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发明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



背景技术: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滤波、逆变、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的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长期置于室外,室外由于大量的灰尘,从而影响其寿命,同时由于其散热效果差,进一步的影响到装置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包括变频器箱体,所述变频器箱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变频器箱体隔成工作腔和散热腔,变频器箱体底部设有缓冲对称斜杆,缓冲对称斜杆底端连接有横向缓冲块,横向缓冲块与缓冲板上设有的缓冲槽滑动设置,横向缓冲块与缓冲槽通过横向缓冲弹簧连接,缓冲板底端通过纵向缓冲机构与底板连接;所述变频器箱体一侧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外侧拆卸式设有防尘盒,防尘盒与卡块连接,变频器箱体上设有卡槽,卡块与卡槽卡接设置,防尘盒上设有防尘口;所述变频器箱体一侧对称设有限位板,防尘盒上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与变频器箱体上设有的对冲机构配合设置,限位板还设有固定机构;

所述散热腔内设有s型循环散热管,s型循环散热管一端与导液管连通,另一端与进液管连通,进液管通过循环泵与冷却液箱连通,导液管与冷却液箱的进液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纵向缓冲机构包括纵向套筒,纵向套筒内滑动设有纵向块,纵向块底端连接有缓冲柱,缓冲柱与底板连接,纵向块与纵向套筒内顶壁通过纵向弹簧连接。

优选地,所述对冲机构包括对冲板,对冲板通过对称弹簧与变频器箱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与变频器箱体连接,固定架上抽拉设有抽拉固定杆,抽拉固定杆与限位杆配合设置,抽拉固定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底端与固定架连接,顶端与限位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抽拉固定杆底端连接有抽拉块。

优选地,所述导液管设置在保护箱内,保护箱外侧开设有保护口,所述保护箱上设有增流机构。

优选地,所述导液管与保护箱内设有散热导热块。

优选地,所述增流机构包括增流电机,增流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纵向增流轴,纵向增流轴于保护箱外设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有从动轮,从动轮与动力轴连接,动力轴底端与第一锥齿轮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设置,第二锥齿轮与横向增流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护箱上设有加强柱,动力轴穿过加强柱设置。

优选地,所述纵向增流轴、横向增流轴于保护箱内均设有扰动螺旋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s型循环散热管能够将工作腔产生的热量吸收,同时通过导液管上的散热导热块将热量散失,实现对s型循环散热管的液体降温,提高散热效果;启动增流电机,纵向增流轴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有从动轮,进而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动力轴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设置,从而实现横向增流轴转动,进而带动扰动螺旋叶片转动,提高了保护箱内的流速,从而加快外界空气与保护箱内空气置换,从而加快散热导热块的散热。

(2)通过缓冲对称斜杆、横向缓冲块的配合设置,能够对变频器箱体实现横向缓冲,通过纵向弹簧压缩与复位,纵向块向纵向套筒内底壁移动,从而完成变频器箱体纵向缓冲,提高了变频器箱体的保护效果。

