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去毛刺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4


本实用新型涉及盘式刹车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升降去毛刺机。



背景技术:

钢背时盘式刹车片的主要组成部分,钢背由板材冲压而成,在冲压的过程汇总,钢背上会产生毛刺,而在盘式刹车片的质量标准中明确要求钢背的表面无毛刺,所以在钢背冲压完成后,还需要对带有毛刺的钢背进行去毛刺处理。

现有的钢背去毛刺机一般为提前设定好参数,只能磨削指定厚度的钢背,一旦换上不同厚度的钢背,就需要将钢背去毛刺机关闭,再将磨砂辊进行人工调高,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降低钢背的磨削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升降去毛刺机,实现了钢背去毛刺机磨砂辊的自动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升降去毛刺机,包括机台、传送机构、磨削机构、升降机构和回弹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台内部,所述机台一侧螺栓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且若干个所述支撑杆呈两两左右对称分布,若干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固设有支撑板,所述升降机构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所述磨削机构设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磨削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位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上方,所述回弹机构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回弹机构分别固定于若干支撑杆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升降机构位于磨削机构的下方,所以启动升降机构,即可实现磨削机构的位置调整,同时回弹机构可以保证在为磨削机构提供动力时,皮带始终保持张紧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磨削机构设置有三个,磨削机构包括支撑座一、支撑座二、磨砂轮、和带轮一,所述支撑座一和所述支撑座二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座一和所述支撑座二上分别开设有通槽一和通槽二,所述通槽一和所述通槽二之间穿设有套筒一,所述通槽一和所述通槽二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一的直径,所述通槽一顶部设置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上套接有弹簧一,所述连接杆一的另一端套接有套筒二,所述弹簧一的一端与所述套筒二相抵触,所述套筒二远离所述连接杆一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压板一且所述弧形压板一与所述套筒一相抵触,所述通槽二顶部设置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上套接有弹簧二,所述连接杆二的另一端套接有套筒三,所述弹簧二的一端与所述套筒三相抵触,所述套筒三远离所述连接杆二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压板二且所述弧形压板二与所述套筒一相抵触,所述磨砂轮的一端穿设与所述套筒一且与所述带轮一相连接,所述磨砂轮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筒一向上运动的同时,套筒二和套筒三向上运动,使得弹簧一和弹簧二从伸展状态变为压缩状态,进而可以使弧形压板一和弧形压板二始终抵触套筒一的外表,使得磨砂轮在磨削的过程中,套筒一始终保持稳定状态。

作为优选,固定架的上端面设置有三个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带轮二,所述带轮二与所述带轮一之间设置有皮带且所述带轮一和所述带轮二之间通过所述皮带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一旋转带动带轮二旋转,带轮二通过皮带传动使得带轮一旋转,进而令得磨砂辊旋转。

作为优选,升降机构包括承载台、电机二、连接轴和齿轮一,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三个与所述套筒一大小相适配的凹槽一,所述承载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三个所述套筒一分别放置在三个所述凹槽一中,所述电机二设置于所述承载台一侧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轴呈联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承载台且所述连接轴呈转动设置,所述齿轮一设置为三个且三个所述齿轮一均布于所述连接轴上,凹槽上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下方开设有方形通槽且所述方形通槽与所述弧形孔相连通,所述弧形孔内设置有弧形板,所述方形通槽内设置有大小与所述方形通槽相匹配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上端面与所述弧形板相连接,齿条与齿轮一呈啮合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带动连接轴转动,通过固定在其上的齿轮传动,即可使得与齿轮呈啮合连接的齿条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弧形板通过套筒一带动磨砂轮向上或者向下运动至合适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回弹机构设置为三个,回弹机构包括连接板、压轮、弹簧三和限位杆,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支撑杆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面向所述电机一的一侧连接有压轮,所述压轮为转动设置且所述压轮压紧所述皮带一侧,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滑块的一侧呈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穿设与所述连接板,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所述弹簧三,所述弹簧三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相抵触且所述弹簧三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槽的一侧相抵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套筒一向上运动时,带轮二向上运动,此时皮带由于带轮一和带轮二之间的距离拉长,所以皮带逐渐绷紧并使得压轮沿限位杆长度方向移动,此时弹簧三从舒展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当套筒一向下运动时,带轮二同时向下运动,此时带轮一和带轮二之间的距离缩短,此时皮带不在给皮带一个沿限位杆长度方向的力,所以弹簧三从压缩状态回复为伸展状态,并使得压轮重新抵触并压紧皮带,使得皮带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电机三、齿轮二、齿轮三和传送带,所述电机三螺栓连接于所述机台一侧且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二呈联动连接,所述机台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转动辊一和转动辊二,所述传送带套接与所述转动辊一和所述转动辊二上,所述转动辊一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机台且与所述齿轮三相连接,所述齿轮二和所述齿轮三之间设置有链条且所述链条套接于所述齿轮二和所述齿轮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三,电机三的输出轴带动齿轮二旋转,齿轮二通过链条将使得齿轮三旋转,并带动转动辊一转动,进而使得传动带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磨削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齿轮一和齿条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回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用于展示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架;2、回弹机构;21、连接板;22、滑槽;23、滑块;24、弹簧三;25、限位杆;26、压轮;3、升降机构;31、电机二;32、连接轴;33、弧形板;34、承载台;35、齿轮一;36、齿条;4、磨削机构;41、弹簧一;42、套筒二;43、弧形压板一;44、带轮一;45、支撑座一;46、支撑座二;47、磨砂轮;48、弧形压板二;49、套筒三;410、弹簧二;411、套筒一;5、传送机构;51、机台;52、链条;53、齿轮二;54、电机三;55、齿轮三;56、传送带;6、支撑板;7、带轮二;8、皮带;9、电机一;10、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可升降去毛刺机,见图1至5,包括机台51、传送机构5、磨削机构4、升降机构3和回弹机构2,传送机构5设置于机台51内部,机台51一侧螺栓连接有固定架1,固定架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10且若干个支撑杆10呈两两左右对称分布,若干个支撑杆10的上端面固设有支撑板6,升降机构3螺纹连接于支撑板6的上端面,磨削机构4设置为若干个,若干个磨削机构4设置于支撑板6上且位于升降机构3的上方,回弹机构2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回弹机构2分别固定于若干支撑杆10之间。

