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观光轿厢。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梯已经由原来的全封闭结构慢慢演变,如出现各种类型的观光电梯,观光电梯配置有观光轿厢,传统的观光轿厢通常具有一观光侧壁,可进行观光,而进出门通常配置有一组,乘客只能原门进出,或进出门相对设置,只能左进右出(或右进左出),使用不放,且不能适用于转角位置或某些有特定要求位置的场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观光轿厢,可实现在相邻或相交的侧壁进出,能够适用于转角位置或特定位置观光电梯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观光轿厢,包括厢体,
所述厢体大致呈方形结构,其包括至少一组观光侧壁组件及两组进出侧壁组件,两组进出侧壁组件相邻设置且互成夹角,所述进出侧壁组件上设置有进出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在互成夹角的侧壁上设置进出门,乘客可以在相邻的两个进出侧壁组件进出,方便用于转角位置或特定位置安装的观光电梯中,并可满足乘客的观光要求。
优选的,所述观光侧壁组件配置有两组,两组观光侧壁组件相邻设置并分别与两组进出侧壁组件相接,实现双面观光的功能。
优选的,两组进出侧壁组件大致垂直,以方便安装配置。
优选的,所述观光侧壁组件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上开设有窗口,所述透光板设置在所述窗口上,满足窗口观光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窗口上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两端延伸至窗口的两侧,以提高轿厢的安全性。
优选的,两组观光侧壁组件的相接处设置有倒角板,以提高轿厢内部效果。
优选的,所述倒角板上设置有通风孔,以保持厢体内通风效果。
优选的,所述厢体内设置有扶手,以提高轿厢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厢体内部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厢体内部的侧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观光轿厢,包括厢体10,厢体10大致呈方形结构,其包括至少一组具有透光板(11)的观光侧壁组件1及两组进出侧壁组件2,两组进出侧壁组件2相邻设置且互成夹角,进出侧壁组件2上设置有进出门21,即在互成夹角的侧壁上设置进出门,乘客可以在相邻的两个进出侧壁组件进出(如从北边进西边出),方便用于转角位置或特定位置安装的观光电梯中,并可满足乘客的观光要求。
优选的,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观光侧壁组件1配置有两组,两组观光侧壁组件1相邻设置并分别与两组进出侧壁组件2相接,实现双面观光的功能。
优选的,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两组进出侧壁组件2大致垂直,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两组进出侧壁组件2还可根据需要设置成互成锐角或钝角,在此不作详述。
优选的,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观光侧壁组件1包括主体板12,主体板12上开设有窗口,透光板11设置在窗口上,乘客可通过窗口位置进行观光,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观光侧壁组件1也可整面设置为透光,满足大视野的观光效果,在此不作详述。
优选的,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厢体10内设置有扶手3,以方便乘客握持,提高乘坐电梯的安全性。
优选的,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扶手3设置在窗口位置,扶手3两端延伸至窗口的两侧,在方便乘客握持的同时,也可保证窗口位置的安全性。
优选的,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两组观光侧壁组件1的相接处设置有倒角板4,以提高厢体内的外形效果。
优选的,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倒角板4上设置有通风孔41,以方便厢体内部通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优选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和叠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1.一种观光轿厢,包括厢体(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厢体(10)大致呈方形结构,其包括至少一组具有透光板(11)的观光侧壁组件(1)及两组进出侧壁组件(2),两组进出侧壁组件(2)相邻设置且互成夹角,所述进出侧壁组件(2)上设置有进出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观光侧壁组件(1)配置有两组,两组观光侧壁组件(1)相邻设置并分别与两组进出侧壁组件(2)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轿厢,其特征在于,
两组进出侧壁组件(2)大致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观光侧壁组件(1)包括主体板(12),所述主体板(12)上开设有窗口,所述透光板(11)设置在所述窗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观光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口上设置有扶手(3),所述扶手(3)两端延伸至窗口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轿厢,其特征在于,
两组观光侧壁组件(1)的相接处设置有倒角板(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观光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倒角板(4)上设置有通风孔(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厢体(10)内设置有扶手(3)。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