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
背景技术:
尿失禁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可以由多种病因所引发的,此种疾病发生之后患者就连续都会有尿液从膀胱内流出,这个时候如果患者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随着疾病的逐渐加重是会导致很多危害发生的,严重的话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尿失禁是由于尿道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尿失禁按照症状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4类。
男性尿失禁最常见的原因是前列腺手术史,其次是骨盆创伤及神经系统疾病;而前列腺根治手术术后3个月尿失禁发生率高达2%-40%左右,病因尚不清楚,内括约肌缺失和膀胱不稳定被认为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严重影响着广大男性的身心健康。
对于男性尿失禁的患者,因其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的流出,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现有手术治疗方法有尿道球部-阴茎海绵体间置术、球部尿道悬吊术和人工尿道括约肌,均采用人工材料,或因疗效不佳、并发症较高,或价格昂贵,不能被广泛接受,是泌尿外科的重大难题。目前保守治疗方法有:盆底肌训练、盆底生物反馈等,而此种治疗疗程较长、疗效不够确切等尚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理想的治疗方式应具有快速、无创、疗效确切、舒适便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男性尿失禁的患者,因其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的流出,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于男性尿失禁的患者,因其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的流出,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
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包括通过膨大挤压尿道的止尿控制结构,排尿控制结构及压力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设置在尿道的根部及中部之间;所述止尿控制结构设置在排尿控制结构的两端即尿道的根部及中部;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外侧设置用于调节止尿器对尿道压力大小的所述压力调节结构;止尿控制结构与排尿控制结构一体连接,压力调节结构与排尿控制结构一体连接;通过将止尿器套在男性尿道外围,然后通过压力调节结构将排尿控制结构调整至合适的紧度,使止尿控制结构及排尿控制结构对尿道产生合适的压力,从而避免尿液流出,需要排尿时,通过压力调节结构将止尿控制结构及排尿控制结构放松,从而进行排尿。
进一步,所述止尿控制结构及排尿控制结构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此种设置的止尿控制结构与排尿控制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可以满足止尿控制结构实现膨大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排尿控制结构设置为圆柱形套筒,圆柱形套筒内部设置为空腔。
进一步,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内侧壁上设置按摩颗粒,按摩颗粒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按摩颗粒与排尿控制结构内侧壁一体连接;此种设置一方面可以按摩生殖器,另一方面可以分散止尿器对生殖器的压力,避免对生殖器产生压迫性损伤。
进一步,所述止尿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排尿控制结构上端和下端膨出的挤压圈,挤压圈与排尿控制结构一体连接;挤压圈的直径大于排尿控制结构的直径;挤压圈内部设置为空腔,挤压圈内部的空腔与排尿控制结构的空腔连通。
进一步,在所述止尿控制结构的空腔及排尿控制结构的空腔内部均设置无毒的液体;通过液体的流动性可以使液体聚集在止尿控制结构或排尿控制结构,从而控制患者止尿或排尿;同时液体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直接勒紧生殖器,防止发生生殖器的损伤。
进一步,所述压力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外侧的调节带及调节扣;调节带一端与排尿控制结构外侧壁一体连接,另一端游离;调节扣底部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且与排尿控制结构一体连接;调节带与调节扣组合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调节带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连接一端的外侧面设置魔术贴毛面,在调节带游离端内侧面设置魔术贴钩面;调节带的长度大于排尿控制结构的周长;此种设置可以固定调节带的游离端,防止调节带游离端凸出。
进一步,所述调节扣设置为矩形双口卡扣,调节扣设置在所述调节带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连接的一端;此种设置可以保证调节带足够缠绕排尿控制结构一周,保证排尿控制结构的紧度。
进一步,设置一专门用于固定所述止尿器的固定结构;此种设置可以避免止尿器脱落。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为止尿器固定内裤,在所述止尿器固定内裤前端设置一容纳孔,在容纳孔内边缘设置一层医用硅胶,所述排尿控制结构上端的挤尿环设置在容纳孔内,挤尿环下端与容纳孔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牢固固定止尿器,且能够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感。
或者,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为固定带,固定带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通过将固定带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间,从而固定止尿器。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包括纵向连接带及用于固定在使用者腰间的横向带;纵向连接带紧邻止尿控制结构的下端,纵向连接带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一体连接;纵向连接带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横向带采用透气布料制作;横向带与纵向连接带缝接或胶接。