(3)通过防尘盒的设置,即可以起到散热效果,又可以通过防尘口进行防尘,同时通过卡块与卡槽卡接设置,从而将防尘盒便于拆卸固定,同时通过限位杆挤压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复位,从而配合抽拉固定杆将限位杆固定,进一步的将防尘盒固定,提高了防尘盒的安装稳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变频器箱体横、纵向缓冲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s型循环散热管吸热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增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频器箱体;2、隔板;3、工作腔;4、散热腔;5、缓冲对称斜杆;6、横向缓冲块;7、缓冲板;8、缓冲槽;9、缓冲机构;91、纵向套筒;92、纵向块;93、缓冲柱;94、纵向弹簧;10、底板;11、横向缓冲弹簧;12、通风口;13、防尘盒;14、卡块;15、卡槽;16、防尘口;17、限位板;18、限位杆;19、对冲机构;191、对冲板;192、对称弹簧;20、固定机构;201、固定架;202、抽拉固定杆;203、复位弹簧;204、抽拉块;21、s型循环散热管;22、导液管;23、进液管;24、循环泵;25、冷却液箱;26、保护箱;27、保护口;28、散热导热块;29、增流机构;291、增流电机;292、纵向增流轴;293、主动轮;294、皮带;295、动力轴;296、第一锥齿轮;297、第二锥齿轮;298、横向增流轴;299、从动轮;2910、加强柱;2911、扰动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中,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包括变频器箱体1,所述变频器箱体1内设有隔板2,隔板2将变频器箱体1隔成工作腔3和散热腔4,变频器箱体1底部设有缓冲对称斜杆5,缓冲对称斜杆5底端连接有横向缓冲块6,横向缓冲块6与缓冲板7上设有的缓冲槽8滑动设置,横向缓冲块6与缓冲槽8通过横向缓冲弹簧11连接,缓冲板7底端通过纵向缓冲机构9与底板10连接;所述变频器箱体1一侧开设有通风口12,通风口12外侧拆卸式设有防尘盒13,防尘盒13与卡块14连接,变频器箱体1上设有卡槽15,卡块14与卡槽15卡接设置,防尘盒13上设有防尘口16;所述变频器箱体1一侧对称设有限位板17,防尘盒13上设有限位杆18,限位杆18与变频器箱体1上设有的对冲机构19配合设置,限位板17还设有固定机构20;

所述散热腔4内设有s型循环散热管21,s型循环散热管21一端与导液管22连通,另一端与进液管23连通,进液管23通过循环泵24与冷却液箱25连通,导液管22与冷却液箱25的进液口连通;

本实施例的纵向缓冲机构9包括纵向套筒91,纵向套筒91内滑动设有纵向块92,纵向块92底端连接有缓冲柱93,缓冲柱93与底板10连接,纵向块92与纵向套筒91内顶壁通过纵向弹簧94连接;

通过缓冲对称斜杆5、横向缓冲块6的配合设置,能够对变频器箱体1实现横向缓冲,通过纵向弹簧94压缩与复位,纵向块92向纵向套筒91内底壁移动,从而完成变频器箱体1纵向缓冲,提高了变频器箱体1的保护效果;

本实施例的对冲机构19包括对冲板191,对冲板191通过对称弹簧192与变频器箱体1连接。

本实施例的固定机构20包括固定架201,固定架201与变频器箱体1连接,固定架201上抽拉设有抽拉固定杆202,抽拉固定杆202与限位杆18配合设置,抽拉固定杆20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03,复位弹簧203底端与固定架201连接,顶端与限位板17连接。

本实施例的抽拉固定杆202底端连接有抽拉块204;

通过防尘盒13的设置,即可以起到散热效果,又可以通过防尘口16进行防尘,同时通过卡块14与卡槽15卡接设置,从而将防尘盒13便于拆卸固定,同时通过限位杆18挤压复位弹簧203,复位弹簧203复位,从而配合抽拉固定杆202将限位杆18固定,进一步的将防尘盒13固定,提高了防尘盒13的安装稳固效果。

本实施例的导液管22设置在保护箱26内,保护箱26外侧开设有保护口27,所述保护箱26上设有增流机构29。

本实施例的导液管22与保护箱26内设有散热导热块28。

本实施例的增流机构29包括增流电机291,增流电机291输出轴连接有纵向增流轴292,纵向增流轴292于保护箱26外设有主动轮293,主动轮293通过皮带294连接有从动轮299,从动轮299与动力轴295连接,动力轴295底端与第一锥齿轮296连接,第一锥齿轮296与第二锥齿轮297啮合设置,第二锥齿轮297与横向增流轴298连接;

本实施例的保护箱26上设有加强柱2910,动力轴295穿过加强柱2910设置;

本实施例的纵向增流轴292、横向增流轴298于保护箱26内均设有扰动螺旋叶片2911;

