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引线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9


本发明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引线处理设备。

技术背景

一种型号为3544小型电机包含红蓝白三根引线,电机包装出货时要求三根引线依照红蓝白的顺序排列,并且由于三根引线的长短不一致,需要将引线裁剪成长度一致。

目前电机的引线排序和引线裁剪都是人工手动操作,人工拿起电机检测电机的引线排序是否正确,然后手动将三条引线拉直,再把电机引线靠在拆线治具上,最后用剪钳将引线裁剪成长度一致。这种完全靠人工检测电机引线的排序和手动剪线的生产方式容易出错,造成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引线处理设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人工检测电机引线的序列和手动剪线造成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引线处理设备,包括用于传送电机的输送机构(10),以及沿所述输送机构(1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

调整机构(20),可令电机沿其轴向旋转调整引线位置;

测序机构(30),用于将电机的引线沿电机轴向拉直,并检测引线的排列顺序;

剪线机构(40),用于剪切电机的引线;以及

分料机构(50),位于所述输送机构(10)末端,用于检测引线的长度,并分拣引线检测合格与不合格的电机。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10)包括截面形状呈t形的传送通道(11)和可向上顶升并于所述传送通道内(11)移动的推料组件(12);所述传送通道(11)用于传送引线向上的电机;在所述传送通道(11)侧面还设置有可伸入所述传送通道(11)并于传送方向限制所述电机的夹持组件(13)。

优选的,所述调整机构(20)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通道(11)侧方且可抵靠于电机表面的转轮(21)、以及驱动所述转轮(21)令电机沿其轴向旋转的皮带组件(22);所述调整机构(20)上方设有感应电机引线位置的传感器(23)。

优选的,所述测序机构(30)包括沿电机轴向拉直电机引线的拉直组件(31)、以及用于检测电机引线排序的检测组件(32);所述拉直组件(31)和检测组件(32)悬置于所述传送通道(11)上方。

优选的,所述剪线机构(40)包括可水平移动并抵靠于所述引线的剪线后模(411)、可水平压合于所述剪线后模(411)并切断所述引线的剪线前模(421)、以及驱动所述剪线前模(421)和剪线后模(411)水平移动的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所述剪线前模(421)和剪线后模(411)上下移动的位移组件(43)。

优选的,所述分料机构(50)包括不良品放置区(52)、良品放置区(5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通道(11)末端且用于检测引线长度的光纤检测器(54)。

优选的,所述推料组件(12)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通道(11)下方的支撑板(122);所述支撑板(122)上设有可沿电机轴向滑动的推板(123);所述推板(123)上固定有向上延伸至所述传送通道(11)内且可抵靠于所述电机侧表面的推料杆(125);还包括推动所述支撑板(122)沿电机传送方向往复滑动的推动组件(121)。

优选的,所述拉直组件(31)包括悬置于所述传送通道(11)上方的夹块(311)和压块(312)、以及驱动所述夹块(311)和压块(312)夹合引线的夹合气缸(313);所述夹块(311)抵靠于引线的一侧呈弧形;还包括驱动所述拉直组件(31)沿电机轴向拉直引线的拉伸组件(33)。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13)包括若干个可从侧方伸入所述传送通道(11)的夹持块(131)、以及令所述夹持块(131)限制所述电机于传送方向移动的夹持气缸(132);所述夹持块(131)形成有抵靠于所述电机侧表面的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剪线后模(411)下方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机的的固定结构。

由上可知,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输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调整机构、测序机构、剪线机构和分料机构,调整机构自动调整引线位置,测序机构检测引线的排列顺序,剪线机构剪切引线并检测引线的长度,分料机构分拣合格和不合格的电机。实现自动进料-引线拉直-引线线序检测-引线拆剪-电机分拣的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电机检测的准确性,以及电机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机引线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输送机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机构和测序机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机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测序机构和传送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测序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剪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剪线机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剪线机构左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分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引线处理设备,包括用于传送电机的输送机构10,以及沿输送机构1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调整机构20、测序机构30、剪线机构40和分料机构50。