进一步,设置2个纵向连接带,2个纵向连接带分别设置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前端的两侧;此种设置便于连接横向带。
进一步,在所述横向带的游离端设置魔术贴;通过魔术贴的方式将横向带固定在使用者腰间,方便快捷。
或者,所述排尿控制结构采用硬质材料制作,止尿控制结构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所述压力调节结构设置为智能微型水泵,智能微型水泵与排尿控制结构通过输水管紧密连接;微型水泵对排尿控制结构及止尿控制结构内部的液体进行抽吸或输送,从而调节止尿控制结构内部的液体量,以此来调节止尿控制结构作用于尿道的压力。
进一步,所述智能微型水泵包括控制结构、电源结构及压力传感结构;微型水泵一端设置所述输水管,输水管与微型水泵一体连接;输水管伸入排尿控制结构内部的空腔,输水管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紧密连接;智能微型水泵、控制结构、电源结构及压力传感结构四者相互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智能微型水泵上设置开关键及压力档位键,压力档位键包括用于调节到排尿时压力的排尿键、用于调节到睡觉时压力的睡眠键、用于调节到平时生活状态压力的生活键、以及用于调节到剧烈运动时压力的运动键;压力档位键与智能微型水泵组合连接;使用时,使用者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各个压力档位键调节到合适的压力。
进一步,在所述各个压力档位键上设置数字标志,方便识别各个键,在所述排尿键上设置ⅰ,在所述睡眠键上设置ⅱ,在所述生活键上设置ⅲ,在所述运动键上设置ⅳ;此种数字标志的标志将各个压力档位键的压力从小到大进行标记,方便使用者识别。
或者,设置一遥控器,在所述控制结构内设置一信号处理及传输模块,遥控器内设置数据处理及传输模块,遥控器与控制结构通过蓝牙连接或无线网络连接;此种设置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智能微型水泵,从而控制并调节止尿器对尿道的压力。
进一步,设置一用于盛放所述智能微型水泵的容纳袋,容纳袋上端与所述止尿器固定内裤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智能微型水泵的稳定性。
使用时,首先将止尿器固定内裤穿上,然后将止尿器的上端套在生殖器的根部,止尿器的另一端套在生殖器的中部,不需要排尿时,将排尿控制结构外围的压力调节结构缠紧到合适的紧度,并通过魔术贴固定,此时排尿控制结构内部的液体被挤入止尿控制结构,从而将生殖器根部和中部勒紧,避免尿液流出;需要排尿时则将排尿控制结构外围的压力调节结构松开,此时止尿控制结构内的液体流入排尿控制结构,生殖器解除被挤压的状态,从而进行排尿;或者,使用时,首先将止尿器的上端套在生殖器的根部,止尿器的另一端套在生殖器的中部,然后将横向带固定在使用者腰间,并通过魔术贴固定,止尿或排尿同上操作;设置有智能微型水泵的止尿器,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压力档位键或者通过遥控器来调节止尿器的压力。
与现有技术的男性尿失禁止尿器械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男性生殖器的挤压程度较小,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活模式调节至合适的压力,将生殖器的损伤降到最低,而获得最满意的控尿效果,并且止尿器内部的液体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直接压迫生殖器,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性;另外,通过男士止尿专用内裤或者固定带可以保证止尿器的稳定性,避免止尿器脱落,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设置有止尿器固定内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设置有固定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的止尿控制结构及排尿控制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的止尿控制结构及排尿控制结构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止尿控制结构及排尿控制结构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的调节扣与调节带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的调节扣与排尿控制结构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的纵向连接带与排尿控制结构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设置有智能微型水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智能微型水泵与止尿器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智能微型水泵外设置在容纳袋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的智能微型水泵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智能微型水泵与容纳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止尿控制结构;11、挤压圈;2、排尿控制结构;21、纵向连接带;211、横向带;22、按摩颗粒;3、压力调节结构;31、调节带;32、调节扣;4、止尿器固定内裤;5、智能微型水泵;51、输水管;52、控制结构;53、电源结构;54、压力传感结构;55、排尿键;56、睡眠键;57、生活键;58、运动键;59、开关键;6、容纳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智能微型水泵为已经非常成熟且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轻易地理解并实施;智能微型水泵、控制结构、电源结构及压力传感结构四者相互的连接方式也属于非常成熟的额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轻易地理解并实施;本技术方案没有对上述现有技术做具体的描述和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现有技术毫无障碍地进行实施,因此本技术方案不存在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实施例1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
