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换向磨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换向磨床。



背景技术:

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

现有的磨床结构固定,大多只能对工件的同一位置进行打磨,调整打磨位置时便需要人工协助,但此方式严重影响工作效率,适用性差,同时现有的磨床对工件的大小具有一定限制,无法满足不同长度的工件进行打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磨床结构固定,大多只能对工件的同一位置进行打磨,调整打磨位置时便需要人工协助,但此方式严重影响工作效率,适用性差,同时现有的磨床对工件的大小具有一定限制,无法满足不同长度的工件进行打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换向磨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换向磨床,包括主体,所述主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滑轨,且主体内部位于滑轨的底端设置有齿条,所述滑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滑轨并设置有卡齿,所述固定板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磨轮,所述主体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螺杆,且螺杆贯穿滑槽并设置有齿轮,所述螺杆的外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设置有气动夹爪,所述主体内部位于滑槽的底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

优选地,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滑轨的半径不同,所述固定板的底端设置有滑轮,且滑轮位于一组滑轨内。

优选地,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皮带轮,且旋转电机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磨轮转动连接,所述卡齿与齿条相互啮合。

优选地,所述滑块的大小与滑槽相匹配,且滑块的通过螺纹与螺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齿轮与螺杆转动连接。

优选地,一组所述滑轨的大小与滑轮相匹配,且滑轮位于滑轨内部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旋转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控制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滑轨、卡齿和滑轮,根据滑轨的数量为两组,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滑轮分别位于两组滑轨内,当在打磨过程中,需要对工件打磨位置进行调整时,可由第一伺服电机带动卡齿进行旋转,利用卡齿与位于滑轨底端的齿条内部啮合的关系,促使滑轮在滑轨内滑动,进而带动固定板与固定座进行转向,以此用于工件不同位置的打磨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滑槽、螺杆和滑块,在对工件进行打磨时,可利用气动夹爪对工件进行夹持,在打磨期间,由第二伺服电机利用齿轮带动螺杆旋转,根据滑块与螺杆转动连接的关系,使其能够在滑槽内滑动,以此来满足不同长度的工件,同样能够调整工件侧面的打磨位置,适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齿条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滑轨;3、齿条;4、固定板;5、第一伺服电机;6、卡齿;7、固定座;8、旋转电机;9、磨轮;10、皮带轮;11、滑轮;12、滑槽;13、螺杆;14、齿轮;15、滑块;16、安装座;17、气泵;18、气动夹爪;19、第二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第一伺服电机(型号为dbl032)、第二伺服电机(型号为110sjt-m040d)和气动夹爪(型号为kl110-130-160-200-250-320-3)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请参阅图1-3,一种自动换向磨床,包括主体1,主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滑轨2,且主体1内部位于滑轨2的底端设置有齿条3,滑轨2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5,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滑轨2并设置有卡齿6,固定板4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座7,固定座7的顶端设置有旋转电机8,固定座7的内部设置有磨轮9,主体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滑槽12,滑槽12的内部设置有螺杆13,且螺杆13贯穿滑槽12并设置有齿轮14,螺杆13的外侧设置有滑块15,滑块15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16,安装座16的内部设置有气泵17,气泵17的输出端设置有气动夹爪18,主体1内部位于滑槽1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19。

通过设置的滑轨2、卡齿6和滑轮11,根据滑轨2的数量为两组,且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与滑轮11分别位于两组滑轨2内,当在打磨过程中,需要对工件打磨位置进行调整时,可由第一伺服电机5带动卡齿6进行旋转,利用卡齿6与位于滑轨2底端的齿条3内部啮合的关系,促使滑轮11在滑轨2内滑动,进而带动固定板4与固定座7进行转向,以此用于工件不同位置的打磨作业,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滑槽12、螺杆13和滑块15,在对工件进行打磨时,可利用气动夹爪18对工件进行夹持,在打磨期间,由第二伺服电机19利用齿轮14带动螺杆13旋转,根据滑块15与螺杆13转动连接的关系,使其能够在滑槽12内滑动,以此来满足不同长度的工件,同样能够调整工件侧面的打磨位置,适用性高。

