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温减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温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箱体在使用运作过程中,需要时常进行其内部温度、气压的调控,现今市面上多采用泄压阀等大型机器实现加热箱体的减温减压,泄压阀等大型机器结构复杂,安装、拆卸、维修很是不便,成本高,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新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温减压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手动减温减压及自动减温减压,可以实现减温减压过程中程度量的调控。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温减压装置,包括减温减压管,所述减温减压管包括一组短管和一根长管,所述短管与所述长管之间通过螺纹槽实现连接,所述短管外端壁上均分别均匀开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均分别活动置有环形滑动块,所述环形凹槽内底端均分别均匀开有第一排气口,所述环形滑动块上均分别均匀开有第二排气口,所述环形凹槽沿所述短管长度方向均匀布设,所述长管外端壁上且沿其圆周方向等弧度均匀开有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三排气口内均分别活动设有滚珠,所述长管内端中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固定杆,所述滚珠与所述固定杆之间均分别设有弹簧,所述第三排气口沿所述长管长度方向均匀布设。环形滑动块可自由转动,第二排气口数量与第一排气口数量相等,固定杆长度方向两端通过固定架实现与长管内端壁的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减温减压管一端与加热箱体相连通,所述短管内端口径大于所述长管外端直径,所述短管内端壁上均分别均匀开有内螺纹槽,所述长管长度方向两侧端均分别设有环形转动架,所述环形转动架外侧圆周端壁上均分别开有外螺纹槽,所述内螺纹槽与所述外螺纹槽相互之间啮合传动,所述短管型号相同,所述短管长度为所述长管长度的1/2。减温减压管长度方向一端与外界加热箱体减温减压口相连接,且加热箱体的减温减压口内端设有电控开关阀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装置设有的环形滑动块、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可以实现手动减温减压,设有的第三排气口、滚珠、弹簧、固定杆可以实现自动减温减压,减温减压管长度可以实现调节,从而实现所使用排气口数量的调控,实现减温减压过程中程度量的调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温减压装置整体结构简图;
图2为所述第一排气口位置示意图;
图3为所述第二排气口位置示意图;
图4为所述弹簧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减温减压管;2、短管;3、长管;4、环形转动架;5、环形凹槽;6、环形滑动块;7、第一排气口;8、第二排气口;9、第三排气口;10、滚珠;11、固定杆;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温减压装置进行说明,包括减温减压管1,所述减温减压管1包括一组短管2和一根长管3,所述短管2与所述长管3之间通过螺纹槽实现连接,所述短管2外端壁上均分别均匀开有环形凹槽5,所述环形凹槽5内均分别活动置有环形滑动块6,所述环形凹槽5内底端均分别均匀开有第一排气口7,所述环形滑动块6上均分别均匀开有第二排气口8,所述环形凹槽5沿所述短管2长度方向均匀布设,所述长管3外端壁上且沿其圆周方向等弧度均匀开有第三排气口9,所述第三排气口9内均分别活动设有滚珠10,所述长管3内端中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固定杆11,所述滚珠10与所述固定杆11之间均分别设有弹簧12,所述第三排气口9沿所述长管3长度方向均匀布设。
实施例2:参见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温减压装置进行说明,所述减温减压管1一端与加热箱体相连通,所述短管2内端口径大于所述长管3外端直径,所述短管2内端壁上均分别均匀开有内螺纹槽,所述长管3长度方向两侧端均分别设有环形转动架4,所述环形转动架4外侧圆周端壁上均分别开有外螺纹槽,所述内螺纹槽与所述外螺纹槽相互之间啮合传动,所述短管2型号相同,所述短管2长度为所述长管3长度的1/2。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工作原理:减温减压管一端与加热箱体相连通,环形转动架通过外螺纹槽与内螺纹槽啮合传动,从而可以实现拧入短管内,长管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该环形转动架,长管长度方向两端通过环形转动架、内外螺纹槽实现与短管的连接,可以实现减温减压管长度的调控。环形滑动块可沿环形凹槽弧长方向转动,当环形滑动块转动使得第二排气口与第一排气口相对应时,可以实现排气;当环形滑动块转动使得第二排气口与第一排气口相互错开时,无法实现排气。长管内导入的气体压强过高时会催动滚珠从第三排气口内端滑出,此时第三排气口可以实现长管内气体的排出;当长管内气体压强降低后,在弹簧作用下又会使得滚珠置于第三排气口内,使得第三排气口封闭。环形滑动块、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实现手动减温减压,滚珠、第三排气口、弹簧实现自动减温减压。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减温减压装置,包括减温减压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减压管(1)包括一组短管(2)和一根长管(3),所述短管(2)与所述长管(3)之间通过螺纹槽实现连接,所述短管(2)外端壁上均分别均匀开有环形凹槽(5),所述环形凹槽(5)内均分别活动置有环形滑动块(6),所述环形凹槽(5)内底端均分别均匀开有第一排气口(7),所述环形滑动块(6)上均分别均匀开有第二排气口(8),所述环形凹槽(5)沿所述短管(2)长度方向均匀布设,所述长管(3)外端壁上且沿其圆周方向等弧度均匀开有第三排气口(9),所述第三排气口(9)内均分别活动设有滚珠(10),所述长管(3)内端中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固定杆(11),所述滚珠(10)与所述固定杆(11)之间均分别设有弹簧(12),所述第三排气口(9)沿所述长管(3)长度方向均匀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温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减压管(1)一端与加热箱体相连通,所述短管(2)内端口径大于所述长管(3)外端直径,所述短管(2)内端壁上均分别均匀开有内螺纹槽,所述长管(3)长度方向两侧端均分别设有环形转动架(4),所述环形转动架(4)外侧圆周端壁上均分别开有外螺纹槽,所述内螺纹槽与所述外螺纹槽相互之间啮合传动,所述短管(2)型号相同,所述短管(2)长度为所述长管(3)长度的1/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