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包括通过膨大挤压尿道的止尿控制结构1,排尿控制结构2及压力调节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设置在尿道的根部及中部之间;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设置在排尿控制结构2的两端即尿道的根部及中部;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外侧设置用于调节止尿器对尿道压力大小的所述压力调节结构3;止尿控制结构1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压力调节结构3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通过将止尿器套在男性尿道外围,然后通过压力调节结构3将排尿控制结构2调整至合适的紧度,使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对尿道产生合适的压力,从而避免尿液流出,需要排尿时,通过压力调节结构3将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放松,从而进行排尿。
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此种设置的止尿控制结构1与排尿控制结构2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可以满足止尿控制结构1实现膨大的功能。
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设置为圆柱形套筒,圆柱形套筒内部设置为空腔。
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包括设置在排尿控制结构2上端和下端的膨出的挤压圈11圈,挤压圈11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挤压圈11的直径大于排尿控制结构2的直径。
所述挤压圈11内部设置为空腔,挤压圈11内部的空腔与排尿控制结构2的空腔连通。
在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的空腔及排尿控制结构2的空腔内部均设置无毒的液体;通过液体的流动性可以使液体聚集在止尿控制结构1或排尿控制结构2,从而控制患者止尿或排尿;同时液体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直接勒紧生殖器,防止发生生殖器的损伤。
所述压力调节结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外侧的调节带31及调节扣32;调节带31一端与排尿控制结构2外侧壁一体连接,另一端游离;调节扣32底部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且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调节带31与调节扣32组合连接。
在所述调节带31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连接一端的外侧面设置魔术贴毛面,在调节带31游离端内侧面设置魔术贴钩面;调节带31的长度大于排尿控制结构2的周长;此种设置可以固定调节带31的游离端,防止调节带31游离端凸出。
所述调节扣32设置为矩形双口卡扣,调节扣32设置在所述调节带31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连接的一端;此种设置可以保证调节带31足够缠绕排尿控制结构2一周,保证排尿控制结构2的紧度。
实施例2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
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包括通过膨大挤压尿道的止尿控制结构1,排尿控制结构2及压力调节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设置在尿道的根部及中部之间;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设置在排尿控制结构2的两端即尿道的根部及中部;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外侧设置用于调节止尿器对尿道压力大小的所述压力调节结构3;止尿控制结构1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压力调节结构3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通过将止尿器套在男性尿道外围,然后通过压力调节结构3将排尿控制结构2调整至合适的紧度,使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对尿道产生合适的压力,从而避免尿液流出,需要排尿时,通过压力调节结构3将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放松,从而进行排尿。
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此种设置的止尿控制结构1与排尿控制结构2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可以满足止尿控制结构1实现膨大的功能。
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设置为圆柱形套筒,圆柱形套筒内部设置为空腔。
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内侧壁上设置按摩颗粒22,按摩颗粒22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按摩颗粒22与排尿控制结构2内侧壁一体连接;此种设置一方面可以按摩生殖器,另一方面可以分散止尿器对生殖器的压力,避免生殖器产生压迫性损伤。
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包括设置在排尿控制结构2上端和下端的挤压圈11圈,挤压圈11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挤压圈11的直径大于排尿控制结构2的直径。
所述挤压圈11内部设置为空腔,挤压圈11内部的空腔与排尿控制结构2的空腔连通。
在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的空腔及排尿控制结构2的空腔内部均设置无毒的液体;通过液体的流动性可以使液体聚集在止尿控制结构1或排尿控制结构2,从而控制患者止尿或排尿;同时液体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直接勒紧生殖器,防止发生生殖器的损伤。
