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等静压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等静压机是在超高压状态下工作的成型设备,等静压处理是把被加工的物体放置在一种特定的模具中,再把装有工件的模具放入盛满液体的密闭容器中,通过增压系统逐步加压,通过液体传压,使得物体的各个表面受到了相等的压强,并在模具限制下成型的过程。
等静压机是根据帕斯卡原理,用于各种粉末制品在超高压状态下成型,是用于陶瓷及合金粉末压制成型的主要设备,其制成品的各向同一性好,针对性能要求高。如申请号为201520383976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用于陶瓷及合金粉末压制成型的干袋式等静压机,就实现了陶瓷及合金粉末的等静压处理。如图1所示,在等静压机的工作过程中,利用压油循环系统充入压力缸11,并通过加压管10对压力缸11加压,以达到需要的压力值,该等静压机还与压力缸11对应配设有下定位柱3和上定位堵板6,并设支撑座台2安装下定位柱3、上横梁5安装上定位堵板6,还设有支撑上横梁5的左支架8和右支架4,并设有带动压力缸11旋转的旋转立柱轴7。
在使用时,需要先将压力缸旋转出来装入模具,然后旋转压力缸与下定位柱和上定位堵板固定,再通过连接加压管加压进行成型操作,由于在模具装入压力缸的过程中需要转动缸体,这就会造成高压管的扭转,若干次操作后有造成接头处泄漏的风险,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等静压机装载时需要旋转压力缸,使得加压管扭转,多次使用后易造成加压管的接头处有泄漏风险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该装置通过加压管固位箱减少在在等静压机装载时对加压管的扭转和晃动,且加压管上设置的多个弯头部,让其带有一定的回弹性,进而减少扭转对加压管与压力缸接头处的影响,减少接头泄漏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包括用于定位加压管的加压管定位部,所述加压管定位部包括加压管固位箱,并在加压管固位箱的两端板上均开设有穿管孔,所述加压管通过穿管孔穿入加压管固位箱内,在加压管上还设有与穿管孔匹配的锁位螺母,延伸出加压管固位箱的加压管上设有多个弯头部。
该装置特别设置定位加压管的加压管定位部,包括加压管固位箱,在加压管固位箱两端设供加压管穿过的穿管孔,并在加压管上设与穿管孔匹配的锁位螺母,能将加压管与加压管固位箱的相对位置锁定,避免加压管与穿管孔壁相互摩擦,而通过方形的加压管固位箱又能方便地将加压管固定在靠近压力缸的支架上,减少在在等静压机装载时对加压管的扭转和晃动;且在延伸出加压管固位箱的加压管上设多个弯头部,使加压管上带多个折弯结构,让其带有一定的回弹性,进而减少扭转对加压管与压力缸接头处的影响,减少接头泄漏风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压管固位箱的一侧面为敞口式设计。加压管固位箱一侧敞口式设计便于观测箱内加压管状况,更便于调整加压管的定位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加压管固位箱顶部还连有进气端头,所述进气端头内设有与加压管固位箱连通的进气腔,在进气端头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进气接头。在加压管固位箱顶部设带进气腔的进气端头,用于连接气源,避免进气管道折弯接入加压管固位箱,保证安全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压管上设有两个弯头部,分别为第一弯头部和第二弯头部,使得延伸出加压管固位箱的加压管上形成两个折弯的结构。两个折弯结构的加压管结构形成类似于弹簧的弹性缓冲结构,减少加压管扭转对其与压力缸接头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第一弯头部和第二弯头部之间还设有过渡缓冲接头,在过渡缓冲接头内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两端设有用于连接加压管的接孔,并配设有管端螺母。带有缓冲腔的过渡缓冲接头对加压管内的气流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气流对加压管管壁的瞬间冲击,减少加压管的晃动,进而减少对接头处的冲击,接孔配设管端螺母的设计让加压管与过渡缓冲接头相对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加压管的末端设有出气缓冲管头,所述出气缓冲管头内带有缓冲腔、并配设有与缓冲腔连通的入气端孔,还与入气端孔配设有固管螺母,用于将加压管与出气缓冲管头稳定连接。出气缓冲管头的设计对即将进入压力缸的气流进一步缓冲,固管螺母固定加压管与出气缓冲管头的相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出气缓冲管头上还设有与缓冲腔连通的出气接头,还与出气接头配设有接缸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压管固位箱安置在左支架或右支架上,使出气缓冲管头的位置靠近压力缸上的进气接口。将加压管固位箱安置在左支架或右支架上,并将出气缓冲管头的位置靠近压力缸的进气接口,便于接缸气管与压力缸的连接,加压管的两个弯头部设计,在进气管道与接缸气管支架形成类似于柔性管线的结构,大大减少转动压力缸对接缸气管接头处的影响。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通过加压管固位箱减少在在等静压机装载时对加压管的扭转和晃动,且加压管上设置的多个弯头部,让其带有一定的回弹性,进而减少扭转对加压管与压力缸接头处的影响,减少接头泄漏风险;
2、加压管固位箱一侧敞口式设计便于观测箱内加压管状况,更便于调整加压管的定位状态;在加压管固位箱顶部设带进气腔的进气端头,用于连接气源,避免进气管道折弯接入加压管固位箱,保证安全使用寿命;
3、带有缓冲腔的过渡缓冲接头对加压管内的气流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气流对加压管管壁的瞬间冲击,减少加压管的晃动,进而减少对接头处的冲击,接孔配设管端螺母的设计让加压管与过渡缓冲接头相对固定;
4、出气缓冲管头的设计对即将进入压力缸的气流进一步缓冲,固管螺母固定加压管与出气缓冲管头的相对位置;