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2,滑轨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滑轨2的半径不同,固定板4的底端设置有滑轮11,且滑轮11位于一组滑轨2内,旋转电机8的输出端设置有皮带轮10,且旋转电机8通过皮带轮10和皮带与磨轮9转动连接,卡齿6与齿条3相互啮合,通过设置的滑轨2,使得固定板4能够进行转向,用于工件不同位置的打磨作业。

请着重参阅图1-图3,滑块15的大小与滑槽12相匹配,且滑块15的通过螺纹与螺杆13转动连接,第二伺服电机19通过齿轮14与螺杆13转动连接,一组滑轨2的大小与滑轮11相匹配,且滑轮11位于滑轨2内部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滑槽12,在打磨期间,由第二伺服电机19利用齿轮14带动螺杆13旋转,根据滑块15与螺杆13转动连接的关系,使其能够在滑槽12内滑动,以此来满足不同长度的工件,同样能够调整工件侧面的打磨位置,适用性高。

请着重参阅图1,第一伺服电机5、旋转电机8和第二伺服电机19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控制箱,通过设置的旋转电机8,带动磨轮9旋转,对工件进行打磨作业。

工作原理:使用前,需将装置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并利用气动夹爪18对需要进行打磨的工件进行夹持,使用时,由第二伺服电机19利用齿轮14带动螺杆13旋转,根据滑块15与螺杆13转动连接的关系,使其能够在滑槽12内滑动,带动工件向磨轮9靠近进行打磨,装置满足不同长度的工件,适用性高,而当在打磨过程中,需要对工件打磨位置进行调整时,可由第一伺服电机5带动卡齿6进行旋转,利用卡齿6与位于滑轨2底端的齿条3内部啮合的关系,促使滑轮11在滑轨2内滑动,进而带动固定板4与固定座7进行转向,以此用于工件不同位置的打磨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换向磨床,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滑轨(2),且主体(1)内部位于滑轨(2)的底端设置有齿条(3),所述滑轨(2)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滑轨(2)并设置有卡齿(6),所述固定板(4)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的顶端设置有旋转电机(8),所述固定座(7)的内部设置有磨轮(9),所述主体(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部设置有螺杆(13),且螺杆(13)贯穿滑槽(12)并设置有齿轮(14),所述螺杆(13)的外侧设置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16),所述安装座(16)的内部设置有气泵(17),所述气泵(17)的输出端设置有气动夹爪(18),所述主体(1)内部位于滑槽(1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换向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滑轨(2)的半径不同,所述固定板(4)的底端设置有滑轮(11),且滑轮(11)位于一组滑轨(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换向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8)的输出端设置有皮带轮(10),且旋转电机(8)通过皮带轮(10)和皮带与磨轮(9)转动连接,所述卡齿(6)与齿条(3)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换向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5)的大小与滑槽(12)相匹配,且滑块(15)的通过螺纹与螺杆(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9)通过齿轮(14)与螺杆(1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换向磨床,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滑轨(2)的大小与滑轮(11)相匹配,且滑轮(11)位于滑轨(2)内部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换向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旋转电机(8)和第二伺服电机(19)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控制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换向磨床,涉及磨床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滑轨,且主体内部位于滑轨的底端设置有齿条,所述滑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滑轨并设置有卡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滑轨、卡齿和滑轮,根据滑轨的数量为两组,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滑轮分别位于两组滑轨内,当在打磨过程中,需要对工件打磨位置进行调整时,可由第一伺服电机带动卡齿进行旋转,利用卡齿与位于滑轨底端的齿条内部啮合的关系,促使滑轮在滑轨内滑动,进而带动固定板与固定座进行转向,以此用于工件不同位置的打磨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莫泽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华星胶辊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110.html

最新回复(0)