所述压力调节结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外侧的调节带31及调节扣32;调节带31一端与排尿控制结构2外侧壁一体连接,另一端游离;调节扣32底部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且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调节带31与调节扣32组合连接。
在所述调节带31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连接一端的外侧面设置魔术贴毛面,在调节带31游离端内侧面设置魔术贴钩面;调节带31的长度大于排尿控制结构2的周长;此种设置可以固定调节带31的游离端,防止调节带31游离端凸出。
所述调节扣32设置为矩形双口卡扣,调节扣32设置在所述调节带31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连接的一端;此种设置可以保证调节带31足够缠绕排尿控制结构2一周,保证排尿控制结构2的紧度。
设置一专门用于固定所述止尿器的固定结构,此种设置可以避免止尿器脱落。
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为止尿器固定内裤4,在所述止尿器固定内裤4前端设置一容纳孔,在容纳孔内边缘设置一层医用硅胶,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上端的挤尿环设置在容纳孔内,挤尿环下端与容纳孔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牢固固定止尿器,且能够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感。
实施例3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
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包括通过膨大挤压尿道的止尿控制结构1,排尿控制结构2及压力调节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设置在尿道的根部及中部之间;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设置在排尿控制结构2的两端即尿道的根部及中部;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外侧设置用于调节止尿器对尿道压力大小的所述压力调节结构3;止尿控制结构1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压力调节结构3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通过将止尿器套在男性尿道外围,然后通过压力调节结构3将排尿控制结构2调整至合适的紧度,使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对尿道产生合适的压力,从而避免尿液流出,需要排尿时,通过压力调节结构3将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放松,从而进行排尿。
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此种设置的止尿控制结构1与排尿控制结构2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可以满足止尿控制结构1实现膨大的功能。
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设置为圆柱形套筒,圆柱形套筒内部设置为空腔。
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内侧壁上设置按摩颗粒22,按摩颗粒22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按摩颗粒22与排尿控制结构2内侧壁一体连接;此种设置一方面可以按摩生殖器,另一方面可以分散止尿器对生殖器的压力,避免生殖器产生压迫性损伤。
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包括设置在排尿控制结构2上端和下端的挤压圈11圈,挤压圈11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挤压圈11的直径大于排尿控制结构2的直径。
所述挤压圈11内部设置为空腔,挤压圈11内部的空腔与排尿控制结构2的空腔连通。
在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的空腔及排尿控制结构2的空腔内部均设置无毒的液体;通过液体的流动性可以使液体聚集在止尿控制结构1或排尿控制结构2,从而控制患者止尿或排尿;同时液体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直接勒紧生殖器,防止发生生殖器的损伤。
所述压力调节结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外侧的调节带31及调节扣32;调节带31一端与排尿控制结构2外侧壁一体连接,另一端游离;调节扣32底部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且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调节带31与调节扣32组合连接。
在所述调节带31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连接一端的外侧面设置魔术贴毛面,在调节带31游离端内侧面设置魔术贴钩面;调节带31的长度大于排尿控制结构2的周长;此种设置可以固定调节带31的游离端,防止调节带31游离端凸出。
所述调节扣32设置为矩形双口卡扣,调节扣32设置在所述调节带31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连接的一端;此种设置可以保证调节带31足够缠绕排尿控制结构2一周,保证排尿控制结构2的紧度。
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为固定带,固定带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通过将固定带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间,从而固定止尿器。
所述固定带包括纵向连接带21及用于固定在使用者腰间的横向带211;纵向连接带21紧邻止尿控制结构1的下端,纵向连接带21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纵向连接带21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横向带211采用透气布料制作;横向带211与纵向连接带21缝接或胶接。
设置2个纵向连接带21,2个纵向连接带21分别设置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前端的两侧;此种设置便于连接横向带211。
在所述横向带211的游离端设置魔术贴;通过魔术贴的方式将横向带211固定在使用者腰间,方便快捷。
实施例4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
