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配件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如下:汽车转向油管的管身上设有第一环形轴肩,汽车转向油管的端部设有第二环形轴肩,安装时,将橡胶管套在汽车转向油管上并位于第一环形轴肩与第二环形轴肩之间,对位于第一环形轴肩与第二环形轴肩之间的橡胶管由外向内的扣压方式使橡胶管发生变形,第一环形轴肩与第二环形轴肩对橡胶管形成轴向限位,在橡胶管的外壁面上形成沟槽,变形后的橡胶管与转向油管紧密结合,从而对转向油管形成密封。
如申请号:201720566512.3的汽车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包括汽车转向油管、橡胶管,汽车转向油管的管身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汽车转向油管的端部设有第二限位部,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汽车转向油管的管身上间隔设置有环状凸起,橡胶管套在汽车转向油管上,橡胶管通过扣压的方式固定在汽车转向油管上后,所述环状凸起在扣压作用力下自动地从橡胶管的内壁面嵌入到该橡胶管内部。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阻止油泄露的优点。
通过对上述文件中的检索,我们研究发现,原有结构在连接作业时,不能对橡胶管的弹性特性有更好的发挥,便于更简洁的连接,且在连接后没有设计二重固定结构,加固固定连接,形成进一步的保障。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的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在连接作业时,不能对橡胶管的弹性特性有更好的发挥,接后没有设计二重固定结构加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包括转向油管,橡胶管,外部固定端和内嵌气泡结构;所述转向油管的终端位置内嵌接入橡胶管的终端开口处;所述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衔接处固定安装有外部固定端;所述橡胶管的顶端部分内壁上方内部设有内嵌气泡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油管包括第一外嵌环和第二外嵌环,所述第一外嵌环附着在转向油管的外壁表面,且第一外嵌环为环状的正六边形凸起镂空网格的阻尼结构;所述第二外嵌环为实心圆环结构,且第二外嵌环的外径大于橡胶管的开口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管外壁表面设有两个向内凹陷的内陷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固定端为上下两片式圆管式结构,所述外部固定端内部中空,且内壁上设有内部卡榫;所述内部卡榫部分长度等于转向油管和橡胶管完全结合时,内嵌环和第二外嵌环的长度和;所述内部卡榫与内嵌环和第二外嵌环形状相吻合;所述外部固定端的结合处设有水平平板凸起结构,且平板凸起上有上下对应的螺丝结构;所述外部固定端外壁表面带有固定位点的固定槽结构,且固定槽内可以插入拉条。
进一步的,所述内嵌气泡结构为同一的圆柱形气泡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转向油管的第一外嵌环和第二外嵌环的设计,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第一外嵌环的正六边形凸起镂空网格的阻尼结构相比原有的条状凸起,阻尼作用更为全面,立体,插入时固定更为牢固,第二外嵌环的外径大于橡胶管的开口直径,在转向油管插入橡胶管时,起到定位作用。
通过橡胶管的内陷环的设计,形成两个固定节点的同时,便于外部固定端对橡胶管外部进行固定。
通过外部固定端的设计,内部卡榫进一步对转向油管与橡胶管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固定,形成二级的固定结构,水平平板凸起便于使用螺丝进行固定,固定槽便于使用拉条进行固定,水平平板凸起与固定槽相互结合,提高固定方式的灵活程度,使用方式更加方便。
通过内嵌气泡结构位于橡胶管顶端部分的设计,内部的圆柱形气泡结构,有助于提高橡胶管前端的弹性形变空间,在转向油管探入时,内嵌气泡结构进行部分收缩,使插入过程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油管与橡胶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油管,橡胶管与外部固定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油管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固定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转向油管;2、橡胶管;3、外部固定端;4、内嵌气泡结构;101、第一内嵌环;102、第二外嵌环;201、内陷环;301、内部卡榫;302、平板凸起;303、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包括转向油管1,橡胶管2,外部固定端3和内嵌气泡结构4;所述转向油管1的终端位置内嵌接入橡胶管2的终端开口处;所述向油管1与橡胶管2的衔接处固定安装有外部固定端3;所述橡胶管2的顶端部分内壁上方内部设有内嵌气泡结构4。
