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7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装配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pe管是现代工业设备连接管线中的重要组成部件。pe是聚乙烯塑料,最基础的一种塑料,e材料由于其强度高、耐高温、抗腐蚀、无毒、耐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给排水制造领域。因为它不会生锈,所以,是替代普通铁给水管的理想管材。

管道的连接除了熔接和焊接等方式外,还常采用连接件实现,传统的连接作业中,通常采用将连接件通过外力强力敲击,使连接件的接口部分紧密地套设在波纹管外壁上的方式实现。这种连接结构和连接方式不仅容易破坏波纹管外壁,对连接件上的密封圈也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敲击不当还会造成安装人员受伤,是一种落后的安装结构。

现有技术对于pe管与连接器之间的连接多采用将pe管用强力塞入连接器中产生过盈配合来实现连接,该方式连接不牢固且操作不方便太过费力。有些甚至使用螺纹连接,由于pe管在使用过程中因使用长度不能确定,所以螺纹配合太难适用。且用螺纹配合进行的连接对连接结构的松紧调节需要借助工具且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一种在安装时可以直接通过本身结构与pe管实现紧固连接的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连接器与管道连接依靠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操作繁琐,连接不稳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用于安装在软管端部,包括,锁紧组件,包括紧固件、卡紧件和固定件,所述紧固件设置于软管外侧,所述卡紧件设置于所述软管内侧,所述紧固件和卡紧件均与固定件连接;连接组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紧固件内设置有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直径小于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上设置有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紧件包括卡爪、弹簧和套筒,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卡爪和固定件,所述卡爪设置于所述套筒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阶轴和第二阶轴,所述第二阶轴设置于所述第一阶轴端部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阶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阶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阶轴上设置有放置槽和固定轴,所述卡爪设置于所述放置槽内与固定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爪包括连接孔和尖端,所述尖端设置于所述卡爪端部,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固定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二阶梯孔端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隔台、连管和轴套,所述分隔台连接所述固定件和连管,所述轴套设置于所述连管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管和轴套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紧固件和卡紧件的在软管内外共同作用实现将软管牢固的与连接器连接,便于装配和拆卸,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的爆炸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的紧固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中卡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种实施例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七种实施例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中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八种实施例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十种实施例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装配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再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用于安装在软管端部,包括锁紧组件100和连接组件200,其中锁紧组件100包括紧固件101、卡紧件102和固定件103,紧固件101设置于软管外侧,卡紧件102设置于软管内侧,紧固件101和卡紧件102均与固定件103连接;固定件103设置于连接组件200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器通过将紧固件101设置于软管外侧,将卡紧件102置于软管内侧,两者分别与固定件103连接实现将软管夹紧与固定件103连接,因固定件与连接组件200连接,故可听过连接组件200再与其他零件等进行连接。具体的,实用过程中,先将紧固件101拆下,套设于软管上,再将卡紧件102放入软管内,最后将紧固件101移动至卡紧件102外侧与固定件103连接实现夹紧。

实施例2

参照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01内设置有第一阶梯孔101a和第二阶梯孔101b,第二阶梯孔101b直径小于第一阶梯孔101a;第一阶梯孔101a上设置有内螺纹101a-1。固定件103上设置有第一阶轴103a和第二阶轴103b,第二阶轴103b设置于第一阶轴103a端部且直径小于第一阶轴103a。第一阶轴上设置有外螺纹103a-1,内螺纹101a-1与外螺纹103a-1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01与固定件103均有两级,在放置位置上看,均为从左到右孔和轴的直径均变大,这使得在紧固件101套设于软管上后,移动紧固件101向固定件103移动时,由第二阶梯孔101b与软管接触,进而当第一阶梯孔101a通过螺纹配合旋于第一阶轴103a上时,第二阶梯孔101b和第二阶轴103b与软管之间可以形成配合关系,且对软管的夹紧操作不会影响紧第一阶梯孔101a与第一阶轴103a的连接。

实施例3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卡紧件102包括卡爪102a、弹簧102b和套筒102c,弹簧102a连接卡爪102a和固定件103,卡爪102a设置于套筒102c内。第二阶轴103b上设置有放置槽103b-1和固定轴103b-2,卡爪102a设置于放置槽103b-1内与固定轴103b-2连接。卡爪102a包括连接孔102a-1和尖端102a-2,尖端102a-2设置于卡爪102a端部,连接孔102a-1与固定轴103b-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进行软管与卡紧件102的连接时,将第二阶轴103b联通其上的卡紧件102一桶放入软管内,因弹簧102b对卡爪102a有张力作用,在无外力作用下呈现的状态是卡爪102a向第二阶轴103b外侧张开,使尖端102a-2翘起,因此尖端102a-2将对软管有像外的挤压力,从而实现卡紧。具体的,在将卡紧件102放入软管内前,先滑动套筒102c至卡爪102a上,使弹簧102a处于弹力状态,此时卡爪102a被压入放置槽103b-1内,因此尖端102a-2不会影响到将卡紧件102整体放入软管内这一操作。在将卡紧件102a放入软管内后,向外抽出套筒102c,卡爪102a即在弹簧102b的作用下向外展开,对软管进行卡紧,应说明的是,卡爪102a有多个,设置于第二阶轴103b圆周上,共同对软管作用。