磨削机构4设置有三个,磨削机构4包括支撑座一45、支撑座二46、磨砂轮47、和带轮一44,支撑座一45和支撑座二46左右对称设置于支撑板6上,支撑座一45和支撑座二46上分别开设有通槽一和通槽二,通槽一和通槽二之间穿设有套筒一411,通槽一和通槽二的直径大于套筒一411的直径,通槽一顶部设置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一上套接有弹簧一41,连接杆一的另一端套接有套筒二42,弹簧一41的一端与套筒二42相抵触,套筒二42远离连接杆一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压板一43且弧形压板一43与套筒一411相抵触,通槽二顶部设置有连接杆二,连接杆二上套接有弹簧二410,连接杆二的另一端套接有套筒三49,弹簧二410的一端与套筒三49相抵触,套筒三49远离连接杆二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压板二48且弧形压板二48与套筒一411相抵触,磨砂轮47的一端穿设与套筒一411且与带轮一44相连接,磨砂轮47设置于传送机构5上方。

固定架1的上端面设置有三个电机一9,电机一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带轮二7,带轮二7与带轮一44之间设置有皮带8且带轮一44和带轮二7之间通过皮带8相连接。

升降机构3包括承载台34、电机二31、连接轴32和齿轮一35,承载台34上设置有三个与套筒一411大小相适配的凹槽一,承载台34设置于支撑板6上且三个套筒一411分别放置在三个凹槽一中,电机二31设置于承载台34一侧且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轴32呈联动连接,连接轴32的一端穿设于承载台34且连接轴32呈转动设置,齿轮一35设置为三个且三个齿轮一35均布于连接轴32上,凹槽上开设有弧形孔,弧形孔下方开设有方形通槽且方形通槽与弧形孔相连通,弧形孔内设置有弧形板33,方形通槽内设置有大小与方形通槽相匹配的齿条36,齿条36的上端面与弧形板33相连接,齿条36与齿轮一35呈啮合连接。

回弹机构2设置为三个,回弹机构2包括连接板21、压轮26、弹簧三24和限位杆25,连接板2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支撑杆10呈固定连接,连接板21上开设有滑槽22,滑槽22中滑动设置有滑块23,滑块23面向电机一9的一侧连接有压轮26,压轮26为转动设置且压轮26压紧皮带8一侧,限位杆25与滑块23的一侧呈固定连接且限位杆25的另一端穿设与连接板21,限位杆25上套设弹簧三24,弹簧三24的一端与滑块23相抵触且弹簧三24的另一端与滑槽22的一侧相抵触。