其中,所述转向油管1包括第一外嵌环101和第二外嵌环102,所述第一外嵌环101附着在转向油管1的外壁表面,且第一外嵌环101为环状的正六边形凸起镂空网格的阻尼结构;所述第二外嵌环102为实心圆环结构,且第二外嵌环102的外径大于橡胶管2的开口直径。通过转向油管1的第一外嵌环101和第二外嵌环102的设计,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第一外嵌环101的正六边形凸起镂空网格的阻尼结构相比原有的条状凸起,阻尼作用更为全面,立体,插入时固定更为牢固,第二外嵌环102的外径大于橡胶管2的开口直径,在转向油管1插入橡胶管2时,起到定位作用。
其中,所述橡胶管2外壁表面设有两个向内凹陷的内陷环201结构。通过橡胶管2的内陷环201的设计,形成两个固定节点的同时,便于外部固定端3对橡胶管2外部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外部固定端3为上下两片式圆管式结构,所述外部固定端3内部中空,且内壁上设有内部卡榫301;所述内部卡榫301部分长度等于转向油管1和橡胶管2完全结合时,第一外嵌环101和第二外嵌环102的长度和;所述内部卡榫301与第一外嵌环101和第二外嵌环102形状相吻合;所述外部固定端3的结合处设有水平平板凸起302结构,且平板凸起302上有上下对应的螺丝结构;所述外部固定端3外壁表面带有固定位点的固定槽303结构,且固定槽303内可以插入拉条。通过外部固定端3的设计,内部卡榫301进一步对转向油管1与橡胶管2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固定,水平平板凸起302便于使用螺丝进行固定,固定槽303便于使用拉条进行固定,水平平板凸起302与固定槽303相互结合,提高固定方式的灵活程度,使用方式更加方便。
其中,所述内嵌气泡结构4为同一的圆柱形气泡结构。通过内嵌气泡结构4位于橡胶管2顶端部分的设计,内部的圆柱形气泡结构,有助于提高橡胶管2前端的弹性形变空间,在转向油管1探入时,内嵌气泡结构4进行部分收缩,使插入过程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转向油管1的第一外嵌环101和第二外嵌环102的设计,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第一外嵌环101的正六边形凸起镂空网格的阻尼结构相比原有的条状凸起,阻尼作用更为全面,立体,插入时固定更为牢固,第二外嵌环102的外径大于橡胶管2的开口直径,在转向油管1插入橡胶管2时,起到定位作用;通过橡胶管2的内陷环201的设计,形成两个固定节点的同时,便于外部固定端3对橡胶管2外部进行固定;通过外部固定端3的设计,内部卡榫301进一步对转向油管1与橡胶管2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固定,水平平板凸起302便于使用螺丝进行固定,固定槽303便于使用拉条进行固定,水平平板凸起302与固定槽303相互结合,提高固定方式的灵活程度,使用方式更加方便;通过内嵌气泡结构4位于橡胶管2顶端部分的设计,内部的圆柱形气泡结构,有助于提高橡胶管2前端的弹性形变空间,在转向油管1探入时,内嵌气泡结构4进行部分收缩,使插入过程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1.一种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油管(1),橡胶管(2),外部固定端(3)和内嵌气泡结构(4);所述转向油管(1)的终端位置内嵌接入橡胶管(2)的终端开口处;所述向油管(1)与橡胶管(2)的衔接处固定安装有外部固定端(3);所述橡胶管(2)的顶端部分内壁上方内部设有内嵌气泡结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油管(1)包括第一外嵌环(101)和第二外嵌环(102),所述第一外嵌环(101)附着在转向油管(1)的外壁表面,且第一外嵌环(101)为环状的正六边形凸起镂空网格的阻尼结构;所述第二外嵌环(102)为实心圆环结构,且第二外嵌环(102)的外径大于橡胶管(2)的开口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管(2)外壁表面设有两个向内凹陷的内陷环(201)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固定端(3)为上下两片式圆管式结构,所述外部固定端(3)内部中空,且内壁上设有内部卡榫(301);所述内部卡榫(301)部分长度等于转向油管(1)和橡胶管(2)完全结合时,第一外嵌环(101)和第二外嵌环(102)的长度和;所述内部卡榫(301)与第一外嵌环(101)和第二外嵌环(102)形状相吻合;所述外部固定端(3)的结合处设有水平平板凸起(302)结构,且平板凸起(302)上有上下对应的螺丝结构;所述外部固定端(3)外壁表面带有固定位点的固定槽(303)结构,且固定槽(303)内可以插入拉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向油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气泡结构(4)为同一的圆柱形气泡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