5、将加压管固位箱安置在左支架或右支架上,并将出气缓冲管头的位置靠近压力缸的进气接口,便于接缸气管与压力缸的连接,加压管的两个弯头部设计,在进气管道与接缸气管支架形成类似于柔性管线的结构,大大减少转动压力缸对接缸气管接头处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加压管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安装座,2-支撑座台,3-下定位柱,4-右支架,5-上横梁,6-上定位堵板,7-旋转立柱轴,8-左支架,9-加压管定位部,901-进气端头,902-加压管固位箱,903-固位箱内腔,904-穿管孔,905-锁位螺母,906-进气接头,10-加压管,11-压力缸,12-信号传感部,13-管端螺母,14-第二弯头部,15-固管螺母,16-出气缓冲管头,1601-出气接头,17-过渡缓接头,18-第一弯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包括用于定位加压管10的加压管定位部9,所述加压管定位部9包括加压管固位箱902,并在加压管固位箱902的两端板上均开设有穿管孔904,所述加压管10通过穿管孔904穿入加压管固位箱902内,在加压管10上还设有与穿管孔904匹配的锁位螺母905,延伸出加压管固位箱902的加压管10上设有多个弯头部。
本实施例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特别设置定位加压管的加压管定位部,包括加压管固位箱,在加压管固位箱两端设供加压管穿过的穿管孔,并在加压管上设与穿管孔匹配的锁位螺母,能将加压管与加压管固位箱的相对位置锁定,避免加压管与穿管孔壁相互摩擦,而通过方形的加压管固位箱又能方便地将加压管固定在靠近压力缸的支架上,减少在在等静压机装载时对加压管的扭转和晃动;且在延伸出加压管固位箱的加压管上设多个弯头部,使加压管上带多个折弯结构,让其带有一定的回弹性,进而减少扭转对加压管与压力缸接头处的影响,减少接头泄漏风险。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本实施例加压管固位箱902的一侧面为敞口式设计,在加压管固位箱902内形成固位箱内腔903。加压管固位箱一侧敞口式设计便于观测箱内加压管状况,更便于调整加压管的定位状态。
具体地,锁位螺母905设置在加压管固位箱902内的加压管10上。
本实施例中,在加压管固位箱902顶部还连有进气端头901,所述进气端头901内设有与加压管固位箱902连通的进气腔,在进气端头901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进气接头906。在加压管固位箱顶部设带进气腔的进气端头,用于连接气源,避免进气管道折弯接入加压管固位箱,保证安全使用寿命。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本实施例的加压管10上设有两个弯头部,分别为第一弯头部18和第二弯头部14,使得延伸出加压管固位箱902的加压管10上形成两个折弯的结构。两个折弯结构的加压管结构形成类似于弹簧的弹性缓冲结构,减少加压管扭转对其与压力缸接头的影响。
进一步地,在第一弯头部18和第二弯头部14之间还设有过渡缓冲接头17,在过渡缓冲接头17内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两端设有用于连接加压管10的接孔,并配设有管端螺母13。带有缓冲腔的过渡缓冲接头对加压管内的气流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气流对加压管管壁的瞬间冲击,减少加压管的晃动,进而减少对接头处的冲击,接孔配设管端螺母的设计让加压管与过渡缓冲接头相对固定。
实施例4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本实施例在加压管10的末端设有出气缓冲管头16,所述出气缓冲管头16内带有缓冲腔、并配设有与缓冲腔连通的入气端孔,还与入气端孔配设有固管螺母15,用于将加压管10与出气缓冲管头16稳定连接。出气缓冲管头的设计对即将进入压力缸的气流进一步缓冲,固管螺母固定加压管与出气缓冲管头的相对位置。
具体地,所述出气缓冲管头16上还设有与缓冲腔连通的出气接头1601,还与出气接头1601配设有接缸气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压管固位箱902安置在左支架8上,使出气缓冲管头16的位置靠近压力缸11上的进气接口。将加压管固位箱安置在左支架或右支架上,并将出气缓冲管头的位置靠近压力缸的进气接口,便于接缸气管与压力缸的连接,加压管的两个弯头部设计,在进气管道与接缸气管支架形成类似于柔性管线的结构,大大减少转动压力缸对接缸气管接头处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定位加压管的加压管定位部,所述加压管定位部包括加压管固位箱,并在加压管固位箱的两端板上均开设有穿管孔,所述加压管通过穿管孔穿入加压管固位箱内,在加压管上还设有与穿管孔匹配的锁位螺母,延伸出加压管固位箱的加压管上设有多个弯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管固位箱的一侧面为敞口式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加压管固位箱顶部还连有进气端头,所述进气端头内设有与加压管固位箱连通的进气腔,在进气端头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进气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管上设有两个弯头部,分别为第一弯头部和第二弯头部,使得延伸出加压管固位箱的加压管上形成两个折弯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弯头部和第二弯头部之间还设有过渡缓冲接头,在过渡缓冲接头内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两端设有用于连接加压管的接孔,并配设有管端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加压管的末端设有出气缓冲管头,所述出气缓冲管头内带有缓冲腔、并配设有与缓冲腔连通的入气端孔,还与入气端孔配设有固管螺母,用于将加压管与出气缓冲管头稳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缓冲管头上还设有与缓冲腔连通的出气接头,还与出气接头配设有接缸气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应于等静压机的高压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管固位箱安置在左支架或右支架上,使出气缓冲管头的位置靠近压力缸上的进气接口。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