通过s型循环散热管21能够将工作腔3产生的热量吸收,同时通过导液管22上的散热导热块28将热量散失,实现对s型循环散热管21的液体降温,提高散热效果;启动增流电机291,纵向增流轴292转动,主动轮293通过皮带294连接有从动轮299,进而从动轮299转动,从而带动动力轴295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296与第二锥齿轮297啮合设置,从而实现横向增流轴298转动,进而带动扰动螺旋叶片2911转动,提高了保护箱26内的流速,从而加快外界空气与保护箱26内空气置换,从而加快散热导热块28的散热。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包括变频器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箱体(1)内设有隔板(2),隔板(2)将变频器箱体(1)隔成工作腔(3)和散热腔(4),变频器箱体(1)底部设有缓冲对称斜杆(5),缓冲对称斜杆(5)底端连接有横向缓冲块(6),横向缓冲块(6)与缓冲板(7)上设有的缓冲槽(8)滑动设置,横向缓冲块(6)与缓冲槽(8)通过横向缓冲弹簧(11)连接,缓冲板(7)底端通过纵向缓冲机构(9)与底板(10)连接;所述变频器箱体(1)一侧开设有通风口(12),通风口(12)外侧拆卸式设有防尘盒(13),防尘盒(13)与卡块(14)连接,变频器箱体(1)上设有卡槽(15),卡块(14)与卡槽(15)卡接设置,防尘盒(13)上设有防尘口(16);所述变频器箱体(1)一侧对称设有限位板(17),防尘盒(13)上设有限位杆(18),限位杆(18)与变频器箱体(1)上设有的对冲机构(19)配合设置,限位板(17)还设有固定机构(20);

所述散热腔(4)内设有s型循环散热管(21),s型循环散热管(21)一端与导液管(22)连通,另一端与进液管(23)连通,进液管(23)通过循环泵(24)与冷却液箱(25)连通,导液管(22)与冷却液箱(25)的进液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缓冲机构(9)包括纵向套筒(91),纵向套筒(91)内滑动设有纵向块(92),纵向块(92)底端连接有缓冲柱(93),缓冲柱(93)与底板(10)连接,纵向块(92)与纵向套筒(91)内顶壁通过纵向弹簧(9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冲机构(19)包括对冲板(191),对冲板(191)通过对称弹簧(192)与变频器箱体(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0)包括固定架(201),固定架(201)与变频器箱体(1)连接,固定架(201)上抽拉设有抽拉固定杆(202),抽拉固定杆(202)与限位杆(18)配合设置,抽拉固定杆(20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03),复位弹簧(203)底端与固定架(201)连接,顶端与限位板(1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固定杆(202)底端连接有抽拉块(2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22)设置在保护箱(26)内,保护箱(26)外侧开设有保护口(27),所述保护箱(26)上设有增流机构(2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22)与保护箱(26)内设有散热导热块(2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机构(29)包括增流电机(291),增流电机(291)输出轴连接有纵向增流轴(292),纵向增流轴(292)于保护箱(26)外设有主动轮(293),主动轮(293)通过皮带(294)连接有从动轮(299),从动轮(299)与动力轴(295)连接,动力轴(295)底端与第一锥齿轮(296)连接,第一锥齿轮(296)与第二锥齿轮(297)啮合设置,第二锥齿轮(297)与横向增流轴(298)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箱(26)上设有加强柱(2910),动力轴(295)穿过加强柱(2910)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增流轴(292)、横向增流轴(298)于保护箱(26)内均设有扰动螺旋叶片(291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频器过流保护装置及变频器,包括变频器箱体,所述变频器箱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变频器箱体隔成工作腔和散热腔,变频器箱体底部设有缓冲对称斜杆,缓冲对称斜杆底端连接有横向缓冲块,横向缓冲块与缓冲板上设有的缓冲槽滑动设置,横向缓冲块与缓冲槽通过横向缓冲弹簧连接。本发明通过S型循环散热管能够将工作腔产生的热量吸收,同时通过导液管上的散热导热块将热量散失,实现对S型循环散热管的液体降温,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夏守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龙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5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