8.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介质载置部,载置介质;

进给辊,进给来自所述介质载置部的介质;

动作检测传感器,配置于与介质的表面相对的位置,检测介质的移动;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从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接收的检测值而停止介质的进给,

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为根据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二维坐标系来检测介质的移动的二维传感器,

在所述介质载置部设置有获取关于所述介质载置部上的介质积载张数的信息的积载张数检测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积载张数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的介质张数为1张时,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

9.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介质载置部,载置介质;

进给辊,进给来自所述介质载置部的介质;

动作检测传感器,配置于与介质的表面相对的位置,检测介质的移动;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从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接收的检测值而停止介质的进给,

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为根据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二维坐标系来检测介质的移动的二维传感器,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二维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时,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

10.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读取单元,对介质进行读取;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向所述读取单元输送介质。

11.一种输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介质输送装置中的输送控制方法,所述介质输送装置具备:

介质载置部,载置介质;

进给辊,进给来自所述介质载置部的介质;

动作检测传感器,配置于与介质的表面相对的位置,检测介质的移动;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从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接收的检测值而停止介质的进给,

所述输送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动作检测传感器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为根据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二维坐标系来检测介质的移动的二维传感器,

在所述介质载置部设置有获取关于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有无介质的信息的载置检测单元,

在所述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所述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输送控制方法。利用移动传感器判定输送异常时,在没有纸张的状态下从发光部发射检测光时存在招致误检测的担忧。介质输送装置具备载置介质的介质载置部、进给来自介质载置部的介质的进给辊、配置于与介质的表面相对的位置以检测介质的移动的动作检测传感器、以及基于从动作检测传感器接收的检测值而停止介质的进给的控制单元;动作检测传感器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为根据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二维坐标系来检测介质的移动的二维传感器;在介质载置部设置有获取介质载置部上有无介质的信息的载置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在载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表示介质载置部上没有介质的情况下,使发光部处于非发光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江口圣次;潮田尚之;增田英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7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