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5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器的应用非常广泛,经常会应用在汽车领域。为了让连接器便于与不同器件进行连接,连接器上通常会钻有连接孔,连接器钻孔后孔的边缘会有毛刺,影响使用者使用,所以通常会采用打磨件将连接器的表面打磨平整。

现有的连接器打磨,通常是手工打磨,作业人员先将连接器放在工作台的定位槽中,以使连接件保持相对固定,然后手动使打磨件下降,以对连接器的表面进行打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时需手动将连接器放在定位槽中,同时也需要手动使连接器下降,以对连接器进行打磨,需使用较多的人力,上料效率及打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人力浪费,提高连接器的上料效率及打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包括底座、送料机构、打磨机构、输送机构和定位机构,送料机构包括圆形振动盘,圆形振动盘内壁设有螺旋上升的台阶,圆形振动盘用于振动时使圆形振动盘内连接器沿台阶运动至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用于将连接器依次输送至上料工位;定位机构设置在底座上;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一驱动件,第一定位件用于运动时带动上料工位的连接器运动至打磨工位、且对连接器的第一侧进行定位,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定位件运动;打磨机构包括打磨头,打磨头可升降的设置在底座上,打磨头用于下降时对打磨工位的连接器进行打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振动盘内的连接器会沿着螺旋上升的台阶运动至输送机构,然后输送机构会使连接器依次运动至上料工位,上料工位的连接器会在第一定位件的带动下运动至打磨工位,然后打磨头会下降对打磨工位的连接器进行打磨,从而连接器的表面被打磨平整,故连接器的上料和打磨均无需手动操作,该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会自动使连接器上料以及被打磨,从而减少了人力浪费,提高了连接器的上料效率及打磨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输送机构为直线振动盘,直线振动盘具有输送轨道,输送轨道上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用于对连接器进行限位,以使直线振动盘内的连接器在直线振动盘振动时沿输送轨道运动至上料工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滑槽具有限位的作用,从而输送轨道内连接器不易偏离轨道,保证了直线振动盘内连接器运动的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输送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朝向红外线接收器发射红外光,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所发出的红外光时使圆形振动盘开始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输送轨道上载满连接器时,圆形振动盘不会工作,只有当输送轨道上具有空位,没有连接器阻挡红外发射器向红外接收器发出的红光时,圆形振动盘才会开始工作将连接器从圆形振动盘输送至输送轨道,故节省了电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定位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二定位件用于受驱动运动时对打磨工位的连接器的第二侧进行定位,第一侧和第二侧为连接器相邻的两侧,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定位件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定位件能对打磨工位的连接器的第二侧进行定位,而第一定位件能对打磨工位的连接器的第一侧进行定位,第一侧和第二侧为连接器相邻的两侧,所以连接器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作用下能更准确的位于打磨工位不会偏移,从而连接器的定位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打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连接件和安装架;安装架设置在底座上,第一气缸设置在安装架上;连接件可升降的设置在安装架上,打磨头设置在连接件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用于受驱动运动时带动打磨头运动至打磨工位,以对打磨工位的连接器进行打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为常见的驱动设备,通过气缸驱动连接件升降,进而打磨头随着连接件一同升降,打磨头的升降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安装架上设有导向凸起,连接件上设有导向滑槽,导向凸起插入导向滑槽,连接件用于受驱动运动时导向滑槽沿导向凸起的长度方向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滑槽和导向凸起具有导向的作用,从而连接件的运动更加精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出料通道,出料通道具有相邻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定位件具有相互垂直的承托部和抵接部,第一定位件用于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承托部对上料工位的连接器进行承托,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使抵接部带动承托部上的连接件的第一侧与出料通道的第三侧壁相抵;第二定位件用于在第一定位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运动至第三位置,以使承托部上的连接器的第二侧与出料通道的第四侧壁相抵;当第一定位件位于第二位置,且第二定位件位于第三位置时,承托部上的连接器位于打磨工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定位件带动连接器从上料工位运动至打磨工位时,在第一定位件的承托部的作用下,连接器不会从出料通道出料,而当连接器被打磨完毕,第一定位件不再抵紧连接器,连接器便会从出料通道出料,连接器的出料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驱动件为第二气缸,第二驱动件为第三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为常见的驱动器件,技术成熟,使用和购买较为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减少了人力浪费,提高了连接器的上料效率及打磨效率;

2.保证了连接器运动的精准性;

3.节省了电能;

4.连接器的定位较好;

