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0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有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患病率为77~150/100万,年发病率为4~11/100万。

重症肌无力病人发病初期往往感到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力模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或月经来潮时疲乏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骨骼明显疲乏无力,显著特点是肌无力,并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此种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

重症肌无力病人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有如下症状:眼皮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眼球转动不灵活、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讲话大舌头、构音困难,常伴鼻音、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径软、抬头困难、转茎、耸肩无力、抬臂、梳头、上楼梯、下蹲、上车困难。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胆碱酯酶抑制剂是针对重症肌无力进行治疗的药物,但是治标不治本,不能单药长期应用,用药方法应从小剂量渐增。常用的有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2)免疫抑制剂;(3)血浆置,换通过将患者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去除的方式,暂时缓解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如不辅助其他治疗方式,疗效不超过2个月;(4)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人类免疫球蛋白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中和自身抗体、调节免疫功能。其效果与血浆置换相当;(5)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重症肌无力属于“痿症”范畴,根据中医理论,在治疗上加用中医中药,可以减少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上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且能重建自身免疫功能功效。(6)胸腺切除手术,患者90%以上有胸腺异常,胸腺切除是重症肌无力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适用于在16-60岁之间发病的全身型、无手术禁忌证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大多数患者在胸腺切除后可获得显著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配方,以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鹿茸6份,知母4份,黄柏3份,菟丝子4份,熟地4份,山茱萸4份,石斛4份,麦冬4份,陈皮4份,龟板6份,炒白芍12份,锁阳3份,巴戟天4份,赤芍4份,川芎3份,当归4份,地龙4份,黄芪24份,党参24份,人参6份,桃仁4份,红花3份,干姜3份,白术4份,木瓜8份,紫河车6份,甘草2份。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肝肾脾虚筋骨肌肉失养。日久精髓干枯,穷必归肾,渐主骨萎。在治疗上,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益气养脾。以达精髓得填,萎废得养的目的。

本发明中,本发明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配方,以鹿茸、紫河车、菟丝子、熟地、山茱萸、石斛,麦冬,龟板,巴戟天,补益肾而充髓,滋水养肝,强壮筋骨。锁阳,干姜温肾补阳,知母,黄柏清热敛阴,而治虚热,一阴一阳,阴阳相计,而调和阴阳为君药。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而补化源,益壮四肢肌肉,以助君药起萎。陈皮理气调中,以顺肠胃之气为臣药。炒白芍缓肝柔筋,养血,川芎当归补血养血,有助活血,赤芍,地龙,桃仁,红花活血行淤,以活经络之淤为左药。木瓜入肝舒筋,以助起萎。甘草和诸药滋肾养肝,以达益气起萎之目的。

进一步的,各中药的含量为:鹿茸30g,知母20g,黄柏15g,菟丝子20g,熟地20g,山茱萸20g,石斛20g,麦冬20g,陈皮20g,龟板30g,炒白芍60g,锁阳15g,巴戟天20g,赤芍20g,川芎15g,当归20g,地龙20g,黄芪120g,党参120g,人参30g,桃仁20g,红花15g,干姜15g,白术20g,木瓜40g,紫河车30g,甘草10g。

进一步的,所述紫河车还可以用羊胎盘代替。

有益效果:用羊胎盘代替紫河车也能够与鹿茸、菟丝子、熟地、山茱萸、石斛,麦冬,龟板,巴戟天一起达到补益肾而充髓,滋水养肝,强壮筋骨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配方,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目的: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不一,有的眼睑下垂,说话无力,吞咽无力,四肢无力;有的双下肢无力,渐渐上肢无力;有的面肌无力,下领骨下垂无力,劲项抬不起来,四肢无力;有的一侧过两侧手肌无力,大小鱼际,骨间萎缩,四肢肌力减退,肌张力降低;有的肌肉萎缩无力,肌束颤动,下肢多呈痉挛性瘫痪;有的行动困难,时有剪刀样步态,有的呼吸吞咽障碍。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肝肾脾虚筋骨肌肉失养,日久精髓干枯,穷必归肾,渐主骨萎。在治疗上,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益气养脾。以达精髓得填,萎废得养的目的。

为了治疗上述症状,本发明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配方包含如下中药:

鹿茸30g,知母20g,黄柏15g,菟丝子20g,熟地20g,山茱萸20g,石斛20g,麦冬20g,陈皮20g,龟板30g,炒白芍60g,锁阳15g,巴戟天20g,赤芍20g,川芎15g,当归20g,地龙20g,黄芪120g,党参120g,人参30g,桃仁20g,红花15g,干姜15g,白术20g,木瓜40g,紫河车30g,甘草10g。

如果没有紫河车,可用羊的胎盘代替。

药方中的各味药的物理化性质及现代药理研究:

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古代医家认为,鹿之精气全在于角,而茸为角之嫩芽,气体全而未发泄,故补阳益血之力最盛。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

知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总状花絮,成簇,生在顶部成穗状;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果实长椭圆形,内有多数黑色种子,花果期6~9月。形味苦,寒,归肺、胃肾经,在治疗上,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主要治疗: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在治疗上,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菟丝子,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纤细,无叶。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花萼杯状,中部以下连合,裂片三角状;花冠白色,壶形;雄蕊着生花冠裂片弯缺微下处;鳞片长圆形;子房近球形,花柱。菟丝子甘、温,归肾、肝、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之功效。甘味一般具有滋补作用,甘辛微温,禀气中和,既可补阳,又可益阴,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

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在治疗上,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

山茱萸,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

石斛,味甘、淡、微咸,性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润肺清心、泻热生津、化痰止呕、治嗽行水。

陈皮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作用。陈皮中苷类成分能抑制透明质酸活性,从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毛细血管壁的脆性,缓解症状,其水提物能阻断绿化乙酰胆碱,磷酸组胺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做义工。橙皮苷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神经脱髓鞘等病理改变。此外,陈皮水提物尚有抗过敏、抑菌、健脾理气的作用。

炒白芍,可以养血调经,治肝气不调,血气虚弱、经期腹痛等症。

锁阳,茎圆柱状,直立、棕褐色,埋于沙中的茎具有细小须根,茎基部略增粗或膨大。茎上着生螺旋状排列脱落性鳞片叶,向上渐疏;鳞片叶卵状三角形,花丝极短,花药同雄花,能补肾、益精、润燥,主治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肠燥便秘,对瘫痪和改善性机能衰弱有一定的作用。

巴戟天,为双子叶植物纲、龙胆目、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长3~13cm,宽1.5~5cm,前端短渐尖,基部钝形或圆形;主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苦,微寒。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

川芎,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当归,味辛,性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祛除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地龙,具有清热息风、通经活络、清肺平喘、清热利尿的功效。

黄芪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生津养血的作用。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皂苷类和多糖类均易溶于水。

党参,主要成分为多糖类、党参苷类成分、生物碱、内酯类成分、豆素类成分等党参多糖及皂苷类成分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党参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作用。党参对胸腺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均有调节作用,促使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和活性花环的形成,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经、心经。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主要治疗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要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的治疗。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能,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木瓜,治胃痛,痢疾,二便不畅,风痹,烂脚,木瓜具有抗肿瘤、抗菌的作用,木瓜中的蛋白酶能够帮助蛋白消化,可用于慢性消化不良及胃炎等,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引起组织胺释放,延长血凝时间,防止发生休克。

紫河车,指人类的胎盘,中医认为,胎盘味甘、咸、性温,入肺、心、肾经,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效。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

本发明中,以鹿茸、紫河车、菟丝子、熟地、山茱萸、石斛,麦冬,龟板,巴戟天,补益肾而充髓,滋水养肝,强壮筋骨,益精生血,温壮元阳,以补阳之本,使阳之有继。锁阳,干姜温肾补阳,知母,黄柏清热敛阴,而治虚热,一阴一阳,阴阳相计,而调和阴阳为君药。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而补化源,益壮四肢肌肉,以助君药起萎。陈皮理气调中,以顺肠胃之气为臣药。炒白芍缓肝柔筋,养血,川芎当归补血养血,有助活血,赤芍,地龙,桃仁,红花活血行淤,以活经络之淤为左药。木瓜入肝舒筋,以助起萎。甘草和诸药滋肾养肝,以达益气起萎之目的。