请参见图2,输送机构10用于将电机依次传送至引线调整机构20、测序机构30、剪线机构40和分料机构50。其中,输送机构10包括传送带14和传送通道11,传送带14将引线向上的电机输送至传送通道11,传送通道11的入口和传送带14的出口错开设置,传送带14末端设有将电机从传送带14的出口推至传送通道11入口的转移组件141。转移组件141包括两组垂直设置的气缸,转移组件141将传送带14的电机推入传送通道11,进而输送电机进行下一工序处理。

传送通道11的截面形状呈t形并形成供电机滑动的滑槽。为实现驱动电机可在t型滑槽中滑动,传送通道11的滑槽下方设有推料组件12,推料组件12用于将电机推至调整机构20、测序机构30和剪线机构40。

具体的,请参见图3,传送通道11下方设有水平滑轨126,推料组件12包括支撑板122和推动组件121,支撑板122滑动设置于传送通道11下方的滑轨126上,沿滑轨126的延伸方向固定有推动组件121,其中推动组件121为推动气缸,推动组件121推动支撑板122沿电机传送方向往复滑动。

支撑板122上设有上下延伸的竖直滑轨127,推板123滑动设置在竖直滑轨127上,还包括推动推板123沿竖直滑轨127滑动的气缸124,推板123上固定有自下而上延伸至滑槽内的推料杆125,推料杆125在传送通道11的滑槽内移动,进而推料杆125可抵靠于电机侧表面的推料杆125。

由此可见,通过推动组件121推动支撑板122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推料杆125推动滑槽内的气缸向前移动,进而将电机准确推至调整机构20、测序机构30和剪线机构40的处理工位。通过气缸124驱动推板123下移,带动推料杆125下降至电机以下,进而推动组件121驱动支撑板122复位,以此反复推动传送通道11滑槽内的电机向前滑动。

当推料组件12将电机推至调整机构20、测序机构30和剪线机构40的处理工位时,需要将电机定位在传送通道11的滑槽内以便对电机的引线测序和剪线。为此,在传送通道11的一侧设置有夹持组件13,夹持组件13可伸入传送通道11将电机限制于滑槽内,夹持组件13包括若干嵌在传送通道11侧方用于限制电机于传送方向移动的夹持块131。

由于调整机构20、测序机构30和剪线机构40的处理工位需要对电机定位,因此本实施例设置有三块用于限制电机于传送方向移动夹持块131,夹持块131一侧形成有抵靠于电机侧表面的圆弧面,由此夹持块131从传送通道11的侧方伸入并抵靠在电机侧表面。进一步的,三块夹持块131由夹持气缸132驱动夹持或松开,夹持气缸132通过连杆与三块夹持块131联动。通过夹持气缸132的伸长来驱动夹持块131从传送通道11的侧方伸入,并将电机夹持定位在滑槽的内侧。

由于电机的三条引线有三种颜色,三条引线位于电机的圆周面的一侧,出货之前需要对电机三条引线颜色的排序进行检测,在对电机的引线检测之前需要将电机的三条引线调整至固定的位置,以便后续对引线进行检测和处理。为此,在传送通道11的侧方设有调整机构20,用于旋转电机沿其轴向旋转,进而令电机的引线调整至固定的位置。

请参见图4-5,调整机构20包括设置于传送通道11侧方的转轮21,夹持块131将电机定位在滑槽的内侧,此时转轮21可抵靠于电机表面,由于夹持块131有限制所述电机于传送方向移动的的作用,电机不可沿滑槽滑动,只可沿其轴心转动,为此通过皮带组件22驱动转轮21令电机沿其轴向旋转,进而调整引线的位置。

请参见图5,皮带组件22由皮带211和驱动皮带211的驱动电机222组成,驱动电机222旋转运动通过皮带211传动给转轮21,进而转轮21带动电机沿其轴向旋转。进一步的,皮带组件22上方设有传感器23。传感器23用于感应电机引线的位置,当电机旋转至引线到达固定位置时,传感器23的感应到引线,进而驱动电机222停止旋转,此时即完成电机引线定位的调整。

请参见图6,为了实现对电机的三条引线颜色的排序进行检测,在传送通道11的上方悬置有测序机构30,其中测序机构30通过支架悬置于传送通道11的上方。测序机构30包括用于拉直电机引线的拉直组件31、以及用于检测电机引线顺序的检测组件32,还包括驱动拉直组件31沿电机轴心方向拉直引线的拉伸组件33。