5.连接器的出料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定位件运动至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一定位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定位机构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送料机构;21、圆形振动盘;22、台阶;23、限位件;3、打磨机构;31、打磨头;32、第一气缸;33、连接件;34、安装架;35、导向凸起;36、导向滑槽;4、输送机构;41、直线振动盘;42、输送轨道;43、限位滑槽;5、定位机构;51、第一定位件;511、承托部;512、抵接部;52、第一驱动件;53、第二定位件;54、第二驱动件;6、连接器;61、第一侧;62、第二侧;7、红外线发射器;8、红外线接收器;9、出料通道;91、第三侧壁;92、第四侧壁;10、上料工位;11、打磨工位;12、限位槽;13、限位凸起;14、第一导向槽;15、连接块;16、第二导向槽;1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送料机构2、打磨机构3、输送机构4和定位机构5,送料机构2包括圆形振动盘21,振动盘是一种自动组装或自动加工机械的辅助送料设备,它能把各种产品有序地排列出来,圆形振动盘21即为形状像料斗一样的振动盘,圆形振动盘21上可设有多个限位件23,在多个限位件23的限位作用下,圆形振动盘21内的产品最终会有序排列,然后有序排列的连接器6被输送至输送机构4。圆形振动盘21内壁设有螺旋上升的台阶22,台阶22与圆形振动盘21内壁的连接方式可为焊接,圆形振动盘21用于振动时使圆形振动盘21内连接器6沿台阶22运动至输送机构4。输送机构4用于将连接器6依次输送至上料工位10,如图2所示,输送机构4可为直线振动盘41,直线振动盘41具有输送轨道42,输送轨道42相应的为直线,输送轨道42上设有限位滑槽43,限位滑槽43用于对连接器6进行限位,以使直线振动盘41内的连接器6在直线振动盘41振动时沿输送轨道42运动至上料工位10。限位滑槽43具有限位的作用,从而输送轨道42内连接器6不易偏离轨道,保证了直线振动盘41内连接器6运动的精准性。

优选的,如图2所示,输送轨道42的两侧分别设有红外线发射器7和红外线接收器8,红外线发射器7和红外线接收器8可分别通过固定块与输送轨道42的外侧壁连接,连接方式可为螺栓连接。红外线发射器7朝向红外线接收器8发射红外光,红外线接收器8用于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7所发出的红外光时使圆形振动盘21开始工作。故当输送轨道42上载满连接器6时,圆形振动盘21不会工作,只有当输送轨道42上具有空位,没有连接器6阻挡红外发射器向红外接收器发出的红光时,圆形振动盘21才会开始工作将连接器6从圆形振动盘21输送至输送轨道42,故节省了电能。

关于定位机构5的具体设置,如图3或4所示,定位机构5设置在底座1上,底座1上还可设有出料通道9,出料通道9具有相邻的第三侧壁91和第四侧壁92,出料通道9可沿底座1顶端倾斜向下,从而落入出料通道9的连接器6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出料通道9出料。定位机构5包括第一定位件51和第一驱动件52,第一定位件51用于运动时带动上料工位10的连接器6运动至打磨工位11、且对连接器6的第一侧61进行定位,第一定位件51可活动的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驱动件52用于驱动第一定位件51运动,第一驱动件52可为第二气缸,第一定位机构5可还包括连接块15,连接块15的形状可为l型,连接块15的一端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连接方式可为焊接,如图5所示,连接块15相对的另一端与第一定位件51的抵接部512连接,连接方式可为螺栓连接。如图4或图5所示,连接块15上可设有限位槽12,限位槽12可为方形槽,第二气缸上相应的设有限位凸起13,限位凸起13相应的为方形,限位凸起13插入限位槽12,连接块15用于受驱动运动时限位槽12沿限位凸起13的长度方向运动,由于第一定位件51与连接块15连接,所以第一定位件51会跟随连接块15同步运动。

优选的,如图5所示,第一定位件51具有相互垂直的承托部511和抵接部512,承托部511和抵接部512可均为方形块,二者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或一体成型。第一定位件51用于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承托部511对上料工位10的连接器6进行承托,第一位置为第一定位件51位于上料工位10的位置,且此时第一定位件51的承托部511的顶面可与即将输送到上料工位10的连接器6的底面齐平,从而连接器6被输送到上料工位10时,连接器6便会位于承托部511的上端。第一定位件51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抵接部512带动承托部511上的连接器6的第一侧61与出料通道9的第三侧壁91相抵,第二位置可为第一定位件51位于打磨工位11的位置,打磨工位11位于打磨头31的下方,从而在打磨头31下降时便能方便的对打磨工位11的连接器6进行打磨。由于此时承托部511上的连接器6便会位于打磨工位11,且在抵接部512的作用下,连接器6不易运动,利于打磨。

