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施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领域中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大量公共建筑设计的首层层高都较大,通常首层层高都超过6m,在电梯施工时就无法满足第一道附着高度不超过6.0m的附着要求,为了确保电梯的施工,电梯在施工时往往需要附着在结构柱上,但通常结构柱的尺寸不满足施工电梯附着宽度要求,同时结构柱的钢筋间距小,无法进行打孔,造成附柱困难,影响电梯的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能满足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要求,有利于层高较高的建筑结构内的电梯施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包括附着装置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一对第三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一对第三连接杆上均设有若干个锚栓孔并通过螺栓经锚栓孔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矩形框架结构套接在结构柱上并通过螺栓固定;第二连接杆上设有若干个附着孔,第二连接杆通过螺栓经附着孔与附着装置的一端连接,附着装置的另一端与施工电梯固定连接,使施工电梯附着在结构柱上。

所述的结构柱为方柱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一对第三连接杆连接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与结构柱的截面相匹配。

所述的结构柱为圆柱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一对第三连接杆连接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与结构柱之间还设有限位组件,一对限位组件对称设置在结构柱的两侧。

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预埋螺母、螺杆和连接螺栓,预埋螺母设置在结构柱内,螺杆的一端贯穿第一限位板并通过预埋螺母与结构柱固定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与矩形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结构柱上,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结构上。

所述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为角钢。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连接有一对第四连接杆,一对第四连接杆分别位于一对第三连接杆的外侧。

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杆的长度,一对第四连接杆倾斜设置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使第四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为角钢。

所述的附着孔为椭圆形孔。

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与附着装置的连接面之间设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施工电梯附着在结构柱上的连接问题,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结构柱的附着,安装简单,充分考虑了施工电梯附着和受力特点,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层高较高的建筑结构内的电梯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与截面为方形的结构柱连接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与截面为圆形的结构柱连接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中连接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中第二连接杆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中限位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附着装置,2连接组件,21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3第三连接杆,25锚栓孔,26附着孔,27第四连接杆,3施工电梯,4结构柱,51第一限位板,52第二限位板,53预埋螺母,54螺杆,55连接螺栓,6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一种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包括附着装置1和连接组件2,请参见附图3,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和一对第三连接杆23,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和一对第三连接杆23上均设有若干个锚栓孔25并通过高强度螺栓经锚栓孔25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矩形框架结构套接在结构柱4上并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请参见附图4,第二连接杆22上设有若干个附着孔26,第二连接杆22通过高强度螺栓经附着孔26与附着装置1的一端连接,附着装置1的另一端与施工电梯3固定连接,使施工电梯3附着在结构柱4上。

所述的结构柱4为方柱时,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和一对第三连接杆23连接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与结构柱4的截面相匹配,可对结构柱4的常见尺寸进行分析,以便于螺栓孔的布置,并适应各种尺寸类型的结构柱4的附着。

请参见附图2和附图5,所述的结构柱4为圆柱时,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和一对第三连接杆23连接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与结构柱4之间还设有限位组件,一对限位组件对称设置在结构柱4的两侧,防止矩形框架结构与结构柱4之间相对转动。

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板51、第二限位板52、预埋螺母53、螺杆54和连接螺栓55,预埋螺母53设置在结构柱4内,螺杆54的一端贯穿第一限位板51并通过预埋螺母53与结构柱4固定连接,螺杆54的另一端与矩形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51和第二限位板52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结构柱4上,第一限位板51和第二限位板5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55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结构上,确保结构柱4与矩形框架结构相对固定不旋转。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之间连接有一对第四连接杆27,一对第四连接杆27分别位于一对第三连接杆23的外侧,可加强连接组件2的强度。

所述的第二连接杆22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杆21的长度,一对第四连接杆27倾斜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之间,使第四连接杆27、第三连接杆23和第二连接杆22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能进一步提高连接组件2的强度。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第三连接杆23、第四连接杆27、第一限位板51和第二限位板52为角钢,便于各杆件之间横向和纵向的交叉连接。