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包括通过膨大挤压尿道的止尿控制结构1,排尿控制结构2及压力调节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设置在尿道的根部及中部之间;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设置在排尿控制结构2的两端即尿道的根部及中部;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外侧设置用于调节止尿器对尿道压力大小的所述压力调节结构3;止尿控制结构1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压力调节结构3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通过将止尿器套在男性尿道外围,然后通过压力调节结构3将排尿控制结构2调整至合适的紧度,使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对尿道产生合适的压力,从而避免尿液流出,需要排尿时,通过压力调节结构3将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放松,从而进行排尿。
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此种设置的止尿控制结构1与排尿控制结构2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可以满足止尿控制结构1实现膨大的功能。
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设置为圆柱形套筒,圆柱形套筒内部设置为空腔。
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内侧壁上设置按摩颗粒22,按摩颗粒22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按摩颗粒22与排尿控制结构2内侧壁一体连接;此种设置一方面可以按摩生殖器,另一方面可以分散止尿器对生殖器的压力,避免生殖器产生压迫性损伤。
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包括设置在排尿控制结构2上端和下端的挤压圈11圈,挤压圈11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挤压圈11的直径大于排尿控制结构2的直径。
所述挤压圈11内部设置为空腔,挤压圈11内部的空腔与排尿控制结构2的空腔连通。
在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的空腔及排尿控制结构2的空腔内部均设置无毒的液体;通过液体的流动性可以使液体聚集在止尿控制结构1或排尿控制结构2,从而控制患者止尿或排尿;同时液体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直接勒紧生殖器,防止发生生殖器的损伤。
设置一专门用于固定所述止尿器的固定结构,此种设置可以避免止尿器脱落。
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为止尿器固定内裤4,在所述止尿器固定内裤4前端设置一容纳孔,在容纳孔内边缘设置一层医用硅胶,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上端的挤尿环设置在容纳孔内,挤尿环下端与容纳孔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牢固固定止尿器,且能够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感。
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采用硬质材料制作,止尿控制结构1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所述压力调节结构3设置为智能微型水泵5,智能微型水泵5与排尿控制结构2通过输水管51紧密连接;微型水泵对排尿控制结构2及止尿控制结构1内部的液体进行抽吸或输送,从而调节止尿控制结构1内部的液体量,以此来调节止尿控制结构1作用于尿道的压力。
所述智能微型水泵5包括控制结构52、电源结构53及压力传感结构54;微型水泵一端设置所述输水管51,输水管51与微型水泵一体连接;输水管51伸入排尿控制结构2内部的空腔,输水管51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紧密连接;智能微型水泵5、控制结构52、电源结构53及压力传感结构54四者相互连接。
在所述智能微型水泵5上设置开关键59及压力档位键,压力档位键包括用于调节到排尿时压力的排尿键55、用于调节到睡觉时压力的睡眠键56、用于调节到平时生活状态压力的生活键57、以及用于调节到剧烈运动时压力的运动键58;压力档位键与智能微型水泵5组合连接;使用时,使用者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各个压力档位键调节到合适的压力。
在所述各个压力档位键上设置数字标志,方便识别各个键,在所述排尿键55上设置ⅰ,在所述睡眠键56上设置ⅱ,在所述生活键57上设置ⅲ,在所述运动键58上设置ⅳ;此种数字标志的标志将各个压力档位键的压力从小到大进行标记,方便使用者识别。
设置一用于盛放所述智能微型水泵5的容纳袋6,容纳袋6上端与所述止尿器固定内裤4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智能微型水泵5的稳定性。
实施例5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
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包括通过膨大挤压尿道的止尿控制结构1,排尿控制结构2及压力调节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设置在尿道的根部及中部之间;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设置在排尿控制结构2的两端即尿道的根部及中部;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外侧设置用于调节止尿器对尿道压力大小的所述压力调节结构3;止尿控制结构1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压力调节结构3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通过将止尿器套在男性尿道外围,然后通过压力调节结构3将排尿控制结构2调整至合适的紧度,使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对尿道产生合适的压力,从而避免尿液流出,需要排尿时,通过压力调节结构3将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放松,从而进行排尿。
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此种设置的止尿控制结构1与排尿控制结构2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可以满足止尿控制结构1实现膨大的功能。
