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操纵盘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操纵盘,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的旋操纵盘。



背景技术:

操纵盘是电梯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人机界面,它负责接收楼层信息、开关门信息等外部运行指令,并且反馈系统指令、显示电梯运行方向、状态等信息。由于它作为轿厢装饰的一部分,并且内部装有电路板、显示屏等电子产品,因此要求操纵盘易于安装且易于维修。

现有的操纵盘一般采用挂式的操纵盘,安装的时候需要借着辅助工具提起操纵盘并打开,打开的过程中,双手必须把操纵整体盘拿住,并缓慢放于底盒旁边,操纵盘的底部还需要泡沫或纸板进行保护轿底面;安装的时候又需要一个人整体把操纵盘上的所对应的葫芦形状安装孔对准底盒上的挂钉挂于上面;此安装及检修时候费力费时;并且,在安装挂式操纵盘时,在操纵盘的上端需要留有预留空间,用于提拉操纵盘拆卸的距离,操纵盘占位大,在进行检修时,拆装不便,需要将电梯前壁拆掉,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梯操纵盘拆装不方便的缺点,提供种旋转操纵盘,该操作盘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打开,拆装时更加省力、省时,便于后期检修,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操纵盘,包括操纵盘面板和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主要由一个底部和竖直连接在底部两旁的侧部组成,底部与侧部连接后整体呈ㄩ型结构,所述侧部连接有平部,所述平部向ㄩ型结构开口处延伸,所述操纵盘面板整体呈l型结构,在操纵盘面板左右两端均设有l型折弯板,l型折弯板能够与操纵盘面板两端构成一凹槽结构,所述底部螺接有一呈l型的支架,该支架靠近其中一个侧部,操纵盘面板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在支架上,另一侧设有与另一侧部实现固定的锁紧装置。

所述操纵盘面板上设有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位于左端的凹槽结构内。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座、螺栓和螺母,所述固定座螺接在操纵盘面板右端的凹槽结构内,所述螺栓穿过固定座后能够与螺母旋合,所述底盒侧部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

所述底盒上螺接有垫板组件,所述垫板组件包括垫板和螺柱,所述螺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垫板上,所述垫板安装在底盒左侧的平部上。

所述侧部高度不同,左侧的侧部与右侧的侧部高度差等于操纵盘面板的厚度,所述操纵盘面板与所述底部平行时,操纵盘面板压在右侧侧部连接的平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操纵盘面板、底盒及支架组成,支架固定安装在底盒上,操纵盘面板通过铰链安装在支架上,这样能够使得操作盘面板转动,在需要维修时,不需要将其整体拆卸,只需要将锁紧装置打开,解除底盒与操作盘面板之间的锁定状态即可,维修时也不需要使用多种工具进行拆卸,维修更加方便快捷,进而提高操纵盘的维修效率;并且,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安装,不需要在预留提拉操纵盘的空间;

同时,由于底盒主要由底部、竖直连接在底部两端的侧部以及连接在侧部上的平部组成,操作面板呈l型,并在其左右两端设有l型折弯板,l型折弯板能够与操纵盘面板两端构成一凹槽结构,这样,在将支架安装在底盒上后,操纵盘面板铰接在支架上后构成一整体的矩形体,其结构更加紧凑,同时,操作盘面板左侧设置的l型折弯板便于与铰链连接,右侧设置的l型折弯板便于实现与底座左侧的侧部通过锁紧装置进行连接;

更重要的是,由于支架设置在底盒内的左侧位置,需要将操纵盘面板打开时,其能够在底盒内部转动,能够避免与轿厢内的部件发生干涉,其转动更加流畅,操作更加安全。

2.本实用新型在操纵盘面板上的左端凹槽结构内设有加强支架,通过加强支架能够将该侧凹槽结构进行加固,加强支架可以通过螺接的方式安装在凹槽结构内,使得操纵盘面板与铰链连接时,连接部位更坚固,能够避免操纵盘面板在旋转时发生变形,保证操纵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座、螺栓和螺母,所述固定座螺接在操纵盘面板右端的凹槽结构内,所述螺栓穿过固定座后能够与螺母旋合,所述底盒侧部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在实际的使用中,将操纵盘面板旋转后,使其与底盒的底部平行,此时螺栓将穿过所述通孔,然后螺母与螺栓进行旋合,即可将操纵盘面板及底盒进行锁定,操作简单快捷。