为了让第一定位件51的运动更精准,如图4或图5所示,底座1上还设有第一导向槽14,第一导向槽14可为方形槽,第一导向槽14用于对第一定位件51进行导向,第一定位件51用于沿第一导向槽14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优选的,第一定位件51的顶面与第一导向槽14的顶端平齐,从而第一定位件51不会凸出第一导向槽14,故第一定位件51不易由于外界碰撞受损,同时使用者也不易撞击到第一定位件51引起不适,使用者使用感较好。

如图3至5中任一图所示,定位机构5还包括第二定位件53和第二驱动件54,第二定位件53用于受驱动运动时对打磨工位11的连接器6的第二侧62进行定位,第一侧61和第二侧62为连接器6相邻的两侧,第二驱动件54用于驱动第二定位件53运动。关于第二定位机构5的具体设置,第二定位件53可活动的设置在底座1上,第二定位件53可为方形,第二驱动件54可为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定位件53连接,连接方式可为焊接,从而第三气缸启动时第二定位件53便会随之运动。第二定位件53用于在第一定位件51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运动至第三位置,以使承托部511上的连接器6的第二侧62与出料通道9的第四侧壁92相抵;第一侧61和第二侧62为连接器6相邻的两侧;当第一定位件51位于第二位置,且第二定位件53位于第三位置时,承托部511上的连接器6位于打磨工位11。

为了使第二定位件53的运动更精准,如图4或5所示,底座1上还设有第二导向槽16,第二导向槽16可为方形槽,第二导向槽16用于对第二定位件53导向,第二定位件53用于沿第二导向槽16运动至第三位置,导向槽具有导向的作用,从而在第二导向槽16中运动的第二定位件53不易偏移,会沿第二导向槽16运动,从而第二定位件53的运动更精准。优选的,第二定位件53顶面与第二导向槽16平齐,从而第二定位件53不会凸出第二导向槽16,故第二定位件53不易由于外界碰撞受损,同时使用者也不易撞击到第二定位件53引起不适,使用者使用感较好。

最后,如图1所示,打磨机构3包括打磨头31,打磨头31可升降的设置在底座1上,打磨头31用于下降时对打磨工位11的连接器6进行打磨。关于打磨机构3的具体设置,如图1所示,打磨机构3包括第一气缸32、连接件33和安装架34;安装架34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气缸32设置在安装架34上,第一气缸32与安装架34的连接方式可为螺栓连接。连接件33可升降的设置在安装架34上,打磨头31设置在连接件33上,第一气缸32的活塞杆与连接件33连接,连接方式可为焊接,连接件33用于受驱动运动时带动打磨头31运动至打磨工位11,以对打磨工位11的连接器6进行打磨。关于连接件33升降的具体设置,如图1所示,安装架34上可设有导向凸起35,导向凸起35可为方形,连接件33上设有导向滑槽36,导向滑槽36相应的也为方形,导向凸起35插入导向滑槽36,连接件33用于受驱动运动时导向滑槽36沿导向凸起35的长度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圆形振动盘21内的连接器6会沿着螺旋上升的台阶22运动至直线振动盘41,然后直线振动盘41会工作以使连接器6依次沿输送轨道42运动至上料工位10,当输送轨道42上载满连接器6时,连接器6会阻挡红外发射器向红外接收器发出的红光,从而圆形振动盘21不会工作,当输送轨道42上具有空位,没有连接器6阻挡红外发射器向红外接收器发出的红光时,圆形振动盘21才会开始工作将连接器6从圆形振动盘21输送至输送轨道42,故节省了电能。同时,当连接器6运动至上料工位10时,此时连接器6位于第一定位件51的承托部511的上方,从而第一定位机构5开始运转,第二气缸会推动第一定位件51运动,第一定位件51此时会沿安装座的第一导向槽14运动,第一定位件51的抵接部512会带动上料工位10的连接器6运动,直至连接器6的第一侧61与出料通道9的第三侧壁91相抵,然后第二定位件53会在第三气缸的带动下运动,直至使连接器6的第二侧62与出料通道9的第四侧壁92相抵,此时连接件33位于打磨工位11,且在第一定位件51和第二定位件53的作用下无法移动,从而利于打磨加工。当连接器6位于打磨工位11时,第一气缸32运转,从而与第一气缸32的活塞杆连接的连接件33开始运动,此时连接件33的导向滑槽36会沿导向凸起35的长度方向运动,由于打磨头31设置在连接件33上,所以打磨头31会跟随连接件33一起运动,以对打磨工位11的连接器6进行打磨,从而连接器6的表面被打磨平整,故连接器6的上料和打磨均无需手动操作,该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会自动使连接器6上料以及被打磨,从而减少了人力浪费,提高了连接器6的上料效率及打磨效率。

