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输出引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9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输出引脚结构。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的,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磁芯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现有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输出引脚与罩壳为一体式制造,不方便二次绕组接线,也不方便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输出引脚结构,采用固定块卡接结构,方便装配及接线,便于智能化生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互感器罩壳和二次侧电流输出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罩壳上一体成型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内分别开设有第一卡口、第二卡口、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所述第三卡口内卡接有引脚固定块,所述引脚固定块前部卡设有第一卡块,引脚固定块上开设有引脚固定孔,所述引脚固定孔内插接有二次侧电流输出引脚,所述引脚固定块底部开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卡接于第四卡口内,所述第一卡块卡接于第三卡口内。

进一步地,引脚固定块为两个。

进一步地,二次侧电流输出引脚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输出引脚结构,采用固定块卡接结构,方便装配及接线,便于智能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引脚固定块的底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输出引脚结构,包括互感器罩壳1和二次侧电流输出引脚2,所述互感器罩壳1上一体成型有固定罩3,所述固定罩3内分别开设有第一卡口4、第二卡口5、第三卡口6和第四卡口7,所述第三卡口6内卡接有引脚固定块8,所述引脚固定块8前部卡设有第一卡块9,引脚固定块8上开设有引脚固定孔10,所述引脚固定孔10内插接有二次侧电流输出引脚2,所述引脚固定块8底部开设有第二卡块11,所述第二卡块11卡接于第四卡口7内,所述第一卡块9卡接于第三卡口6内。

所述引脚固定块8为两个。

所述二次侧电流输出引脚2为两个。

在互感器工作的时候二次侧电流输出引脚2将采集到的电流信号传送给测量仪表中,进行电流的测量。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输出引脚结构,采用固定块卡接结构,方便装配及接线,便于智能化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输出引脚结构,包括互感器罩壳(1)和二次侧电流输出引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罩壳(1)上一体成型有固定罩(3),所述固定罩(3)内分别开设有第一卡口(4)、第二卡口(5)、第三卡口(6)和第四卡口(7),所述第三卡口(6)内卡接有引脚固定块(8),所述引脚固定块(8)前部卡设有第一卡块(9),引脚固定块(8)上开设有引脚固定孔(10),所述引脚固定孔(10)内插接有二次侧电流输出引脚(2),所述引脚固定块(8)底部开设有第二卡块(11),所述第二卡块(11)卡接于第四卡口(7)内,所述第一卡块(9)卡接于第三卡口(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输出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固定块(8)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输出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侧电流输出引脚(2)为两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输出引脚结构,包括互感器罩壳和二次侧电流输出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罩壳上一体成型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内分别开设有第一卡口、第二卡口、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所述第三卡口内卡接有引脚固定块,所述引脚固定块前部卡设有第一卡块,引脚固定块上开设有引脚固定孔,所述引脚固定孔内插接有二次侧电流输出引脚,所述引脚固定块底部开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卡接于第四卡口内,所述第一卡块卡接于第三卡口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输出引脚结构,采用固定块卡接结构,方便装配及接线,便于智能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袁郭竣;张瑞;屠国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泰丰源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3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