4.本实用新型所述底盒上螺接有垫板组件,所述垫板组件包括垫板和螺柱,所述螺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垫板上,所述垫板安装在底盒左侧的平部上;通过设置的垫板及螺柱能够实现底盒与电梯壁板的快速连接。

5.本实用新型所述侧部高度不同,左侧的侧部与右侧的侧部高度差等于操纵盘面板的厚度,所述操纵盘面板与所述底部平行时,操纵盘面板压在右侧侧部连接的平部上,这样能够保证底盒左侧的平部与操纵盘面板的表面齐平,保证其结构的紧凑;同时,底盒右侧设置的侧部及平部能够对操纵盘面板进行支撑,而该平部能够有效的加大与操纵盘面板的接触面积,保证其支撑效果,保证操作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提高操纵盘面板的抗压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纵盘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操纵盘面板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操纵盘面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操纵盘面板,101l型折弯板,102凹槽结构,2底盒,201底部,202侧部,203平部,3支架,4铰链,5锁紧装置,6加强支架,7端板,8垫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旋转操纵盘,包括操纵盘面板1和底盒2,所述底盒2主要由一个底部201和竖直连接在底部201两旁的侧部202组成,底部201与侧部202连接后整体呈ㄩ型结构,所述侧部202连接有平部203,所述平部203向ㄩ型结构开口处延伸,所述操纵盘面板1整体呈l型结构,在操纵盘面板1左右两端均设有l型折弯板101,l型折弯板101能够与操纵盘面板1两端构成一凹槽结构102,所述底部201螺接有一呈l型的支架3,该支架3靠近其中一个侧部202,操纵盘面板1一侧通过铰链4连接在支架3上,另一侧设有与另一侧部202实现固定的锁紧装置5。

进一步优化,所述操纵盘面板1上设有加强支架6,所述加强支架6位于左端的凹槽结构102内。

其中,所述锁紧装置5包括固定座、螺栓和螺母,所述固定座螺接在操纵盘面板1右端的凹槽结构102内,所述螺栓穿过固定座后能够与螺母旋合,所述底盒2侧部202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

在实际的使用中,在操纵盘面板1和底盒2量的两端部螺接有端板7,端板7能够起到封闭及支撑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盒2上螺接有垫板组件8,所述垫板组件8包括垫板和螺柱,所述螺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垫板上,所述垫板安装在底盒2左侧的平部203上,所述垫板呈90°折弯状,垫板的两的侧边分别与侧部202及平部203进行贴合。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部202高度不同,左侧的侧部202与右侧的侧部202高度差等于操纵盘面板1的厚度,所述操纵盘面板1与所述底部201平行时,操纵盘面板1压在右侧侧部202连接的平部203上。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操纵盘,包括操纵盘面板和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主要由一个底部和竖直连接在底部两旁的侧部组成,底部与侧部连接后整体呈ㄩ型结构,所述侧部连接有平部,所述平部向ㄩ型结构开口处延伸,所述操纵盘面板整体呈l型结构,在操纵盘面板左右两端均设有l型折弯板,l型折弯板能够与操纵盘面板两端构成一凹槽结构,所述底部螺接有一呈l型的支架,该支架靠近其中一个侧部,操纵盘面板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在支架上,另一侧设有与另一侧部实现固定的锁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操纵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盘面板上设有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位于左端的凹槽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操纵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座、螺栓和螺母,所述固定座螺接在操纵盘面板右端的凹槽结构内,所述螺栓穿过固定座后能够与螺母旋合,所述底盒侧部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操纵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上螺接有垫板组件,所述垫板组件包括垫板和螺柱,所述螺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垫板上,所述垫板安装在底盒左侧的平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操纵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高度不同,左侧的侧部与右侧的侧部高度差等于操纵盘面板的厚度,所述操纵盘面板与所述底部平行时,操纵盘面板压在右侧侧部连接的平部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操纵盘,包括操纵盘面板和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主要由一个底部和竖直连接在底部两旁的侧部组成,底部与侧部连接后整体呈ㄩ型结构,所述侧部连接有平部,所述平部向ㄩ型结构开口处延伸,所述操纵盘面板整体呈L型结构,在操纵盘面板左右两端均设有L型折弯板,L型折弯板能够与操纵盘面板两端构成一凹槽结构,所述底部螺接有一呈L型的支架,该支架靠近其中一个侧部,操纵盘面板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在支架上,另一侧设有与另一侧部实现固定的锁紧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的方式打开,拆装时更加省力、省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匡南辉;谢波;赵文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多普勒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6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