打磨完成后,第一定位件51再次运动至第一位置,以待承托下一个上料工位10的连接器6,此时打磨工位11的连接器6底部不再被第一定位件51的承托部511承托,由于此时连接器6还被第二定位件53抵压,所以打磨工位11的连接器6不会随着第一定位件51的一起运动,然后第二连接件33运动以解除对连接器6的抵压,然后连接器6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料通道9流出进行出料,所以全程无需使用者手动操作,位于上料工位10的连接器6会在第一定位件51和第二定位件53的作用下保持在打磨工位11,待打磨完成后连接器6又会自动从出料通道9出料,故减少了人力浪费,提高了连接器6的出料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送料机构(2)、打磨机构(3)、输送机构(4)和定位机构(5),所述送料机构(2)包括圆形振动盘(21),所述圆形振动盘(21)内壁设有螺旋上升的台阶(22),所述圆形振动盘(21)用于振动时使圆形振动盘(21)内连接器(6)沿台阶(22)运动至输送机构(4);

所述输送机构(4)用于将连接器(6)依次输送至上料工位(10);

所述定位机构(5)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

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第一定位件(51)和第一驱动件(52),所述第一定位件(51)用于运动时带动所述上料工位(10)的连接器(6)运动至打磨工位(11)、且对连接器(6)的第一侧(61)进行定位,所述第一驱动件(5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件(51)运动;

所述打磨机构(3)包括打磨头(31),打磨头(31)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打磨头(31)用于下降时对打磨工位(11)的连接器(6)进行打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4)为直线振动盘(41),所述直线振动盘(41)具有输送轨道(42),所述输送轨道(42)上设有限位滑槽(43),所述限位滑槽(43)用于对连接器(6)进行限位,以使所述直线振动盘(41)内的连接器(6)在直线振动盘(41)振动时沿输送轨道(42)运动至上料工位(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42)的两侧分别设有红外线发射器(7)和红外线接收器(8);所述红外线发射器(7)朝向红外线接收器(8)发射红外光,所述红外线接收器(8)用于接收到所述红外线发射器(7)所发出的红外光时使圆形振动盘(21)开始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5)还包括第二定位件(53)和第二驱动件(54),第二定位件(53)用于受驱动运动时对打磨工位(11)的连接器(6)的第二侧(62)进行定位,第一侧(61)和第二侧(62)为连接器(6)相邻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件(54)用于驱动第二定位件(53)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3)包括第一气缸(32)、连接件(33)和安装架(34);

所述安装架(34)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一气缸(32)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4)上;

所述连接件(33)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4)上,所述打磨头(31)设置在所述连接件(33)上,所述第一气缸(32)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件(33)连接,所述连接件(33)用于受驱动运动时带动所述打磨头(31)运动至打磨工位(11),以对打磨工位(11)的连接器(6)进行打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4)上设有导向凸起(35),所述连接件(33)上设有导向滑槽(36),所述导向凸起(35)插入所述导向滑槽(36),所述连接件(33)用于受驱动运动时导向滑槽(36)沿所述导向凸起(35)的长度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通道(9),所述出料通道(9)具有相邻的第三侧壁(91)和第四侧壁(92),所述第一定位件(51)具有相互垂直的承托部(511)和抵接部(512),所述第一定位件(51)用于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承托部(511)对上料工位(10)的连接器(6)进行承托,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抵接部(512)带动承托部(511)上的连接件(33)的第一侧(61)与出料通道(9)的第三侧壁(91)相抵;

所述第二定位件(53)用于在第一定位件(51)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运动至第三位置,以使承托部(511)上的连接器(6)的第二侧(62)与出料通道(9)的第四侧壁(92)相抵;

当第一定位件(51)位于第二位置且第二定位件(53)位于第三位置时,承托部(511)上的连接器(6)位于打磨工位(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52)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二驱动件(54)为第三气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其中,该连接器智能打磨装置包括圆形振动盘、打磨头、输送机构、第一定位件和用于驱动第一定位件运动的第一驱动件,圆形振动盘内壁设有螺旋上升的台阶,圆形振动盘用于振动时使圆形振动盘内连接器沿台阶运动至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用于将连接器依次输送至上料工位;第一定位件用于运动时带动上料工位的连接器运动至打磨工位、且对连接器的第一侧进行定位,打磨头用于下降时对打磨工位的连接器进行打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1.减少了人力浪费,提高了连接器的上料效率及打磨效率;2.保证了连接器运动的精准性;3.节省了电能;4.连接器的出料较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颜标武;梁孝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旺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6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