请参见图7,为方便电机引线的测序和剪切,需要先将电机的引线拉直,为此拉直组件31包括悬置于传送通道11上方的夹块311和压块312,夹块311和压块312由压合气缸313来驱动,压合气缸313固定在拉伸组件33的滑板332上,滑板332滑动设置在支架上,且通过拉伸气缸331驱动滑板332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夹块311和压块312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拉伸气缸331驱动滑板332带动夹块311和压块312向下移动至引线下端,压合气缸313驱动夹块311和压块312夹合引线,夹块311抵靠于引线的一侧呈弧形状,使得夹块311和压块312不会将引线完全夹紧且留有容置引线的空间,进而拉伸气缸331驱动夹块311和压块312向上移动,将引线向上拉直。

为了实现对电机的三条引线颜色的排序进行检测,在支架上固定有影像检测器32,影像检测器32对准拉直后的引线,并且通过拍照影像检测引线颜色的排列顺序。

如图8-9所示,对于完成排序检测的引线需要进一步做裁剪工序,为此在传送通道11上设置剪线机构40。剪线机构40包括可沿垂直于引线延伸方向移动并抵靠于所述引线的剪线后模411、可与剪线后模411压合的剪线前模421,以及驱动剪线前模421和剪线后模411沿引线延伸方向移动的位移组件43。其中,剪线前模421和剪线后模411形成有可相互压合的剪切结构,模具压合实现剪切功能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具体的,请参见图9-10,位移组件43包括滑动设置在立柱上的升降台432,以及驱动升降台432上下滑动的升降气缸431,剪线前模421和剪线后模411通过导柱可水平滑动设置于升降台432的一侧,升降台432的另一侧固定有分别驱动剪线前模421和剪线后模411水平移动的前模驱动气缸412和后模驱动气缸422,前模驱动气缸412和后模驱动气缸422反向设置于升降台432的一侧。

升降气缸431驱动剪线前模421和剪线后模411下降至引线所需要剪切的位置,后模驱动气缸422驱动剪线后模411抵靠于引线,前模驱动气缸412驱动剪线前模421压合剪线后模411,进而将引线切断。完成剪切后升降气缸431将升降台432抬升复位,在升降台432的下方设有废料收集箱44,剪线前模421和剪线后模411移动至废料收集箱44的上方并张开,进而将剪切下来的引线投放至废料收集箱44。

请参见图11,对于完成引线排序检测工序和裁剪工序的电机需要进一步分拣,为此在传送通道11后方设有分料机构50,分料机构50包括设置在传送通道11末端的良品放置区53、不良品放置区52、以及可夹持并将电机转移至所述良品放置区53或不良品放置区52的旋转组件51。

在传送通道11的末端固定有用于检测引线长度的光纤检测器54,旋转组件51将引线长度检测和引线排序检测都合格的电机转移到良品放置区53,进而传送至一下工序。对于引线长度检测或引线排序检测不合格的电机,则转移到不良品放置区52,由人工取走。

旋转组件51用于夹取电机的夹具511,以及驱动夹具511旋转的旋转电机513,旋转电机513输出端通过联轴器512与夹具511固定。根据检测结果旋转电机513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将电机放到不同的区域。

综上所述,通过在输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调整机构、测序机构、剪线机构和分料机构,调整机构自动调整引线位置,测序机构检测引线的排列顺序,剪线机构剪切引线并检测引线的长度,分料机构分拣合格和不合格的电机。实现自动进料-引线拉直-引线线序检测-引线拆剪-电机分拣的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电机检测的准确性,以及电机生产的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引线处理设备,同样包括用于传送电机的输送机构10,以及沿输送机构1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调整机构20、测序机构30、剪线机构40和分料机构50。

输送机构10用于将电机依次传送至引线调整机构20、测序机构30、剪线机构40和分料机构50,调整机构20令电机沿其轴向旋转调整引线位置测序机构30用于将引线沿电机轴向拉直,并检测引线的排列顺序,剪线机构40,用于将剪切引线并检测引线的长度,分料机构50设置于输送机构10后方,用于分拣引线的排序与长度合格和不合格的电机。

调整机构20包括设置于传送通道11侧方的转轮21,夹持块131将电机定位在滑槽的内侧,此时转轮21可抵靠于电机表面,由于夹持块131的作用,电机不可沿滑槽滑动,只可沿其轴心转动,为此通过皮带组件22驱动转轮21令电机沿其轴向旋转。

