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磨边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状软体磨削头砂套装置。
背景技术:
磨边机,具有粗磨、精磨、抛光等加工一次完成的特点,适用于磨削不同尺寸和厚度的金属带、玻璃、石材、瓷材的斜面,直边等,配套装有磨轮及备用磨轮等,该磨轮具有寿命长、成形规则、效率高等优点。
针对瓷器产品的磨边机,硬质的磨轮并不适合瓷器产品的磨边加工,现有技术磨边机的磨削头大多采用软质的砂套磨削头替代硬质的磨轮,以满足对瓷器产品加工的精度及质量要求;现有的砂套磨削头包括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旋转主轴、套接在旋转主轴上的环状海绵体和沿环状海绵体外圆周面套接的砂纸套;实际使用过程中,砂纸套务必牢牢套接在环状海绵体上才能满足磨边机的磨削效果,故实际生产过程中,砂纸套的直径应略小于环状海绵体的直径;针对砂纸套直径略小于环状海绵体直径的工艺要求,往往在加工厂生产砂套磨削头时,手工将砂纸套套接在环状海绵体上的操作费时费力,加工效率低下,甚至会影响砂套磨削头的质量而影响磨边机的磨削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柱状软体磨削头砂套装置,可实现自动将砂纸套套牢在环状海绵体上的功能,大大减轻手工加工带来的劳动强度,其具有机构设计简易、适用性强、加工效率高等特点。
该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柱状软体磨削头砂套装置,具有一棱台状结构的框架,该框架的上端面设有安装板,该安装板上开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穿过所述通孔的砂套管体和设于所述通孔下方的穿透动力组件;所述穿透动力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两个以上拉杆、设于该拉杆另一端的动力安装板、设于该动力安装板上的气缸和与该气缸连接且与所述砂套管体配合加工的置物挤压块;环状海绵体放置于所述置物挤压块上,砂纸套套接在所述砂套管体上且高出所述砂套管体的高度值,所述气缸驱动所述置物挤压块将环状海绵体挤入并穿过砂套管体,从而将砂纸套套牢在环状海绵体的外周圆面上,可实现自动将砂纸套套牢在环状海绵体上的功能。
较佳地,所述砂套管体的一端设有台阶面,该台阶面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拆装于所述安装板上;该结构设置的目的可拓宽其适用性。
较佳地,所述砂套管体的内腔呈圆台状结构,其内腔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不超过3°;该结构的设置便于环状海绵体的穿插顺畅。
较佳地,所述置物挤压块的直径小于所述砂套管体的内腔直径。
较佳地,两个以上的所述拉杆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所述拉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两螺母,两所述螺母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上的上、下端面;其另一端螺纹连接有一螺母,所述动力安装板分别位于该螺母和所述拉杆之间;该结构的设置实现可调节所述砂套管体与所述置物挤压块之间的距离,使其适于不同环状海绵体的套接砂纸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棱台状结构的框架、安装板、砂套管体和穿透动力组件;所述穿透动力组件包括两个以上拉杆、动力安装板、气缸和置物挤压块;环状海绵体放置于所述置物挤压块上,砂纸套套接在所述砂套管体上且高出所述砂套管体的高度值,所述气缸驱动所述置物挤压块将环状海绵体挤入并穿过砂套管体,从而将砂纸套套牢在环状海绵体的外周圆面上,可实现自动将砂纸套套牢在环状海绵体上的功能,大大减轻手工加工带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砂纸套套接在环状海绵体上的加工效率,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柱状软体磨削头砂套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柱状软体磨削头砂套装置穿透动力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框架、11-安装板、12-通孔、20-砂套管体、30-穿透动力组件、31-拉杆、32-动力安装板、33-气缸、34-置物挤压块、3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柱状软体磨削头砂套装置,具有一棱台状结构的框架,该框架的上端面设有安装板,该安装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穿过所述通孔的砂套管体和设于所述通孔下方的穿透动力组件;为了进一步拓宽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且方便快捷针对不同规格的环状海绵体套接砂纸套所需更换所述砂套管体,所述砂套管体的一端设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拆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穿透动力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两个以上拉杆、设于该拉杆另一端的动力安装板、设于该动力安装板上的气缸和与该气缸连接且与所述砂套管体配合加工的置物挤压块;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功能机理为,环状海绵体放置于所述置物挤压块上,砂纸套套接在所述砂套管体上且高出所述砂套管体的高度值,所述气缸驱动所述置物挤压块将环状海绵体挤入并穿过砂套管体,从而将砂纸套套牢在环状海绵体的外周圆面上,可实现自动将砂纸套套牢在环状海绵体上的功能,大大减轻手工加工带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砂纸套套接在环状海绵体上的加工效率,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
进一步地,两个以上的所述拉杆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所述拉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两螺母,两所述螺母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上的上、下端面;具体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规格的环状海绵体规格,通过调节两所述螺母,实现可调节所述砂套管体与所述置物挤压块之间的距离,使其适于不同环状海绵体的套接砂纸套;更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另一端螺纹连接有一螺母,所述动力安装板分别位于该螺母和所述拉杆之间,通过该螺母将所述动力安装板锁固在所述拉杆上。
进一步地,为了环状海绵体在所述气缸的作用下顺畅进入所述砂套管体内,所述砂套管体的内腔呈圆台状结构,优选地,其内腔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不超过3°;另外,为了确保所述置物挤压块在穿过所述砂套管体不发生干涉的情况,所述置物挤压块的直径小于所述砂套管体的内腔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砂纸套套设在所述砂套管体,砂纸套的高度应高出所述砂套管体高度的1-2厘米,所述置物挤压块上在一定位块的作用下使得环状海绵体定位放置于其上,然后启动气缸带动环状海绵体进入所述砂套管体,因环状海绵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砂套管体内腔腔体直径,使得环状海绵体处于挤压状态,在所述气缸继续推送的作用下,环状海绵体逐渐顶出所述砂套管体,伸出部分的环状海绵体处于恢复未挤压状态,其正好与高出所述砂套管体高度1-2厘米的砂纸套部分接触,使得该部分的砂纸套箍紧伸出部分的环状海绵,随着所述气缸的继续推动,当环状海绵体完全顶出所述砂套管体后,砂纸套也随之完成对环状海绵体的完全箍紧,从而实现砂纸套套牢在环状海绵体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1.一种柱状软体磨削头砂套装置,具有一棱台状结构的框架,该框架的上端面设有安装板,该安装板上开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穿过所述通孔的砂套管体和设于所述通孔下方的穿透动力组件;所述穿透动力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两个以上拉杆、设于该拉杆另一端的动力安装板、设于该动力安装板上的气缸和与该气缸连接且与所述砂套管体配合加工的置物挤压块;环状海绵体放置于所述置物挤压块上,砂纸套套接在所述砂套管体上且高出所述砂套管体的高度值,所述气缸驱动所述置物挤压块将环状海绵体挤入并穿过砂套管体,从而将砂纸套套牢在环状海绵体的外周圆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软体磨削头砂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套管体的一端设有台阶面,该台阶面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拆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软体磨削头砂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套管体的内腔呈圆台状结构,其内腔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不超过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状软体磨削头砂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挤压块的直径小于所述砂套管体的内腔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软体磨削头砂套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的所述拉杆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所述拉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两螺母,两所述螺母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上的上、下端面;其另一端螺纹连接有一螺母,所述动力安装板分别位于该螺母和所述拉杆之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