本病没有年龄阶段,5~10岁,10~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都有发病,男女比例相同。本药方临床治疗700多例重症肌无力患者。

典型病例一:

刘某,患有重症肌无力(痿症),两下肢无力,走路困难,双手无力,手持碗筷不能两分钟,手就无力支撑,解大便时站立无力,舌苔薄白,脉浮虚无根。

治法:益气活血,补益肝肾。

方药:鹿茸30g,知母20g,黄柏15g,菟丝子20g,熟地20g,山茱萸20g,石斛20g,麦冬20g,陈皮20g,龟板30g,炒白芍60g,锁阳15g,巴戟天20g,赤芍20g,川芎15g,当归20g,地龙20g,黄芪120g,党参120g,人参30g,桃仁20g,红花15g,干姜15g,白术20g,木瓜40g,紫河车30g,甘草10g。如果没有紫河车,可用羊的胎盘代替。

典型病例二:

张某,患有重症肌无力(痿症),下肢无力,渐渐上肢无力,眼睑下垂,不能行走,饮食减少,吞咽肌无麻痹,脉浮大中空,芤脉之象。

治法:益气活血,补益肝肾。

方药:鹿茸30g,知母20g,黄柏15g,菟丝子20g,熟地20g,山茱萸20g,石斛20g,麦冬20g,陈皮20g,龟板30g,炒白芍60g,锁阳15g,巴戟天20g,赤芍20g,川芎15g,当归20g,地龙20g,黄芪120g,党参120g,人参30g,桃仁20g,红花15g,干姜15g,白术20g,木瓜40g,紫河车30g,甘草10g。如果没有紫河车,可用羊的胎盘代替。

典型病例三:

周某,患有重症肌无力(痿症),面肌无力,说话无力,颈项抬起无力,下领骨无力,吞咽食物无力,双腿不能行走,舌苔薄白,饮食减少,身体消瘦,脉象浮大,中空,按底无根。

治法:益气养血,补益肝肾。

方药:鹿茸30g,知母20g,黄柏15g,菟丝子20g,熟地20g,山茱萸20g,石斛20g,麦冬20g,陈皮20g,龟板30g,炒白芍60g,锁阳15g,巴戟天20g,赤芍20g,川芎15g,当归20g,地龙20g,黄芪120g,党参120g,人参30g,桃仁20g,红花15g,干姜15g,白术20g,木瓜40g,紫河车30g,甘草10g。如果没有紫河车,可用羊的胎盘代替。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是没有出现肌肉萎缩现象,服用该药后一般3~4个月痊愈;如果出现轻微的肌肉萎缩现象,6~8个月痊愈;如果出现严重的肌肉萎缩现象,一年以上痊愈。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鹿茸6份,知母4份,黄柏3份,菟丝子4份,熟地4份,山茱萸4份,石斛4份,麦冬4份,陈皮4份,龟板6份,炒白芍12份,锁阳3份,巴戟天4份,赤芍4份,川芎3份,当归4份,地龙4份,黄芪24份,党参24份,人参6份,桃仁4份,红花3份,干姜3份,白术4份,木瓜8份,紫河车6份,甘草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各中药的含量为:鹿茸30g,知母20g,黄柏15g,菟丝子20g,熟地20g,山茱萸20g,石斛20g,麦冬20g,陈皮20g,龟板30g,炒白芍60g,锁阳15g,巴戟天20g,赤芍20g,川芎15g,当归20g,地龙20g,黄芪120g,党参120g,人参30g,桃仁20g,红花15g,干姜15g,白术20g,木瓜40g,紫河车30g,甘草10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所述紫河车还可以用羊的胎盘代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鹿茸6份,知母4份,黄柏3份,菟丝子4份,熟地4份,山茱萸4份,石斛4份,麦冬4份,陈皮4份,龟板6份,炒白芍12份,锁阳3份,巴戟天4份,赤芍4份,川芎3份,当归4份,地龙4份,黄芪24份,党参24份,人参6份,桃仁4份,红花3份,干姜3份,白术4份,木瓜8份,紫河车6份,甘草2份;本发明的中药在治疗上,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益气养脾,以达精髓得填,萎废得养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宋俊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宋俊青
技术研发日:2020.04.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7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