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5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修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坯体制品的批量生产过程,将泥料注入陶瓷坯体成型模具中使其得到规定形状,然而在其批量注入成型时,难免出现表面不光滑,具有凸起等瑕疵,需对成型的坯件进行修边和打磨处理,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手持打磨轮对单个坯件进行修边和打磨处理,该种方式无法做到机械化加工,其操作非常麻烦,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较高,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批量生产,而且手持操作,易造成工作者在打磨时被打磨轮或者打磨刀刮伤,此外,现在部分采用修边机进行修边,但现有的修边机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打磨机构始终沿着一个方向进行打磨,容易造成工件表面产生摩擦的痕迹,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同时现有的装置只能针对一种尺寸进行夹持,降低了使用效果,进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具有多方向修边、多规格夹持、安全性高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多方向修边、多规格夹持、安全性高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且顶板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卡接有两个卡板,且两个卡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中部螺纹套接有驱动螺杆,所述卡板的正面活动套接有顶杆,且顶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修边板,所述顶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卡板与修边板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顶板顶部的左侧活动套接有位于两个固定架之间的固定台,所述顶板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架,且电机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拨杆,且拨杆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驱动销,所述驱动销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拨环,且拨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传动杆外部的限位杆,且顶板的底部活动套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所述顶板的底部活动套接有位于传动齿轮左侧的活动轴,且活动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架镜像分布于固定台的前后两侧,且固定架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板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固定架内部的滑槽顶部为开口状。

优选的,所述顶杆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顶杆均匀分布在两个卡板的中部,所述顶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修边板的内侧面为圆弧面,且修边板的侧边开设有圆角,所述固定台的中部与从动齿轮中部的活动轴固定套接,且驱动螺杆的底端与传动齿轮中部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拨环形状为环形,且拨环内部环形的宽度与拨杆顶部的驱动销直径相同,所述拨杆位于拨环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卡接于限位杆的内部,所述传动齿轮的外沿与传动杆侧面的齿条相互啮合,且从动齿轮外沿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传动齿轮的直径与模数为从动齿轮直径与模数的五倍。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拨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拨杆顶部的驱动销进行转动,由于驱动销卡接在拨环的内部,在拨杆进行转动的同时,带动拨环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杆左右移动,由于传动杆侧面固定安装有齿条,进而带动传动齿轮进行旋转,带动传动齿轮外沿的从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的固定台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陶瓷毛坯进行修边,解决了以往人工进行修边工作效率低,且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由于拨杆为圆周运动,且拨环卡接在拨杆顶部的驱动销外部,从而带动拨环进行往复左右移动,进而使从动齿轮往复旋转,从而带动固定台进行往复旋转,提高陶瓷毛胚修边的质量,解决了以往装置单方向转动对陶瓷毛胚造成损伤的问题,提高修边的质量。

2、该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传动齿轮中部的转动杆轴在转动的同时带动驱动螺杆进行转动,从而使驱动板进行上下移动,带动驱动板左侧的两个卡板上下移动,从而使两个固定台上下移动对陶瓷毛胚进行修边,由于复位弹簧具有弹性势能,在两个固定台上下移动的同时,根据毛胚的尺寸,固定台会顶压两侧的顶杆,进而使两个固定台始终与毛胚进行贴合,来适应不同尺寸的陶瓷毛胚,提高了该装置的加工范围,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往复驱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顶板;3、固定架;4、卡板;5、驱动板;6、顶杆;7、复位弹簧;8、修边板;9、固定台;10、驱动螺杆;11、电机架;12、驱动电机;13、拨杆;14、拨环;15、传动杆;16、限位杆;17、传动齿轮;18、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2,且顶板2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架3,两个固定架3的内部卡接有两个卡板4,且两个卡板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板5,驱动板5的中部螺纹套接有驱动螺杆10,卡板4的正面活动套接有顶杆6,且顶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修边板8,顶杆6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卡板4与修边板8之间的复位弹簧7,顶板2顶部的左侧活动套接有位于两个固定架3之间的固定台9,顶板2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架11,且电机架1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拨杆13,且拨杆1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驱动销,驱动销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拨环14,且拨环1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传动杆15,传动杆15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齿条,顶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传动杆15外部的限位杆16,且顶板2的底部活动套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17,顶板2的底部活动套接有位于传动齿轮17左侧的活动轴,且活动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8。

其中,两个固定架3镜像分布于固定台9的前后两侧,且固定架3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板4相配合的滑槽,固定架3内部的滑槽顶部为开口状,通过两个固定架3对卡板4、驱动板5进行固定,保证了驱动板5带动卡板4移动时的稳定性,降低了该装置发生晃动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固定架3顶部为开口状,可以使卡板4脱离驱动板5后取出进行检修,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其中,顶杆6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顶杆6均匀分布在两个卡板4的中部,顶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环,传动齿轮17中部的转动杆轴在转动的同时带动驱动螺杆10进行转动,从而使驱动板5进行上下移动,带动驱动板5左侧的两个卡板4上下移动,从而使两个固定台9上下移动对陶瓷毛胚进行修边,由于复位弹簧7具有弹性势能,在两个固定台9上下移动的同时,根据毛胚的尺寸,固定台9会顶压两侧的顶杆6,进而使两个固定台9始终与毛胚进行贴合,来适应不同尺寸的陶瓷毛胚,提高了该装置的加工范围,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修边板8的内侧面为圆弧面,且修边板8的侧边开设有圆角,固定台9的中部与从动齿轮18中部的活动轴固定套接,且驱动螺杆10的底端与传动齿轮17中部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两侧的修边板8内侧面为圆弧面,提高了修边板8与工件接触的面积,进而提高了修边的质量,且修边板8的侧边开设有圆角,使修边板8在上下移动的同时,降低了修边板8侧边对毛胚件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工件的质量。