测序机构30通过支架悬置于传送通道11的上方。测序机构30包括用于拉直电机引线的拉直组件31、以及用于检测电机引线顺序的检测组件32,还包括驱动拉直组件31沿电机轴心方向拉直引线的拉伸组件33。

剪线机构40包括可沿垂直于引线延伸方向移动并抵靠于所述引线的剪线后模411、可与剪线后模411压合并切断引线的剪线前模421,以及驱动剪线前模421和剪线后模411沿引线延伸方向移动的位移组件43。

剪线机构40在裁剪引线时电机需要将电机固定,作为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剪线后模411下方设有用于固定电机的的固定结构。进一步提高了裁剪引线时电机的稳固性。

请参见图9-10,固定结构包括水平对称固定在剪线后模411下方的固定块413,以及驱动两个固定块413相向移动的驱动气缸414,固定块413呈刀刃形状,通过驱动气缸414驱动固定块413夹住电机的表面到达稳固电机的目的,提高了剪线机构运行的稳定性,剪切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引线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送电机的输送机构(10),以及沿所述输送机构(1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

调整机构(20),可令电机沿其轴向旋转调整电机引线的位置;

测序机构(30),用于将电机的引线沿电机轴向拉直,并检测引线排列的顺序;

剪线机构(40),用于剪切电机的引线;以及

分料机构(50),位于所述输送机构(10)末端,用于检测引线的长度,并分拣引线检测合格与不合格的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引线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0)包括截面形状呈t形的传送通道(11)和可向上顶升并于所述传送通道(11)内移动的推料组件(12);所述传送通道(11)用于传送引线向上的电机;在所述传送通道(11)侧面还设置有可伸入所述传送通道(11)并于传送方向限制所述电机的夹持组件(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引线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20)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通道(11)侧方且可抵靠于电机表面的转轮(21)、以及驱动所述转轮(21)令电机沿其轴向旋转的皮带组件(22);所述调整机构(20)上方设有感应电机引线位置的传感器(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引线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序机构(30)包括沿电机轴向拉直电机引线的拉直组件(31)、以及用于检测电机引线排序的检测组件(32);所述拉直组件(31)和检测组件(32)悬置于所述传送通道(11)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引线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线机构(40)包括可水平移动并抵靠于所述引线的剪线后模(411)、可水平压合于所述剪线后模(411)并切断所述引线的剪线前模(421)、以及驱动所述剪线前模(421)和剪线后模(411)水平移动的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所述剪线前模(421)和剪线后模(411)上下移动的位移组件(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引线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机构(50)包括不良品放置区(52)和良品放置区(5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通道(11)末端且用于检测引线长度的光纤检测器(5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引线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12)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通道(11)下方的支撑板(122);所述支撑板(122)上设有可沿电机轴向滑动的推板(123);所述推板(123)上固定有向上延伸至所述传送通道(11)内且可抵靠于所述电机侧表面的推料杆(125);还包括推动所述支撑板(122)沿电机传送方向往复滑动的推动组件(12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引线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直组件(31)包括悬置于所述传送通道(11)上方的夹块(311)和压块(312)、以及驱动所述夹块(311)和压块(312)夹合引线的夹合气缸(313);所述夹块(311)抵靠于引线的一侧呈弧形;还包括驱动所述拉直组件(31)沿电机轴向拉直引线的拉伸组件(3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引线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13)包括若干个可从侧方伸入所述传送通道(11)的夹持块(131)、以及令所述夹持块(131)限制所述电机于传送方向移动的夹持气缸(132);所述夹持块(131)形成有抵靠于所述电机侧表面的圆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引线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线后模(411)下方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机的的固定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引线处理设备,通过在输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调整机构、测序机构、剪线机构和分料机构。调整机构自动调整引线位置,测序机构检测引线的排列顺序,剪线机构剪切引线并检测引线的长度,分料机构分拣合格和不合格的电机。实现自动进料电机‑电机位置调整‑引线拉直‑引线线序检测‑引线拆剪‑电机分拣的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电机检测的准确性,以及电机生产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何亮;杨树球;李永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龙德奥奇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7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