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楼层升降梯,特别涉及一种双轨道式楼层升降梯。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为改善居民生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对城市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其中对七层以下的老旧小区提出了加装电梯的要求,同时还特别对房改房给予了财政补贴,但是这项工作推广的并不十分顺利,因为,现有加装电梯都是采用外挖井道再通过封闭走廊连接楼层入户的方式来解决的,但由于审批手续繁杂,对楼层之间的距离、楼房的工程结构都有很高的要求,加上施工难度大,同时对一二层还存在影响出行和采光等问题,尽管政府出资补贴(仅限房改房)但造价仍然很高,一般居民难以承受,因而一直难以推广普及,目前,有的厂家利用楼道一侧的扶手开发了一种渐进式楼层扶梯,虽然客服了不占用小区公共资源问题,但扶梯面积狭小每次只能承载一人,不仅不能解决承重和多人乘坐的问题,而且价格也不菲,所以也无法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老旧小区空间狭小,在对现有楼层结构不进行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楼道两侧之间的空间,采用双轨道同步运行方式,增加了踏步的长度和宽度,同时增设了双边扶手和折叠桌椅等安全措施,能够轻松承载二到三人(含儿童)以及简单的负重爬行,而且造价仅为现有电梯的十分之一,所以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双轨道式楼层升降梯:主要由轨道,齿条,齿轮,底座框,电动机,传动轴,电瓶,主踏板,扶手,折叠座椅,控制盒,升降开关,智能接收器等主要部分组成: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沿楼梯两侧铺设轨道,两侧轨道的开口相对应,轨道内各装有齿条,齿条缺口向上,齿轮咬合在齿条上,齿轮一侧装有轨道轮,轨道轮前端装有从动轮,从动轮和轨道轮的外径与轨道内宽相近,两边的齿轮和轨道轮以及从动轮都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外侧,传动轴装在减速箱上,两端连接两侧的齿轮和轨道轮,减速箱连接电动机,电动机由电瓶驱动,电瓶下端有插杆,插杆对应充电器上凹槽,侧面板装在底座框的两侧,电动机和电瓶装在底座框的中间,底座框上盖有主踏板,主踏板两侧装有左、右扶手,左扶手装有折叠座椅(折叠座椅亦可装在右扶手上),右扶手顶端装有控制盒,控制盒上部装有升降开关,侧面装有智能接收器,整个升降过程由手动和遥控智能配合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升降示意图
图2——本发明结构图1
图3——本发明结构图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
沿楼梯两侧铺设左轨道1和右轨道17,左轨道1和右轨道17的开口相对应,左轨道1和右轨道17内各装有左齿条2和右齿条16,左齿轮5咬合在左齿条2上,右齿轮13咬合在右齿条16上,左齿轮5和右齿轮13的一侧各装有左轨道轮6和右轨道轮12,左轨道轮6和右轨道轮12前端装有左从动轮3和右从动轮15,左从动轮3和右从动轮15以及左轨道轮6和右轨道轮12的外径与左轨道1和右轨道17开口的内宽相近,左齿轮5和左轨道轮6以及左从动轮3都装左侧板4的左侧,右齿轮13和右轨道轮12以及右从动轮15都装在右侧板14的右侧,传动轴10装在减速箱9的中间,一端连接左齿轮5和左轨道轮6,一端连接右齿轮13和右轨道轮12,减速箱9连接电动机11,电动机11由电瓶7驱动,电瓶7下端有插杆18,插杆18对应充电器19上的凹槽,左侧面板4和右侧面板14装在底座框8的左右两侧,电动机11和电瓶7装在底座框8的中间,底座框8上盖有主踏板26(见图3),主踏板26两侧装有左扶手20和右扶手22,左扶手20装有折叠座椅21,右扶手22上装有控制盒24,控制盒24上部装有升降开关25,侧面装有智能屏23。
使用时:
轨道式升降梯,采用手动和遥控智能配合控制,一般情况下,始终停留在楼梯的第一层踏步的位置,业主进入大楼到达升降梯前,首先用智能卡或手机对准右扶手22上的智能接收器23进行扫描,将电瓶7的电路打开,业主踏上主踏板26站稳,或放下折叠座椅21坐好,再按住升降开关25的上升按钮,电动机11开始旋转工作,在减速机9的作用下,传动轴10顺时针转动,带动两端的左齿轮5、左轨道轮6以及左从动轮3和右齿轮13、右轨道轮12以及右从动轮15同步沿左齿条2和右齿条16在左轨道1和右轨道17的槽口内向上方滚动,从而带动升降梯除充电器19以外的所有相关的配件一起沿左轨道1和右轨道17缓缓向上爬升,直至楼梯顶层台阶前自动停止,此时,业主松开升降按钮25,离开主踏板26后,升降梯则缓缓向下运行,直至第一层台阶处停稳,同时电瓶7的插杆18插入充电器19的凹槽内,继续保持充电状态,反之,业主若需要下楼,则按下遥控器(此处忽略)将升降梯调至楼梯顶层台阶之前,再登上主踏板26,按下升降开关25的下降按钮,升降梯则缓缓下降,将业主安全送下楼梯,此时,升降梯又恢复到初始状态。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充分利用楼道两侧的空间扩大了升降梯的长度,增加了载人和载物的空间。
2、采用双轨道运行,增加了升降梯的承重能力和平稳度。
3、利用低压电瓶电源作为电机驱动动力,彻底杜绝了业主因乘坐升降梯而可能发生的意外触电危险。
4、利用升降梯升起时电瓶插杆脱离充电器,回落时插回充电器的方式,巧妙地解决了升降梯用电和蓄电的问题。
5、在两边扶手上安装折叠座椅,给乘坐人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和安全。
上述发明方案并非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本发明方案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双轨道式楼层升降梯,由轨道,齿条,齿轮,底座框,电动机,传动轴,电瓶,主踏板,扶手,折叠座椅,控制盒,升降开关,智能接收器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沿楼梯两侧铺设轨道,两侧轨道的开口相对应,轨道内各装有齿条,齿条缺口向上,齿轮啮合在齿条上,齿轮一侧装有轨道轮,轨道轮前端装有从动轮,从动轮和轨道轮的外径与轨道内宽相同,两边的齿轮和轨道轮以及从动轮都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外侧,传动轴装在减速箱上,两端连接两侧的齿轮和轨道轮,减速箱连接电动机,电动机由电瓶驱动,电瓶下端有插杆,插杆对应充电器上凹槽,侧面板装在底座框的两侧,电动机和电瓶装在底座框的中间,底座框上盖有主踏板,主踏板两侧装有左、右扶手,左扶手装有折叠座椅,右扶手顶端装有控制盒,控制盒上部装有升降开关,侧面装有智能接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轨道式楼层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整个升降过程由手动和遥控智能配合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轨道式楼层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折叠座椅装在右扶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轨道式楼层升降梯,其特征在于:升降梯升起时电瓶插杆脱离充电器,回落时插回充电器的方式来解决升降梯用电和蓄电的问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轨道式楼层升降梯,其特征在于:
升降部分的结构采用钢丝绳强制牵引的方式解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轨道式楼层升降梯,其特征在于:升降部分的结构采用链轮传动的方式解决。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双轨道式楼层升降梯,其特征在于:该升降梯适用于所有7层以下的无电梯房屋。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