其中,拨环14形状为环形,且拨环14内部环形的宽度与拨杆13顶部的驱动销直径相同,拨杆13位于拨环14的下方,通过驱动电机12带动拨杆1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拨杆13顶部的驱动销进行转动,由于驱动销卡接在拨环14的内部,在拨杆13进行转动的同时,带动拨环14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杆15左右移动,由于传动杆15侧面固定安装有齿条,进而带动传动齿轮17进行旋转,带动传动齿轮17外沿的从动齿轮18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与从动齿轮18固定连接的固定台9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陶瓷毛坯进行修边,解决了以往人工进行修边工作效率低,且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传动杆15卡接于限位杆16的内部,传动齿轮17的外沿与传动杆15侧面的齿条相互啮合,且从动齿轮18外沿与传动齿轮17相互啮合,传动齿轮17的直径与模数为从动齿轮18直径与模数的五倍,由于拨杆13为圆周运动,且拨环14卡接在拨杆13顶部的驱动销外部,从而带动拨环14进行往复左右移动,进而使从动齿轮18往复旋转,从而带动固定台9进行往复旋转,提高陶瓷毛胚修边的质量,解决了以往装置单方向转动对陶瓷毛胚造成损伤的问题,提高修边的质量,由于从动齿轮18直径为传动齿轮17直径的五分之一,从而使从动齿轮18获得更高的转速,提高了修边的质量。

综上,该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12带动拨杆1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拨杆13顶部的驱动销进行转动,由于驱动销卡接在拨环14的内部,在拨杆13进行转动的同时,带动拨环14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杆15左右移动,由于传动杆15侧面固定安装有齿条,进而带动传动齿轮17进行往复旋转,带动传动齿轮17外沿的从动齿轮18进行往复转动,进而带动与从动齿轮18固定连接的固定台9进行往复转动,从而实现对陶瓷毛坯进行修边,提高陶瓷毛胚修边的质量,传动齿轮17中部的转动杆轴在转动的同时带动驱动螺杆10进行转动,从而使驱动板5进行上下移动,带动驱动板5左侧的两个卡板4上下移动,从而使两个固定台9上下移动对陶瓷毛胚进行修边,由于复位弹簧7具有弹性势能,在两个固定台9上下移动的同时,根据毛胚的尺寸,固定台9会顶压两侧的顶杆6,进而使两个固定台9始终与毛胚进行贴合,来适应不同尺寸的陶瓷毛胚,通过固定台9不间断的转动,实现对毛胚的修边,对修边后的毛胚进行回收,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2),且顶板(2)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架(3),两个所述固定架(3)的内部卡接有两个卡板(4),且两个卡板(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板(5),所述驱动板(5)的中部螺纹套接有驱动螺杆(10),所述卡板(4)的正面活动套接有顶杆(6),且顶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修边板(8),所述顶杆(6)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卡板(4)与修边板(8)之间的复位弹簧(7),所述顶板(2)顶部的左侧活动套接有位于两个固定架(3)之间的固定台(9),所述顶板(2)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架(11),且电机架(1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拨杆(13),且拨杆(1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驱动销,所述驱动销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拨环(14),且拨环(1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传动杆(15),所述传动杆(15)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顶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传动杆(15)外部的限位杆(16),且顶板(2)的底部活动套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17),所述顶板(2)的底部活动套接有位于传动齿轮(17)左侧的活动轴,且活动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架(3)镜像分布于固定台(9)的前后两侧,且固定架(3)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板(4)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固定架(3)内部的滑槽顶部为开口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6)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顶杆(6)均匀分布在两个卡板(4)的中部,所述顶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边板(8)的内侧面为圆弧面,且修边板(8)的侧边开设有圆角,所述固定台(9)的中部与从动齿轮(18)中部的活动轴固定套接,且驱动螺杆(10)的底端与传动齿轮(17)中部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环(14)形状为环形,且拨环(14)内部环形的宽度与拨杆(13)顶部的驱动销直径相同,所述拨杆(13)位于拨环(14)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15)卡接于限位杆(16)的内部,所述传动齿轮(17)的外沿与传动杆(15)侧面的齿条相互啮合,且从动齿轮(18)外沿与传动齿轮(17)相互啮合,所述传动齿轮(17)的直径与模数为从动齿轮(18)直径与模数的五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涉及陶瓷修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且顶板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卡接有两个卡板,且两个卡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中部螺纹套接有驱动螺杆。该具有自动修边的陶瓷加工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拨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拨杆顶部的驱动销进行转动,由于驱动销卡接在拨环的内部,在拨杆进行转动的同时,带动拨环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杆左右移动,由于传动杆侧面固定安装有齿条,进而带动传动齿轮进行旋转。

技术研发人员:钟宜财;江永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景德镇致艺陶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5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