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设置为圆柱形套筒,圆柱形套筒内部设置为空腔。
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内侧壁上设置按摩颗粒22,按摩颗粒22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按摩颗粒22与排尿控制结构2内侧壁一体连接;此种设置一方面可以按摩生殖器,另一方面可以分散止尿器对生殖器的压力,避免生殖器产生压迫性损伤。
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包括设置在排尿控制结构2上端和下端的挤压圈11圈,挤压圈11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挤压圈11的直径大于排尿控制结构2的直径。
所述挤压圈11内部设置为空腔,挤压圈11内部的空腔与排尿控制结构2的空腔连通。
在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的空腔及排尿控制结构2的空腔内部均设置无毒的液体;通过液体的流动性可以使液体聚集在止尿控制结构1或排尿控制结构2,从而控制患者止尿或排尿;同时液体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直接勒紧生殖器,防止发生生殖器的损伤。
设置一专门用于固定所述止尿器的固定结构,此种设置可以避免止尿器脱落。
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为止尿器固定内裤4,在所述止尿器固定内裤4前端设置一容纳孔,在容纳孔内边缘设置一层医用硅胶,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上端的挤尿环设置在容纳孔内,挤尿环下端与容纳孔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牢固固定止尿器,且能够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感。
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采用硬质材料制作,止尿控制结构1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所述压力调节结构3设置为智能微型水泵5,智能微型水泵5与排尿控制结构2通过输水管51紧密连接;微型水泵对排尿控制结构2及止尿控制结构1内部的液体进行抽吸或输送,从而调节止尿控制结构1内部的液体量,以此来调节止尿控制结构1作用于尿道的压力。
所述智能微型水泵5包括控制结构52、电源结构53及压力传感结构54;微型水泵一端设置所述输水管51,输水管51与微型水泵一体连接;输水管51伸入排尿控制结构2内部的空腔,输水管51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紧密连接;智能微型水泵5、控制结构52、电源结构53及压力传感结构54四者相互连接。
设置一遥控器,在所述控制结构52内设置一信号处理及传输模块,遥控器内设置数据处理及传输模块,遥控器与控制结构52通过蓝牙连接或无线网络连接;此种设置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智能微型水泵5,从而控制并调节止尿器对尿道的压力。
设置一用于盛放所述智能微型水泵5的容纳袋6,容纳袋6上端与所述止尿器固定内裤4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智能微型水泵5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包括通过膨大挤压尿道的止尿控制结构(1),排尿控制结构(2)及压力调节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设置在尿道的根部及中部之间;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设置在排尿控制结构(2)的两端即尿道的根部及中部;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外侧设置用于调节止尿器对尿道压力大小的所述压力调节结构(3);止尿控制结构(1)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压力调节结构(3)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及排尿控制结构(2)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设置为圆柱形套筒,圆柱形套筒内部设置为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包括设置在排尿控制结构(2)上端和下端膨出的挤压圈(11),挤压圈(11)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挤压圈(11)的直径大于排尿控制结构(2)的直径;挤压圈(11)内部设置为空腔,挤压圈(11)内部的空腔与排尿控制结构(2)的空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尿控制结构(1)的空腔及排尿控制结构(2)的空腔内部均设置无毒的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外侧的调节带(31)及调节扣(32);调节带(31)一端与排尿控制结构(2)外侧壁一体连接,另一端游离;调节扣(32)底部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且与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调节带(31)与调节扣(32)组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一专门用于固定所述止尿器的固定结构,此种设置可以避免止尿器脱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为止尿器固定内裤(4),在所述止尿器固定内裤(4)前端设置一容纳孔,在容纳孔内边缘设置一层医用硅胶,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上端的挤尿环设置在容纳孔内,挤尿环下端与容纳孔一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为固定带,固定带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一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止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尿控制结构(2)采用硬质材料制作,止尿控制结构(1)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所述压力调节结构设置为智能微型水泵(5),智能微型水泵(5)与排尿控制结构(2)通过输水管(51)紧密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