传送机构5包括电机三54、齿轮二53、齿轮三55和传送带56,电机三54螺栓连接于机台51一侧且电机三54的输出轴与齿轮二53呈联动连接,机台5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转动辊一和转动辊二,传送带56套接与转动辊一和转动辊二上,转动辊一的一端穿设于机台51且与齿轮三55相连接,齿轮二53和齿轮三55之间设置有链条52且链条52套接于齿轮二53和齿轮三55。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当需要磨削不同厚度的钢背时,首先启动电机二31,电机二31的输出轴带动连接轴32转动,通过固定在其上的齿轮传动,即可使得与齿轮呈啮合连接的齿条36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弧形板33通过套筒一411带动磨砂轮47向上或者向下运动至合适距离,之后断开电机二31电源即可;同时,当套筒一411向上运动的同时,套筒二42和套筒三49向上运动,使得弹簧一41和弹簧二410从伸展状态变为压缩状态,进而可以使弧形压板一43和弧形压板二48始终抵触套筒一411的外表,使得磨砂轮47在磨削的过程中,套筒一411始终保持稳定状态;再者,在套筒一411向上运动时,带轮二7向上运动,此时皮带8由于带轮一44和带轮二7之间的距离拉长,所以皮带8逐渐绷紧并使得压轮26沿限位杆25长度方向移动,此时弹簧三24从舒展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当套筒一411向下运动时,带轮二7同时向下运动,此时带轮一44和带轮二7之间的距离缩短,此时皮带8不在给压轮26一个沿限位杆25长度方向的力,所以弹簧三24从压缩状态回复为伸展状态,并使得压轮26重新抵触并压紧皮带8,使得皮带8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升降去毛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51)、传送机构(5)、磨削机构(4)、升降机构(3)和回弹机构(2),所述传送机构(5)设置于所述机台(51)内部,所述机台(51)一侧螺栓连接有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10)且若干个所述支撑杆(10)呈两两左右对称分布,若干个所述支撑杆(10)的上端面固设有支撑板(6),所述升降机构(3)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板(6)的上端面,所述磨削机构(4)设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磨削机构(4)设置于所述支撑板(6)上且位于所述升降机构(3)的上方,所述回弹机构(2)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回弹机构(2)分别固定于若干支撑杆(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去毛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机构(4)设置有三个,磨削机构(4)包括支撑座一(45)、支撑座二(46)、磨砂轮(47)、和带轮一(44),所述支撑座一(45)和所述支撑座二(46)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6)上,所述支撑座一(45)和所述支撑座二(46)上分别开设有通槽一和通槽二,所述通槽一和所述通槽二之间穿设有套筒一(411),所述通槽一和所述通槽二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一(411)的直径,所述通槽一顶部设置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上套接有弹簧一(41),所述连接杆一的另一端套接有套筒二(42),所述弹簧一(41)的一端与所述套筒二(42)相抵触,所述套筒二(42)远离所述连接杆一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压板一(43)且所述弧形压板一(43)与所述套筒一(411)相抵触,所述通槽二顶部设置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上套接有弹簧二(410),所述连接杆二的另一端套接有套筒三(49),所述弹簧二(410)的一端与所述套筒三(49)相抵触,所述套筒三(49)远离所述连接杆二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压板二(48)且所述弧形压板二(48)与所述套筒一(411)相抵触,所述磨砂轮(47)的一端穿设与所述套筒一(411)且与所述带轮一(44)相连接,所述磨砂轮(47)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5)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去毛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上端面设置有三个电机一(9),电机一(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带轮二(7),所述带轮二(7)与所述带轮一(44)之间设置有皮带(8)且所述带轮一(44)和所述带轮二(7)之间通过所述皮带(8)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去毛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承载台(34)、电机二(31)、连接轴(32)和齿轮一(35),所述承载台(34)上设置有三个与所述套筒一(411)大小相适配的凹槽一,所述承载台(34)设置于所述支撑板(6)上且三个所述套筒一(411)分别放置在三个所述凹槽一中,所述电机二(31)设置于所述承载台(34)一侧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轴(32)呈联动连接,所述连接轴(32)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承载台(34)且所述连接轴(32)呈转动设置,所述齿轮一(35)设置为三个且三个所述齿轮一(35)均布于所述连接轴(32)上,凹槽上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下方开设有方形通槽且所述方形通槽与所述弧形孔相连通,所述弧形孔内设置有弧形板(33),所述方形通槽内设置有大小与所述方形通槽相匹配的齿条(36),所述齿条(36)的上端面与所述弧形板(33)相连接,齿条(36)与齿轮一(35)呈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去毛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机构(2)设置为三个,回弹机构(2)包括连接板(21)、压轮(26)、弹簧三(24)和限位杆(25),所述连接板(2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支撑杆(10)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1)上开设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中滑动设置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面向所述电机一(9)的一侧连接有压轮(26),所述压轮(26)为转动设置且所述压轮(26)压紧所述皮带(8)一侧,所述限位杆(25)与所述滑块(23)的一侧呈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杆(25)的另一端穿设与所述连接板(21),所述限位杆(25)上套设所述弹簧三(24),所述弹簧三(24)的一端与所述滑块(23)相抵触且所述弹簧三(24)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槽(22)的一侧相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去毛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5)包括电机三(54)、齿轮二(53)、齿轮三(55)和传送带(56),所述电机三(54)螺栓连接于所述机台(51)一侧且所述电机三(54)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二(53)呈联动连接,所述机台(5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转动辊一和转动辊二,所述传送带(56)套接与所述转动辊一和所述转动辊二上,所述转动辊一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机台(51)且与所述齿轮三(55)相连接,所述齿轮二(53)和所述齿轮三(55)之间设置有链条(52)且所述链条(52)套接于所述齿轮二(53)和所述齿轮三(5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去毛刺机,包括机台、传送机构、磨削机构、升降机构和回弹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台内部,所述机台一侧螺栓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且若干个所述支撑杆呈两两左右对称分布,若干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固设有支撑板,所述升降机构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所述磨削机构设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磨削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位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上方,所述回弹机构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回弹机构分别固定于若干支撑杆之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钢背去毛刺机磨砂辊的自动升降。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富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7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