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6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中,由于电厂总平布置的特殊性,在混凝土支管和母管以及母管与母管之间经常会有几条管道交叉相通的情况,局部需要重叠交叉布置,局部需要采用三通连接,该段排水管道布置错综复杂,需要合理设计和谨慎施工。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该交叉段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厂家定制的具有防腐功能的frp输送管,另一种是采用内部做防腐处理的钢筋混凝土箱涵,前者造价较高,方便施工,后者造价较低,但是施工复杂,且需要较大空间方能完成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管道,该排水管道造价低且便于施工,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能够确保管道运输质量,同时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管道,包括方涵、frp连接管和frp输送管,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方涵的管口相适配,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frp输送管的管口相适配,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方涵相连,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frp输送管相连,所述方涵的壁厚为45-55mm,所述方涵的管径为(2.0-3.0)m×(2.0-3.0)m。

优选的,所述frp连接管和所述方涵之间的连接处呈光滑过渡,所述frp连接管和所述frp输送管的连接处呈光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frp连接管和所述frp输送管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frp连接管的管径沿其第一端部至其第二端部方向逐渐增大,且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二端部的管径与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一端部的管径之间的差值为d,其中d的取值范围为0.1m≤d≤0.15m。

优选的,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一端还设有环形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外壁紧贴于所述方涵的内壁,所述卡接部与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一端形成台阶面,所述方涵靠近所述frp连接管的端面紧贴于所述台阶面。

优选的,所述方涵的内壁和所述frp连接管之间设有止水翼环,所述止水翼环固定连接于所述方涵的内壁上且紧压于所述卡接部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止水翼环与所述方涵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frp输送管的直径为2.2m-3.2m,所述frp输送管的壁厚为20mm-25mm。

优选的,所述frp连接管的长度为1.5m-2.5m。

优选的,所述方涵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

优选的,所述方涵的内壁设有防腐保护层。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frp连接管,将方涵与frp输送管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了二者的优点,在空间足够的地方设置方涵,在空间受限的位置使用frp输送管从而便于排水管道的布置,降低施工难度、简化施工的步骤、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方涵,2、止水翼环,3、frp连接管,31、卡接部,4、frp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水管道,包括方涵1、frp连接管3和frp输送管4,frp连接管3的第一端部与方涵1的管口相适配,frp连接管3的第二端部与frp输送管4的管口相适配,frp连接管3的第一端部与方涵1相连,frp连接管3的第二端部与frp输送管4相连,方涵1的壁厚为45-55mm,方涵1的管径为(2.0-3.0)m×(2.0-3.0)m。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frp连接管3,将方涵1与frp输送管4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了二者的优点,在空间足够的地方设置方涵1,在空间受限的位置使用frp输送管4从而便于排水管道的布置,降低施工难度、简化施工的步骤、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进一步地,frp连接管3和方涵1之间的连接处呈光滑过渡,frp连接管3和frp输送管4的连接处呈光滑过渡,由此使得frp连接管3在排水的时候不会发生淤泥沉积的现象,确保frp连接管3排水的流畅性。

优选的,frp连接管3和frp输送管4一体成型。

具体的,frp连接管3的管径沿其第一端部至其第二端部方向逐渐增大,且frp连接管3的第二端部的管径与frp连接管3的第一端部的管径之间的差值为d,其中d的取值范围为0.1m≤d≤0.15m。

优选的,frp连接管3的第一端还设有环形的卡接部31,卡接部31的外壁紧贴于方涵1的内壁,卡接部31与frp连接管3的第一端形成台阶面,方涵1靠近frp连接管3的端面紧贴于台阶面,由此使得方涵1与frp连接管3连接紧密,避免水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在本实施例中,frp连接管3的第一端截面形状为方形,frp连接管3的第二端截面为圆形,由此便于frp连接管3与方涵1和frp输送管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方涵1的内壁和frp连接管3之间设有止水翼环2,止水翼环2固定连接于方涵1的内壁上且紧压于卡接部31的外壁。

优选的,止水翼环2与方涵1一体成型,由此便于施工,且止水翼环2和方涵1一体成型确保了止水翼环2的牢固性,进一步地确保了密封的可靠性。

此外,frp输送管4的截面为圆形,frp输送管4的直径为2.2m-3.2m,frp输送管4的壁厚为20mm-25mm。优选的,frp连接管3的长度为1.5m-2.5m。

在本实施例中,方涵1的内壁的截面尺寸为2.5m×2.5m,方涵1的壁厚为45-55mm。frp输送管4的直径为2.6m,frp输送管4的壁厚为20-25mm。frp连接管3的长度为1.5-2.5m。方涵1和frp输送管4的截面尺寸可根据实际排水流量进行调整,同时frp连接管3的尺寸按比例同时进行调整。

优选的,frp连接管3和frp输送管4的材料均为玻璃钢,玻璃钢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和刚度,由此确保在排水过程中frp连接管3不会受损。此外,方涵1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由此便于方涵1的施工和建造,且成本低。方涵1的内壁设有防腐保护层,由此避免了方涵1在排水过程中被腐蚀,增加其使用寿命。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水管道,通过设置frp连接管3,将方涵1与frp输送管4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了二者的优点,在空间足够的地方设置方涵1,在空间受限的位置使用frp输送管4从而便于排水管道的布置,降低施工难度、简化施工的步骤、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涵、frp连接管和frp输送管,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方涵的管口相适配,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frp输送管的管口相适配,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方涵相连,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frp输送管相连,所述方涵的壁厚为45-55mm,所述方涵的管径为(2.0-3.0)m×(2.0-3.0)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frp连接管和所述方涵之间的连接处呈光滑过渡,所述frp连接管和所述frp输送管的连接处呈光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frp连接管和所述frp输送管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frp连接管的管径沿其第一端部至其第二端部方向逐渐增大,且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二端部的管径与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一端部的管径之间的差值为d,其中d的取值范围为0.1m≤d≤0.1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一端还设有环形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外壁紧贴于所述方涵的内壁,所述卡接部与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一端形成台阶面,所述方涵靠近所述frp连接管的端面紧贴于所述台阶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涵的内壁和所述frp连接管之间设有止水翼环,所述止水翼环固定连接于所述方涵的内壁上且紧压于所述卡接部的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frp输送管的直径为2.2m-3.2m,所述frp输送管的壁厚为20mm-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frp连接管的长度为1.5m-2.5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涵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涵的内壁设有防腐保护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管道,包括方涵、FRP连接管和FRP输送管,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方涵的管口相适配,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FRP输送管的管口相适配,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方涵相连,所述FRP连接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FRP输送管相连,所述方涵的壁厚为45‑55mm,所述方涵的管径为(2.0‑3.0)m×(2.0‑3.0)m。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排水管道,造价低且便于施工,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能够确保管道运输质量,同时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贺;郝迪;钟香兰;马兆荣;刘东华;马旻;任灏;陈超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4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