实施例4

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的套筒102c上设置有凸台102c-1,第二阶梯孔101b端部设置有凹槽101b-1,凸台102c-1与凹槽101b-1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卡紧件102放入软管内后需将套筒102c抽出以使卡爪102a可以展开实现卡紧,此时若紧固件101未被移出就先将套筒102c抽出则卡爪102a展开那可能使软管形变使紧固件101无法移出,若先移出紧固件101则第二阶梯孔101b对软管有挤压作用,难以将套筒102c移出,且此时紧固件101已完全罩于连接部位上,无法触碰到套筒102c,更无法将其移出。因此设置本实施例的结构。具体的,在将卡紧件102放入软管后,将紧固件101向右移动,将凸台102c-1对应放置于凹槽101b-1内,较佳的,此时第一阶梯孔101a恰好要旋入第一阶轴103a上,旋转过程中,紧固件101将继续向右移动,进而将套筒102c旋出软管内,进而卡爪102a展开实现卡紧,较佳的,套筒102c不完全旋出软管内,不影响卡爪102a展开即可,以方便拆卸。同样的,若是拆卸,则在凸台102c-1仍在凹槽101b-1内的情况下,向左旋转紧固件101,套筒102c即被带动深入软管内,将卡爪102a压入放置槽103b-1内,抽出卡紧件102,实现拆卸。

实施例5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组件200包括分隔台201、连管202和轴套203,分隔台201连接固定件103和连管202,轴套203设置于连管202端部,连管202和轴套203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通过锁紧组件100实现连接器与软管的金秘籍连接后,即相当于与软管合为一体,可与其他零件进行连接,比如水龙头或其他软管等。分隔台201用于方便用户手持,实现对连接器的连接或固定,连管202设置有内螺纹,轴套203上设置有外螺纹,两者配合,轴套203可用于对连管202上内螺纹进行保护,当连管202需要与其他零件进行螺纹配合时即将轴套203拆掉,将连管202与其他零件连接。若该连接器另一端不与带螺纹的零件连接,比如需要与另一根软管进行临时连接,则保持轴套203与连管202的连接不动,将软管塞入轴套203内即可。较佳的,也可将连管202与轴套203也设置为与锁紧组件200的结构,以适用于多种软管的连接。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用于安装在软管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紧组件(100),包括紧固件(101)、卡紧件(102)和固定件(103),所述紧固件(101)设置于软管外侧,所述卡紧件(102)设置于所述软管内侧,所述紧固件(101)和卡紧件(102)均与固定件(103)连接;

连接组件(200),所述固定件(103)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200)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01)内设置有第一阶梯孔(101a)和第二阶梯孔(101b),所述第二阶梯孔(101b)直径小于第一阶梯孔(101a);

所述第一阶梯孔(101a)上设置有内螺纹(101a-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件(102)包括卡爪(102a)、弹簧(102b)和套筒(102c),所述弹簧(102b)连接所述卡爪(102a)和固定件(103),所述卡爪(102a)设置于所述套筒(102c)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03)上设置有第一阶轴(103a)和第二阶轴(103b),所述第二阶轴(103b)设置于所述第一阶轴(103a)端部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阶轴(103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轴上设置有外螺纹(103a-1),所述内螺纹(101a-1)与所述外螺纹(103a-1)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轴(103b)上设置有放置槽(103b-1)和固定轴(103b-2),所述卡爪(102a)设置于所述放置槽(103b-1)内与固定轴(103b-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102a)包括连接孔(102a-1)和尖端(102a-2),所述尖端(102a-2)设置于所述卡爪(102a)端部,所述连接孔(102a-1)与所述固定轴(103b-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02c)上设置有凸台(102c-1),所述第二阶梯孔(101b)端部设置有凹槽(101b-1),所述凸台(102c-1)与所述凹槽(101b-1)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00)包括分隔台(201)、连管(202)和轴套(203),所述分隔台(201)连接所述固定件(103)和连管(202),所述轴套(203)设置于所述连管(202)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管(202)和轴套(203)通过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装配的连接器,用于安装在软管端部,包括锁紧组件和连接组件,其中锁紧组件包括紧固件、卡紧件和固定件,紧固件设置于软管外侧,卡紧件设置于软管内侧,紧固件和卡紧件均与固定件连接;固定件设置于连接组件一端;连接组件包括分隔台、连管和轴套,分隔台连接固定件和连管,轴套设置于连管端部。该连接器利用紧固件和卡紧件的在软管内外共同作用实现将软管牢固的与连接器连接,便于装配和拆卸,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乐州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2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