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互感器电流输入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电流输入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的,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磁芯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现有的电流互感器一次测电流输入采用导线通过螺丝固定直接接入被测电源,采用软连接方式,装配麻烦,不方便实现智能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电流输入端子结构,采用电流输入端子点焊硬连接的结构,装配更加方便,便于智能化生产,且增加其适应范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互感器罩壳、卡接于互感器罩壳内的线圈和绕匝于线圈上的导线,所述互感器罩壳内开设有卡槽,所述互感器罩壳上开设有与卡槽相通的卡口,所述卡槽和卡口内卡接有电流输入端子,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点焊在两个所述电流输入端子的内端。

所述电流输入端子为铜片,并且呈直角。

所述互感器罩壳和卡槽一体注塑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电流互感器电流输入端子结构,采用电流输入端子点焊硬连接的结构,装配更加方便,便于智能化生产,且增加其适应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罩壳和电流输入端子结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罩壳和电流输入端子分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流输入端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电流互感器电流输入端子结构,包括互感器罩壳1、卡接于互感器罩壳1内的线圈2和绕匝于线圈2上的导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罩壳1内开设有卡槽4,所述互感器罩壳1上开设有与卡槽4相通的卡口5,所述卡槽4和卡口5内卡接有电流输入端子6,所述导线3的两端分别点焊在两个所述电流输入端子6的内端。

所述电流输入端子6为铜片,并且呈直角。

所述互感器罩壳1和卡槽4一体注塑而成。

电流输入端子6为两个,内端分别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导线3的两端,外端分别连接被测电路,实现电流输入。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流互感器电流输入端子结构,采用电流输入端子点焊硬连接的结构,装配更加方便,便于智能化生产,且增加其适应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流互感器电流输入端子结构,包括互感器罩壳(1)、卡接于互感器罩壳(1)内的线圈(2)和绕匝于线圈(2)上的导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罩壳(1)内开设有卡槽(4),所述互感器罩壳(1)上开设有与卡槽(4)相通的卡口(5),所述卡槽(4)和卡口(5)内卡接有电流输入端子(6),所述导线(3)的两端分别点焊在两个所述电流输入端子(6)的内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流互感器电流输入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输入端子(6)为铜片,并且呈直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流互感器电流输入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罩壳(1)和卡槽(4)一体注塑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流互感器电流输入端子结构,包括互感器罩壳、卡接于互感器罩壳内的线圈和绕匝于线圈上的导线,所述互感器罩壳内开设有卡槽,所述互感器罩壳上开设有与卡槽相通的卡口,所述卡槽和卡口内卡接有电流输入端子,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点焊在两个所述电流输入端子的内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流互感器电流输入端子结构,采用电流输入端子点焊硬连接的结构,装配更加方便,便于智能化生产,且增加其适应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袁郭竣;屠国明;章孟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泰丰源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5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