所述的附着孔26为椭圆形孔,使其能与附着装置1上的附着孔相适应,确保连接组件2与附着装置1的连接可靠性。

所述的第二连接杆22与附着装置1的连接面之间设有垫片6,起到减震、降噪、提高连接可靠性的作用。

优选的,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第三连接杆23、第四连接杆27采用的角钢截面尺寸为100*100*7mm,第一连接杆21的长度为1600mm,第二连接杆22的长度为2230mm,第三连接杆23和第四连接杆27的长度均为1400mm;在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的两端均设置两个孔径为26mm的锚栓孔25,第一连接杆21一端的两个锚栓孔25的中心间距为111mm,第二连接杆22一端的两个锚栓孔25的中心间距为442mm,用于在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之间通过m24螺栓垂直连接一对第三连接杆23,同时倾斜连接一对第四连接杆27,m24螺栓的强度等级为8.8,一对第三连接杆23之间的间距为1030mm,形成矩形框架结构,并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在截面为方形或圆形的结构柱4上。

优选的,第二连接杆22的两端各设置两个附着孔26,椭圆形的附着孔26的长度为75mm、宽度为28mm,相邻两个附着孔26的间距为120mm。

当结构柱4的截面为圆形时,矩形框架结构的四边内壁与结构柱4的表面接触,可在结构柱4与矩形框架结构之间对称安装一对限位组件,在结构柱4的6.0m高度处两侧对称预埋m20预埋螺母53,第一限位板51和第二限位板52采用的角钢截面尺寸为100*100*7mm,m20螺杆54与m20预埋螺母53匹配连接,通过强度等级为8.8的m24连接螺栓55和m20螺杆54将第一限位板51和第二限位板52与第三连接杆23固定连接,螺杆54和预埋螺母53相互垂直,实现角钢两个端面的横向和纵向双重连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附着装置(1)和连接组件(2),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和一对第三连接杆(23),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和一对第三连接杆(23)上均设有若干个锚栓孔(25)并通过螺栓经锚栓孔(25)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矩形框架结构套接在结构柱(4)上并通过螺栓固定;第二连接杆(22)上设有若干个附着孔(26),第二连接杆(22)通过螺栓经附着孔(26)与附着装置(1)的一端连接,附着装置(1)的另一端与施工电梯(3)固定连接,使施工电梯(3)附着在结构柱(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结构柱(4)为方柱时,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和一对第三连接杆(23)连接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与结构柱(4)的截面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结构柱(4)为圆柱时,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和一对第三连接杆(23)连接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与结构柱(4)之间还设有限位组件,一对限位组件对称设置在结构柱(4)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板(51)、第二限位板(52)、预埋螺母(53)、螺杆(54)和连接螺栓(55),预埋螺母(53)设置在结构柱(4)内,螺杆(54)的一端贯穿第一限位板(51)并通过预埋螺母(53)与结构柱(4)固定连接,螺杆(54)的另一端与矩形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51)和第二限位板(52)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结构柱(4)上,第一限位板(51)和第二限位板(5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55)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结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限位板(51)和第二限位板(52)为角钢。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之间连接有一对第四连接杆(27),一对第四连接杆(27)分别位于一对第三连接杆(23)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连接杆(22)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杆(21)的长度,一对第四连接杆(27)倾斜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之间,使第四连接杆(27)、第三连接杆(23)和第二连接杆(22)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第三连接杆(23)和第四连接杆(27)为角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附着孔(26)为椭圆形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连接杆(22)与附着装置(1)的连接面之间设有垫片(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装置,包括附着装置(1)和连接组件(2),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和一对第三连接杆(23),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一对第三连接杆上均设有若干个锚栓孔(25)并通过螺栓经锚栓孔连接成矩形框架结构,矩形框架结构套接在结构柱(4)上并通过螺栓固定;第二连接杆上设有若干个附着孔(26),第二连接杆通过螺栓经附着孔与附着装置一端连接,附着装置另一端与施工电梯(3)连接,使施工电梯附着在结构柱上。本实用新型能满足电梯施工附柱的连接要求,有利于层高较高的建筑结构内的电梯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东;周洪涛;李海臣;陈胜斌;李辉;罗浩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2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